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此番亲征带的数万大军当中,就有着万余洛阳中军中的骑军。
南北方兵种的构成很不同。
首先步军都是双方的主力兵种,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因为曹魏几乎全据北方,所以在他们的兵种当中与南方不同的是,骑兵的比例很高。
正如南方一般,步军上船为水军,北方的步军中有许多都是边郡的庶民出身,从小生活在北地边陲的魏军自身的骑术本就不差。
曹操在世时早就把北方异族打的服服帖帖的,有着北方异族的进贡加上曹魏自身的养马地,曹魏战马是不缺的,或者可以说是源源不断。
唯一限制曹魏骑军规模的,只是粟米的产量而已。
粟米便是北地战马所食用的精饲料。
曹丕此番所带来的的上万骑军,本来是要拿来对付糜旸的。
因为从司马懿之前的汇报来看,全都是步军的汉军,在平原上对骑军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骑军一开始被曹丕视为,拿来对付糜旸的制胜法宝。
但是从贾诩的谏言当中,曹丕知道了现在樊城才是最应该他担心的地方。
所以他当机立断地派出他从洛阳带来的,上万骑军前来支援樊城。
而曹丕派遣骑军支援曹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纵使关羽提早对樊城发动进攻,以骑军的优势他们也能及时赶到樊城外支援曹休。
在曹魏大臣的印象中,关羽令他们忌惮的战例大致有两个,一个是襄樊之战自不必多说,还有一个便是当年周瑜围攻江陵曹仁时关羽负责的绝北道战役。
那场江陵之战,持续了一年的时间,在那一年当中被周瑜领军围攻的曹仁,等到的援军却很少。
这并非不是曹操没有派出援军,亦并非是襄阳、江夏、汝南等地的守将对曹仁见死不救,而是大量的北方援军,都被关羽领着孤军拦下来。
在那场被后世人赞为“绝北道”的战役当中,从有限的史料当中记载,关羽大多数都是被击败的那一方。
但是无论关羽怎么被“击败”,文聘、李通、乐进等名将的援军,却始终无法进入江陵地界支援曹仁,这才为周瑜最后拿下江陵创造下极好的条件。
而且在那场江陵之战中,刘备不仅派出关羽作为拦截北方援军的大将,他还派出张飞跟随周瑜左右助他抵挡曹操猛将的突击。
可以说周瑜当年的那场江陵攻城战,刘备一方在其中出力甚大。
从某方面来说,刘备一方的功劳丝毫不低于周瑜。
这才是后来周瑜拿下南郡后,会分一部分地界给刘备的直接原因。
周瑜不是施舍,而是对刘备一方付出的认可,那部分地界本来就是刘备该得的。
相比于孙权,周郎还是很有节操的。
与史料记载的“史实”不同,身为当世人的曹魏诸大臣,很清楚当初那场持续近一年的绝北道战役中,关羽的万余偏军真实的战绩如何。
江陵位于荆州腹地,交通四通八达,而曹魏的一众援军大部分都被关羽的万余偏军,拦截在外整整一年!
