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一路前行,晚上的“夜校”逐渐变成了一个惯例,不管年轻还是年老工匠,都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强度。
每天白天赶完路,大概晚上六点左右到达指定的营地,他们不需要提醒就自己去准备晚上睡觉的地方,吃点干粮,然后列队集合,准备学习以及考试。
这样赶路还是很累的,尤其是在渐渐离开江南路之后。
江南路一带比较平整,多水少山。
水路走的是渡船,那是难得可以休息的时候。山路就没这种好处,只能自己爬了。
到达江南路边缘时,山渐渐变高,山路越来越多。
还好他们能走官道,不然单是翻山越岭劈山开路,就能要上他们半条命。
但即使如此,一天下来,腿脚都变得好像不是自己的了一样,人简直要崩溃。
相比之下,刚出发不久那次雨天赶路,简直摆不上台面。
身体状况会影响头脑的动作,那几天晚上他们坐在队伍里,一个个迷迷瞪瞪随时都会睡过去,几乎无心听匠官们说了什么。
换了正常的教学方式的话,不仅不会有一点效果,他们多半还会因为违规而受罚。
真的是太困了,意识都变得朦胧了。
还好一次次登上讲台的,始终都是“言十四”。
他的身体素质比大部分人都强多了,人家走了一天又累又困,他只有少许疲倦,站到台上又精神奕奕。
他讲课的方式太有趣了。
之前几节课是匠官上的,他们平时说话是大白话,但一上起课来就之乎者也引经据典,听得人头大。
回头看过去,还好当时教的东西挺简单,不然他们还真不一定能学会。
言十四就不一样了,他从头到尾都说的是白话,能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把要教的东西表达出来。更别提他一开始教的那些符号,初学的时候真的觉得奇奇怪怪的,但学熟了用熟了之后真的觉得太方便了。
而且他还会讲故事举例子开玩笑,全部都是他们最熟悉、最亲切的那些东西,不仅易懂,还能轻易把他们带回到呆了几年的环境里,想起那些事情,仿佛都不那么累了。
时间渐渐过去,他们渐渐适应。
许问的课上得还是那么有趣,而他们也渐渐发现到这些内容中间的妙处与有趣之处,渐渐沉迷进去。
而在这个过程里,他们对许问的印象也在不断变化。
一开始他只是队伍里不起眼的一个年轻工匠,到现在,他已经几乎是这支三百人队伍里的核心了。
“你有没有觉得,晚上这些东西,大人们好像还没有十四哥懂得多?”
一天晚上,上完课之后,徐西怀和方觉明回到自己的窝棚,凑到一起小声说话。
难得这么晚了徐西怀还这么有精神,他手里捏着一叠木片,上面刻着字,是他每天晚上做的笔记。
他看上去总是懒懒散散的,但木片打得光滑匀称,上面的字迹符号整整齐齐,显然非常重视。
方觉明支吾了一声,表情意味不明。
“怎么可能?我看见了,每天要教的那些东西,也是路上十四哥跟大人们商量出来的!”他们队的另一个人听见了,小声反对。
“这个我当然也看见了,但我比你看得还仔细一点。大部分时候,都是十四哥说,大人们一边听一边点头。我看就是他跟大人们说他要讲什么,然后大人们先过一遍。”徐西怀摇头说。
“那大人们也要懂了才能过啊。”那人跟着摇头。
“我就是单听他们讲的时候的感觉。大人们讲课,有些地方有点不大连贯,好像他们自己也不大懂,就是原搬原样地把人家的东西照搬过来罢了。十四哥讲的那些东西,都是他自己懂得不能再懂,把它们揉碎了嚼烂了好玩儿一样讲给我们的。反正就是”
“行了,睡吧,明早还要赶路呢。”方觉明突然打断了徐西怀的话,吹灭油灯,躺在了草垫上。
乔脊本来正坐在油灯下面做鞋子,嘿嘿笑了两声,也躺了下去。
“怎么,你也觉得我说得对吧?”徐西怀也躺下了,过了一会儿,他悄咪咪对着方觉明耳语。
“别这样比,叫大人听见了,对十四言十四不好。”方觉明低声斥责。
“我觉得大人不会这样不过你说得对。”徐西怀想了想,点点头,睡了回去。
窝棚里呼吸零乱,好些人好久都没有睡着。
聪明人想得都比别人多。
当然,乔脊打雷一样的鼾声,也是原因之一。
此时,许问也没睡着。
他坐在窝棚门口,就着树梢间透下来的一点月光,看着手里的卷轴。
他面前除了这份卷轴,另外还多了一叠厚厚的纸。
徐西怀说得其实也没错,单说数学方面的能力,匠官们的确不如他。
两边世界数学的发展水平差别太大了,放在一起比简直欺负人。
但这几天,许问也并非完全的付出没有收获。
阎匠官给他的卷轴相当于一份教材,非常系统,层次分明,颠覆许问对这个世界的印象。
它主要相关的是建筑。
测量、勘查、计算、绘制。
许问曾经问阎匠官朝廷要让他们干什么,阎匠官没有正面回答。
但其实看完并理解这份卷轴之后,许问也大致明白了。
首先,朝廷要建造一支更加规范的工匠队伍,他们有相对比较高的理论素养,对建筑的各部分结构有着基本的了解,能够用更加现代化理论化的数据概念来理解并且规划这些建筑。
这个思路非常先进,许问曾经直接间接地问过阎匠官,培养这样一支队伍究竟是要做什么。
阎匠官含糊其词,没有正面回答。
但无论如何,许问非常乐见这样一支队伍的诞生,所以愿意全力配合。
他上课的本事可比这些匠官强多了。
当了十几年学生,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学生上课爱听怎么要怎么学得更快,他可太清楚了。
结果就是,一开始只打算让他教一两节课的,后面上台的全都变成他了。
没办法,匠官们一上台学生就昏昏欲睡一问三不知,许问上台人人精神奕奕不时哄堂大笑,气氛完全不同,匠官们也觉得很没面子
时间紧任务急,教学效果很重要,阎匠官只好努力配合许问备课。
教书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你要教人家三分,自己得先会十分。
一个月从无到有,能学到的东西有限,卷轴上的课程内容也非常有限。
许问脑子非常灵活,疯狂提问,要阎匠官教他“课程”以外的东西。
阎匠官也是个奇人,许问不知道他的来历,但他很明显是个大师,对建筑的理解极其精妙而深入。
许问之前在现代学绘图制图建模,学的是“怎么画”,现在阎匠官教他的就是“画什么”。
许问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他教的一切。
之前他学的是细木和一部分大木,对建筑的认识局限于局部,而现在,他渐渐学会从整体去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