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查赈大臣暴死在灾区 第四节

转眼间,三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是晚,夜色又笼罩了山阳县驿馆。在查赈委员居住的上房里,烛光摇曳,李毓昌正在挥笔疾书举发王伸汉的揭贴。当一件件活生生的事实从他的笔下展现出来后,他变得十分激动,不觉把措辞写得严厉了一些。但是,当他准备建议总督大人从山阳县开始往上审查府、省各级官吏时,他又有些犹豫了。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贪官污吏群,那些身居要位的贪污者,每个人都有一张赖以保护自己的关系网,其中有的与巡抚、藩司相连,有的甚至直通总督乃至京城,凭自己一个人,要想掀动这一大群人,实在是不可能的,而一但触及到了这些人,自己就要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迟早要被他们拔掉。与其那样,倒不如明哲保身为好。想到这里,他手中的笔变得十分沉重。他放下笔,信步走出室外,一股清凉的夜风迎面袭来,他不禁打了一个冷战。上弦月已经坠下,满天繁星眨着眼睛,似乎是在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宁静的院落里悄无人声,连夜风卷荡着树叶落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李毓昌缓缓地踱着步,思绪万千。他很想把李祥叫来谈谈自己的心里话。打自己考中进士以后,李祥就一直跟着自己。爱妻和叔叔不在身边,李祥是自己目前唯一的比较亲近的人了。但是,西厢房的灯光早已熄灭,想是几位随从都入睡了。他不愿再唤醒仆人,只好自己独自徘徊。这时,他的眼前又浮现出了灾区数万饥民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情景。数万生灵濒临绝境,而王伸汉之流却视若罔闻,并在垂死的灾民身上榨取钱财,是可忍孰不可忍?李毓昌顾不得考虑自己的安危了。他快步走回室内,毫无顾虑地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主张严查一切借水灾发私财的贪官污吏;他主张从黄河水患中发现的弊端开始,整顿整个江苏省的吏治;他主张坚决追回被层层克扣掉的赃款,立即发放到灾民手中。当他写完最后一句时,夜已经很深了。院内的风突然增大,把虚掩的屋门也吹开了,并把满地的落叶卷进屋来。李毓昌这才站起身来,走过去,想把门重新掩好。但是,他刚迈了两步,便停住不动了。因为,有两个人施施然地并肩走了进来。走进来的这两个人不是男人,而是两个女人。凭心而论,这两个女人不仅年轻,且还十分的美貌。

别说这是两个本就非常俏艳的女人了,即是那仅有三分姿色的女人,在这夏日的夜晚,著着单纱,往这烛光中一站,岂不也同样能勾得一些男人神魂颠倒?而这两个女人,身上的衣着比那单纱还薄,简直就等于没穿衣裳一般。李毓昌只是那么下意识地扫了一眼,便赶紧挪走了目光。你道何故?原来,她们本就已经够玲珑剔透的了,进得屋来,冲着李毓昌一笑,然后就双双卸去了身上那少得可怜的衣衫。李毓昌虽勇毅果断,可面对着这么两个一丝不挂的女人,一时间也无可奈何。他斜眼看着屋角,口中却是对她们道:“尔等何人?为何夜闯本馆?”

两个女人嘻嘻一笑,款款上前,一左一右偎住了李毓昌。一个女人道:“大人,何必要问我们是谁呢?你是个男人,我们是个女人,这就已经足够了……”

李毓昌抖动着身子道:“尔等所欲何为?”

另一个女人道:“哟,大人,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瞧瞧,我们都已经这样了,还能干什么呢?喂,大人,你怎么不敢看我们呀?是不是,怕我们把大人你给吃了呀?”

李毓昌不禁怒道:“尔等娼妇,若再一味纠缠本官,本官定将尔等送往有司衙门严惩!”

一个女人惊呼道:“哟,大人这是说的什么话呀?我们是看你一个人寂寞,才过来陪你的,你可不要猪八戒吃西瓜、倒打一耙哟?”

