第507章 路上闲谈(上)

苏圣平严重怀疑七月二十四日台风正面在泉州某处登陆,穿越这么多年以来,虽说每年都要经历那么几次台风,但是这一次绝对是最厉害的。狂风暴雨连下三天,灾情十分严重。

虽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早已习惯了台风天气,但这个时候的百姓大多比较迷信,又是在今年造反,如果有心人散布不当言论,难免引起动荡。不像在宝岛的时候,百姓居住比较集中,房屋、道路大多是新筑,加上宝岛那边的百姓基础好,国民军又近在咫尺,就算有灾情,处理起来也方便。

泉州三府毕竟不同,百姓居住比较分散,今年刚刚起兵造反,民心如何还有待考验。值此进军广东的重要时刻,后方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同时,这也是考验政事厅治理能力的重要时刻。

三府的所有国民军军士已经全部派出去,参与整修受损的道路,帮助百姓修复破损的房屋。就连学院的学生也都派出去在府城附近排查隐患,救助受灾的百姓。政事厅以防灾救灾司为主力,协同工程建设、医务防疫、巡查拘捕等司,组织三府相应部门开展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官府在救灾,王莹统领的慈善会也积极开展了捐助行动,帮助那些受灾严重的百姓。

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救灾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从七月二十四日到七月三十日,苏圣平除了一开始下令救灾外,再无任何动作,一直在府城看着救灾的各项工作进展,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情况,直到八月一日方才开始巡查各地。

除了苏圣平在看着政事厅的救灾,泉州士绅、普通民众也在看着他们新的统治者的救灾。好在政事厅不仅动作迅速,而且众多措施也让他们耳目一新,比如医务防御事项等。

苏圣平这次巡查,一来是自己实地检查救灾工作,二来也是想听听士绅、百姓的意见。平常时分,幕僚厅、政事厅、国民军各人都有专门的事务,苏圣平这次视察也只带着幕僚厅办公室和护卫室的一些人。

许是看到政事厅的工作成效明显,苏圣平心情颇好,谈兴也很浓。在去清溪的路上,和陆广谦、孔亮、林家有、李秋荣同坐一车,说着视察中的一些事情。

陆广谦早已习惯了倾听和执行,默默的学习苏圣平处理事务的方法,而另外三人进入办公室的时间还不长,和苏圣平单独待在一起的机会不多,逮到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孔亮问道:“司令,您是如何看待土地兼并的?”

苏圣平微微一笑,道:“孔亮,你这个问题提的好。以往我的文章中对这个问题说的比较笼统。正好最近重新写了一篇,结合《新知》上已经发表的民生有关土地方面的论述,将在华夏新闻上重新刊发,现在我就跟你们说说大体的内容。”

“我们必须看到,土地对我们的百姓意味着什么。别的不说,最起码那是许多百姓活下去的基础之一,这种说法不为过吧!你们看过我的文章,其中有一个说法,就是历朝历代之所以败亡,始于财政,终于土地。为什么这么说?朝代末尾,为了弥补财政的不足,朝廷自然就把目光盯向土地,给百姓加税,有些朝代甚至连之后的几十年都加征了。但是呢,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士绅,却利用种种特权逃税、避税,因此朝廷的负担都加到了普通百姓身上,何况还有各种苛捐杂税。那你们说百姓种田,连交税都不够,他们就活不下去了啊,活不下去不得造反?越多人造反,朝廷越需要钱平叛,就越是加税,百姓越是困难,越会造反,如此循环往复,加上如果碰上天灾人祸,那朝代岂能不亡。”

林家有插话道:“那如今的越朝呢?”

苏圣平道:“越朝的情形稍微复杂一点,就是有异族入侵。但这并不是根本原因,中原王朝不是没有压着草原民族打的时候,根本上还是越朝自身出现了问题。你们可以研究一下,三十多年前,越朝的财政就出现了问题,那时候已有不少人造反,只是还没形成气候,元人就南侵了,压制住了百姓造反。之后越朝南迁、吴朝自立,占据的都是南方的膏腴之地,反倒是把朝廷的财政问题压下水面,而且南方物产丰富,百姓也活的下去,造反的事情才少,但也到了即将爆发的边沿。我和广谦他们当初去江宁参加国试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调查,里面就详细的说明了土地兼并之下,百姓的生活十分困苦,已经到了崩溃的边沿,你们空余时可以跟广谦探讨一下。这份报告我们交给了我的先生,当时的户部尚书周秉政,其实朝廷大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是这份报告让他们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之后才有了杜首辅推行的重新丈量土地,可惜毫无效果。”

林家有点头沉思,李秋荣却问道:“那司令认为解决朝代更替的关键就是抑制土地兼并?”

