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三章 林府一门六秀才 贾兰中榜谢母恩

一位生有皇子的宫妃,竟然能做到让其他人忽略自己,看来这位德妃很不简单啊!

张嬷嬷知道的也不多,唯一有用的消息就是德妃可能不是嫡女出生,生母有可能姓渠,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印证。林枢嘱咐张嬷嬷这件事保密,毕竟张思维说的不一定是真的。

接下来的日子林家风平浪静,林枢一边养伤一边回忆前世关于火药、火炮、火枪的知识,不管有没有成套的体系,他都写了下来送到了城外火器作坊。

西北的战事在四月初彻底爆发,朝廷从河西走廊与临洮、岷州两面进攻,打算用最快的时间将齐文华的叛军消灭。

可惜西宁王府在高原经营快百年了,根深蒂固,更有原吐谷浑人的帮助,对阵并不是很熟悉高原作战的朝廷大军,丝毫不落下风。

从邸报上看,十七日前首战不利,朝廷大军退守黄河以东,据河以守,齐文华借此机会,拿下了兰州府以西的大片平缓地带。

当然,西宁兵马也被消灭了近两万有生力量,又有西北方向的凉州卫威胁,暂时没有精力东渡。

瓦剌在四月初曾经想借河西之乱从肃州、凉州、宁夏三卫南侵,被驻军所挡,竟然转头东行,与鞑靼发生了数场小规模战斗。

如今瓦剌大军暂时停在了河套以北的地方,一时间无法分辨出瓦剌是要东攻鞑靼还是南下大楚,朝廷只能再次派出京城禁军,驰援大同和宁夏两卫。

城外的火器作坊已经分批次将铸造好的火炮送往大同和宁夏卫,有了这一百多门最新的火炮,本就不擅长攻城战的瓦剌想要突破重兵据守的大同、宁夏两卫,怕是要多死个几千上万人马。

虽说西边有齐文华叛乱、北方又有瓦剌大军压境,但京城依旧是一片祥和,就连六百里加急送来的战报也只是一顿饭前饭后的谈资而已。

四月底京城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今年的顺天府院试,张榜那天林家庄子参加院试的几名学子都跑去了顺天府贡院门口。

“小琳子,你为什么不去看榜?”

林显的小孙子林琳看似风轻云淡,实际上眼神中都透漏着紧张。

林枢这几天闲着没事,就带着赴试的几人读书,基本上摸清了他们的水平。

年仅九岁半的林琳虽然聪慧,但读书有些呆板,院试的成绩估计不会太好。相比之下,剩余几人中,有三人上榜的几率很大,其余人三人还得再多读两三年。

林琳捏着书籍的手关节都发白了,嘴上依旧倔强:“回家主,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反正已经考完了,能不能上榜就看天意了。”

“你这孩子,倒是倔强的很。”

林枢摸了摸他的脑袋,方才林桂说带他去看榜,非要坐在家中等送喜报的过来,这会紧张的手都在颤抖了,还在死犟。

不过林枢没有安慰也没有再说什么,反而临时加课让他做起了时文。一篇时文做了将近一个多时辰,林枢拿起来开始批阅,同时给他讲解其中的不足。

到底是心中有事,时文的水准比之往常要差不少。林枢拿起戒尺就往他的手上打了十下,然后让他继续修改。

“九弟也太严格了,琳哥儿也多大,打了手板子还得继续改文。”

林柏与林枫今日都没出门,正等着送喜报的过来。看到林枢在教学时如此严厉,倒是有些纳罕。

听到林枫的疑问,林柏笑道:“林琳的曾祖父曾经替二爷爷挡过刀伤了本,要不然以他的身手混个五品的游击绰绰有余,九弟这是在还恩。”

“六哥知道的真多……”

“你要是能耐住性子多听听三爷爷讲古,

你也能知道这么往事。”

相比林柏的沉稳,林枫的性子颇有王焕那种洒脱不羁。在领了林枢交给他的任务后,平日里大多在各种诗会文会中展现林家文华之风。

反而林柏一直在处理着林家的庶务,没事时也是往返京城与林家庄子,看望一下在庄子中悠闲度日的林锦老爷子。

再改了两次之后,林枢终于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年纪虽小,却是庄子中最聪慧的孩子。我对你的希望不仅仅是一个秀才功名,将来要考举人、考进士,最低也要考个二甲出身。不管这次能不能考中,你都要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秀才不是你的尽头,奉天殿上面圣才是你要追求的目标!”

