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

周宅相会。

庄扬让阿易载他前去,还不忘带上贺礼——一只肥腊鸭,一壶酒。

虽然只是修葺旧宅,算不得什么喜事。

周景搬回周宅时,庄扬曾过去帮忙,帮周景将书卷从魏宅运出。他可还记得魏将军当时那忧伤的小眼神,不过庄扬倒觉得先生搬出魏宅是必然。

先生这人孤傲,并不愿寄人篱下,即使是住在他挚友的家中。

来到周宅,还未进院,便留意到停在外头的一辆马车。魏将军每每前来,都是亲自骑马,先生喜静,搬回周宅,并没有让其他文友知晓,所以这会是谁前来拜访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庄扬走进焕然一新的宅院,由书童领着穿过厅室,来到清幽的后院。

就在后院里,坐着周先生和另一位年轻男子,两人似乎相谈甚欢。男子的背影对庄扬而言再熟悉不过,因为那是刘弘。

“阿弘?”

因为太过惊讶,庄扬失声唤出。

刘弘回头,对庄扬一笑,招呼庄扬过去。

周景见庄扬过来,示意庄扬坐下,并让刘弘继续讲述。

“兵入信王宫时,因信哀王自焚,前殿起火。吴军师疾呼士卒灭火,由此保住了石阁的藏书,只是藏书大多已散乱、破损。”

刘弘缓缓陈述,他所说的石阁,是信朝朝廷数百年的藏书之所,也称为秘府。里头珍藏着天下的书籍,许多在民间皆已绝迹。

“吴军师说,请得子慕先生前来,这石阁的藏书,也才有合适的人整理。”

刘弘传达吴军师的话语,心里暗自“鄙夷”下军师真是投人所好。

“天下的户籍册,山川图也在吗?”

周景明显心动了,他这人治学严谨,而且嗜书如命。

“先生,也在石阁中。”

刘弘知道这些东西,不只是因为吴军师特别重视,更因为这是日后统一天下,治理国家的重要物品。

周景拊掌,他露出的神情,说是欣喜,不如说是欣慰。

刘豫的军队,攻进信王宫,不是急着抢珠宝美人,而是先扑火救下石阁的图书,这才是真正的王师。

“公子几时启程?”

周景显然已同意了。他去整理石阁的图书,不参与政事,即能专研学问,又能安静著书。

“明日。”

“我这边稍作准备,一月后前往。”

周景还有自己的事要处理,没法跟随刘弘过去。何况蜀王多疑,他若是跟随汉国的使团离去,难免要被蜀王惦记上,以后要回蜀地可就难了。

“好,我回去会告知吴军师!”

这已经是能想到的最好结果。用一座藏书阁的书,将子慕先生引去汉国任职。

庄扬在旁听刘弘的话,心中的情感,犹如周景那般,跌宕起伏。能进入秘府查阅图书,是许多学者一生的追求。所以先生会赞同,庄扬不感到意外。

周景和刘弘交谈完事,这才和庄扬说:“阿扬,为师今日唤你来,一是让你知晓中原事;二是,公子借我此处与你相见。”

周景自然知晓刘弘的身世,也知道庄扬和这人的交情深厚。

“你们安心在此交谈,若有人进来,小童会前来禀报,我开门让你们往后门离去便是。”

就是魏嘉前来,也要先瞒着他。往年周景在外游学,魏嘉有二三载没有周景的音讯,着急下派人四处寻他,甚至花费重金悬赏。说来周景的名声七成是自己挣的,三成则是财大气粗的魏将军无意造就。

第55章符节结伴

刘弘在蜀地多日,有他调查蜀地虚实的职责,何况还有兄长迎亲之事需要操办,他倒是想在离别之前,能与庄扬好好相处,日夜相伴,然而这是无能为力的事情。

这趟趁着来拜访周景,顺便在此与庄扬相会。

周宅的后院,梅花娇艳,落英缤纷。跪坐于席位上的两人,相视许多,一时都沉寂了下来。

此地自然不如庄扬的寝室隐蔽,虽然周景已离去,后院就他们两人。拥抱亲吻都做不得,刘弘不敢在此冒犯,庄扬也不会允许。

“二郎,我想邀你去长安,与周先生同行,不知二郎肯吗。”

刘弘跟庄扬说这些话时,仪态像是对一位名士般恭敬,而非至亲之人。

“肯,我可以护送先生前去。”

庄扬毕竟是周景的门生,他对秘府中的书籍也有浓烈兴趣,何况,他也想看看由刘弘父亲建立的这个汉国,究竟是怎样的情况。

“那好,二郎,我这里有一件符节,你随身携带,进入汉国,出示此物,便会有士卒护送你们进都城长安。”

刘弘从怀里取出一件铜制的符节,这是使臣的信物。

他务必要保护好庄扬,所以会在庄扬进入汉国界前,命令边县的县尉派兵接应他们。

庄扬接过符节,握于手中,面对雍容不迫的刘弘,庄扬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他已是位王嗣。

“阿弘,这一年,在那边过得还好吗?”

