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风不止

秋分那一日,西夏使臣入朝,文帝在紫宸殿接见来使。

西夏使臣带来国书,声泪俱下痛斥西戎暴行,请求文帝出兵助西夏击退西戎。

围绕此事朝堂之上分成两派激烈争论。

帝师赵恒甫提出唇亡齿寒的道理,认为应该助西夏不能让西戎日益强盛,这一观点得到了方寿亭一系的武臣支持。

大丞相周澶则提出两点有力的论据反驳。

一是西夏曾攻打大楚汉中地区夺三座城池,助西夏便是养虎为患。

二是南边沿海倭寇猖獗,年初平蛮将军多次奏报请朝廷增兵,北疆又有燕国虎视眈眈,大楚尚自顾不暇。

周澶这两点反驳的观点有理有据,最终文帝决定不助西夏。

九月下旬,刘记商行信使携带汉中分行的红头文书快马加鞭赶往晋阳,彼时齐云山正值秋收,刘湛和宋凤林在各地视察。

信使在晋阳扑了个空,又马不停蹄寻了过去。

今年视察宋凤林带上了刘明淙和刘攸宁,让两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各地民生。

“宋先生!汉中分行的加急红头!”信使追到田边,一到地便从马上滑下累瘫在地上,侍卫忙接过文书三步并作两步递给宋凤林。

刘记商行成立至今从未有过把信使跑瘫的情况,宋凤林肃然的拆开信封,才看到第一行字眉头便紧紧皱起。

前面刘湛带着两小少年在田里,见似乎有事大步过来。“出了什么事?”

宋凤林抬头看他,眼里具是忧虑。“西夏恐要灭国了。”

刘湛一怔,接过信件细看。

谢掌柜在信中道,年初西戎开始大举进攻西夏,那时只是西夏的商人减少了互市没有受影响,因此谢掌柜没有放在心上。

到了盛夏大批的西夏难民南下进入大楚边境,谢掌柜觉得情况不对派人进入西夏查探。

直到七天前探子传回最新消息,西戎胡人已经打到西夏都城,大半个西夏国已经沦陷!

“唇亡齿寒,西夏若被灭国,汉中必定大乱。”宋凤林眉心紧蹙。

刘湛合上信。“令谢掌柜时刻关注西戎动向,若情况不对撤出汉中。”

宋凤林点头。

不远处,两少年在田里捉虫,不时传来嬉笑打闹的声音。

“西戎骨子里就带了残暴,杀戮是他们的天性,比起燕国那弹丸之地,西戎威胁更大。”刘湛沉声道,又抬头望向湛蓝的天空。

燕国举全国之力撑死了就三十万大军,去年被刘湛打入腹地伤了元气,短时间内都无法再向北疆发动大战。

北疆又有齐云山和湟川天险为屏障,说白了燕军入不了中原。

反观西戎占据西域大片草场人口众多,近年来又有雄主出世号西戎王,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西戎能轻易调动五十万以上的兵力,若没了西夏这个屏障,汉中将直面西戎。

汉中到中原可是一马平川!

“那些反对的人会后悔的。”刘湛漆黑的瞳孔深邃无波。

汉中酝酿着暴风雨,齐云山各处新村却欣欣向荣。

入秋之后北上回归的流民逐渐减少,鹿鸣渡口上设置的落户接待处不再忙乱,一切都在有序进行。

最早落户的那片新村新开的稻田能赶得上秋收的尾巴,入夏才耕种的新田也能在入冬收成一些耐寒的粗粮。

虽然新田太瘦收成不会很好但是胜在免税,这些收上来的粮食足够吃到来年秋收。

随着百姓落户安居,文曲乡和芙蓉乡交接的地方自发形成了集市,每逢初一十五更是人声鼎沸,宋凤林计划在此建镇,预计明年开春动工。

西戎强盛的消息令两人都没了周游的心情,早早便回了晋阳。

夜里,将军府内外一片宁静。

书房一侧立着北疆的舆图,前后左右都点了灯将书房照得亮堂堂。

夜深了宋凤林依旧坐在太师椅上望着舆图沉思。

刘湛取来外袍为他披上。“夜里凉别不当回事。”