另一个女人接道:“就是。大人千万不能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我们可都是标标准准的良家妇女哦……”

这两个女人,一唱一和,竟然将这个堂堂的查赈委员弄得不知所措。他很想痛揍她们一顿,再将她们赶出驿馆,然而他似乎又有些于心不忍。毕竟,这只是两个女人。俗话说得好,好男不跟女斗。他又想唤起李祥等人,把这两人女人拖走,可自己置身于两个赤裸裸的女人中间,被外人看见了,又会作何感想?他正一筹莫展呢,却见一个女人松了他的臂,顽强地走入了他的目光之中,冲着他媚笑道:“大人此刻有些心烦意乱,待奴家为大人唱上一支小曲、替大人稳稳心神可好?”

说罢,径自扭腰摆臀,且舞且唱起来。李毓昌就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大喝一声道:“吠,尔等贱人,竟敢如此调戏本官,看本官不砸烂尔等的狗头!”

说着,他真地抄起了一把椅子,高举过顶,作势就要砸过去。那两个女人可吓坏了,再也不敢颠狂,捡起地上的衣服,也没顾得上穿,就慌里慌张地逃出了屋子。李毓昌兀自气咻不已,“噹”地一声,将椅子重重地掼在地上。他虽然没有想到这两个女人会是王伸汉派来的,但他也多少觉出了些蹊跷。这两个女人,如何会大明大亮地走人驿馆并闯入自己的屋内?他不觉向西厢房看了一眼,西厢房依旧黑乎乎地,什么动静也没有。他只得叹息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便和衣躺在了床上。他本是很困的,可经这两个女人一搅乎,他却又一时难以入睡,眼前,不禁浮现出爱妻林若兰的娇美面容。

有了林若兰,他便什么女人也不会放在眼里了。此时,她一定会倚在窗前,面南而望吧?想到娇妻,一种内疚由然生起。自己,也太过粗心了,尽忙着查核王伸汉罪责了,连一封信也没有给她写过。她,现在到底怎么样了呢?还有叔叔李太清,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身体还像几月前那般硬朗吧?这么想着,渐渐地,困意就向他袭来。他吹熄了烛火,翻了一个身,一会儿便沉沉睡去。这边的烛光刚灭,那边的西厢房的门就轻轻地推开了。早就等得不耐烦的李祥、顾祥和马连升像幽灵一般,贴着墙壁向正房摸来。他们对正房的情况非常清楚。三间正房一明两暗,中间的明间是李毓昌的客厅,西边一间是寝室,东边则是存放帐簿、清册的地方。白天,李祥已经仔细地翻阅了李毓昌的清册登记簿,知道凡是有问题的原始簿册都存放在东问靠后檐墙的一个大柜中。为了便于偷取,李祥特意关照马连升假装疏忽,把大柜的铜锁虚挂在吊环上,只要溜进去一摸就可拿到簿册。他还让顾祥偷偷地盗取了帐册室的钥匙模记,委托包祥配好了开门的钥匙。一切准备就绪了,才决定在今晚上动手偷取帐册。而此刻,这三个人的心情都十分紧张。李祥溜到正房前轻轻推了一下门,门扉就打开了。李祥心中一阵欢喜,看来李毓昌并没有提防。

他回身对隐蔽在阴影里的顾祥、马连升做了个手势。顾、马二人也凑过来。一个人紧贴着李毓昌的房间,倾听里面的动静,一个守候在院子中间,观察外面巡夜打更人的动静。李祥则闪身进了正房中间屋,轻手轻脚地向东问摸去。他准确地摸住了挂在门环上的大锁,用配好的钥匙轻轻一捅,锁被顺利地打开了。李祥进了帐册室,回手又把房门掩上,走到靠墙的大柜前。他的心“砰、砰”直跳,一种即将成功的喜悦使得他双手有点发抖,以至摸到悬挂着的铜锁时,竟怎么也摘不下来。他清楚地知道这个锁是马连升亲手虚挂上的,不会打不开。于是他定了定神,再次摸上去。可这一次,他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沉重的铜锁牢牢地紧锁着,任凭着怎么撬也撬不开了。他又镇静了一下,抹去流到眼角的汗水,用力拽了几拽,大锁依然纹丝不动,粗大的锁梁紧扣住坚硬的柜门铁环。李祥明白了,这是李毓昌怕帐册有失,夜间亲自检查了大柜,把虚挂的铜锁锁死了。他无可奈何地吐了一口浊气,照原路退了出来。当出了正房门时,前院传来了清晰的报时的梆子声。此时已是四更三点了。

