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注已经下了。
两国的文人们都不由自主地屏息凝视起来。
此时,周国的太子反而松了一口气。
眼神中透露出一抹欣喜。
“上官大师,就看您的了!”
在场的所有文人都清楚,
周国这次文学对决的人选里,肯定会有郑夫子和上官白文。
但别忘了,比赛是三局两胜制。
周国还有一位高手尚未露面。
上官白文点点头,望向站在自己身后的一名仆人。
“岳清,别让本宗主失望啊!”
这名唤作岳清的仆人恭敬地对上官白文行了个礼。
“终于轮到我上阵了!”
言罢,他大步走向金銮殿中央。
江澄抬眼望去,
只见这岳清相貌平平,
丢进人堆里就会立刻消失的那种小角色。
但细看之下,却发现他眼神坚定,
即便被众多官员打量,依然不骄不躁。
这个人绝不简单。
“魏皇,这位就是我国首位出战的文人,岳清!”
上官白文颇为自豪地向魏皇介绍。
这时,魏国的文人中有认识岳清的,
大声喊道:“这人难道就是儒雅学宫的魁首岳清?”
“竟然是他。”
“听说这岳清年纪轻轻,二十未到,就已经击败了前任魁首,是儒雅学宫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魁首!”
江澄听着这些议论,
心里暗暗点头。
这个人确实不一般。
周国为了隐藏他的实力,故意让他混在仆人之中,
真是用心良苦啊。
“请问,哪位愿意与我一决高下!”
岳清环视四周,拱手发问。
“我来!”
岳清话音刚落,
魏国文人中传来一声清新淡雅的声音,
听不出丝毫情绪波动。
众人纷纷侧目,望向声源处,
只见公孙明月身着素衣,缓缓从座位上站起。
她脸上未施粉黛,
只有深潭般的平静,
好像眼前的事都与她无关。
她穿过各位大臣文士的座席,
直接走到岳清面前,
行了一个文人之礼后才开口,
“弟子公孙明月,恳请先生指教!”
岳清见到公孙明月,脸上闪过一抹惊艳。
他在儒雅学宫见过无数贵族千金,
有的投怀送抱,有的故作清高,
却从未见过像公孙明月这样冷若冰霜的女子。
于是他连忙回礼,
“早就听说过公孙才女的大名,今日一见,传言果然不假。”
“先生过誉了。”
公孙明月面无表情地回应,
轻移莲步,站到了岳清的对面。
两人的文斗就此展开。
“魏皇,我提议第一场对决采用双球之法定胜负,您觉得如何?”
周国太子开口道。
双球之法是文人间比试最常见的手段,
也是最为公正的。
之所以称为双球,
是因为两位对战的文人轮流出题,
像抛绣球一样在两人间传递,
但每人仅有一次出题机会,
不是难倒对方,就是被对方难倒。
因此,双球之法也被称为生死局。
对此,魏皇没有异议,
淡然应允,“准了!”
得到魏皇许可,
岳清的眼角不禁流露出一丝笑意,
拱手对公孙明月道:“公孙才女,这第一题就让你先来如何?”
第一题让公孙明月出,
通常出题者会占些便宜。
岳清把这个机会让给她,
显然是笃定自己不会输。
可公孙明月却摇头拒绝,
“不如抓阄决定吧!”
岳清无所谓的笑了笑,
“也好,无论谁先谁后,结果都是一样的!”
很快,
一名太监捧着写着先手和后手的纸条来到两人面前。
岳清随手取了一张,
打开一看,不由笑了,
“看来今天运气不错,我是先手!”
他给公孙明月展示了自己的纸条,
上面分明写着“先手”二字。
“请吧,先生!”
公孙明月没有打开自己的纸条,
平静地让岳清先出题。
“哈哈,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不瞒你说,我在来魏国的路上偶然作了一首好诗,”
“连宗主都夸奖说是难得之作。”
“不如就用这首诗作为第一题,如何?”
他的话让魏国的文人们大为震惊,
不知道是怎样的诗,
竟然能让上官白文给出如此高的评价。
“悉听尊便!”
公孙明月并未被他所震慑,
神色依旧如常。
“轻舟已过绿野萍,满目萧瑟不见春。”
“羊肠犹见冻死骨,贫母怀抱幼儿眠。”
“万里黄沙裹红光,良驹低头食糟糠。”
“盛世佳期有人享,不见墙下累尸骸。”
这首诗一出,
上官白文脸上显现出难以掩饰的轻蔑,
不仅是他,
在场所有非魏国的文人也都有同感。
岳清诗中的“绿野萍”指的是周魏交界之地,
也就是陇西道的边缘,
他以此诗描绘了自己到魏国后所见的一切,
路上饿殍遍野,黄沙掩血色,
无疑是在讽刺魏国朝廷无能,
导致陇西遭受这样的旱灾。
魏皇的脸色也沉到了极点,
没想到这岳清看似不起眼,
作出的诗却是如此尖锐的侮辱。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公孙明月了,
期盼她能抵御住岳清的这波攻势。
公孙明月微微蹙眉,
作为文人,
她自然明白接下来这首诗的分量。
沉吟片刻,
她缓缓开口,
“人有万亩千顷粮,却无半粒还家乡。”
“天有风雨知房檐,碧波晴空忘爹娘。”
“三月三日离家去,双亲苦劝不听降。”
“终有一日儿成狼,磨刀霍霍向爹娘。”
“好!”
听到公孙明月所作之诗,
魏皇忍不住高声叫好,
完全不顾帝王的威严。
原因无他,
公孙明月的诗完美接住了岳清的所有攻势,
她把周国比作魏国之子,
儿子不思进取,离家出走,
后心性大变,要刀指父母。
既然魏国已是父亲,那么陇西的事自然轮不到做儿子的来管。
这才是关键所在。
果然,
岳清和上官白文听完这首诗,脸色都变了,
变得极其阴沉。
“我只听说过公孙才女温婉贤淑的名声,却不知还有这样伶牙俐齿!”
岳清皮笑肉不笑地嘲讽道。
“先生不知道的事,还多着呢!”
公孙明月淡淡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