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境皇想要争天下,除了集峡关之外,还有一个无比巨大的障碍,就是北方的鞑靼王庭。
鞑靼人绝不会容许大雍内乱之后,再次出现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想要对鞑靼人形成足够的威慑力,手里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力量!
这股力量光靠南疆自己,靠西藩诸国,是不够的……
小越王既然愿意中途加盟,南境皇自然是求之不得。
…………
三日后。
继南疆叛乱,西藩诸国入侵大雍之后,又一个消息,犹如响雷一般,瞬间传遍了整个大雍。
“小越王拥五道之地,登基称帝,改国号‘大越’,自封越武皇?”
望着手下传回的消息,叶骁整个人都忍不住一愣。
“小越王,不是早就被大雍皇帝软禁起来了吗?怎么忽然之间,不声不响的,就在他自己的封地里登基称帝了?”
说实话,这个消息当真让叶骁有些措手不及。
“居然还自封越武皇?这家伙,像效仿大雍开国皇帝,以武立国吗?”
叶骁这边刚一接到消息没多久,夏婉霜也急匆匆的找了过来。
当初小越王被大雍皇帝软禁的消息,就是她从皇都传过来的。
不过,那个时候,大雍内忧外患,大雍皇帝一心想要平定乱局,不惜降下身段跟叶骁合作。
小越王作为大雍皇帝和叶骁共同的“敌人”,自然不可能任其在皇都当中搅的天翻地覆。
“可是雍皇明明已经软禁了他,为何他还会突然跑回封地?”
这是夏婉霜最难以理解,也是最想不通的一点。
在皇都当中,被皇帝软禁,除非小越王时候神仙,能飞天遁地。
不然根本不可能从皇都当中逃脱出来。
“且不说那些实力高强的大内高手,光是皇都当中,安插的大内密探,就有数万人之多。”
再加上皇都当中的羽林卫,御林军,城防营,京兆府等各路人马,小越王纵使在朝野当中,党羽众多。
也不敢在手握实权,跟大半兵力的大雍皇帝面前劫走小越王。
“就算他们有这个胆,也未必有这个实力!”
夏婉霜出身横山组织,她比任何人都要清楚,皇都当中虽然看似党派林立,但那都是在大勇皇帝默许的状态之下。
就刚才提到的羽林卫,御林军,还有城防营,京兆府。
除了京兆府跟城防营,有部分朝中党派势力渗入之外,剩下的羽林卫,御林军,可都掌握在大雍皇帝手中。
更何况,大勇皇帝手里还有大内密探跟大内高手这两张王牌。
毫不夸张的说,皇都就是大勇皇帝的绝对领域。
他若不想让人走,一只苍蝇都飞不出皇都。
“所以,只有一个可能!”
听完夏婉霜分析的叶骁,沉思半响之后,缓缓竖起一根手指。
“大雍皇帝,故意放走了小越王。”
“这怎么可能?”夏婉霜瞪大了一双眼睛。
大雍皇帝是疯了,还是傻了?
居然把小越王放回封地去?
等着他自立门户,登基造反吗?
叶骁这次没有多做解释,而是来到大雍36道的舆图面前。
“大雍皇室,坐拥16道,以大雍皇都为核心,建立了一条依赖地势,天险组成的绝对防线。
这道防线,你应该不会陌生,正是当初大齐昭叛乱,他们用来引鞑靼入侵时,他们依靠各地天险,建立起来的关隘,郡守。
这次西藩诸国和南疆叛乱,大雍皇帝为了蒙蔽世人,也为了拖延住南疆和西藩诸国的进攻的速度,故意搞出了一个漏洞百出的边境防线。”
结果大家都清楚。
等到西藩诸国和南疆叛军打进来之后,愕然发现,大雍皇室,早已在后方,组建了一条更加稳固,难以攻克的绝对防线。
“自从大齐昭爆发之后,大雍这二十多年,一直都在不断巩固这条防线。为的就是当这一天再次到来的时候,他们能够依靠这条天险,坐山观虎斗!”
不过很可惜,这一次,北边的猛虎没有下山。
就连南疆的叛军,跟西藩诸国,也被叶骁这颗绊脚石,给死死绊在了原地。
不拿下集峡关,南疆叛军决不会继续贸然深入。
西藩诸国,这次也在大雍境内,抢到了足够多的银子,女人,还有土地。
若是他们就此停滞不前,大勇皇帝手里这条防线,反而成了阻碍他政令发放的一个阻碍。
不仅如此,因为这条防线的存在,那些被挡在防线之外的大雍子民,还会狠狠地痛骂他,就连防线内部,也会因为被他抛弃那些士族的利益,而对皇室心生不满。
“所以这个时候,大勇皇帝就急需要一颗棋子,来搅动防线外面的风云,只要防线外面的局势足够乱,他就能借助局势,压制住内部的动乱。”
就连同大雍皇帝事先准备好的这道防线,也会成为大家心目中,保卫他们安全的最佳壁障。
而并不再是他这个皇帝贪生怕死,故意抛弃大雍领土。
被那些士族狂生背后的家族大佬,在朝堂上贴上德不配位的昏君标签。
“咱们这位皇帝……还真是……”
听完叶骁丝丝入扣的分析之后,夏婉霜真是有些气愤。
哪怕他早就知道,大雍皇室出尔反尔的一贯作风。
但是这种拿天下黎民不当回事儿的狗皇帝!
用万千人性命去保全他手中那仅有皇权的做法。
实在让夏婉霜内心深处,忍不住一阵骂娘。
“想骂就骂出来吧,他的确是个狗皇帝,不过这狗皇帝,当初提供给我们的500万两白银,却是实实在在,帮助了平康府,打好了在西川道站稳脚跟的根基。”
若非这500万两白银,叶骁也不可能放开手脚,在平康府里招兵买马,改善军备,以及乞活山上的大力进行火器的研发。
总而言之,叶骁能够成长的这么迅速,也多亏了大雍皇帝这个幕后推手。
就连他名义上,用来威慑整个西川道的南关安抚使身份,都是当初大勇皇帝一纸圣旨,亲自册封来的。
“所以,归根究底,我还得谢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