林琳握了握拳头,乖巧的点头嗯了一声,继续坐下看书。

林枢让人去拿药膏,仔细给林琳涂抹刚刚被打的手掌……

……

喜报在午时之前就敲锣打鼓的送到了林府,出乎意料的是林家这次参加院试的六人尽皆榜上有名,虽然成绩最好的人也就二十多名,林琳更是榜末第五十。

估计顺天府的学政也是想给自己弄一份光鲜明丽的履历,让顺天府出了个不到十岁的神童秀才。至于说有人会质疑林琳的实力,林琳的答卷就在贡院门口贴着呢,虽说不是太过出彩,但绝对配得上秀才功名。

一门六秀才,虽然在林如海与林枢的耀眼成就之前平平无奇,但方才黄华坊简直就是文曲星赐福,不来沾沾文气都说不过去。

林柏早就安排了人去数家酒楼订下宴席,等鞭炮声一响,就在府中制备宴席,请了街坊四邻和前来祝贺的宾客就坐。

黄华坊的街坊喜滋滋带着自家的娃娃挨个让林枢“灌顶”赐福,就连林柏、林枫、林桂三人也没放过。林家尽出才子,今日六位秀才公就是实证。

特别是一脸稚气的林琳换上儒服站在门口迎接宾客时,街坊中的眼睛都在发亮。

“小相公,可否给我家娃儿赐赐福……”

……

相比林府一门六秀才的壮举,宁荣两府的战绩就逊色多了。

贾兰一举拿下顺天府院试第一,可见其天资之高。贾敬听闻这个消息后高兴地都忘记维持他老族长的威仪,兴高采烈的跑去祠堂跟祖宗们报喜去了。

多少年了,贾家终于又有了一个读书有成之人,而且以贾兰的年纪,就是用时间去耗,也能在三十岁之前大楚门前唱名,奉天殿上面圣。

贾琮与贾环估计自己心里也是有数的,没等中榜也只是遗憾了一阵,便兴冲冲帮助王熙凤准备宴席,迎接前来祝贺的宾客。

要说贾兰高中顺天府院试第一谁最高兴,莫过于守寡数年的贾珠之妻李纨了。

“大嫂嫂哭什么?兰哥儿得了院试案首,高兴才是!”

“是啊,十一岁的小相公,比大哥哥当年都要厉害!”

“珠大嫂嫂莫哭了,兰哥儿一会就过来了……”

迎春等人都围在荣禧堂,当喜报传来,李纨就忍不住捂着脸哭了起来。

贾史氏虽说遗憾中榜的不是宝玉,可到底是自己的曾孙,遗憾过后还是替这可怜母子二人高兴。

“鸳鸯,去把我床头的小匣子拿来……”

等鸳鸯抱着一个银漆木匣子过来后,贾史氏示意其放在了李纨跟前。打开后里面大大小小的银票装满了半个匣子,上面还放着一张地契。

“这是我早就备好的,现在兰哥儿得了功名,今后与人往来交际就多了,银子不能缺。”

“老祖宗……”

贾史氏止住了李纨刚要出口的话,继续说道:“咱们家武勋出身,兰哥儿若想走那文臣的路子,更要多多结交同年友人。身上没有银子,拿什么开诗会办文会?看林家是如何做的,说白了就是拿银子扶助寒门、资助书院,三代人的努力才造就了姑苏林氏的文华之名。”

“婶娘说的是!”

门口传来贾敬的声音,踏进荣禧堂的大门躬身拜了拜:“侄儿这是来婶娘这讨杯喜酒喝,咱们家终于又出了个少年英才!”

往日贾敬基本上都是一副面无息怒,今日倒是让贾史氏有些吃惊,这位贾家的老族长竟然面带笑容,说了句逗趣的话。

她也笑呵呵回道:“是我该好好酬谢你一番,兰哥儿能有如此出息,敬儿当居首功。珠儿媳妇,还不赶紧谢谢你敬大伯!”