王伸汉也是一夜没睡。他急迫地等待着李祥等人盗取清册的消息。按包祥的安排,李祥将清册盗出后,连夜送到包祥家,再由包祥送王伸汉审阅后立即烧毁。李祥曾说过要在三更以后动手,估计四更左右可以送到县衙,但王仲汉瞪着眼睛盼到五鼓时分,仍然没有一点消息,就连包祥也没有露面。王伸汉越等越急,越急越气,不由得在暗暗咒骂着包祥办事不得力,甚至打算挨过这一关后,就把包祥赶走。他哪里知道,包祥在家里更是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卧不安。从三更到四更,包祥一直是提心吊胆的,生怕李祥在驿馆内有闪失,坏了大事。从四更到五更,他更是连急带恨,又是担心李祥败露,又是埋怨李祥胆子太小,迟迟不敢下手。他明白,自己的前途,王伸汉老爷的性命,全都取决于今天晚上的盗册活动。他估计今天的计划是十有九成会成功的,但直到夜色渐渐退尽、黎明的熹光投到他的窗棱上,也没有得到李祥的回音。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假做有公事,来驿馆探听消息,才知道由于李毓昌防范严密,李祥等人没有得手。他不敢迟疑,赶快来到县衙,向等得焦急的王仲汉禀报。王伸汉狠狠地训斥了包祥一顿,包样只得听着,直待王伸汉发过火才悄悄地道:“老爷请息怒,虽然昨晚偷盗不成,但李祥答应今夜还要活动,不盗出帐册决不罢休。”

王伸汉这才算松了一口气,他紧紧地盯着包祥说道:“你要清楚,那李毓昌正在写检举本县的揭帖,一但他的揭帖报了上去,纵使盗出帐册也无济于事了,早一天得手就早一天断了李毓昌的根据,使他不敢发出揭帖,才能保全我们的前程。”

包祥点头道:“老爷请放心,我这就去催促李祥,让他今晚务必将清册盗出来。”

王伸汉迫不及待地道:“那你就快去催他。如果李祥等人提出新条件,你一概替我答应。本县的身家性命全在那几份清册上了。”

包祥不敢拖延,唯唯喏喏地退了出来,径直奔向驿馆去找李祥。但包祥怎么也不会想到,李祥、顾祥、和马连升三人,遭到了李毓昌的严厉斥责。早晨刚刚起床,李毓昌先把马连升叫过去,问他为什么不把清册大柜锁严。马连升假装糊涂说记不清了。李毓昌重重地道:“你知道不知道那柜中是查出破绽来的帐目清册?一但这些东西有所闪失,整个山阳县营私舞弊的证据就丢了,而数万百姓也就无从得到拯救。你,怎敢如此疏忽?”

马连升只得一再认错求饶。李祥见李毓昌声色俱厉,生怕马连升露了馅,赶忙上前说情。谁知李毓昌又把李祥申斥了一顿,并下令从此以后不许他们沾手重要文件,也不许他们随便到正房去,然后吩咐驿吏把正房厅堂加上从内部锁严的大锁环,清册柜都增加两道新锁,钥匙一律交给李毓昌亲自掌管。李毓昌本还想法问昨夜那两个女人的事,但转念又一想,不便开口,只得恨恨作罢。李祥却是暗暗叫苦,心里道,李毓昌防范如此严密,要想盗出清册可就千难万难了,所以,当包样再次催促他今晚盗册时,他把两手一摊道:“包兄,此事……小弟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包祥无奈,只得回到县衙具实向王伸汉汇报。直到这时,王伸汉才算真正地明白过来,自己是的的确确地遇到了一个十分厉害的对手了。自己的两大法宝,金钱和女人,对李毓昌根本就不起任何作用。现如今,偷盗帐册也未果。很显然,李毓昌已经将自己置于死地了。包祥见王伸汉瞪着眼按着桌子发楞,也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再也不敢乱出主意,只是悄悄地垂手侍立。而王伸汉,此刻已把所有的仇恨都集中到了李毓昌的身上。他意识到,目前自己与李毓昌已经到了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对峙关头,再也无法调和。他感到尽管李毓昌软硬不吃,但山阳县的权力还在自己手里,县衙上下的书吏差役,还都是自己的人,李毓昌实际上处在自己的包围之中,如果抓紧时机,设计除掉这个丧门星,那全局也就都活了。问题是,如果省里派来的大员突然死去,铁保总督就不会不过问。怎样才能应付好省里查究这一关,确是要动一番脑筋。王伸汉的脑子里飞快地闪出了几个方案,但又都觉得不妥。

