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六章 解释不通啊

南宫适,南宫氏的始祖。

不过他的姓是什么,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宗周时期的姓氏制度是很复杂的,姓和氏是分开的。

两周时期的人,是只称氏,不称姓的。

毕竟能有氏的,都是贵族,而贵族同姓的可能性太大。

“姓”代表的是出身的宗族。

姓不可以改变,氏可以改变。

一般是有功被封到其他地方后,氏就会随着封地改变。

打个比方,战国时期的商鞅,他是姬姓,公孙氏,名鞅,是卫国人,后来在秦国有功,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

所以在史书上,有的时候称呼他卫鞅,有的时候称呼他公孙鞅,有的时候称呼他商鞅。

但是从来没有人会称呼他为“姬鞅”。

因为姬是姓,姓代表的是他的宗族。

“姓”是一种身份象征,是代表自己出生宗族的意思,但是日常生活中是不会被提起的。

这就像是现代华夏有五十六个民族,大家来自不同的民族。

但是互相介绍和称呼的时候,或许会自我介绍一下自己是XX族的人,但是日常生活里也是只喊名字。

就算是写下来,也不可能专门写“汉族李四”“满族张三”之类的。

所以其实秦始皇也不叫“赢政”,赢是他的姓,是不称呼的,在那个时代称呼他的话应该叫“赵政”。

南宫适也同理,“南宫”只是他的氏而已。

但是他姓什么,太史公没说,太史公之前有提到他的历史文献,也没说。

不过之前1979年在随州北郊义地岗,出土的曾国贵族墓里,有两个青铜戈,分别刻了两句铭文。

“穆侯之子西宫之孙曾大攻(工)尹季怠之用。”

“周王孙季怠自作用。”

这里的穆侯,当然不是晋穆侯,是曾国的一位穆侯。

而大攻尹,是掌管官营手工业的一个官职。

这位叫做季怠的曾国大攻尹,是曾国穆侯之子,西宫之孙。

但是他又自称是周王孙。

“王孙”就是王族后代的意思。

这说明曾国的侯君世系,是和周王同源的,都是姬姓!

既然文峰塔M1号墓出土的鼎上,有“曾”字铭文,可以确定这是一座曾侯级别的墓。

而曾侯的血脉来源,又可以通过季怠刻在戈上的铭文,确定是姬姓的诸侯国。

现在墓中新出土的编钟,又发现了曾侯将自己祖宗“南公”是如何开创曾国的经过,刻在了钟上。

而这位“南公”,陈翰和李教授,又通过铭文推断,应该是大名鼎鼎的文王四友,南宫适!

那么,将这些线索全部串联起来。

就可以将史料中缺失了的部分,填补上!

如果陈翰和李教授的考释是正确的,这“伯适”真的是南宫适。

那说明南宫适和文王、武王同为姬姓。

这也不奇怪,毕竟文王四友在文王还没准备伐商的时候,就在周国当大臣了。

周国并不是从石头里突然蹦出来的。

周部落诞生于商早期,到商中期已经成为了商朝属下一强大方国。

在文王之前,周已经传承了很多代了。

而那个世卿世禄的时代,能在周国做大臣,肯定是贵族,而周国的贵族,肯定得和姬姓沾点关系。

就像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卿,大部分也都是本国的远亲公族,或者祖上是某个诸侯国的公族,因为政治斗争失败,跑到了其他诸侯国发展。

比如晋国,六百年来有十一个家族担任六卿。

其中六个家族属于晋国公族,三个是周朝公族,都是姬姓的。

只有范氏是祁姓,赵氏出自嬴姓,不是姬姓出身。

现在通过铭文给出的线索倒推。

南宫适作为西周初期的一位重臣,出身于姬姓合理吗?

合理,那可太合理了!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南宫适能成为文、武王的左膀右臂。

为什么在文王被纣王囚禁,周国看起来根本没办法推翻殷商统治的时候,南宫适会如此尽心尽力的想办法拯救文王,和他一起造反。

因为他们是同族啊!

如此完整的推理一展开,原本对那个铭文到底是不是“适”字,还有些不确定和踌躇的陈翰,立马放下了心中的忐忑。

至少顺着推理下来,如果这个铭文真的指的是“南宫适”,那目前的解释全部都是合理的,也是经得起推敲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既然曾国是公孙适的封国,并且被封在了随州这里。

那关于曾随是否是同一国,也将会增加一个重量级证据!

根据史书记载,随国是西周初期,分封镇守南方的重要邦国,是汉东十多个诸侯国里,最强大的一个。

承担守护周王朝“南土”的重要使命!

联系这枚编钟上的铭文,陈翰的心中完全串联起了一个合理的猜想。

他双目炯炯有神的看向了李教授,缓缓道:“教授,铭文上写了,武王让南公营宅汭土,君庇淮夷,临有江夏。”

“一开始我对这句话还有些不太理解,但是现在好像明白了。”

“西周时期,淮夷占据的地方,大致就在汉江以东,也就是现代AH,江苏等地区。”

“汭土,是江河汇流之地的意思。”

“临有江夏,这里的江夏,指的是汉江和夏水汇流之地!”

“而随州、枣阳这块地方,就在汉江夏水汇流之处,后来在西汉还在这里建立了江夏郡。”

“如此一来,曾国不管是从描述上,还是实际的封国领土,都和随国完全重叠了!”

“在文峰塔墓葬群出现之前,曾国最早的考古发现,只到西周中晚期,尚不能确定这曾国是否为西周初年就封分的随国。”

“但是M1号墓这个编钟上的铭文,清清楚楚的记载了,曾国是西周初年就封分的姬姓诸侯国!”

“这无疑再次证明了,曾国就是随国!”

“只是史料记载时,被记载错误了,将“曾”误记载成了“随”而已。”

陈翰自信满满的,觉得自己这个猜测绝对是正确的。

但是李教授却皱着眉头,并没有认同他的观点。

“可是,如何解释后世随姓,都是以随国为祖先?”

“外人叫错就算了,随国自己的国族,会连自家姓曾还是姓随都不知道吗?”

“曾国公族在国家灭亡之后,为什么要改姓随,而不是改姓曾,或者南宫呢?”

现在华夏的随姓,有两支。

一支出自祁姓,是杜氏的后人,和晋国六卿之一范氏是亲戚。

他们的祖上是周宣王时的大夫杜伯,因为得罪周宣王被杀,后来杜伯的儿子逃到了晋国,才有了随、范、士三氏。

另一支,就是源于随国。

随国亡于楚后,其后裔以国名为姓。

其中随国的这一支是主流,全国大部分随姓,祖辈都来自湖北随州、襄阳这一片,祖祠也在随州。

如果曾国真的是随国,那如何解释在青铜器上都称呼自己为“曾”“曾侯”的曾国公族,在国家灭亡后,反而改姓八竿子都打不到的随姓?

历史文献上记载的“随国”,绝对不是简单的一句记载错误,将“曾”误记载成“随”就可以解释的,这根本解释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