“侄媳多谢敬大伯,若无敬大伯精心教导,兰儿还不知什么时候能有出息……”

李纨盈盈一拜,感激而又有些悲切的拜谢贾敬。贾珠早逝,整个二房、甚至整个荣国府都把目光聚集在宝玉的身上。若不是贾敬从城外道观回来,天知道儿子贾兰还要等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家族的支持。

贾敬虚扶一下,唏嘘说道:“起来吧,就是没有我,兰哥儿也是必然会大放光彩。他能有如此出息,离不了你这个做母亲的悉心教导,你是我贾家的恩人,更是我贾家的好媳妇!”

李纨确实当得贾家恩人之称,正因为有李纨对贾兰的从小教育,使得这块璞玉没有被荣国府当时的歪风影响。

“兰哥儿,还不赶紧进来拜谢老祖宗与你母亲的大恩?”

贾敬一声令下,身着崭新儒服的贾兰走进了荣禧堂,扑通一声跪在荣禧堂中央,恭恭敬敬的给贾史氏磕头拜谢:“曾孙贾兰,幸中顺天府院试第一名,拜谢老祖宗抚育教导之恩!”

咚咚咚三声响头,然后又转向一旁捂着嘴默默流泪的李纨,再次磕头说道:“母亲,我考中秀才了,没有辜负母亲这些年的教导!”

……

“你这侄子倒是厉害,竟然能在顺天府的院试中拔了头筹!”

凤藻宫中一片祥和,皇帝处理了一上午的奏章,罕见的来到了凤藻宫用午膳。

内侍送来顺天府的院试榜单,名单第一行就写着第一名大兴县贾兰。

贾兰拿下顺天府院试案首的消息元春还是现在才知道,自然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犹如牡丹盛开,似乎照亮了整个后殿。

皇帝将她拦进怀里,鼻尖充盈着淡淡的香气,让他困顿的神经都放松了许多。

“十一岁的秀才,少见的少年英才,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皇帝似有所指,元春也老实的点头回应:“陛下说的是,兰哥儿读书有成,妾身确实放心了不少。”

大伯伯爵之位在身,堂弟贾琏又是御前的红人,不像二房,父亲虽说刚刚升任顺天府府丞,前途在望,可二房的后辈却是不见希望。

如今贾兰这个嫡长孙有了出息,十一岁就得了院试案首,只要父亲再坚持几年,等贾兰长成,便能使二房兴旺了。

至于宝玉,唉,就带着荫封的从仕郎当个富家翁算了!

皇帝摸了摸元春红润的俏脸,对她说道:“说起来今年顺天府的院试挺有意思,第一名贾兰十一,最后一名林琳年方九岁,你才这个林琳是哪家出身?”

元春嫣然一笑:“陛下既然提议提起,那这林琳该不会是妾身姑父林家的人吧?”

“聪明,这林琳就是林家人。”

皇帝捏了捏元春的脸蛋呵呵笑道:“不过不是林家族人,乃林家先祖当年的亲兵后人。这林家庄子无论主仆,孩子必须送去学堂读书,用林枢的话来说,只有读书明理才能懂得忠孝之道,uu看书才能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妾身幼时祖父大人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他眼馋读书人家的文华许久,当年皇榜刚出,妾身姑父还未抵达看榜的地方就被他老人家派人套了麻袋扛回了府中,他曾说这件事是他做的最正确的事!”

哈哈哈哈……

皇帝哈哈大笑,贾代善当年的行为,差点让看中林如海准备捉回家的大臣气疯了。这老货言辞凿凿,在奉天殿上竟然吹嘘他提前了榜下捉婿的时间,还嘲讽别人手慢,连女婿都没捉到!

要不是贾代善身手了得,估计上下朝拍他转头的人能拍一个月不带重名的。

皇帝笑了一会跟元春说道:“你很好,从未跟朕提过什么要求,遇事总是先替朕考虑。将来只要你这侄子踏进奉天殿,朕许他一个一甲出身!”

……

热闹了一天的林府终于沉寂下来,林枢坐在书房静静的等待着。

天色彻底暗了下来,福全悄然来到书房之中,送来了最新的情报:“大爷,根据属下这几日的调查,张思维与晋商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紧密。”

林枢好奇的问道:“怎么说?”

福全回道:“张家本身从未参与晋商的生意,主要经营的也是售卖文房四宝一类的铺子,像是赚钱的盐、粮、皮毛丝绸等生意从不沾手。还有,属下将大爷的信送到了左都那边,左都回说,这件事他会注意,有消息会及时通知大爷。”

------题外话------

今天手残写了慢了,少更了一千字,明天补上。一位生有皇子的宫妃,竟然能做到让其他人忽略自己,看来这位德妃很不简单啊!

