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死谏

大明宫内,太上皇从戴权手中接过最新传过来的情报。

“竟然动用了暗卫军,三百暗卫军全军覆没,真是朕的好皇儿!”太上皇面色阴沉的看着情报,口中冷冷的说道。

暗卫军,这是皇家的秘密,暗卫军的任务并不是执行这类作战任务,而是为了保护皇家。

当初因为皇宫被袭击,所有的京营都去保护大明宫,让景文帝差点被刺杀,太上皇让出了一半的暗卫军给景文帝。

五百暗卫军,这一次就损失了三百之数。

暗卫军可不是普通军队,那是皇室专门培养出来的,各地精选出的孤儿被暗中送到京城,再经过长期的训练,投入大量的药材,才有了这支强悍的军队。

十人中就有一位悍将,这个比例让这支军队可以说是天下无敌了。

但哪怕是皇家,也只能保证一千暗卫军的数量,再多皇家也无法承受。

太上皇的手指轻扣着龙案,他对于贾蔷的实力有了新的认识。

看看手中的情报,贾蔷都没有出手,手下九名亲兵就解决了三百暗卫军。

“这孩子做富贵王爷,他是否真能愿意?”太上皇喃喃自语道。

拥有如此武力,再加上贾蔷的性子,景文帝又不是个成熟的皇帝,只要景文帝对贾蔷做些什么,很可能就是一场腥风血雨。

太上皇这时候有了新的想法,不行的话就将贾蔷分封出去,给贾蔷一个封地,随贾蔷怎么搞去。

但这个想法要得到景文帝的支持,太上皇分出了自己的权力,这么重要的决定他已不能独断专行,真要是强行实施的话,更是恶了自己与景文帝之间的关系。

“主子,暗卫军之事怕是无法瞒住了,这回可是三司会审,三百暗卫军全部被三司活捉!”戴权在一旁提醒道。

“瞒不住就瞒不住吧,三百暗卫军的忠诚不用担心,不会出什么大事的!”太上皇摆了摆手说道。

暗卫军几乎可以等同于皇家的死士,就算被抓住,也不可能说出什么不利的消息。

“对了,给景文说一声,让他这些天老实些,做皇帝要有做皇帝的样子!”太上皇沉声交待道。

他的这句话是斥责,会有太监以相同的口气到东宫去传达。

东宫,忠顺亲王还留在东宫内,他实在是不敢离开。

这次又从大理寺传来了消息,三百暗卫军被活捉,并且还是贾蔷带人做的,这下子让忠顺亲王更加害怕了。

他自是知道暗卫军是何种军队,那可是天下间最强的军队,皇家为了这支暗卫军,投入的资源是极其惊人的。

但三百暗卫军却是被贾蔷带人轻松解决,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他忠顺亲王离开皇宫,住在其它任何地方都不会保险。

景文帝手中拿着御笔,却久久无法写出半個字。

他的心乱了,一共五百暗卫军算是他手中最大的底牌,却是一下子失了三百暗卫军。

而三百暗卫军的失手,极大可能让他这个皇帝派人刺杀证人的事暴露出来。

这会让本就声誉受损的他,名声更差。

“又是贾蔷!”他心中暗自说道。

他对贾蔷更加憎恨了,感觉贾蔷就是这一切的源头。

他想着应该如何对付贾蔷,如果强行下旨,夺了贾蔷的官职会不会引发群臣的反对。

现在的他极其后悔将贾蔷送上内阁学士的官位上,除了内阁学士这一官职外,其余的官职想动都要简单多了。

内阁,是文官体系参与朝政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官体系的最高权力机构。

就算皇帝想要动内阁,也需要有足够的理由,否则就是与整个文官体系为敌。

也就在这时,大明宫来了一个小太监,将太上皇斥责的话送了过来。

看着小太监对着自己大声训斥,景文帝有种立即砍了小太监的想法。

但他不敢,大乾遵从以孝治国,不说太上皇手中的权力,就单一个孝字,就让他必须老实受着。

景文帝老实了,至少之后一段时间他必须老实,这是太上皇要求的。

两天后正是大朝会,贾蔷闭目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官员正在汇报着,贾蔷的心神并没有在官员身上,而是等着接下来的好戏。

