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甜水巷存的布料都是往年特地留下来的,夫人心善,每年秋天都会准备一批衣物用来发放给那些贫户。”
侯府多了四位表姑娘,布料和首饰便如流水般送进了府里,沈记衣庄也停了接外单,分出一部分绣娘专门替姑娘们裁冬衣,华掌柜细细的同姜韫解释,并不说沈氏每年的慈善活动都是为了给姜韫积福。
姜韫的衣裳已经很多了,但她和表姐们说定要做同样的款式,此时便饶有兴趣的挑着料子:“我觉着这个不错,正好可以配那身红色斗篷在冬日里穿。”她转头嘱咐道:“再多做一件,到时候给元英送过去。”
华掌柜拿笔记下,又满面笑容的建议:“可以在此处做两排珍珠扣,夫人不是给几位姑娘打了几块汉白玉佩么,配那个正好。”
在衣庄做了这么多年,华掌柜眼光很是毒辣,不过一会的功夫就看出几位表姑娘的喜好。
这时佩兰端了几盏酥酪上来,见姜韫手中捧着绣样图册,仔细瞧过后轻咦一声:“这个样子的在京里倒是少见。”画上是几枝沾了露的莲花,偏生又隐在云雾之后,隐隐绰绰看不分明。
沈令仪摸着花样,下意识的一字一句道:“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话音未落,她这才回神发现自己念了什么,脸‘腾’一下就红了。
见沈家几姐妹揶揄的看向自家堂姐,华掌柜才反应过来这是首情诗,赶紧换了本册子:“那是从江南传过来的,姑娘们还是看看京城的罢。”
这个花样据说还是从一位江南名伶那里传出来的,幸好姑娘没有仔细看,华掌柜暗自舒了口气。
除了要送到侯府的衣服,眼看冬日将至,华掌柜就开始着手准备沈氏吩咐的每年例行慈善活动,沈记衣庄店铺在东市,另外在离东市最近的甜水巷,北马巷和顺儿胡同都有仓库,存放了大量的木棉。
发放给穷苦百姓的衣服不需要精美,所以往年衣庄都是从巷子胡同里直接请人缝制,工钱按日结算,比市价高出一成不说,十二岁以上的孩子都能做,所以每年这个月几条巷子都十分热闹。
华掌柜将木棉和布料一件件交给她们,一边记下名字:“缝坏了不要紧,但要我发现有用芦花充棉絮的,仔细你这条命够不够赔。”
华掌柜刚说完,就有人笑着大声道:“您放心吧,都是老主顾了,谁敢耍心眼我们第一个不放过他。”
做了这么些年,大多都是熟练工,流程都很熟悉,因为材料是从宅子里直接搬,很快巷子口就挤满了人。
不多时,一架低调朴素的马车停在巷口,见路口拥堵,便让丫鬟下来打听。
“姑娘,说是来招短工的,巷子里好多人家都跑出来了,这会正堵着呢。”
很快车中就传来一个年轻女声,吴侬软语很是灵秀:“这会请什么短工,还这么多人。”她停顿了一下:“罢了,我们绕路。”
没人在乎这架不起眼的小马车,众人排队领完东西高高兴兴的往家走,能在家做活,做的衣服又是用于仁善之举,华掌柜真是个好人。
事实上像这样的慈善活动,京中许多富贵人家都很推崇,只是上头还没开始赠衣施粥,你一个低品官抢在前面合适么,于是由侯府起了头后,陆续便是各家伯爵府将军府依次而下。
做衣裳的数量事先就定了个大概,不仅是京畿地区的贫民,还有一些战场上的伤残士兵也在名单之列,华掌柜让人统计好了大概所需的木棉、粗布和针线,制成册子便给沈氏送过去。
“我的意思是到时候让仪姐儿也同去,虽然亲事已定,但姑娘家有个温厚的名声,往后在内宅才能更加顺遂无虞。”名声都是一点一点积累,像多少世家的女儿,从还未走出家门起,就开始经营名望,待及笄时才能凭借这份名声成为冢妇掌管家族。
沈令仪在金陵名望不小,拿在京城就不够看了。
这也正是郭氏心里所想,不仅是快要出嫁的沈令仪,还有沈家另外三姐妹,至于姜韫,她是顺带的,从来只有姜家的女儿挑别人的份。
可她万万没想到,还不等她挑人,已经有人先把主意打到了她头上。
边疆送来了急信,鲜卑有意说和,并为王太子求娶定北侯姜城的女儿,姜韫知道后的第一反应是,鲜卑王莫不是个傻的罢,父亲的几十万军队镇守边境,往前一步就是鲜卑国土,陛下若能同意才真是奇事。