苏圣平摇摇头,道:“倒也不全是,这其实是个必然的问题,原因是土地情怀和缺少投资途径。我们先说说土地兼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合法的,一种是非法的。先说合法的土地买卖和兼并。土地情怀比较简单,我们这个民族自古以来就对土地有一种狂热的情怀,我们每个人都有,连我也不例外。那缺少投资途径呢,假设李秋荣你现在有一万两银子,你准备拿这一万两银子干嘛?你又不会做生意,没有华夏钱行可以存钱拿利息的时候,怎么办?买地啊,既能够满足自己对土地的向往,同时还能通过土地收租,给自己和子孙后代攒下一份家业。然后,你有了土地可以收租,不管怎么样都有了一份旱涝保收的收入,不用管天时如何、收成如何,这种情况不能说有错,因为至少你的土地还要交税。再者就是非法的土地兼并,朝廷分封、士绅强占、旁人投献等等,他们占有的土地往往大的厉害,而且还不用交税,他们占有了土地,剥削百姓,又不用交税。但不得不说他们也有对土地的向往和获得更多土地的权利。”

“你们或许糊涂了,觉得我这说法自相矛盾。那我们接下来就要说一说投资途径的问题。回到刚刚的问题,秋荣,如果你现在有一万两银子,买地的话每年收成五百两,可要是投资到其他地方,每年的收益是一千五百两,当然也有可能会损失五百两,那你怎么选?”

李秋荣沉思一小会,道:“那我或许会把其中的五千两买地,另外的五千两投进别的。”

众人都轻笑出声,苏圣平笑过后,道:“秋荣这个想法很正确啊,一个是稳健的投资,一个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这种选择没有错。但你能做这个选择的前提是有那样的选择给你选。但是,以往大多数人却没有这个机会,这就是我所说的缺少投资途径。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无非是工商业。你们看泉州、莆田的大海商可曾大量兼并土地?没有吧,要不然我老丈人的家财恐怕能够买下泉州的所有土地了,为何他们不会这样干?无他,把更多的钱投进海商生意,赚到的远比买土地合算。你们都是泉州人,这些年泉州那些商人赚到大钱的多了去了,你们可曾看到他们大量买地?”

“当然,之前我说的,一些合法的兼并土地,我并不反对,这是一个自身选择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官府可以规范,但不能过多的干涉和制止。官府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击非法的土地兼并,让耕者有其田。接下来应该做的就是一视同仁,对所有田地拥有者一并征税,这就是我极力推行官绅百姓一体纳粮、摊丁入亩和要求地主承担税收的原因。之后,我们还要大力支持那些地主将钱投入工商业,再不济你把钱投入华夏钱行吃利息,也好过买地。你们不要小看这件事情,泉州这边是因为有国民军、物流行和工业园等吸收了大量的青壮劳动力,而且土地兼并不厉害,等以后到了其他地方,你们就会知道土地兼并带来的危害。”

“总之,我的方略是这样的,先堵住非法的,再规范合法的,最后引导他们干别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少土地兼并,同时工商业也能大大增加税赋,解决财政上的问题。甚至,将来有一天,随着工商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已经可以忽略土地上的那点税收,真正实现农无税。”

苏圣平最后这句话,让场中四人心潮澎湃,农无税这是多么宏大的目标?如果苏圣平真能建立一个王朝,最终做到农无税,那苏氏王朝必定是千秋万代,那么他们这些辅佐苏圣平的人,在史书上必然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着四人的反应,苏圣平摇头苦笑,那时直到二十一世纪才真正实现农无税,以现在的条件,恐怕只能是空中楼阁。不过,即使做不到,也可以尽量减轻农民的负担,给这个深爱土地的民族真正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