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这份苦值得

在霍县,北门外桥配饰的粗制滥造及桥上铁牛形象的丑陋,令她失望。她毫不留情地挖苦批评这些失败的建筑和建筑饰物:

北门桥上的铁牛,算是霍州一景,其实牛很平常,桥上栏杆则在建筑师的眼中,不但可算一景,简直可称一出喜剧。

桥五孔,是北方所常见的石桥,本无足怪。少见的是桥栏杆的雕刻,尤以望柱为甚。栏版的花纹,各个不同,或用莲花、如意、万字、钟、鼓等等纹样,刻工虽不精而布置尚可,可称粗枝大叶的石刻。至于望柱柱头上的雕饰,则动植物、博古、几何形无所不有,个个不同,没有重复,其中如猴子、人手、鼓、瓶……以及许多无名的怪形体,粗糙胪列,如同儿戏,无一不足,令人发笑。

至于铁牛,与我们曾见过无数的明代铁牛一样,笨蠢无生气,虽然相传为尉迟恭铸造,以治河保城的。

林徽因在建筑学论述中,强调建筑与人的精神世界的对应关系,她指出,面对不同的建筑,人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崇高的、愉悦的、宁静的或错乱的、忧伤的甚至荒诞的。她的建筑学论文处处留下了自己的印记,那是人文的、审美的、情感的和价值判断的印记。

整个山西之行中,他们考察的重点是赵城县的广胜寺。而整个考察行程中,这也是最艰难的一段路程。

从介休县到赵城县有三百余里,当时山西正在修筑同蒲铁路。铁路未建好,公路却多段被毁,一旦下雨,这些路段就成了难以涉足的烂泥塘。不仅汽车不能行驶,连马车、驴车都无法前行。如此三百余里,他们几乎全是徒步走过来的。路途中,他们住过脏得可怕的小客店,睡过农家的大炕,也借宿过费正清夫妇问寻到的传教士住处———他们此行住过的最舒适干净的住处。尽管这现实令徽因和思成的民族自尊心感到难堪。

仿佛是为了抚慰他们一路的艰辛,当他们远远望见广胜寺时,层峦叠嶂的远山气象宏阔深沉,上下广胜寺建筑开朗宏大,殿宇、宝塔在夕阳的照射下辉映着炫目的光彩。

在沉沉的暮霭中,他们走进了寺院。僧人们敲响了沉沉的暮鼓,送上了清淡的斋饭,对远道而来的他们表达了诚挚欢迎。

疲惫和困倦洪水般地裹挟了他们。寺院住持破例允许他们可以在寺院的任何地方支架帆布睡床。

费正清夫妇选择睡在钟楼旁的露天平台上,他们说,在那里抬头便能望见北中国灿烂的星空。而思成和徽因则愿意躺在大殿里。这样,他们睁开眼就能看到屋顶美丽的斗拱和阑额。

精疲力尽的徽因躺下后,眼睛累得都睁不开了。她喃喃地对思成说:“多幸运,总算来到了这里。走不动的时候,真是后悔,想着吃这份苦值不值。一到了这儿,就庆幸多亏走了这一遭。说起来,广胜寺早已名满全国,可人们只知道宋版藏经珍贵,却不知道广胜寺建筑的珍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