张嬷嬷知道的也不多,唯一有用的消息就是德妃可能不是嫡女出生,生母有可能姓渠,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印证。林枢嘱咐张嬷嬷这件事保密,毕竟张思维说的不一定是真的。

接下来的日子林家风平浪静,林枢一边养伤一边回忆前世关于火药、火炮、火枪的知识,不管有没有成套的体系,他都写了下来送到了城外火器作坊。

西北的战事在四月初彻底爆发,朝廷从河西走廊与临洮、岷州两面进攻,打算用最快的时间将齐文华的叛军消灭。

可惜西宁王府在高原经营快百年了,根深蒂固,更有原吐谷浑人的帮助,对阵并不是很熟悉高原作战的朝廷大军,丝毫不落下风。

从邸报上看,十七日前首战不利,朝廷大军退守黄河以东,据河以守,齐文华借此机会,拿下了兰州府以西的大片平缓地带。

当然,西宁兵马也被消灭了近两万有生力量,又有西北方向的凉州卫威胁,暂时没有精力东渡。

瓦剌在四月初曾经想借河西之乱从肃州、凉州、宁夏三卫南侵,被驻军所挡,竟然转头东行,与鞑靼发生了数场小规模战斗。

如今瓦剌大军暂时停在了河套以北的地方,一时间无法分辨出瓦剌是要东攻鞑靼还是南下大楚,朝廷只能再次派出京城禁军,驰援大同和宁夏两卫。

城外的火器作坊已经分批次将铸造好的火炮送往大同和宁夏卫,有了这一百多门最新的火炮,本就不擅长攻城战的瓦剌想要突破重兵据守的大同、宁夏两卫,怕是要多死个几千上万人马。

虽说西边有齐文华叛乱、北方又有瓦剌大军压境,但京城依旧是一片祥和,就连六百里加急送来的战报也只是一顿饭前饭后的谈资而已。

四月底京城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今年的顺天府院试,张榜那天林家庄子参加院试的几名学子都跑去了顺天府贡院门口。

“小琳子,你为什么不去看榜?”

林显的小孙子林琳看似风轻云淡,实际上眼神中都透漏着紧张。

林枢这几天闲着没事,就带着赴试的几人读书,基本上摸清了他们的水平。

年仅九岁半的林琳虽然聪慧,但读书有些呆板,院试的成绩估计不会太好。相比之下,剩余几人中,有三人上榜的几率很大,其余人三人还得再多读两三年。

林琳捏着书籍的手关节都发白了,嘴上依旧倔强:“回家主,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反正已经考完了,能不能上榜就看天意了。”

“你这孩子,倒是倔强的很。”

林枢摸了摸他的脑袋,方才林桂说带他去看榜,非要坐在家中等送喜报的过来,这会紧张的手都在颤抖了,还在死犟。

不过林枢没有安慰也没有再说什么,反而临时加课让他做起了时文。一篇时文做了将近一个多时辰,林枢拿起来开始批阅,同时给他讲解其中的不足。

到底是心中有事,时文的水准比之往常要差不少。林枢拿起戒尺就往他的手上打了十下,然后让他继续修改。

“九弟也太严格了,琳哥儿也多大,打了手板子还得继续改文。”

林柏与林枫今日都没出门,正等着送喜报的过来。看到林枢在教学时如此严厉,倒是有些纳罕。

听到林枫的疑问,林柏笑道:“林琳的曾祖父曾经替二爷爷挡过刀伤了本,要不然以他的身手混个五品的游击绰绰有余,九弟这是在还恩。”

“六哥知道的真多……”

“你要是能耐住性子多听听三爷爷讲古,

你也能知道这么往事。”

相比林柏的沉稳,林枫的性子颇有王焕那种洒脱不羁。在领了林枢交给他的任务后,平日里大多在各种诗会文会中展现林家文华之风。

反而林柏一直在处理着林家的庶务,没事时也是往返京城与林家庄子,看望一下在庄子中悠闲度日的林锦老爷子。

再改了两次之后,林枢终于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年纪虽小,却是庄子中最聪慧的孩子。我对你的希望不仅仅是一个秀才功名,将来要考举人、考进士,最低也要考个二甲出身。不管这次能不能考中,你都要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秀才不是你的尽头,奉天殿上面圣才是你要追求的目标!”

