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前, 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就已经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而在十月革命之后,他们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件事更加热衷。
同时, 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开始关注工人阶级。
不过, 由于消息传播慢,以及绝大多数民众不识字, 因此这一切都集中在诸如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那些农村老百姓,连俄国是什么都不知道。
就连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普通民众对俄国, 也是不了解的。
若非《上海日报》刊登了《梦游莫斯科》这本书, 若非这本书被封禁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他们根本不会知道俄国。
现在俄国爆发革命, 他们就只想知道, 俄国那边会不会变成跟《梦游莫斯科》里写的一样。
街头巷尾,人们讨论的, 都是《梦游莫斯科》这本书, 以及刊登了这本书的报纸的价格。
最近又有人开始收购刊登了《梦游莫斯科》的报纸, 全套报纸的价格一度飙升到二十元。不过后来有许多手抄稿涌入市场,原版报纸的价格就被拉了下来。
这些事情,一直待在家里的桑景云并不清楚,是谭峥泓告诉了她, 她才知晓。
按照谭峥泓的说法, 他的同学中有很多人都花钱买了《梦游莫斯科》, 有的自己收藏,有的送给亲朋好友。
之前,其实有很多人没有看过这本书, 但现如今,上海的知识分大多已经看过这本书。
很多人都被书里描绘的世界所震惊。
“桑小姐,你是不知道,他们现在每天聊的都是《梦游莫斯科》这本书!周末还有很多人去走访工厂。对了,你的另一本小说《穿成包身工》,他们也抢着看,因为他们想要了解工人的情况。” 谭峥泓眉飞色舞地跟桑景云说着。
他读大学后,曾经向那些来自全国各地,没看过《新小说报》的同学宣传云景的小说。
一些同学因为他的宣传去看了云景的小说,但也有同学一直不愿意看云景的小说。
他们想把时间都花在学习上。
尤其是在看到某些同学因为看云景的小说熬夜,第二天上课没精神以后,他们更是不愿意去看。
但在看了《梦游莫斯科》这本书之后,他们为了了解工人的现状,先去看了《穿成包身工》,看完,又忍不住把云景的其他小说也看了。
一时间,学校里紧张的学习氛围都宽松了不少。
谭峥泓说起这件事之后,还道:“桑小姐,我要趁着他们看小说的时候悄悄努力,下周考试考个好成绩!”
“挺好的。” 桑景云笑着回应,她已经可以想象,考试结束后,谭峥泓的同学大骂谭峥泓 “叛徒” 的场景了。
到时,这些人的心思应该也能回到学习上。
说完学校里的事情,谭峥泓又提到《全球瘟疫》即将出版的事。
这本书出版的事,高汉林早就开始筹备,现在《梦游莫斯科》火了,他也就顺势将出版计划公开。
很多人都表示了期待。
《梦游莫斯科》的出版书他们肯定买不到,但《全球瘟疫》这本书他们可以买!
“我很喜欢这本书,等它出版,一定要多买几本。” 桑景云说道。
谭峥泓闻言道:“桑小姐,你想要几本?我帮你去买,我要买的书比较多,到时还能争取个优惠价。”
“你要买多少书?” 桑景云问,她知道谭峥泓买书总是一次买很多,但应该也就十来套吧?
谭峥泓道:“我要买一百套。一部分送去南洋,一部分送给复兴女子学校,然后在孤儿院放几本……”
桑景云有些好笑。
给复兴女子学校送书挺好的,这本书里有很多医学知识,复兴女子学校的学生读一读有益处。
但给孤儿院送……
孤儿院小孩子很多,这书对他们来说,会不会有点恐怖?
“嗯,这书可能会吓到孤儿院的孩子,到时就不给孩子们念了。等他们认字,能自己看书之后,再让他们自己去看这本书。” 谭峥泓说道。
这样也行,桑景云道:“我想要十本。” 这书她打算给桑景雄五本,让桑景雄拿来送人,剩下的自己留着。
桑景云要的书数量不少,但谭峥泓一句疑问都没有:“等我买了书,就给你送过来。”
谭峥泓的同学很关注俄国局势,但上海的普通民众这会儿其实已经对俄国的事情不感兴趣了。
毕竟俄国的革命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
此时的他们,对云景的新小说更感兴趣。
“这个侯秀杰,就是个陈世美!”