曹丕及曹魏诸臣皆知道,关羽当时表现出来的野战能力有多惊艳。
单单一场水淹七军不足以引发“威震华夏”的效果,关羽的战功也不止那场战役。
早在襄樊之战前,在绝北道那场战役中,关羽的表现已经让许多曹魏名将惊诧侧目。
所以在水淹七军发生之后,那场光辉的战果彻底引发了一众曹魏名将,之前内心中对关羽早就深藏的忌惮甚至畏惧,从而让关羽达到了威震华夏的效果。
因为心中的忌惮与畏惧,当初曹休从洛阳出发前来樊城之时,带着从中原各边郡征召的两万大军。
如果单单论守城的话,或者哪怕面对着糜旸这样的名将,曹休手中的士卒都是完全够用的。
但是面对关羽是不够的。
现在曹丕及诸位曹魏大臣担忧的是,关羽会使计引诱曹休的大军出城野战。
因为担心这一点,所以曹丕将他所带来的万余骑军都派去樊城支援曹休。
这样纵算曹休有想出城与关羽野战,有着万余骑军的助阵,曹休的胜算会大大增加。
若是曹休不出城与关羽野战,那么这万余骑军亦可以化为一把尖刀,时刻抵在数万汉军的腹心之处,让关羽没办法全力攻城。
但是让率领这万余骑军的曹泰没想到的是,当他率领骑军到达樊城外时,看到的却是令他最无奈的一幕。
关羽似乎是未卜先知一般,竟然在短时间内,就修建好了重重壁垒。
这让他一时间竟不知道如何做。
无奈之下,曹泰只能率领着万余骑军前往高地驻扎。
于禁与庞德的教训太过惨烈,在樊城外,在关羽面前,哪怕是个傻子都知道不要去低洼地带驻军。
但是等曹泰到达樊北的一处高地时,察觉到援军已经到达的驻守偃城的孙礼,马上向曹泰送了一封信。
在这封信中,孙礼将他那日向曹休献的,并且曹休已经同意的计策告知了曹泰。
当曹泰收到这封信知道曹休的打算后,在高地上他马上召来司马懿与蒋济二人,询问他们二人的意见。
敌人是关羽,曹丕自然不会只派出曹泰担任救援曹休的主将。
曹丕在将万余骑军交到曹泰手中时,特地将司马懿与蒋济这两位智囊派给曹泰,让他们为曹泰谋划军机。
论个人能力,曹泰可能比不上他的父亲曹仁。
但是曹泰的性格却要比曹仁好上许多,他这个人善于听取谏言。
等司马懿与蒋济二人知道曹休的计划后,他们二人稍微一思考便觉得这个方法可行。
如今既然樊城已经被汉军用壁垒包围起来,想来汉军藏在壁垒中,也不会轻易出来与他们野战,既然如此还不如按照曹休的计划行事。
况且曹泰只是安南将军,而曹休是镇南将军,论军职曹泰是要听从曹休的命令的。
见司马懿与蒋济二人没有异议,于是乎曹泰在到达樊城后的
而在偃城中的孙礼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他的内心中重重的松了口气。
看来樊城之围不日即可解除了。
因为骑军的高机动力,所以那万余骑军只要不攻打汉军的壁垒,他们的行动汉军是阻止不了的。
早在万余魏军骑军到达樊城外的那一刻,关羽便已经知道这个消息。
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关羽只是下令全军戒严,在下达完这个命令后,关羽甚至连身影都没出现在主帐之外。
因为在关羽的心目中,对于魏军会派遣大量骑军来援这点,他早就已经猜到了。
当年的绝北道一战,让关羽对魏军的作战方式已经十分了解。
正如关羽用兵喜欢用水军一样,魏军每逢作战时都喜欢步骑联动。
而在支援的时候,魏军都会很果断的派出骑军前往救援。
骑军的高机动力这点,历来深受一众曹魏名将青睐。
因为了解,所以关羽之前才会加紧营建壁垒预防这一点。
因为了解,所以关羽对魏军万余骑军的到来,显得很是淡然。
在汉军修建壁垒的这段日子以来,关羽一直都待在主帐之中。
除了日常召集诸将议事之外,他便很少在诸将面前出现过。
这与以往的关羽很是不同。
在以往因为关羽爱兵如子的性格,所以每逢大战之时,关羽都会巡视诸营安抚人心。
诸将都不知道关羽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或许马良猜出了一些原因,但是为了不影响军心,马良并没有在众人面前流露担忧之色。
他只是以汇报军情的方式,来到了关羽的主帐中。
马良汇报的正是,万余魏军骑军突然往下游而去的事。
当马良进入关羽的主帐中时,马良看见关羽正坐在主座上,聚精会神的看着桌案上的一张画。
那张画上画的是什么,马良暂时看不到。
但是从关羽口中不时传出的咳嗽声,却如一双大手般,狠狠地揪住了马良的心。
马良最早跟随关羽的时候,可以追溯到建安十六年。
想来那年距今已经十年了。
在马良的印象中,以前的关羽别说咳嗽了,就连受了严重的创伤,也能很快就恢复过来。
但是十年过去了,年已六十的关羽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而他的身体也渐渐出现许多老年人的反应。
当马良进来时,正在沉浸在某件事中的关羽并没有意识到马良的到来。
听着关羽不时发出的咳嗽声,马良脸带担忧的快步往前,来到关羽的身前对着关羽一拜道:
“大将军,还望保重身体!”
