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柳家

柳老夫人年轻时就是个性子烈的,那会夫妻两个没少吵架,日子长了柳侍郎干脆眼不见为净,要么就去姨娘那里避一避,要么就去书房睡,可这次他却没让着老妻,反而怒斥道:“这两个不中用的就是被你惯坏了!”

天知道他听到手下传来的消息时,心都凉了半截,柳侍郎道:“你们知道为何沈家子孙几代不出仕,我依旧替长弘求娶沈氏女吗。”

柳长弘是长房嫡次子,在柳氏当辈诸多男丁中排第五。

柳玥硬着头皮道:“那不是太爷爷的意思么。”

按理来说,长辈提及婚事,柳长郁也就罢了,可未及笄的柳玥不应该在场,但柳侍郎此时却顾不上许多,直言道:“是因为姜家。”

众所周知,姜城这辈子只娶了沈氏一人,有这样强有力的姻亲,沈家复起不过早晚的事。而前朝沈公已官至左相,致仕后虽明言不许子孙再入朝堂,可这个朝堂当今已经换了人来坐,没见大房已经被封了国子监忌酒。

柳侍郎知道,如果说在砚山书院教的都是寒门学子,如今进了国子监,将来就是皇子们也要称一声老师,而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定北侯。

柳长郁听到祖父的话,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答案,但抱着那一丝不敢相信,只见柳侍郎看着堂妹,缓缓道:“你说的北境草莽,父族出自东府姜氏,母族乃是沈公后人,如此还要说连给你提鞋都不配么。

柳玥连连往后退了几步,柳长郁更是满脸惊愕。

他们怎么会不知道姜氏女呢,这几个月来长辈在她们耳边说得最多的便是姜韫这个名字,定北侯夫妇自不必说,光说陛下给姜家的恩宠,除了世袭罔替的爵位外,她的长兄早在新朝初立只有八岁的年纪就被册立为世子,次兄今年不过十五,却已跟随父兄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姜韫甫一出生,就是陛下亲自赐的名,皇后赵氏抱着出的百日礼,这天下除了长公主的独孙女,也就是尚在封地的南川县主外,连宋二姑娘在她面前也得退一射之地。

在她回京前,各家父母就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与她起争执,这份嘱咐在弹劾姜家的官员被陛下申饬后达到顶峰。

“我…我…我不知道。”柳玥语无伦次的看着祖父:“我只是看她跟李元英站在一起…”京城和北境两边的贵女们不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李元英势大无脑,时常与她们吵架,双方家长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打起来都一概不管。

柳侍郎拿着拐杖狠狠敲了几下地面:“七皇子是什么人,说的不好听点,放在世家里那就是个混不吝,今儿个打马看戏,明儿个游湖听曲都是常有的事,就是两个勋爵小姐在她面前打架他都能做到视若无睹,何况是你们几个小儿吵嘴,哼,他又不是替衙门断案,还能给你们定个公道么,那就是去给姜韫撑腰的。”

柳玥无力的跌坐在地,想起她们气焰汹汹的请七皇子惩治姜韫,此时想来,在她眼里岂不是与笑话无异,怪不得姜韫从头到尾脸色都没变过。

她心中又惊又怒,柳长郁却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不出所料柳侍郎又道:“你们当我责骂你们只是单单因为这事么。”他坐回椅子上,只觉得一阵头疼:“说到底都是小辈,姜夫人难不成还会为难你们…可长弘如今可是在说亲的紧要关头,让姜夫人知道你苛待庶弟,柳氏家门不和,只肖书信一封,明儿个亲事就能有变。”

当然了,其实这个几率不是很大,先不说柳沈两家的亲事是过世的老太爷定下的,单说柳长弘替生母守孝耽搁了三年,如今沈家娘子已年满十六,再要换亲哪里再找柳家这样的门第。

可万事都有意外,柳侍郎显然不希望这种意外发生。

于是他亲自备了重礼让人送到姜府,又写信与沈家两位老人话了一番家常,这才觉得心中总算是稳妥了。

“到底是朝中重臣,瞧这说话真真滴水不漏。”沈氏看着手中的信,感慨道:“要是柳家子孙能有他们祖父的半成本事,何愁家门不兴。”

庄妈妈见沈氏表情不像是嘲讽,这才笑道:“正是呢,我看柳大人倒是挺看重表姑娘的,有这样一位明事理的祖父,想来表姑娘将来嫁过去也不会吃亏。”