皇帝确实觉得对方提这个要求匪夷所思,于是想也没想就拒绝了,紧接着鲜卑后退一步,表示若能得一位公主教化鲜卑百姓,待王太子登位,必以王后之礼迎之。
这回皇帝没有马上拒绝。不算夭折的,当今一共十二位皇子和九位公主,其中九公主刚过百日不久,再往上最小的八公主都已经十岁,最长的三位公主已经嫁了人。
皇帝没表态,原本已经写好奏章要痛骂鲜卑的群臣也暂时按下了折子。
自前朝章德年,也就是末帝登位起始,朝西北边境就各自有羌胡和鲜卑作乱,屡犯边境,彼时末帝效仿魏晋士大夫的清谈风气而不问政事,又整日沉溺男女,除了一位被当今追封为东禅先生的世家子弟在朝堂上痛斥末帝外,满朝文武竟皆不敢言。
说是追封倒也不妥,因为也没人确定他是生是死,还有传闻说在诘问完末帝后,并未得到回应的东禅先生愤而甩袖,从此远离朝堂,闲云野鹤去了。
传闻真假不知道,但在末帝的纵情声色下西羌北鲜兵力渐盛却不是传闻,而是正儿八经写在了史书上,如今还经常被民间夫子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自己的学生。
随着多年内乱的平定,皇帝和定北侯亲率兵马将外族赶出了中原腹地,西羌元气大伤,不仅每年按时纳贡,曾经还有意将妻女进献给皇帝。
作为一路征战不缺女人的帝王,圣上十分感动,并委婉的拒绝了西羌王。
而至于北方的鲜卑一族,看看都永平九年了,姜城还在镇守北方就知道,作为最大的游牧民族,鲜卑男儿骁勇善战,在平原作战还十分狡猾,攻不下你边境就不攻了,时不时骑着马劫掠一番,也够百姓受的。
现在鲜卑递了台阶,愿意助皇帝完成一统四海的伟业,这个台阶是接还是不接呢。
朝堂一片沉寂,就连后宫的妃子们都安分下来。
打算去后宫看望皇后的姜韫在进宫的那天起了个大早,她迷迷糊糊的被佩兰从床上叫起来,小孩子长身体,早上正是困乏的时候,司琴和司画已经在点起了熏衣炉子,炉子里放了零陵香白檀龙脑等制成的香料,是沈令仪从金陵带来的,说是药香素淡,衣过留香,近来很是得姜韫喜欢。
“姑娘用些点心罢。”
此时天还未大亮,随着朝瑜阁传来几点灯光,很快从院子连着的长廊起,灯光便如星火一般蔓延到了整座侯府,熙熙攘攘的声音从各个院子传来,烧热食的伙夫仆妇,出门的马车护卫,管着主子们衣食住行的丫头婆子们,都按部就班的站上了自己的位置,如车轮一般转动了起来。
看着女儿睡眼惺忪的坐在马车上,沈氏一阵心疼:“多睡会有什么要紧的,娘娘还会怪你不成。”说罢还责怪的看了眼一众丫鬟。
姜韫懒洋洋的打了个呵欠:“是我自己要早起,好久没见着赵娘娘了,娘,我们快些出发吧,不然我不是白白少睡了两个时辰。”她催促道。
主要是表姐们是第一次进宫,迟到了不好。
今日四姐妹也盛装打扮了一番,与未及笄而梳着两个双丫髻的菀萱两姐妹不一样,沈令仪和沈令慧各自簪上了精巧的发钗,只不过一人穿的是件妃色宋锦织的广袖襦裙,另一个则是湖蓝色的琵琶襟上衣,另配了条月白的偏襟长裙,腰间禁步随着她们的行走发出平稳轻缓的声音。
作为前郡王府,姜家所处的位置直通昌武大街,沿途皆有重兵把守,看到侯府的车马,竟是连手令都不查验便放了行,第一次感受到权势便利的沈令萱罕见没有说话,倒不是别的,那些穿着黑色重甲的士兵眼神好吓人!
饶是如此,也抵不住她对皇城的好奇心,在士兵们放行后,沈令萱又重新掀起帘子,看着眼前这条宽阔而平坦的大道。
昌武大街通往皇城脚下,往日臣子们上朝就是走这条路,有些住得远的更是寅时初就要从家中出发,只是他们走的是午门,命妇女眷们走顺贞门。
定北侯府的马车在越过顺贞门后,前来迎接的宦官并没有要求定北侯夫人下车换软轿,马车停了短暂片刻,很快就重新动了起来。
厚重的宫门在身后用力关上,沈令仪看着深红色的宫墙,缓缓放下了车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