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四 太上布气秘箓

胡介舟回去,好好修养,而那白荣升的笏板也到了林着明手上。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此物乃是象牙所制,也可作为道教法器。

各种壁画之中,都有朝拜天帝的仙人,手拿笏板。

八仙之中的曹国舅手中法器也是笏板。

福禄寿三星之中,福星百子千孙,寿星手持仙桃,禄星则是拿着笏板。

只是林着明对此物无感,便对着任鸿友道:“此物拿给你做第二个装脏。”

装脏五类,此前只给弄了一个文昌塔,能保文运,再加这个笏板就能保官运了。

林着明可是真正把任鸿友当文曲星对待的,成为自己的左辅右弼。

任鸿友得了笏板,更觉意外之喜,得此全新的权柄,必然可以成为八品鬼神。

这就是妥妥的升级素材了。

林着明开口道:“你穿了画皮之后,变成白荣升的模样,找个机会把那袁举人给引诱出来,你跟他有夺心之仇,灭门之恨,毁家之难,如何做不用贫道教你吧。”

任鸿友点头:“此行绝不会出错。”

林着明点点头,表示信任。

而任鸿友穿上画皮,胡介舟又将画皮易容化妆,果然与那白荣升一模一样。

“白荣升元神在我手中,又有此画皮,定然天衣无缝,别说三日,只怕三年也能顶替得。”

林着明摇摇头:“不一定有此机会。”

胡介舟给任鸿友易容之后便跟林着明告辞。

任鸿友则顶着白荣升的样子回到县衙,打算将白荣升这些年犯的事情,证据,纷纷拿在手上。

而林着明拿着狼妖内丹回到了万寿宫。

随后开坛作法,布下一个铜盆,将月镜放在其中,天上月对映水中月。

将狼妖元丹放入其中。

狼妖元丹是虚幻之物,但是凝而不散,内有太阴之精。

林着明之前学到了一门“太阴洗炼元丹妙诀”,能洗炼元丹,去除杂质,还原出内里太阴之精,月华之宝。

林着明便在此试炼,但此物月华与血食相合,化作妖气。

此时经历洗炼,却将妖气弥散开来,渐渐万寿宫旁边一花一草都沾染上了。

不过此处已经是净土道场,寻常妖氛难以留存。

林着明念着月君咒,等着元丹越洗越小,越洗越白,好似一颗珍珠一般,越发清灵。

然而却不敢吞服,于是又换了一盆净水,再以洗炼秘术,洗炼了两道。

此元丹越发细小,晶莹剔透,内生月质,好似自太阴元君身上华服之中掉落的珍宝一般。

将三盆水倒到了那棵老樟树下,那树顿时生出一股灵性来。

而林着明吞下此元丹,开始修行太阴炼形之道。

此种外丹外药,也是服饵之流。

那丹丸原来是荔枝大小,洗练三遍只有花生米大小了。

但却是狼妖数百年吐纳月华之菁英。

虽然被林着明洗掉许多,留下的却是最精华的部分。

比上次吞吃的,如同橄榄一般的帝流浆还要上头。

观想之明月越发真实,林着明驾驭六龙之车,奔向太阴,也觉得十分亲切。

仿佛下一秒,魂魄就要脱离形体,奔往太阴,学嫦娥奔月了。

但这只是幻觉,修行最重要三点便是精不漏,气不泄,神不离。

所谓藏精,藏气,藏神。

元神若离体,便如同断线风筝,而且阴风邪气,最容易损神。

好在净心,净身,净口,三咒的咒光,覆盖肉身,好像一个保鲜膜,将元神锁住。

原本喉咙之中的喉神吸收月华,从原始的符箓种子,化作一个小童子,正是虎贲童子。

剩下的月华精气,浸透元神,开启了第二处灵窍。

正是心窍。

却可能是这狼妖吞吃成百上千人心所故,心窍一开,元神便有了正经居所。

心窍之神乃是丹元,但是心属火,林着明此前在那泰山碧霞元君处所得的符箓乃是水道符箓,存于肾神之内才好。

而通了第二处灵窍之后,那元丹也就是彻底被林着明吸收了。

只是性功强而命功弱,肉身再能开窍,打通任督二脉,便好。

此时心神收心,林着明再望明镜。

果然镜中再次出现了斩杀狼知县之时的场景。

只是这回出现的是另外一个場景了,只見一道人,身穿黃衣,手持九节杖,开口道:“子为天来学问疑,吾为天授子也。愿闻其诀意,以何明之也?其以又明之,云何哉?今有德之君。得吾书心解行之,与众贤共议,以化凡民,必与天立响相应,是其明证也。”

好家伙,好家伙,这是哪个?

大贤良师?天公将军?

卻见最后终究化作一道符箓。

《太平布气秘箓》

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惚统坤元。

布气施符,这正是天师道最先使用的法子。

此法专门布气成坛。

也可符水救人。

既然布气成坛,便有了“传教”之功。

怎么感觉在鼓励自己建立邪教呢?

林着明将此《太平布气箓》观想,送入心窍,当下心窍之中也渐渐生出一道符箓种子来。

只是看起来有些营养不良的样子。

等着鸡鸣,林着明连忙出来吐纳日精,朝阳紫气,用以中和月华阴寒本质。

六甲帮护,当下三道紫气入喉,暖神化僵,通淤活血,真气运转,小周天自然而动。

林着明又五行拳剑,舒张筋骨,太阳炼神壮大体魄。

“哼!”

“哈!”

气吞万里如虎。

村中早起干活的小姑娘,红着脸从林着明身边走过,春心荡漾。

正是为少年阳刚之气所摄。

缓缓收功,林着明开始研究这《太平布气秘箓》究竟有什么效果。

太平属于前缀,代表起起源于三洞四辅之中的《太平部》。

而秘箓,则是他的承载方式,秘密传授的符箓之道。

种点在于“布气”。

其能使得体内真气外放,并且在某些事物体内留存许久。

同时气象万千,不同的气,便有不同的箓,布气,其实就是布箓。

“气禁”之术,便属于此道,而且属于上乘道法,位列七十二地煞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