“芙蓉坪顶、大竹坪顶这一片的地都划完了,来年回流的百姓只能往山上去。”原来宋凤林想得出神是在想这个问题。

刘湛坐在他身旁。

宋凤林叹息。“齐云山荒林虽多,改林为田到底太过艰苦。”

荒林改田还要磊梯田,挖树桩,挖石头,要耗费的功夫太多了。

在平原荒野改田只需要犁地灌水便能插秧,前后一个月就能成事,若是上山开荒,最快也要三四个月方能有雏形。

刘湛明白宋凤林纠结之处,他为宋凤林作出选择。“别多想了,来年的流民直接落户在禾昌县,我在入冬前出兵把禾昌县夺回来。”

禾昌县挨着芙蓉坪顶,在湟川之畔羊背坳的南面给阳关的西侧,是苍霞平原最南边的县城。

“若将齐云山地界外的县城纳入麾下,周澶便有了理由降罪于你。”宋凤林忧虑道。

周澶正缺理由拿捏刘湛,若是被他们握住了把柄,后面的路会走得更艰难。

这个情况刘湛不是没考虑过。“时不待我,若再等一年还不知道会是什么境况,不如趁现在燕军主力不在南边趁机夺两个城池形成更完整的防线。”

刘湛站起来,在舆图上比划。“禾仓县,卢丰县,这两座县城正好包含了湟川沿岸,只要拿下来我们就能截断北军的粮道。”

朝廷想要给北军运粮必须穿过湟川,只要控制住湟川沿岸,刘湛在北疆三足鼎立的局势中就有了主动权。

哪怕要跟北军开战,刘湛也不被动。

宋凤林听得仔细,军事上刘湛一向有其独到的见解。

“不仅如此,我们把齐云山、大竹坪顶、芙蓉坪顶、禾仓县、卢丰县,连成一条完整的防线。”刘湛的手分次在这几处地方掠过。

“最终北军会被我们孤立在苍霞平原,不足为惧,至于燕军,他若来,我便战。”刘湛眸光坚毅。

给阳关里驻扎的北军早在一次又一次大战中消耗,如今只有不到十万人。

周氏虚报人数吃空饷,这么多年就没真正充盈过北军,与北军对峙刘湛确实不惧。

哪怕明年燕军南下,项时齐云军兵力已经突破八万,有这八万兵进可攻退可守并不被动。

以刘湛的布局确实可行,只是周澶必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宋凤林沉吟。

“若我们拿下禾仓县,周澶定会要你退回齐云山上命周随接管,我们可以拒不接受,但是接下来的发展便会风波云诡祸福难料。”

刘湛看着他认真道:“最坏的结果就是退回齐云山,横竖都是固守齐云山不如赌一把。”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接一场豪赌,刘湛一向无所畏惧。

“我们在入冬前拿下禾仓县,朝廷知道又如何,北疆入冬冰封千里,待明年四月,我已经把禾仓县防务辎重整顿完毕,哪怕周随率兵来夺我们也守得住。”

刘湛握住宋凤林的手坚定道:“明年回归的流民我全都要,这是我们立世的资本!”

他最终是要问鼎北疆自成一系,如此又何必瞻前顾后。

宋凤林点头。“我明白了。”

去年那场大战之后,燕军主力退回腹地,苍霞平原约还有几万燕军分散在栎阳关范阳关等几处城池里。

几万兵力要守这么大的苍霞平原,分配到禾仓县不会有很多兵,刘湛预测禾昌县守军不会超过一万。

第二天刘湛召集众将议事。

“守城不在人数多寡,若燕军死守不出,此战我们会折不少人。”李小连率先提出问题所在。

攻跟守是两个概念,像当年周澶那样动不动人海战术并不可取,李小连能第一时间看出问题所在,比起从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姜长林道:“此战必须要速战速决,若拖得久了会引来燕军援兵。”

韦成贵道:“不仅如此,马上就要入冬了,苍霞平原每年十一月下雪,十二月大雪封路,咱们的时间不多。”