今日三司会审的结果会公布,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的审理会如此的顺利。

一般情况下,这类大案子,三司会审没有半个月以上是不会有结果的。

但犯人太过配合,将一切细节说的清清楚楚,刑部、大理寺与都察院都是查案子的老手,有了这些细节很快就将案件一一理清。

就连三百暗卫军的事,也因为暗卫军首领的交待,同样形成了书面的三司会审结果。

眼看着一名官员结束了汇报,之后就进入到处理特殊政务的时间,都察院一名年龄接近七十岁的左佥都御史陈御史从队列中站了出来。

贾蔷微微一怔,就要公布三司会审的结果,也不应该由这一位来说。

陈御史这个左佥都御史,已处于荣养之年,他在都察院中没有具体工作,只是起到监督的作用。

也正是陈御史的年纪,他在都察院及至整个朝堂之上,都是受人尊敬的存在。

“老臣有本启奏!”陈御史站出列后,沉声向景文帝说道。

“陈御史请说!”对于陈御史,景文帝也是需要敬着的,着实陈御史的年龄与资格都太老了。

“老臣有罪!”陈御史大声说道。

顿时,整个朝堂之上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想到陈御史会如此说。

要说朝堂上的道德模范,那么都察院的老御史绝对是首选,他们以身作则,除了严于律己外,还监督着朝臣们。

这时陈御史突然说自己有罪,还是当着满朝文武,更是在大朝会上说这句话,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陈御史,你何罪之有?”景文帝同样纳闷,他好奇的问道。

“老臣没有监督好圣上之行为,让圣上走上了歧路,实是老臣之罪,请圣上莫要再做小人之行,天子应有天子之气度,老臣以死相谏!”陈御史大声说道。

他说完这句话,一头就向着殿中立柱撞了上去。

他这一下根本没有给自己留任何活路,近七十岁的人,全力之下重重撞在柱子上,顿时头破血流倒在地上。

朝堂之上众臣大惊,有官员上前查看。

其余众臣想着陈御史的话,一个个都知道景文帝定然是又做了什么错事,让陈御史无法看下去,才会做出以死相谏之事来。

再想到都察院参与的三司会审,以及之前传出大理寺有军队想要劫狱,两相结合之下,众臣又如何不知其中的关联。

“陈御史,你先走一步,圣上,身为天子竟然在应下三司会审时,派军队袭杀要犯,老臣以死相谏!”同为正四品的右佥都御史,同样是朝中老臣,也是陈御史好友的张御史大声叫道。

他疾步向着另一根柱子撞了过去,官员们没有想到他会如此做,等发现时他已撞在了柱子上。

景文帝此刻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如果说之前贾蔷将忠顺亲王府的死士所做之事在朝堂上公布,影响了他这个皇帝,让他有可能成为千古昏君的话,那么这会儿不用多说,他就是千古昏君了。

大朝会上有老御史以死相谏,这种事只有昏君当道时才会出现。

这是臣子无奈之下的最后反击,皇帝的所作所为让臣子厌恶到了极点,无法在皇帝治下为官了。

另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就是辞官,但同时两位老御史都选择了最激烈的方式,以死相谏。