先前两人相处时太匆忙,许多事都来不及问他。

“终日在打仗,也说不上来好与不好,二郎莫担心,打的都是有把握的仗。”

刘弘身上没有明显的伤痕,他武艺高强,何况也惜命,从不鲁莽。

“二郎到长安,我与你到上林苑走走。”

“好。”

庄扬笑答,他知道上林苑是信朝皇帝的园林。只是后来信朝衰败,这庞大的园林无人照顾,大抵是荒废了,山川花草,野禽聚集,景致该是很美。

两人坐在梅树下,平静交谈,他们的言谈举止不至于太亲昵,也绝不生分。

周景过来,正见庄扬抬手扫落头上的两片梅花瓣,刘弘的目光长留在庄扬身上,不曾移开。

“门外有随从前来禀报,说有急事请公子回去。”

周景泰然自若,上前通报。

刘弘起身说:“有劳先生报知。”

“先生、二郎,我们长安见。”

刘弘行礼,和周景、庄扬辞行。

庄扬回礼,他抬起头,看着刘弘,眼神温柔、眉眼含着情意。刘弘目光落在庄扬腰间的错金带钩,他对庄扬桀然一笑,而后他收敛神情,大步迈开,义无反顾朝院门走去。

他们今日无法搂抱在一起,依依惜别,也不会有属于他们的一个夜晚。

庄扬和周景将刘弘送出院门,刘弘乘上马车,与二三仆从离去。

马车远去,消失在道路尽头,周景才说:“阿扬,不如和为师一并留在汉国编撰文书。”

“弟子不会出仕汉国。”

庄扬轻语,他心中有自己的坚持。

“为师见他是念旧情之人,为人沉稳,能托付大任。你又是为何,要留在这毫无希望的蜀地?”

周景背手而立,看着整洁却也萧瑟的庭院,心中怅然。

庄扬没有一句辩解,只是伏地对周景行跪礼。

周景何等聪明之人,见庄扬这般举止,知他心中有苦衷。看他腰间那件错金带钩,是中原的样式,大概是刘弘所赠吧。

是有什么样的难言之事?周景心中隐隐不安。

在竹里居住那几日,周景发现庄扬每日清早,必站在杆栏前,眺望对岸习武的刘弘。那时刘弘不过是一位贫困的农家少年。就不说这每日清早必行之事,言谈中,也多次提起这位邻家子。

庄扬是周景弟子,他熟悉庄扬的性情,庄扬随遇而安,待人如沐春风,可除去家人,很少有外人,能让他如此在意。

“起来吧,你即不说,为师也无从罚你。”

周景唤庄扬起身,他知这弟子沉稳、内敛,想必也不会是因为什么大不了的事,多半只是想留在蜀地照顾家人。

第二日午后,庄扬在城门送别刘弘。热热闹闹的迎亲队离去,夹道都是雀跃观看的百姓。

冠剑装束的刘弘,如来时那般,沉稳庄穆的离去。他年少俊美,身份高贵,就这么一晃而过,身上也吸引不少市井女子的目光。

不知他在中原,该有多少豆蔻年华的女子看中他咧。

庄扬将目光从刘弘身上收回,他希望刘弘那份对自己的迷恋之情,能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长,逐渐消散。如果自己留在汉国出仕,会将两人带入极其困难的境地。这是庄扬不愿看到,并且要谨慎避免的事情。

载着刘弘的马车逐渐为后面的人马遮掩,直至看不见,庄扬觉得他该离开了。跟随在庄扬身边的大春妻子忧伤哭泣,庄扬的心却很寂静,他和刘弘的分离,是必然之事。

队伍里,大春穿着士卒的衣服,英气焕发,踌蹴满志。他于人群中,看不到瘦小的妻子,他不时摸摸胸口,他怀里揣着两颗妻子煮的鸡蛋。

大春跟妻子约诺,等他混出头了,会来接春妇。就不说春妇已有数月身孕,不便长途跋涉,何况随军的士卒妻子,生活极其艰苦。留她在庄家,庄家仁厚,必会善待。

“二郎、春嫂,我们回去吧。”

阿易挤开人群,前来催促。

“走吧。”

