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仪依旧身穿那件淡黄色的裙衫,眉目间却比之从前多了些愁绪,李惊鸿颔了颔首以作应答。
“哟,这便是浮舟吧,这么长时间不见,长高了不少呢,快过来,让三叔婆瞧瞧...”白胡子族长身旁的一位老夫人笑着对李浮舟招手,这是现任李氏族长的夫人——秦氏。
周氏却暗暗皱眉,明明两个都在这里,秦老夫人却独独喊了李浮舟一个人,到底有没有将她闺女红儿放在眼里啊。
李浮舟也觉得浑身难受,只有在李家老宅,所有人才将他看得比姐姐重,可他并不喜欢这种感觉。
可秦老夫人唤他,他又不能推辞,只好抿了抿唇上前去。
“浮舟明年开了春就要参加县试了吧,在书院里学得如何,夫子有没有和你说过此次县试你能不能通过?”秦老夫人和蔼的道。
李浮舟眉头紧了紧,还是耐心答道:“在书院里一切照旧,这种事夫子不会随意打包票...”
他说完,厅中众人都互相递了个眼神看向老夫人,果然,秦老夫人的兴致淡了淡,开口道:“你啊,年纪也不小了,该好好念书了,也得叫人多管着些了。”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之意。
“是。”李浮舟略一颔首,也不做辩解。
周氏翻了个白眼,这秦老夫人话中之意不就是暗讽她将精力放在女儿身上太多吗,她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众人这才将目光放在了李惊鸿和她身边的崔祯身上。
李家孙辈里最大的姑娘便是李菁红,当初李老太爷还在世,为她定下了与赵家的亲事。
谁曾想长大后竟是个傻子,还丢了清白,最后听说傻病好了嫁了个庄子上戴罪之身的役工,想来便是她身边这位了。
李家有些族人是第一次见到崔祯,不由暗暗惊叹,他本就生得芝兰玉树,再加上今日李惊鸿专门为他挑选了一袭清雅的竹青色锦缎长袍,墨发由玉冠半束着,整个人如同茂林修竹,气质斐然。
随即便想到这人是个罪臣,还是在边境服役的低贱役工,瞧着他的目光也带上了一丝轻蔑。
“红儿在县衙里做事可还顺利?”族长开口问道,李铭齐给李惊鸿在县衙买官做的事情族长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还专门写信将李铭齐臭骂了一顿,直言李家丢不起这个人。
后来李惊鸿跟着宋祁玉“走狗屎运”升任县丞县丞,他倒是没再言语过了。
李家人常年在外打拼,知晓此事的并不多,闻言都纷纷疑惑道:“大姑娘竟进了县衙里做事?”
他们所理解的做事,就是打打杂、整理整理文书之类的,却没想过是做官,一个傻子就算傻病好了又能干得了什么?
一旁的李敏仪却是猛然看向李惊鸿,难不成她此前在衙门口瞧见的女官...
只见李惊鸿面不改色,微微一颔首应道:“还算是顺心。”
一旁一人占着两个座位,肥肉都快要溢出来的叔伯李淼嗤笑一声,有些好笑的对李铭齐开口:
“我说堂哥,你平日里不是最疼你家红儿了吗还让她出去做事,小丫头去了衙门里能干什么活啊,写个文书都不知道从哪边开始写,还不够添乱的呢...”
李淼在外地县衙里当了个混吃等死的小官,自诩很懂官场之道,听到李惊鸿在县衙做事迫不及待的显露一番。
李惊鸿挑挑眉,“哦,那不知可否请教叔伯,官府的文书要从哪边开始写?”
李淼一愣,挠挠头含糊道:“嗐,你不会就多学着点,到时候就懂了...”
另一边,又有族人好奇问道:“唉,不知大姑娘在衙门里是做什么活的,画师还是巡检?”
这回李铭齐可就有得聊了,斜睨了一眼瘫在座椅上的李淼,与有荣焉的道:“红儿啊,掌管全县户籍、粮马、税收和文书档案,是庆元县的县丞大人!”
众人大惊,李淼闻言差点笑出声来,“什么,县丞?堂哥,你说瞎话不带打草稿的啊!”
“怎么,你不信,不信就问问三叔公,或是去庆元县的大街上打听打听,看看路人知不知道咱们的县丞大人是不是一位姓李的女官。”李铭齐得意的道。
李惊鸿看着这位父亲洋洋得意的样子,有些哭笑不得。
李淼不信,可李敏仪却是已然信了八分,上次在县衙门口秦公子堂审,她便亲眼瞧见了和堂姐极像的女官,当时她还没能认出来,如此一看,还真的是李惊鸿?
“唉,敏仪,怎么没见到你娘?”周氏问道,进来半天了还没看见二房的妯娌柳氏。
李敏仪回过神来,忙应道:“啊,娘去接弟弟了。”
“弟弟?”周氏惊道,二房柳氏丧夫只有李敏仪一个女儿,哪来的弟弟?
秦老夫人笑道:“老大媳妇你还不知道呢吧,族长从京城的远亲那里过继了一个自幼双亲亡故的男娃给二房,说起来还和浮舟同岁呢,老二媳妇已经去接了,过不了多久就到了。”
过继?
周氏不常回来的确不知情,李铭齐却一拍手,“好啊,这样二房也算有后了,以后还能照顾敏仪她们娘俩,二弟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的。”
说着又略一沉吟,“只是不知,从京城来的孩子,能不能适应这苦寒之地...”
族长摆了摆手:“唉,他在京城也是寄人篱下的孤儿,来了这里,便成了我李氏嫡脉二房的嫡子,有什么不能适应的。”
正说着话,外面便有小厮来报,二夫人携二公子回来了。
众人纷纷伸长了脖子望去,想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不多时,两道人影出现在院中,二夫人柳氏便带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款款走进花厅。
刚被噎过的李淼眼前一亮,目光在少年身上流转片刻,哼笑道:“哟,模样倒是可人。”
李惊鸿不由打量起他来,那少年生得唇红齿白,面容清秀,身着一袭月白圆领袍,端端正正的上前对众人行了一大礼:“晚辈哲彦拜见诸位叔伯、婶婶。”
这讨喜的面相、周全的礼数一下子便博得了众人的几分好感,尤其是秦老夫人,笑着开口:“不必多礼不必多礼,以后都是一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