“我有一计。”曹壮站起来推动沙盘上的棋子。

“我们兵分两路,骑兵负责拦截燕军援兵,两万兵攻打禾仓县,先用五千重甲盾兵逼至城下消耗他们辎重,辅以投石机弩机,反复数日。”

“重甲盾兵太过贵重,应该留着两军对垒时用。”李小连不赞同。

刘湛一直没有说话听他们讨论,曹壮和李小连修修改改把最终攻城方案呈给刘湛批示。

“禾仓县城墙有多高?”刘湛却开口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

一时把大家都问住了。

张小满站起来。“我远远的见过,没有晋阳城一半高,约莫两三丈。”

大家都知道刘湛肯定是别有用意,但都猜不透。

“攻城计划就按你们议定的来,我只加一项。”刘湛最后方说。

第二天刘记商行在芙蓉坪顶发布一则奇怪的悬赏。

征集百姓到芙蓉坪顶和苍霞平原交界的地方装泥,一袋泥五十文钱,装好运到指定的地方按数结账,装完一万袋截止。

布告一发出来立即吸引来大批百姓,但是一看到装好的泥要运到禾仓县五里处便很多人打退堂鼓。

禾仓县是燕军的地盘,老百姓都被燕军打怕了,没人敢去。

到了第二天,有人奔走相告齐云军一万骑兵出营在禾仓县外跑马,一时有胆子大的呼朋唤友一起干,一天下来竟每人分了几百钱。

到了第三天更多百姓加入,到了第四天甚至举家前来挖泥运泥,场面空前热闹。

如此短短数日便装好了一万袋泥,全部码放在禾仓县外五里的地方。

驻扎在禾仓县的燕军将领第一时间将齐云军的异动报告上峰。

燕军拿下苍霞平原之后,参与出兵的大贵族划分地盘,禾仓县、卢丰县、羊背坳这一带都划分给了岱森部。

岱森部首领留下自己的长子苏和克驻守此地,原是有四万兵马,因去年刘湛直捣燕国腹地,岱森部首领回防带走了半数,如今只有两万兵分驻两城。

士兵来报时,苏和克正在卢丰县首领大宅里醉生梦死。

“关闭城门,不管!”苏和克继续与幕僚饮酒。

燕国贵族向来热衷享乐,自从得了这片封地,苏和克就少有清醒的时候。

在苏和克脑海里他就没把楚人放在眼里,压根不认为被燕军攻城掠地的楚人会有胆子反击。

初冬的北疆干燥冷冽。

晋阳城外的一号营二号营战鼓轰鸣,整齐划一的士兵像一把缓缓出鞘的剑,红缨在猎猎风中飘扬。

两万齐云士兵裹挟着投石机攻城车机关弩床,目标明确的奔向禾仓县。

待两万齐云军进入苍霞平原,只见有数量众多的青壮百姓尾随在后,还有更多的百姓站在芙蓉坪顶上观望。

原来是刘记商行昨日新发布的悬赏,把泥袋运至禾仓县一里外的前线,悬赏三百文钱一袋!

此时观望的百姓都明白了齐云军这是要攻打禾仓县收复失地,一时所有人蠢蠢欲动。

就在这时六千陌刀轻骑兵出营,看到齐云军的精锐来了,一时更多的百姓涌下苍霞平原。

禾仓县立在一马平川的荒野,夯土为基砖石加固的城墙包围住县城。

鼎盛时期禾仓县城墙外围还有一圈民房建筑,分内城和外城,如今外城被燕军摧毁殆尽只余下残垣败瓦的房基。

刘湛一马当先来到禾仓县城外,看到那城墙砖石多处脱落,许多地方已经露出土基,再目测那高度,刘湛扯了一笑。

“布军!”

李小连立即骑马奔向簇拥着攻城器械的步兵方阵。“重甲盾兵掩护,摆阵攻城!”

鼓点响起,步兵方阵动了起来。

“机关弩床集中火力打城门左右两侧!投石机待命!”