这样,王伸汉和包祥一言不发地闷坐了半个时辰。包祥虽没开口,但却一直在看着王伸汉的神色,进而去揣摸着主子的心思。他隐隐约约地看出,在王伸汉的眉宇之间,已泛起一股凶恶的杀气,且杀气是越来越浓。包祥的心中有数了,低低地却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吐道:“老爷,依小的之见,既然那李毓昌对老爷已经不仁,那老爷也就可以对他不义……”王伸汉的眼珠子一亮。“你的意思是……”包祥没言语,举起右手,使劲向下劈。这动作,跟那砍头的姿势是一模一样。

王伸汉重重地点了点头,咬牙切齿道:“他要置我于死地,我就先送他见阎王!”包祥附和道:“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小人以为,既已决定如此,那就要快刀斩乱麻,容不得拖延迟疑。”王伸汉赞同道:“言之有理。拖三延四地,难免会夜长梦多。不过,此举事关重大,应须费心斟酌,要尽力做到万无一失才妥。”包祥道:“小的看来,欲确保此事滴水不漏,还得要找那个李祥帮忙。”王伸汉道:“只要难除掉李毓昌,找谁帮忙都可!”说着,这主仆二人的头凑在一起,很快,他们便定出了一个阴险凶残的杀计来。

再说李毓昌,他也可以算得上是个心计很细的人。举发王伸汉的揭帖写好后,他并没有急于发出,因为他觉得自己初入仕途,揭发这样大的贪污案必须证据齐全,数字无误,所以又把以前挑选出来的有漏洞的全部案卷,认真地核对了一遍,对其中一些数字做了订正,足足忙了三天。当他确信自己所掌握的证据已经无可动摇了的时候,才决定抄写报给总督大人的揭帖。这一天,李毓昌吩咐李祥守住驿馆门,有人来见只说委员身体不爽,一律挡驾,自己关起门来抄写揭帖。大约中午时分,李祥进来禀报,山阳县令王伸汉特地前来问候。李毓昌有些不耐烦地道:“不是让你一律挡驾吗?”

李祥答道:“别人可以挡驾,王县令乃是一县之主,小的如何挡得住?”

李毓昌叹了一口气,只得收起抄了一半的揭帖,说声“请”。不一会儿,王伸汉冠带整齐、满面春风地进来了,一进门就道:“下官知道李委员查赈忙碌,实不敢打扰,只说几句话就走。”

李毓昌只得强作笑容道:“王大人公务繁忙,难得过府相访,毓昌岂敢怠慢。”

说罢示意王伸汉坐下。王伸汉却不肯落坐,从怀中掏出一个大红请柬说道:“本县各界仁人绅士感念李大人终日操劳,备办了一席酒宴,特委下官过府相请。下官自知李委员一向清廉,本不敢前来打扰,怎奈乡里们一片盛情,却之不恭,只好冒昧前来,请大人赏脸光顾。”

李毓昌对这种宴会是最反感的了,特别是对王伸汉十分厌恶,所以当即就要拒绝。谁知还没等李毓昌开口,站在一边的李祥早已走过去接了请帖,十分殷勤地道:“难得合县父老垂青,王县令又亲自过府,我家老爷准于今晚赴宴。”