自今日开始,景文帝的名声彻底臭了。

“我大乾痛失良臣啊!”都察院洪御史检查了两位老御史的情况,发现皆已身死当场,他不由悲呼道。

“大乾痛失良臣!”文官中有官员相和。

渐渐的,越来越多的文官一起大声悲呼起来。

从大殿内到大殿外,数千官员都听闻了殿中发生的事,他们也发出了悲呼。

悲呼声直冲天际,甚至就连身在大明宫的太上皇也隐隐有闻。

太上皇猛然站起身来,他快步走了几步,更靠近了大门处,让自己能够听的更加分明。

“发生了何事?”他转头向着戴权问道。

这时一名小太监快步跑了进来,顾不得失礼跪于太上皇面前。

“报,金銮殿内陈御史与张御史以死相谏,当场撞死在殿中柱子上!”小太监用最快的语速报道。

太上皇听到这个消息,身子不由摇晃了两下。

吓的戴权连忙的上前扶住,生怕太上皇出什么事。

“摆驾金銮殿!”太上皇稳定了身形,沉声发出了命令。

很快,太上皇就坐着銮驾,由一群太监相随向着金銮殿而去。

景文帝这会儿早就失了方寸,他此刻无助的如同孩童。

夏守忠很想帮忙,但他根本没有半点办法。

眼看着金銮殿内外,无数的官员放声大哭。

他们在哭两位老御史,也大哭大乾的无能昏君。

忠顺亲王这会儿将头缩着,生怕被人给盯上,他可不敢这会儿出头。

其余几位王爷也不想沾上这等事,另外他们也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何事,更不想为景文帝挡灾。

忠顺亲王有些后悔了,今日的大朝会就不应该参加,眼看着因为自己的案子,已闹到了如此程度。

他的案子绝对是无法善了,他怕会失去目前的一切。

这会儿只要有任何一名官员提议,众官员都能够将他当场生撕了。

大乾的大朝会,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此场景,田邓两位内阁大学士都没有为景文帝说话,而是加入了悲哭之列。

“太上皇驾到!”一声太监的呼声传来,紧跟着太上皇的銮驾出现。

“太上皇,大乾无明君呀!”有老臣看到太上皇的銮驾,这会儿情绪积累到了极致,也不在乎还有景文帝在龙椅之上,大声悲呼道。

“大乾无明君!”有老臣出头,其余的官员纷纷悲呼。

“哎!”太上皇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他从銮驾上下来,看着大殿内外的臣子。

这可是大朝会,除了京中的官员外,就连外地的官员也有不少参加了这场大朝会。

看大朝会上的场景,景文帝的名声已臭到了极致。

如果没有他这个太上皇的话,怕是众臣已开始逼宫,要求景文帝退位让贤了。

不要小看朝臣们,大乾采用的是内阁辅助君王的制度,这极大限制了君王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让大乾不会因为某个昏君而社稷崩溃。

在大乾真正遇到了昏君时,大臣们就可以通过逼宫来让昏君退位。

太上皇这会儿可不能为景文帝解释什么,数千官员一齐说景文帝是昏君,那么再怎么解释都是徒劳。

最为关键的,他必须快速解决这场麻烦,否则大乾皇家的名誉也会受到极大打击。

“事情朕已知晓,景文帝派军队袭击大理寺牢房,企图杀死证人灭口,此等行为让朕极为失望,景文帝禁闭于东宫,内阁代行君职,有重要事务送大明宫由朕处理!”太上皇沉声宣布道。

如果有半点可能,他都不想如此做,将景文帝禁闭起来容易,如何让景文帝出来就难了。

更为重要的,景文帝的孩子中,他没有一个看的上的,比起景文帝更加不如。

至于其他的王爷,如果有的选的话,他当年怎么会让景文帝上位,实在是从矮子中选高个。

“太上皇圣明!”田大学士与邓大学士齐声高呼。

这两位内阁大学士眼中发着光,内阁代行君职,这让内阁的地位无限拔高。

“太上皇圣明!”其他大臣们也纷纷高呼。

太上皇处罚了景文帝,这在众臣们的眼中就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历朝历代出现了昏君,如何会有这么快的处理速度,大臣们并没有付出多少代价,就让景文帝被禁闭,交出了手中的权力。

至于说景文帝如何处置,那就要看内阁与太上皇之间的商谈了,当然,也需要给众大臣一个交待,必须要让众大臣满意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