见齐云军动了起来,禾仓县城墙上的将领立即下令射箭,一时密密麻麻的箭雨像雨点般落下。

二十台机关弩床一字排开,在重甲盾兵的掩护下推到射程内。

三个操作兵一人放下卡槽抡起大锤碰碰碰的打桩把床车锭死在地上,另外两人熟练的上膛调整角度,重甲盾兵竖起一人高的铁盾为他们挡流箭。

很快,就在燕兵惊恐的目光中手臂粗的巨大箭矢破空袭来。

一台弩床一次发射三支巨箭,二十台弩床看似只有六十支巨箭不多,然而弩床精确度极高,几乎都打在城墙上的人群里。

一支巨箭掠过能死伤数人令燕兵胆寒,仅仅发射了几波便将城墙上的弓箭手压了下去,没有人敢冒头。

与此同时二十台投石机也严阵以待,令人意外的是投石头机投的不是石头而是泥袋,这些泥袋都是用麻绳编织。

只见泥袋飞了出去砸在城墙立即落在地上,有的没散有的散开,投石机分别瞄准城门两侧的两个点集中投掷,轮番投掷之下不出一个时辰地上很快垒起了两个土堆。

燕军将领站在城门楼上眺望,只见齐云军后方百姓源源不断的搬来泥袋。

禾仓县的城墙不像给阳关也不像晋阳城动则数丈高,禾仓县从建造之初就不是按要塞的标准,撑死了只有两丈高的城墙,只要垫点土不需要云梯也能爬上去。

洞悉齐云军的目的燕军将领冒了一身的冷汗。

“将军!请出城迎战,不能坐以待毙!”副将主动请缨。

燕军将领心中纷乱。“我们只有一万守军,骑兵都在卢丰县。”

副将坚定道:“末将已经向大公子求援,相信援兵很快会到!”

权衡之后最终燕军将领分出四千兵给副将,要他出城摧毁齐云军的器械。

刘湛站在云台之上纵观全局,当他看到禾仓县城门打开时,立即抬手。

齐云军阵营鼓声大作如急雷。

曾阻挡燕军五万人的拒马方阵动了起来,长枪步兵与重甲盾兵组合而成的方阵像带着獠牙的铁墙一路推过去。

燕兵被吓得魂飞魄散,有人调头就往回跑,有人撞上去转眼命丧长枪之下。

城墙上观战的燕军将领面如白纸,眼前的齐云军与印象中的楚军完全不同,不仅军容整齐悍勇非常,还有那些刀枪不入的重甲。

有传言齐云军以八千骑兵横扫燕国腹地火烧王庭,他原不信,现在他不得不信。

傍晚,苏和克派出五千铁骑。

曹壮带着六千陌刀骑兵早就埋伏在羊背坳里,燕军铁骑一到立即奔腾而出。

一时喊杀声马蹄声震人心魄。

陌刀手们旋着手中森冷的大刀,两军猛烈对冲,仅仅一个照面冲在最前面的燕军铁骑大部分被拦腰斩于马下。

燕军铁骑的神话再一次被击得粉碎。

到得入夜,禾仓县也没能等来援兵,投石机投掷的泥袋却接近城墙高。

刘湛终于下令。“攻城!”

步兵游勇在震天的喊杀声中踏上泥袋堆积出来的路杀上城墙。

另有重甲盾兵护送撞门桩逼近城门,交替的轰隆声一点一点撞开禾仓县城门。

禾仓县这样大的动静自然瞒不住给阳关,有斥候持续不断的将最新战况回复周随和张泰宁。

凌晨时分,捷报传来,齐云军攻下禾仓县。

周随不屑。

张泰宁面目严肃。

晨光微曦,宋凤林站在芙蓉坪顶上遥望,风吹起了他身上的黑色斗篷,湛蓝色的广袖在风中翻飞。

张小满带着一队士兵陪在左右,他们的身后还有许多彻夜不眠等待消息的百姓。

“报——!我军大捷!收复失地——!”传令的士兵离远便嘶声力竭的喊。

一时欢声雷动,整个芙蓉坪顶都沸腾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