林琳握了握拳头,乖巧的点头嗯了一声,继续坐下看书。

林枢让人去拿药膏,仔细给林琳涂抹刚刚被打的手掌……

……

喜报在午时之前就敲锣打鼓的送到了林府,出乎意料的是林家这次参加院试的六人尽皆榜上有名,虽然成绩最好的人也就二十多名,林琳更是榜末第五十。

估计顺天府的学政也是想给自己弄一份光鲜明丽的履历,让顺天府出了个不到十岁的神童秀才。至于说有人会质疑林琳的实力,林琳的答卷就在贡院门口贴着呢,虽说不是太过出彩,但绝对配得上秀才功名。

一门六秀才,虽然在林如海与林枢的耀眼成就之前平平无奇,但方才黄华坊简直就是文曲星赐福,不来沾沾文气都说不过去。

林柏早就安排了人去数家酒楼订下宴席,等鞭炮声一响,就在府中制备宴席,请了街坊四邻和前来祝贺的宾客就坐。

黄华坊的街坊喜滋滋带着自家的娃娃挨个让林枢“灌顶”赐福,就连林柏、林枫、林桂三人也没放过。林家尽出才子,今日六位秀才公就是实证。

特别是一脸稚气的林琳换上儒服站在门口迎接宾客时,街坊中的眼睛都在发亮。

“小相公,可否给我家娃儿赐赐福……”

……

相比林府一门六秀才的壮举,宁荣两府的战绩就逊色多了。

贾兰一举拿下顺天府院试第一,可见其天资之高。贾敬听闻这个消息后高兴地都忘记维持他老族长的威仪,兴高采烈的跑去祠堂跟祖宗们报喜去了。

多少年了,贾家终于又有了一个读书有成之人,而且以贾兰的年纪,就是用时间去耗,也能在三十岁之前大楚门前唱名,奉天殿上面圣。

贾琮与贾环估计自己心里也是有数的,没等中榜也只是遗憾了一阵,便兴冲冲帮助王熙凤准备宴席,迎接前来祝贺的宾客。

要说贾兰高中顺天府院试第一谁最高兴,莫过于守寡数年的贾珠之妻李纨了。

“大嫂嫂哭什么?兰哥儿得了院试案首,高兴才是!”

“是啊,十一岁的小相公,比大哥哥当年都要厉害!”

“珠大嫂嫂莫哭了,兰哥儿一会就过来了……”

迎春等人都围在荣禧堂,当喜报传来,李纨就忍不住捂着脸哭了起来。

贾史氏虽说遗憾中榜的不是宝玉,可到底是自己的曾孙,遗憾过后还是替这可怜母子二人高兴。

“鸳鸯,去把我床头的小匣子拿来……”

等鸳鸯抱着一个银漆木匣子过来后,贾史氏示意其放在了李纨跟前。打开后里面大大小小的银票装满了半个匣子,上面还放着一张地契。

“这是我早就备好的,现在兰哥儿得了功名,今后与人往来交际就多了,银子不能缺。”

“老祖宗……”

贾史氏止住了李纨刚要出口的话,继续说道:“咱们家武勋出身,兰哥儿若想走那文臣的路子,更要多多结交同年友人。身上没有银子,拿什么开诗会办文会?看林家是如何做的,说白了就是拿银子扶助寒门、资助书院,三代人的努力才造就了姑苏林氏的文华之名。”

“婶娘说的是!”

门口传来贾敬的声音,踏进荣禧堂的大门躬身拜了拜:“侄儿这是来婶娘这讨杯喜酒喝,咱们家终于又出了个少年英才!”

往日贾敬基本上都是一副面无息怒,今日倒是让贾史氏有些吃惊,这位贾家的老族长竟然面带笑容,说了句逗趣的话。

她也笑呵呵回道:“是我该好好酬谢你一番,兰哥儿能有如此出息,敬儿当居首功。珠儿媳妇,还不赶紧谢谢你敬大伯!”