庄扬握住手中的带钩,感受到它身上传来的凉意。那夜在书房,委实太匆促,庄扬没有问刘弘赠带钩的含义,庄扬隐隐觉得这是刘弘对他没有说出口的一份承诺,而且是长期的承诺。

希望不是如自己所想。

刘弘走后不久,庄扬去郡府辞官,遇到了负伤的虞督盗,他胸口缠着布条,没有穿皮甲——大概挺疼的。

庄扬想,多半是捕抓盗寇时受伤,然而他不觉得应该为督盗包扎,或者给予几句安抚,只当没看到他。

因着虞督盗的纠缠,庄扬在去年冬时,便有挂印辞官的念头。只是冬时祭祀多,想着这一走,倒是有些愧对相伴了一年的神明。

有始有终,即已过一年,就此辞官,让郡守另辟他人吧。

自周宅修葺一番后,四周的居民,都知晓这是宅院的主人回来了,渐渐关于子慕先生住在此地的消息就传开了。

文友络络不绝就算了——庄扬也没打算一直瞒他们,锦官城不相识的贵门富豪、郡守使者的马车,也不时前来,周景实在烦不胜烦。

“我派几个兵过来,把你门院守着,谁来也不许进来。”

一日魏嘉见周景被来访客人吵得没处躲匿,帮周景想个办法。

“这事便要怨你,不该将院中杂草铲去,墙也不能修。”

周景蹲在墙角梅树后看书,见到魏嘉颇有怨言。让宅保持鬼屋的样子,谁也想不到里边住了人,不就挺好。

“怨我何用,走走走,快搬去我的将军府,别说郡守的人,就是蜀王的人,我也给他挡在门外。”

魏嘉拉起周景,他打量老友,觉得周景在这破房子里住这些日,明显瘦了,一袭青衣穿起来越发仙风道骨。

“不过再忍它几日。”

周景席地而坐,手不释卷。

“忍它几日,搬去我那宅院吗?”

魏嘉拍拍竹席上的花瓣和泥土,一屁股坐下。他的坐姿粗鲁,周景的坐姿是标准正坐。

“我要去汉国,汉王接收了信朝石室的典籍,邀我前去整理。”

一时静寂无声,唯有梅花在两人眼前无声零落。

周景本以为会听到魏嘉竭力反对的声音,却不想他一声不吭。周景放下书卷,抬头看魏嘉。魏嘉早离开席位,站在梅树粗壮的根系上,仰望落英。

许久,许久,魏嘉说:“我送你,你几时要出行。”

周景年幼时,便以神童名闻锦官城,到十五六岁时,更是以一手好文章,名动京城。他少负壮志,无奈命运多舛,遭遇家破人亡。稍长时,又因顾虑而不肯出仕,荒废了岁月。

周景的才能,魏嘉最清楚,他留周景是想为蜀国留人才,也是不愿看到日后两人兵戎相见。

两人虽然一文一武,若是同一阵地,魏嘉愿为他而死,绝无怨言。若是他日两人成敌人,那会是极痛苦之事。

只是周景又岂是他能留得住之人。

“一旬后。”

周景起身,站在魏嘉身边,他话语如平常。

“早知道,就替蜀王砍了你。”

“现在也不迟呢,魏将军。”

两人相视而笑。

一朵梅花,轻飘飘地落在了魏将军的头上,周景抬手,轻轻拂去。

庄扬辞官后,几乎都待在家中,偶尔去拜访周景。章掾史和秦书佐也曾来找过他,问庄扬怎么突然辞官。庄扬告诉他们,他要随子慕先生去汉国,汉国有信朝石室藏的典籍。把这两位同僚羡慕得不行,齐声说:“有这等好事,岂能错过。”

庄家的生活安宁、祥和,庄平也好,庄兰也好,都长大了。庄扬第一次离开家人,不过只是暂时,他去汉国一趟,随即就会回来。

第56章我想将它圈在掌中

魏将军在渡口为周景与庄扬践行,蜀与汉界在此江畔划分,只需渡船过江北便抵达汉国境内。

芦苇摇曳的黄昏,景致特别美,木船幽幽荡开,渐行渐远,魏将军的心也随之飘远,

“阿父,你看,有只大鸟!”

小女孩兴奋扯动魏嘉的袖子,小手指着一艘渔船,船尾有头鸬鹚。

“哇,它会捕鱼,翅膀好大。”

女孩朝小船奔去,她是城中的孩子,鲜少到野外,见什么都好奇。魏嘉无奈摇头,跟上女儿,担心她在湿滑的江畔摔跤。

“阿父,大鸟飞走了。”

鸬鹚飞翔在水面,越飞越远。

“还会飞回来。”

魏嘉蹲下身,摸摸女儿的头。

“阿父,景叔叔还会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