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兴修水利扰民否

女眷们玩得正是尽兴的时候,还想在玩一日。

去哪里玩呢?

袁方看着张拱薇,张拱薇道:“那就去木末亭。”

用过午膳后,大家便去了木末亭玩了一下午,这个木末亭就是南京雨花台的木末亭,其对面就是祖堂山,袁方在祖堂山租下了一块地方,是用于兴建崇书院的,崇书院刚刚建好,此时还未有人入住,袁方便把大家带去崇书院玩了一夜。

第二天,女眷们依然是意犹未尽,张拱薇就邀请大家去他府上继续玩,将所打物交给自家厨子烹饪,于是大家又在隆平府享受了一顿野味大餐,好不快活。

翌日,袁方来到工部尚书房坐班,才喝了一盏茶,王征就高兴地前来问安。

“年兄,多谢年兄!这两天我的家人玩得很开心。”

袁方摆手笑道:“不必谢我,是那些勋贵们太会玩了。”

“我家的那位还惦记着何时再出去玩了!”王征一边说一边递上一份奏疏:“司空大人,这份奏疏皇上批复了。”

袁方接过奏疏放在一边,问:“皇上是如何批复的?”

王征答道:“皇上说,修水利扰民,不予批准。“

袁方笑了,朱由检呀朱由检,你没钱就没钱,竟然用修水利扰民为借口拒绝给钱,修水利扰民,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扰民就扰民吧,水利还是要修的。

袁方决定在江南募集银两来兴修水利,他自己也会垫些银子出来的,补偿赵之龙的银子是肯定要自己掏腰包了,就是这样他也要做下去,因为兴修水利是千秋万代的工程,朱由检的江山是坐不久的,他不是为了朱家的江山而修水利。

为的是自己的江山。

崇祯三年六月,赵率教到了南京,袁方在盛宝隆大酒店接待了他,他现在是庐州总兵,刚从遵化过来上任,上任前他来南京拜访自己的老上级加老友袁方。

袁方送了赵率教五万两银子,新官上任是要有银子上下打点的。

赵率教好像对自己从前方调到庐州有点不满意,袁方还记得他是主动请缨去前方杀鞑子的,庐州对赵率教来说相当于安乐窝,来到了这里很有可能就是一辈子了,而且还难于升迁。

袁方把他请到自己的官衙,严肃认真地告诫他:

“你不要以为来到庐州就万事大吉了,我跟你说,你必须给老子训练出一支招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来,本官要求!”

赵率教肃然起来,认真听讲。

袁方没有停顿,继续说道:“你所带领的队伍必须有铁的纪律,是一支可以随时远征的军队,能够听我的号令,南征北战,无往而不前。能做到吗?”

赵率教挺起胸脯道:“坚决按照袁公子的要求带出一支招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来!”

袁方点点头:“有了决心就要踏踏实实地去实践。你立即赶往庐州去接管那里的军队,并与知府郑履祥建立良好的关系,郑履祥这个人还是不错的,新近才上任的知府,本官与他也常有来往。你到任之后,如果军饷不够可以直接告诉本官,本官会想办法给你筹办的,万一本官离开了南京,你也不要忘记与本官联系。记住,一定要牢牢地掌握兵权,无论受到什么委屈也不要离开你的军队。“

赵率教感觉袁方的话字字千斤重,他意识到袁方把自己调来庐州是来挑重担的,原先不满的情绪一下就被驱赶得无影无踪。

袁方送走了赵率教,张从来报,户部尚书郑三俊请他过去。

郑三俊是有明一朝的四朝元老,他是万历、天启、泰昌时期的重臣,现在又是南京户部尚书,有“三部“尚书之称。

“尚书”已成为他的专称,官员们见到他都称之为“郑尚书”。

郑三俊也是个推荐人才的高手,刚任南京户部尚书就向朱由检推荐了惠世杨、高宏图、毕懋良、陈必谟、刘同升、杨廷麟等数十个被贬的官员复职。

袁方来到户部见到了郑三俊,二人寒暄之后谈话便进入了主题。

郑三俊道:“袁司空,如今库藏空虚,财政敷不入出,去年诸省额解的钱粮很是萧条。所以各部都要开源节流,你们工部的银两肯定是要减少的了,现在跟你打个招呼,下一步的行也会送到你处。“

袁方道:“郑尚书,你减其他部的可以,但是千万不可减我们工部的银两。”

“为何?你们工部很特别吗?”

袁方解释道:“我们工部所管的都是农田水利,管得好,百姓可以多达粮食,税收就可增加,这是于国于民都有利的事情,反之呢“

郑三俊不耐烦地打断袁方道:“行了行了,里以为就工部特别?现在的情况是没有银子,我户部没有银子,你说怎么办?”

袁方也不与其计较,慢条斯理道:“我倒是有办法让你增加收入,就不知郑尚书愿不愿听。”

一听说袁方有好的建议,郑三俊态度好转了起来:“有好的提议我当然愿意采纳,还请袁司空赐教!”

袁方道:“现在核虚冒领的现象非常的普遍,郑尚书如果能够严厉整治,打击贪官污吏,同时重农耕兴业,何愁不国库复盈呀?“

郑三俊失望道:“你都知道核虚冒领是普遍现象,还能怎么整治?你这个提议等于没说。”

袁方却不这样认为,他接着道:”你可以针对个别特别严重的贪官进行打击呀,这样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效果,你还可以对他们抄家,这样一来银子不是有了吗?“

“抄家!”郑三俊微微一笑,“这倒是个好主意,但是向谁下手呢?”

袁方低声道:“郑尚书若是信得过我,我可以给你提供几个人选。”

“请说。”

“李友兰、霍化鹏、任俶,此三人你去细查,必有问题。”

郑三俊道:“我记下了。如此三人确有问题,一定严办!”

袁方道:“郑尚书能够再给我们工部一些银两,我们用于疏通河道。这也是为了重农耕兴业呀,你刚才也是同意我这个观点的。”

“嗨!”郑三俊叹了口气,“不是我要卡你们的脖子,不让你们兴修水利,我这里实在是拿不出来,皇上不是给你们批复了吗?皇上都没有银子,我这里更加没有银子。”

袁方道:“皇上是怕我们扰民,才不批给我们银子。我向郑尚书保证,我们绝不扰民,悄悄地进行。”

“皇上怕你扰民?哪里皇上也没有银子才如此说的。”

袁方赖上了郑三俊:“郑三俊多少拨一点银子给我们,万一明年洪水又来了,户部不是更加举步维艰了吗?”

郑三俊摇头道:“怕了你了,我们才清查出五万两已征未解之银,你先拿去用吧!“

“我替江南的百姓多谢郑尚书慷慨解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