李祥的这个举动,很是出乎李毓昌的意料,所以李毓昌一时倒不知如何回答了。李祥偷偷对李毓昌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拒绝。李毓昌不知李祥到底要干什么,只好不再发作。王伸汉见李毓昌已经默许了,便立即告辞。李毓昌也没相送,只由李祥代送到门口。可惜的是,李毓昌并没有看见那李祥和王伸汉二人曾会意地互相一笑。如果李毓昌看见了那种颇有深意的一笑,他是会应当有所警觉的。那李祥送走了王伸汉,回到了客厅,见李毓昌沉着脸,便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把请帖放到李毓昌的公案上。李毓昌很是不满意地道:“我早就吩咐过你不准参与公事,你如何敢大胆地替我接请帖?”

李祥笑嘻嘻地凑过去道:“老爷息怒。小人以为,这是山阳合县要人联名相请,大人如果不去,岂不是冷了大家的心?”

李毓昌想了一想,觉得也不无道理,自己来到山阳后,一头扎进公务之中,很少与山阳县的名流望族接触,当然也就不知道王伸汉在县里的名声如何,倒不如乘此机会观察一下,再者说,官场之间的必要应酬也是不能少的,若执意不去,难免被人视为清高、孤僻和不近人情,这对今后参劾王伸汉也多少有些不利。这么一想,他便朝李祥点点头,只是嘱咐李祥去了以后要少饮酒多留心。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真正需要少饮酒而多留心的,恰恰是他自己。当晚,李毓昌便领着李祥前去赴宴了。宴席是在山阳县衙举行的。去了之后,李毓昌注意到,在来客之中并没有发现那位曾经代王伸汉行贿的山阳首富赵荣。看来,赵荣的缺席,当是王伸汉一手安排的。而此刻,王伸汉显得特别殷勤,不断亲自给李毓昌把盏斟酒。那些来客们,就像是事先约好了的,一个个轮番劝饮。李毓昌实在是推却不了,只得连饮了三大杯,三大杯酒下肚,他不觉有了点朦胧的醉意。王伸汉似乎也喝得过量了,说话变得语无伦次起来,他端起一大碗酒对着李毓昌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教金樽空对月。李大人终日操劳,难得一醉,且饮了这碗酒。”

李毓昌自知酒力不济,连忙推辞了。王伸汉突地“哈哈”大笑道:“李大人,下官以为,一个人还是不要过于约束自己为好。大人自来山阳之后,恪尽职守,一尘不染,当真可以算得上是清官了。只是,下官痴长至今,却怎么也弄不明白清官与那贪官的区别。大人请看邻坐,那个宋先生,一生持正,烟酒不沾,做了三任知县是两袖清风,如今卸甲归田,竟没有一个被他救济过的百姓来看望他。早知如此,在任上吃点喝点,再顺便拿点,岂不比苦守清贫强得多?”

李毓昌顺着王伸汉的手向邻坐望去,果然看见一位清瘦的老人,胡须已经花白,穿着一件不甚可体的绸衫,正有些发窘地问头饮酒。王伸汉说罢,又带着醉意对那老者道:“宋先生,你说是不是?”那位宋先生似是被王伸汉的几句话挑起了一腔牢骚,愤愤地道:“宋某居官十余年,一尘不染,然而如今潦倒乡里,再也无人问津。想那些在任上贪贿聚敛之人,反而肥马轻裘,门庭若市,细想起来,真不如做个赃官合适了。”宋先生育罢,席间众人一时议论开来。有的大声赞同,有的却似乎不以为然。一位秀才模样的中年人言道:“宋先生的话未免有些绝对,清官嘛,终究要比赃官强。只是,这也要看时势而定。设若天下都是清官,那做清官自然就要受人敬重了。但是,如果天下的官吏都在为自己捞钱,只有你一个人是所谓的两袖清风,那到头来,你不但不会得到谁的青睐,人们反而会怀疑你也是拿了别人的银子。如些名利两失,又何苦来哉?”王伸汉立即点头赞许道:“高论,高论!当真是闻所未闻。如此看来,王某以后居官倒也不能太死心眼了。”一时间,大厅之上,附合声甚众,大有将屋顶掀翻之势。