听到马良关怀声的关羽,方才将他的思绪从桌案上收起,而后他用一双劳累的目光看向了马良。
马良的关怀声,让关羽的脸上浮现些许笑意,他对着马良摆摆手言道:“无妨。”
而当关羽抬起头后,马良这时方才注意到关羽这时的脸色。
疲累。
马良想起了前几日夜晚他在路过关羽的主帐外时,看到哪怕是深夜时分,关羽的主帐依然灯火通明。
而在询问关羽帐外的亲卫后,他知道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好些日了。
在得知这件事后,马良内心中的担忧越来越深。
世人皆知关羽的用兵风格崇尚王道,但世人不知道的是,这种用兵风格是最消耗人心神的。
王道即为正道。
往往在打一场仗之前,关羽要耗费无数心神,来考虑一切可能会发生的事,做好一切的准备,这样才能保证正面对决时的胜算。
关羽的性格便是,哪怕正面对决时能多一分胜算,那么为了这一分胜算,关羽愿意耗费十二分的心神。
当年水淹七军时,世人皆将目光注视在关羽完成这项壮举后所获得的荣耀。
但世人没想到的是,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前他付出了多少努力。
勘察地形,规划水量,督促建堰,考虑敌军退路.
种种细致的准备,处处周密的谋划,在许多时日的加持之下,最后才能汇聚能一场震动天下的大胜。
但是这样的战前准备,对于一个老人来说,负担太过于重了。
再加上关羽从军多年以来,身上所受的伤不可胜数。
就如那场刮骨疗伤,虽然在医者的高超医术下,为关羽除去了骨头中的毒素,但是在那场手术中关羽流了许多的血。
而在做完手术后,关羽却没有让身体好好休息。
甚至他当初之所以会做那场手术,就是为了不耽误他的上阵杀敌。
在这样的情况下,关羽的身体中怎么会不留下其他病根呢?
以往马良在关羽耀眼的名将光芒下,可能会忽略这些事。
神人怎么会与凡人一样呢?
但是在近来马良见到关羽身体开始出现不适后,以往他所忽视的那些事一下子都涌上他的心头,令他心中的担忧越来越盛。
大将军再如何引人崇拜,他的身体还是处于凡胎肉体的范畴中。
因为心中的担忧,马良在听完关羽所说的“无妨”二字后,并没有放下心来。
马良用着更担忧的语气对关羽言道:“荆州百万圣生灵寄予大将军一身,还望大将军莫要太过劳累!”
对于马良的
只是些许咳嗽而已,无碍大事。
关羽看向马良,他猜测马良突然前来找他定然是有要事禀报,所以他对着马良问道:“季常有何事禀报?”
面对关羽的询问,马良虽然还想再劝,但是军情还是要禀报的。
于是马良将万余魏军骑军前往下游的事情,告知给了关羽。
在关羽知道这件事后,稍微沉吟一会便明白了魏军的意图。
他口中发出一声轻笑,开口对马良笑道:
“贼子,欲行断粮之计也。”
既然猜出了敌军的意图,关羽几乎是顷刻之间便思考好了对策。
关羽对着马良言道:
“放出消息,吾要再修堰!”
一会还有一章。
刚恢复,打字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