对此沈氏并不表态,只感慨道:“再是明事理,一旦上了年纪还是容易心软,所以说老人对孙儿总是格外优待…凡事都有长辈为他们的错事善后,平日可不就无所顾忌了么。”关于这点她见得多了,家中的老祖宗过于骄纵后辈,许多时候比姨娘登堂入室带来的后果还要严重。

沈氏将信连着土仪一同寄去了金陵暂且不表,柳长霄醒来后,率先见到的就是面生的老妈妈和两个年岁不大的小丫鬟。

“哟,八少爷醒了。”老妈妈见他醒了,笑容可掬的端来一碗黑乎乎的药汁,道:“您身子还虚着,先起身把药喝了罢。”

柳长霄尚有些迷茫,不怪他这个反应,自他出生以来,除了前几年姨娘还得宠的时候,再后来院子里基本上就是他们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了,虽少不了衣物吃食,但额外的关注却是没有的。

他后知后觉的张开嘴,声音有些喑哑:“多谢妈妈。”

妈妈闻言更是和善:“八少爷说的这是哪里话,都是伺候主子的,哪里担得上一句谢,二夫人吩咐了,要您尽快将养好,才是全定北侯府的恩呢。”

大房主母病逝,如今管家的是二房。

柳长霄睡了一夜,此时正觉头疼欲裂,听到妈妈说的话,才反应过来她说的侯府是哪里。

定北侯…他有些愣神,这个在当朝家喻户晓的名字,也是诸多尚武的儿郎们神驰之人…他怔怔的端着药碗,昨天那位救他的姐姐,竟是定北侯家的么……

柳长霄不动声色的看了妈妈一眼,见她脸上略带讨好,满嘴说着府兵是怎么将他送回来的,祖父如何关心他的身体,打算给他和姨娘拨几个伺候的人,不由掩去满目自嘲,只是在她提起姜家小姐的时候,微微抬起了眼睛。

沈家收到沈氏的信后,很快就写了回信,说是柳氏二房不修,那长房嫡次子却是个文武兼济,德才兼优的好孩子,让沈氏莫要担忧云云,至于沈令仪和其母郭氏已经在上京的路上,另外还并了几个堂妹一起,也好让她们见见京城的风土人情。

沈氏自是高兴,多年未见娘家人,眼下终于能圆了这个心愿。

至于姜韫开心的则是偌大一个侯府,终于能有几个同龄小伙伴了,李元英听到这里登时醋道:“难道我就不是你的小伙伴!”

姜韫讨好的挽着她:“哪里哪里,我的表姐就是你的表姐,听说她最是端庄知礼,你不是总说伯母说你一天天没个正行么,和表姐待上一阵子,说不定你这个武状元就能学个贤良淑德出来呢。”

李元英赶紧呸道:“我才不要,我爹都说了,女子哪怕不能成为翱翔九天的鹰,也不该成为被拘在后宅的雀鸟,大不了将来招婿就是。”

当然了,她娘的意思是,敢听她爹的话在外头胡作非为就打断她的腿。

不过沈家是不拘着女儿的,这个风气很好的沿袭到了沈氏身上,她很喜欢李元英,就连给姜韫做衣服,也不忘叫她来家中给做上一件同样的花色款式。

“不过两个月,韫儿又长高了不少。”沈氏道。

姜韫由着府里的老嬷嬷替她量身形,一边转身一边开口:“这会子我要不长母亲才要担心呢。”姜城自不必说,沈氏在南方女子中已经算高个了,姜韫根据自幼的估算,对自己将来的身高很是放心。

而旁边站着的李元英忍不住拿手比划了一番。

姜韫看着比自己高了大半个脑袋的少女,睁大眼睛:“你比我大了三岁!”

沈氏忍俊不禁。

姜家在京城有自己的衣庄铺子,不仅如此,还另外有银楼和胭脂铺,姜韫每年新打制的衣裳首饰便多来于此,而除此之外,姜城与两个儿子还不远千里的让人从北境送来不少奇巧的玩物,大部分是从边疆作乱的藩国王宫里抢来的。

姜韫挑了一些送给京中交好的小娘子,又选出一些打算留给过阵子从金陵来的堂姐妹,感慨道:“怪不得这么多人都想当将军...”来钱就是快。

沈氏瞪了女儿一眼:“这话也是混说的。”

姜韫毫无心理负担的嬉笑:“这是夸爹爹和哥哥英武呢,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

看着姜韫双颊红扑扑的掰着手指头算日子,沈氏有些心疼,说起来,从女儿出生到现在,一家人就没分开过,也怪不得她会生出这种想法,她觉得还是应当多带姜韫出门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