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成果

古家母子婆媳三人的效率当然不如专业的情报人员,一两天之内,是不可能调查出结果的。

不过谢慕林也不急,总得给时间让古娘子慢慢攻陷萧琮奶娘的心防才是,否则如何能让这位对自己奶大的小主子忠心耿耿的仆妇说出自家主人的秘密?

谢慕林随后又赴了几次宗室宴会,总算把燕王府先前积攒的那一大堆请帖中,有需要她亲自出面的宴席给解决掉了,也算是还清了一大笔人情债。只不过随后,又有宗室人家给她送了新的帖子来,排除掉其中一部分只需要送礼,不需要她亲自露面的场合,她在新年前还有好几笔宴会债要还呢。

忙成这样,她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来办自家的宴席了,只得向朱瑞说明原委,表示如果他真想招待宗室里的便宜堂兄弟们,可能要等到腊月之后了,起码也要到正月后期。在那之前,她是不可能抽出足够的时间筹备这场宴席的。况且,从她了解到的宗室内部交际情况来看,正月之前,各家宗室王府、公主府等等,都早早定下了自家请客摆宴的日子,已经基本把时间占全了。若是朱瑞想要插队,就有可能遇到跟某家王府撞期,某位或某几位宗室子弟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分|身前来的情况。若是他不介意少请几个人,那倒是还有调整的余地。

朱瑞听到妻子这么说,仔细想了想,叹了口气:“那就看看再说吧。如今不但娘子你忙,我其实也抽不出时间来。既然是我要宴客,我就不可能把事情都压在娘子你身上,自己却做甩手掌柜,只等着宴席当天跟前来的宾客吃吃喝喝,全然不顾娘子的辛苦。在我能抽出闲暇时间之前,此事还是暂且不要再提了。”

谢慕林听得心里还有点甜,笑道:“这也没什么,我也不是一个人负责筹备宴席,还有老总管、古娘子他们帮我呢,其实也没辛苦到难以忍受的地步。我只是觉得宗室里的宴席太密集了,大家都太忙碌。我们燕王府可以挑拣着选择去哪家,不去哪家,别人却未必象我们这么悠闲,怕是大部分的宴会都不能缺席的。在这种情况下,正月之前,我们未必能找到合适的时间。就算我们不费什么事就办好了宴席,也要你想请的人能前来赴宴,这场宴会才算是有了意义。”

朱瑞却搂着她道:“娘子能干,又有帮手,所以觉得不算辛苦,但我知道这是很累人的事儿。从前在萧家的时候,每次将军府宴客,萧夫人都要喊一通累,过后起码要歇上十天半月,才能缓过气来。后来回到了燕王府,王妃也办过几次宴席。她身体不好,事后休息的时间就更长了。永平这两年能帮衬王妃了,她年轻力健,精力充沛,也每次都说宴席筹备起来太累人呢!我虽然没有亲自经历过这种事,从这些前例来看,也知道这绝不会是一项轻松的差使。娘子再能干,也没必要在我面前逞强的。”

其实谢慕林没有逞强,她也不是没办过宴席,主要是事情琐碎些,只要不缺钱,人手足够,有具体的规则细节可以依循,又有得力的帮手从旁相助,这事儿真的不算累人。不过,既然老公心疼她,她又为什么非得在他面前硬撑呢?

于是谢慕林软软地枕到了朱瑞的肩膀上,柔声道:“我也不是要逞强,只是想让你看到我的本事。你也别太小看我了,我很能干的,很多事都能办得到,也能办得好。你要多相信我一点呀!”

朱瑞心里都软得化成了水,把妻子搂得更紧了:“好娘子,我当然相信你。你最能干了!天底下少有你这么能干的女子!我知道,无论让你办什么事,你都能办好的。只是我心疼你,希望你能少辛苦一点嘛。”

夫妻二人于是就这么你侬我侬起来。如今的形势也不是十分危急,他们没有继续讨论某些国家大事,这一晚先加深彼此的感情了。

谢慕林参加完第八场宗室宴席之后,古娘子终于带着儿子媳妇回来向她复命了。

经过他们一家三口连日的奔走打探,总算打探到了几个有用的消息。

刘氏与朱寿芳所说的话,并不是编造的谎言。

东原郡王次子朱恪晌的夫人与儿子确实多次前往一家偏僻的小寺庙上香,同时间前去礼佛的还有萧琮的奶娘。小寺庙本身跟萧家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因为地址离将军府不远,又比较隐秘,香客不多,方便有心人藏匿行踪罢了。庙里的和尚嘴比较紧,但有两个小沙弥很好收买。古东山只花了几根糖葫芦,就从两个小沙弥处打探到了确切的消息,指朱恪晌夫人以及她的娘家嫂子,确实与萧琮的奶娘私下见过面,还交换过一些书信或物品,只是内容不得而知。

除此之外,古东山还从东原郡王府二房的几个男女仆妇那边,打听到朱恪晌长子的长随,曾经在亲友面前抱怨过主家,道:“我们哥儿也时常抱怨,郡王和长子都甘心平庸,不求上进,还不想让家中子弟上进。二爷好不容易升到了如今的官职,又得了皇上赏识,眼看着就要一飞冲天了,郡王爷还总劝他别出头冒尖,生怕他惹出什么祸事来,连累了全家。

“哥儿自幼听从二爷教导,文武兼修,也想学二爷一般出仕为官,可几次都叫郡王拦下了,连长孙也时常劝他,要老实度日,别总想着出风头。可是这一大家子那么多人!光靠着原有的家业,日子也就是勉勉强强罢了!不趁着如今年轻一辈的子弟还有希望,赶紧多供出几个有出息的官儿来支撑门楣,难道将来要喝西北风去么?!”

古东山打听过一轮,确定类似的言论,朱恪晌父子俩都曾经在亲密的亲朋好友面前提起过,而且早几年就有过了,只是东原郡王不为所动,所以那父子俩日益暴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