“他怎么就是陈世美了?他可没有去害自己的儿女,是他后娶的妻子太恶毒!”
“你看看这一段,宋文娘觉得,侯秀杰真要在乎儿女,他后娶的妻子绝对不敢对他的儿女这般差。”
“我还想说这宋文娘有问题呢!她一个女子,竟然想着要离婚!”
“这书挺好看的,宋文娘也聪明。”
“你就不怕你遇到这么个女人?”
……
市井之中,男人们因为这本书争论起来。
女子中学的女学生对这本书却无比喜爱。
“这书太好看了!我一开始看哭了,同情宋文娘上辈子的遭遇,现在又心潮澎湃,宋文娘太果断了!”
“我真的很喜欢宋文娘,若她是男子,一定比那个侯秀杰更有出息!”
“确实,她上辈子借口去族学帮忙,硬是将字都认全了,还看了很多书…… 她令人敬佩!”
“云景先生笔下的女子都自强自立,真好。”
“这叫什么?按照曹可欣的说法,就是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
她们聊着聊着,还拿出自己摘抄的曹可欣的语录,然后将来自现代的曹可欣说的一些让她们振聋发聩的话默默诵读。
曹可欣从头到脚,都不符合这个时代对女子的定义。
但她活得潇洒,活得让人羡慕。
她曾经生存的那个世界更是让人神往。
也不知道这本书什么时候出版,她们想要买来看。
当然,在上海,免不了有人觉得桑景云的这部小说应该被封禁,他们还认为女子主动离婚这样的事情绝不能被提倡。
这帮人闹得挺厉害,一群老头甚至跑去找政府官员,希望他们能管管云景。
政府的人把他们赶走了。
他们就算要封禁小说,也是封禁《梦游莫斯科》那样的。
云景一个小姑娘,写点情情爱爱的小说,他们也去封禁,那成什么样子了?
至于女子主动离婚,那是书里的侯秀杰没本事,才招来这样的结果,换成他们,绝不会落入这样的境地。
政府的人压根没把这些跳脚的人当回事,这些跳脚的人也就只能在报纸上骂骂人。
然而他们这样的做法,跟以前一样,反而提升了桑景云小说的知名度。
上海这边还算平静,但欧洲那边不一样。
面对俄国的政权变更,欧洲人更加紧张。
对欧洲的各个国家来说,俄国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国家,他们下意识地防备。
也因此,应该这边安排了人密切监视某些社团。
其中就包括保罗所在的社团。
保罗这样曾经被抓捕过的人,更是他们重点关照的对象。
此刻,就有人问起保罗的近况。
负责监视保罗等人的年轻人开口:“先生,保罗和他的那些同伙这段时间每天都去中国劳工的营地,其他地方倒是没去,我怀疑他们在对那些中国劳工宣传什么!”
“哦?他们没有去别的地方?没有组织活动?”
“没有!先生,我们要不要把他们都抓起来?”
那个长官开口:“不用,如果他们只是去找那些中国劳工说话,那就不用管他们。”
这些人之前向附近工厂的工人演讲,弄得那些工人都不好好干活了,非常麻烦!
现在他们去找中国劳工演讲,那就没事了。
那些中国劳工是不敢不干活的,真要有人偷懒,他们拿枪崩掉几个,其他人也就安分了。
至于往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这些人将来是要回中国的,他们听了保罗等人胡言乱语想要闹事,大概率也是回了中国以后再闹。
那跟他们没关系,毕竟中国离他们很远。
而且中国那么穷,再闹也不会有什么大动静。
“先生,那还需要继续监视他们吗?”
“需要,你要盯着他们,别让他们组织活动!”
年轻人答应下来。
这两人都以为,保罗等人去找中国劳工是为了向中国劳工宣传马克思主义。
他们觉得这些人是白费工夫,一群底层劳力,是弄不懂哲学的。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保罗等人在中国劳工的营地做的事情,并非向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他们最近一直在翻译小说。
桑景云写的《梦游莫斯科》是一部小说,主角又只是一个农民,所以书里理论性的东西很少。
毕竟桑景云不会写。
而现在,保罗等人在将这部小说尽善尽美翻译好的同时,还在里面增加了一些理论性的内容。
情节还是那个情节,但多了一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