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开设特科休养生息

是日,朱见济留靖远伯王骥用晚膳,并介绍朱见深和沐琮与他认识。

一边是年过七旬的垂垂老者,一边是十岁出头的毛头孩子,在这个时代里,王骥足以当朱见深他们的太爷爷了。

这样的组合也是朱见济的无奈之举,一方面自己根基浅薄,只能够用自己的身边亲信,另一边又必须给予老臣权力,维系朝堂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情况一定会发生改变,朱见济只需要熬着就是了。

三日后,特科正式举行,考试地点在奉天门内,因为考生人数不多,不必去奉天殿。

特科属于科举考试的一种,与常科相对,可以理解为选拔特长生的考试,唐宋两朝特科常有,也被称为制科,比如苏轼便是特科出身。其最大的特点便是不定期非常规,朱见济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能够最大程度地提现自身意志。

和寻常科举考试不一样,这一次朱见济限定考生务必要为官三年以上,有过一定的官场经验,一旦选中即可立刻赴任。

一方面有身份限定,另一方面时间紧急,若是最近不关注时政的,同时身处地方的,肯定是赶不上这个机会了。

值得一提的是徐有贞身为左副都御史,是正三品的高官,也参与到这场考试中来,是考生中身份地位最高的人。不过朱见济没有限制官员品级,也不算是违背规则。只要他有才,即便是大学士参与其中又如何呢?朱见济来者不拒,只要有才,愿意自荐,朱见济就给他这个机会。但是很多高官自矜身份,那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

因为朱见济之前就有交代过徐有贞下西洋一事,徐有贞准备充分,条理分明,言辞有据,寻常御史和翰林官根本比不上他。哪怕是王骥不太看得上徐有贞为人,但是在推选的时候也不得不将其选为头名。

除却徐有贞之外,朱见济还选拔了两人,都是翰林院的官员,平日负责诏书的拟写,通晓时政,言之有物,朱见济颇为喜欢。

朱见济在乾清宫设宴,召见这三人赴宴,道:“朕开此特科便是选拔非常之人才,诸位爱卿体察朕心,朕甚是满意。日后报效大明,建功边陲,朕何昔封爵之赏!”

徐有贞眼神都发生了些许的改变,其他二人也是一样。文官当到头不过是大学士兼六部尚书,再不济多些虚名,比如少保太保一类荣誉虚衔,哪里比得上封侯荫子呢?三人连连谢恩不提。

朱见济让王骥主持这场特科便是这个目的,有现成的人物在这里,你们只要立下功勋,不管文官武官一律都有封爵的赏赐。朱见济就不信徐有贞他们连这个好处都能够忍住,全部给我好好办事。

次日,徐有贞等人便先行一步,赶赴南京,亲自监督下西洋的一应事务。

朱见济得到这一消息之后,才突然明白封爵对于普通官员意味着多大的诱惑。积极性竟然这么高,日后这个胡萝卜可要多用一下才行。

一个爵位罢了,只要不是世袭爵位,其实影响都不大。即便是世袭爵位,日后也有借口褫夺。总而言之,调动手下人办事才是真理。

又过几日,朱见深也动身前往南京了,随行的有英国公张懋等一大批权贵,大多数是年轻一代,张懋是其中地位最高的一人。一切都在往朱见济设计的道路发展。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安装最新版。】

与此同时,朱见济也写下书信给留守南京的何林静,要他将南京城上下之事尽数通报上来,朱见济倡导竞争,但是并不鼓励恶性竞争。一旦竞争超过了限度,朱见济会出面阻止。

别的不说,朱见济希望与南洋列国的关系不要因为这个战略调整而恶化,为此朱见济派遣使者前往各国,表明自身态度,希望各国加强合作,商旅往来无碍。

做完了这一切,就等着日后果实一点点成长,国力不断增强了。朱见济忽然有些疲惫,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明明事情少了很多,原本紧绷着的弦松下来,结果反倒全身不自在。

“难不成还是天生的劳碌命不成?”朱见济暗笑,放下杂念,走出乾清宫,外界晚霞漫天,红得吓人。种子已经埋下,之后就等待慢慢发芽吧!

时间如流水般过去,一年,两年……转眼间五年时间过去了。

时间来到绍治五年,若是算是之前的景泰八年,这是朱见济登基的第六个年头了,为公元1462年,朱见济也成为十五岁的青少年。

这五年,朱见济基本上奉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下西洋一事已经牵扯了他太多的心力,大量人力物力被抽调,也没有心思去管其他的事情了。

这些年自然算不上风平浪静,国中内乱频繁,主要是西南的少数民族作乱。此外,边疆战火时有,草原民族每年秋天来打秋风。

内乱一律安抚为主,朱见济宁愿减少甚至不要土司朝贡,事实上承认他们的独立地位,也没有派遣大军剿灭。实在是破城杀官,影响极其恶劣的那种,朱见济才派遣精锐人马,最多不过千人,实行暗杀计划,能够诛杀就诛杀,诛杀不了就执行骚扰计划,影响对方生产,削弱其实力。

外患一律物理隔绝,主要是北边的边患。每年秋天在边境主动放火,烧毁野草,既能够使敌人无处遁藏,也能够使敌人马匹南下无补给,属于坚壁清野的政策。小股敌人就趁机剿灭,大股敌人则躲进城墙,坚决不与之对战。

朱见济将自己所有的爪牙和野望收敛住,哪怕是外界的挑衅再恶劣,也不曾主动出兵。就这样,朱见济终于等来了南边的好消息。

东南各处关税仅半年便有四百万两,若是一年下来,不说千万两数目,也差不多。加上休养生息,各省田赋增长,朱见济的手头丰裕许多。

现在虽然算不得国泰民安,但是和继位之初相比好了许多,比之土木堡之变后的那些年,更是好了太多。如果可以,朱见济希望这种日子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但是,东北女真人破三万卫,掠去沿边百姓数千人。为朱见济提出了新的难题。

景泰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