李毓昌却再也忍耐不住,“腾”地起身言道:“如此高论,李某实不敢苟同。朝廷选拔官吏,原是使之替黎民百姓办几件好事的。居官者理应以国家、黎民为重,方算得有点品行。那些身民高位,只图捞取民指民膏、置国家法度于不顾、视黎民生死若等闲的官吏,纵能骄横一时、享乐一世,却迟早要遭万民唾恨、遗臭千古。对这等贪官污吏,人人得而诛之,怎么竟有人要步其后尘、自甘与和珅之辈为伍呢?”

李毓昌这义正辞严的一席话,说得满座哑然。而这一切,全都是王伸汉事先安排好的,他是想对李毓昌进行最后一次的试探和引诱,见李毓昌毫不为动,他甚觉无趣,只得假装酒醉,含含糊糊地道:“好!李大人说得真好。真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下官早就耳闻,李大人不仅为官清廉,且学识渊博,尤其是写得一手好对子,但不知,李大人肯否屈就,于此即兴为下官留点墨宝?”

那些“哑然”的来客,即刻回过神来,七嘴八舌地又附和起来。那中年秀才道:“王县令王大人,一向爱民若子,且执法如山,李大人若不为王县令王大人作副对子,也实是有些辜负了这良辰美酒了。”

李毓昌此时正酒浓胆豪,“哈哈”一笑道:“好!本官自来山阳,还从未写过什么诗词,今日一聚,也实在难得。本官就即兴给这位爱民若干、执法如山的王县令王大人作一副对子,聊作对王大人如此盛情的回报。来啊!文房四宝伺候!”

在众人的掌声中,包祥早捧来了笔墨纸砚。好个李毓昌,成竹在胸,也不思考,提笔动腕,“刷刷刷”,于眨眼之际,就写下了两行醒目的大宇。这一写不要紧,可把王伸汉等人看得是目瞪口呆。你道李毓昌写下的是些什么文字?原来是: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这样的对联,王伸汉能不目瞪口呆?偏偏那个宋先生,许是酒喝得多了,竟然鼓起掌来,且口中还言道:“妙,妙,实在是妙。李大人不愧为个中高手。但不知李大人可否能以庭中青竹和这丰盛酒宴为题,再即兴一对,让在下等大饱眼福?”

李毓昌又是“哈哈”一笑道:“李某虽无才学,但即兴作几副对子,却也能难住本官。但不知王县令王大人,此时可有兴致?”

李毓昌说完,目光直视着王伸汉。王伸汉心中的那个恨啊,恨不能即刻就掐死李毓昌,然而众目睽睽之下,他却也只能抹抹额上的汗水,且还陪笑道:“李大人兴味正浓,下官岂敢扫兴?大人尽管抒意好了。”

李毓昌点头道:“王大人既如此说,李某也就却之不恭了!”

大手一挥,笔如游龙,一气呵成地写就了三十个大字。这三十个大字是:

修竹千竿,横施直扫,扫金扫银扫国币

小轩一角,日煮夜烹,烹鱼烹肉烹民膏

写罢,李毓昌将毛笔一扔,逼视着王伸汉道:“王大人,李某这副对子写得如何?”

王伸汉无奈,只能装作酒醉,端起酒碗道:“写得好!写得真好!王某定要为大人的这副绝妙的对子干上一杯!”

说完,一仰脖子,一碗酒“咕噜噜”地就吞下了腹内。李毓昌冷冷地道:“王大人,我看你是喝得过量了,还是下去休息的为好!”

王伸汉故意嘟嚷着道:“谁喝得过量了?我没醉,一点也没醉,来来来,下官再与李大人共饮三碗……”

包祥连忙走过来,接下王伸汉的酒碗,冲着李毓昌歉然一笑道:“李大人,我家老爷酒后失言,还请大人见谅!”

李毓昌不屑地道:“酒后之言何足挂齿?王大人既已喝醉,尔等就扶他下去歇息,李某也即刻告辞!”

说完,扫了众人一眼,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