“侄媳多谢敬大伯,若无敬大伯精心教导,兰儿还不知什么时候能有出息……”

李纨盈盈一拜,感激而又有些悲切的拜谢贾敬。贾珠早逝,整个二房、甚至整个荣国府都把目光聚集在宝玉的身上。若不是贾敬从城外道观回来,天知道儿子贾兰还要等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家族的支持。

贾敬虚扶一下,唏嘘说道:“起来吧,就是没有我,兰哥儿也是必然会大放光彩。他能有如此出息,离不了你这个做母亲的悉心教导,你是我贾家的恩人,更是我贾家的好媳妇!”

李纨确实当得贾家恩人之称,正因为有李纨对贾兰的从小教育,使得这块璞玉没有被荣国府当时的歪风影响。

“兰哥儿,还不赶紧进来拜谢老祖宗与你母亲的大恩?”

贾敬一声令下,身着崭新儒服的贾兰走进了荣禧堂,扑通一声跪在荣禧堂中央,恭恭敬敬的给贾史氏磕头拜谢:“曾孙贾兰,幸中顺天府院试第一名,拜谢老祖宗抚育教导之恩!”

咚咚咚三声响头,然后又转向一旁捂着嘴默默流泪的李纨,再次磕头说道:“母亲,我考中秀才了,没有辜负母亲这些年的教导!”

……

“你这侄子倒是厉害,竟然能在顺天府的院试中拔了头筹!”

凤藻宫中一片祥和,皇帝处理了一上午的奏章,罕见的来到了凤藻宫用午膳。

内侍送来顺天府的院试榜单,名单第一行就写着第一名大兴县贾兰。

贾兰拿下顺天府院试案首的消息元春还是现在才知道,自然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犹如牡丹盛开,似乎照亮了整个后殿。

皇帝将她拦进怀里,鼻尖充盈着淡淡的香气,让他困顿的神经都放松了许多。

“十一岁的秀才,少见的少年英才,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皇帝似有所指,元春也老实的点头回应:“陛下说的是,兰哥儿读书有成,妾身确实放心了不少。”

大伯伯爵之位在身,堂弟贾琏又是御前的红人,不像二房,父亲虽说刚刚升任顺天府府丞,前途在望,可二房的后辈却是不见希望。

如今贾兰这个嫡长孙有了出息,十一岁就得了院试案首,只要父亲再坚持几年,等贾兰长成,便能使二房兴旺了。

至于宝玉,唉,就带着荫封的从仕郎当个富家翁算了!

皇帝摸了摸元春红润的俏脸,对她说道:“说起来今年顺天府的院试挺有意思,第一名贾兰十一,最后一名林琳年方九岁,你才这个林琳是哪家出身?”

元春嫣然一笑:“陛下既然提议提起,那这林琳该不会是妾身姑父林家的人吧?”

“聪明,这林琳就是林家人。”

皇帝捏了捏元春的脸蛋呵呵笑道:“不过不是林家族人,乃林家先祖当年的亲兵后人。这林家庄子无论主仆,孩子必须送去学堂读书,用林枢的话来说,只有读书明理才能懂得忠孝之道,uu看书才能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妾身幼时祖父大人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他眼馋读书人家的文华许久,当年皇榜刚出,妾身姑父还未抵达看榜的地方就被他老人家派人套了麻袋扛回了府中,他曾说这件事是他做的最正确的事!”

哈哈哈哈……

皇帝哈哈大笑,贾代善当年的行为,差点让看中林如海准备捉回家的大臣气疯了。这老货言辞凿凿,在奉天殿上竟然吹嘘他提前了榜下捉婿的时间,还嘲讽别人手慢,连女婿都没捉到!

要不是贾代善身手了得,估计上下朝拍他转头的人能拍一个月不带重名的。

皇帝笑了一会跟元春说道:“你很好,从未跟朕提过什么要求,遇事总是先替朕考虑。将来只要你这侄子踏进奉天殿,朕许他一个一甲出身!”

……

热闹了一天的林府终于沉寂下来,林枢坐在书房静静的等待着。

天色彻底暗了下来,福全悄然来到书房之中,送来了最新的情报:“大爷,根据属下这几日的调查,张思维与晋商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紧密。”

林枢好奇的问道:“怎么说?”

福全回道:“张家本身从未参与晋商的生意,主要经营的也是售卖文房四宝一类的铺子,像是赚钱的盐、粮、皮毛丝绸等生意从不沾手。还有,属下将大爷的信送到了左都那边,左都回说,这件事他会注意,有消息会及时通知大爷。”

------题外话------

今天手残写了慢了,少更了一千字,明天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