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天之前的慕尼黑,邪恶再次上演了一场狂欢。那天晚上,伊丽莎白站在四楼的起居室窗前,看着慕尼黑夜空升腾起的火焰笼罩了整座城市。绝望与惊恐中,她意识到,法西斯式的疯狂已经不可阻挡,它将继续贪婪地伸出魔爪,直到毁灭一切善良与美好。
在十一月九日这个灾难性的夜晚,德国境内所有的犹太商铺都被付之一炬,犹太人被驱赶出自己的居所。慕尼黑仅存的两座犹太大教堂同样在劫难逃。
元首的心愿就是彻底抹去犹太文化,灭绝犹太民族。
这就是所谓的“十一月大迫害”的开端。这一夜,是纳粹统治阶级丧失人性,进一步残暴剥夺犹太人尊严的明证。这次事件以“水晶之夜”的称呼被载入史册。伊丽莎白觉得,这一天发生的令人恐惧不安的事件与这个听起来无关痛痒的词是如此格格不入。可又有什么名字才能恰如其分地描述这一可怕的事件呢?
在这一夜冲锋队的纵火中,雅利安人的房舍几乎毫发无损。消防队员得到的指示不是去救火,而是防止犹太人住宅的火势蔓延到雅利安人的房舍。
德国民众不得不千方百计地迎合元首,像信任上帝一样忠于他。而德国人民学习起来也很快。他们首先学会的是视而不见,保持沉默,毕竟遭受迫害的不幸之人只是别人!整个国家的民众都自觉自愿地盲从。
伊丽莎白站在窗前思索着,纳粹玩弄恐怖的手法是多么高明,对独裁的运用是多么精湛——那个独唱的高音嘹亮而狂热,民众的低声合唱微弱而消极。只有这样,指挥的注意力才不会转向某个人,才没人去注意到政府的这根指挥棒。
灭绝的序曲伴着灾难性的结尾已经奏响,并传向世界。但世界静寂无声,无人回应。
那晚,伊丽莎白明白了:在这个纳粹统治的世界中,她的两个孩子将永无安全可言。
她再度向英国使馆寻求帮助,然而她这次的请求实现起来要困难得多,尽管在伦敦生活的古斯塔夫的兄弟保罗能为他们做担保。
这段时间里,由于移民的申请数量早已超过入境的限额,英国政府要求移民申请人必须在英国境内银行存入一笔保证金。对于伊丽莎白一家人来说,这笔钱要足够支撑她生活五年,包括孩子们两年的生活费。而伊丽莎白拿不出这么一大笔钱。
她不愿给保罗添麻烦,求他帮忙,而是马上想到了变卖自己的珠宝首饰。不过,伊丽莎白没过多久便体验到,想时容易做时难。因为不少办理移民的人都不约而同地使用这种方式筹钱。很快,供给便超过需求,珠宝首饰的价格直线下降。
尽管如此,伊丽莎白还是凭借美国朋友洛克纳先生的帮助,卖掉了几件首饰。不过,她拒绝了洛克纳先生帮助她策划离境的提议。伊丽莎白不想让洛克纳先生引火烧身,从而陷入困境。
这个决定虽然高尚,却并不明智,这一点很快就被证实了。
出逃的准备工作拖到了一九三九年春天。拖延的主要原因是,伊丽莎白三月底将在维也纳出演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的女主角黛斯德莫娜,演出将持续数周且报酬丰厚。伊丽莎白不能放弃这笔不菲的额外收入。
随后,虽然经纪人老大不情愿,还是满足了她的要求,为她拿到了在苏黎世豪华酒店巴尔拉克举办的歌剧之夜的演出邀约。这样,要是在火车上被人认出,伊丽莎白就有了一个完美的借口。
出行时,伊丽莎白没用自己的艺名,而是正式用夫姓出门。孩子们护照上的姓也是古斯塔夫家的姓。几个月前,布鲁曼先生应伊丽莎白的请求,处理了孩子们的证件,以便里面没有任何有关犹太人出身的记录。不过,布鲁曼先生对她的打算并不知情。
一九三九年六月九日,星期五,一切准备停当。古斯塔夫恰恰是在一年前的同一天失踪的。
下午,伊丽莎白、孩子们及玛格达将乘火车前往瑞士。一年前,古斯塔夫也是选择乘坐同一班火车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