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欢乐的原野

一个偌大的宅院里如果没有人,就该叫鬼宅,即便是再漂亮,也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变得破败,甚至坍塌掉。

这很神奇。

如果一座屋子里永远都有人居住,不论这间屋子有多么简陋,也比空旷的废宅更让人感觉舒适。

家里人口多了,云琅就打算搬去庄园里居住,尽管那里还非常的简陋,依旧被丑庸跟小虫认为是最英明的决定。

家里的游春马日子过的不好,因为它要兼顾多重角色。

没活干的时候它就是游春马,会被二十几个小子,小丫头争着骑。

有活干的时候它就是挽马,需要拉上马车去荒原上带柴火回来。

每当家里的粮食吃完了,而水磨又不堪用的时候,它还要拉着磨盘在原地转圈。

有老虎在,云家庄园附近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型野兽敢来,后来,连兔子野猪这样的低智商动物也消失的不见踪影。

第一次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地面上行动,而不虞有危险,那些孩子的天性在第一时间就被释放了出来。

褚狼带着一群大些的孩子拿着云家的新式工具正在清除庄园上所有不需要的灌木,然后把灌木堆放在远处的田野里,只要等柴火晒干,这些灌木就会被一把大火烧掉,成为地里的肥料。

云琅带着小些的孩子跟丑庸,小虫一起装扮自己的家。

怎么装扮呢?家具是不用想了,大汉的木匠高傲的如同神仙,他们宁愿接受权贵的蹂躏,也不愿意放下身段去为普通人服务。

所以,云琅能做的就是用漆来让整个庄园变得生动起来。

说到漆,这东西在大汉实在是太普遍了,这种从漆树上获取的汁液,在混合了各种颜料之后就有了把普通东西变成艺术品的神奇功能。

于是,大汉贵人乃至平民家中,但凡是能上漆的东西,人们统统给他上一遍漆,有些东西上了百十遍漆料之后,就变成了真正的艺术珍品漆器。

《盐铁论》中说得好,在大汉,漆器已经成了百姓生老病死必须的器物,蜀中,兖州,一带种植的漆树已经有上万亩的规模。

给木头涂上漆,就能有效的防虫,防腐蚀,防止阳光,又能增加房子的美感,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东西。

唯一的麻烦就是很贵。

在大汉,钱不值钱,值钱的是货物,很多时候人们不愿意接受钱这个谁都能随便制造的东西。

在大汉,以货易货才是最正确的贸易方式。

云家的庄园没有产出,自然就没有货物,云琅积攒的两百万钱,买了十头牛跟十套最新式的元朔犁跟耧车之后,也就剩不下多少了。

好在家里的粮食很充足,可以一直吃到明年秋收。

云琅购买耕牛,农具宁可去集市上花大价钱去买,也不肯跟长平,或者卓姬张口,即便这样能够省很多钱。

长平得知这个消息叹息了一声,就去忙着准备卫青出征事宜,霍去病去了右扶风平叛,没人能帮她转圜一下与云琅的关系。

皇家的两千万钱卖地,已经成了长安市上的一桩美谈。

云琅用元朔犁,耧车,水车,水磨来换取皇家的三十顷地已经成了长安市上的最大笑话。

水车,水磨暂且不论,仅仅是元朔犁与耧车经过皇家专卖之后,获利何止两千万。

长平知道皇帝曾经许诺的关外侯,也知道皇帝已经忘记了这件事。

假如此事再无人提起,皇帝也会更愉快的装作忘记了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云琅自从出现在阳陵邑之后,跟他接触的人基本上都获利不菲,唯有云琅付出了这么多,唯一得到的就是三十顷荒地。

世人对恩人的态度很奇怪,知恩图报的人很少,更多的却是希望对自己有恩的人早点死掉才是最好的。

皇帝不提,自然就没人再提起云琅,长平也不能说,至于卓姬,如今因为元朔犁的缘故日进斗金的,估计早就忘记云琅的存在了。

长平很容易在脑海中营造出一个凄风苦雨般的云琅,却不知被人遗忘,就是云琅目前最大的幸福。

少年们的身子很轻,平日里又在山野间奔跑习惯了,没人在意给高楼刷漆是一个苦差事,一个个吊在绳子拖拽的木板上,对自己轻易的就把难看的木头覆盖上美丽的颜色而欢喜不已。

田野里的大火,日夜不息,每当一块土地上覆盖了厚厚的草木灰,梁翁就会带着十几个半大的小子用曲辕犁把那里的土地翻耕一遍,然后把田地里的草根,树根挑选出来,准备晒干之后继续烧。

新式工具的大量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即便是一群孩子,在树叶落尽的时候也开垦出来了六百亩地。

如果不是云琅劝阻,那些兴奋地孩子们说不定会把剩下的一千八百亩地也翻耕一遍,虽然,这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他们的能力。

每日傍晚,是云家庄园最好的时间。

丑庸,小虫以及梁婆在厨房里忙碌着,那些赶着耕牛会来的孩子,以及给高楼刷完漆的孩子们会兴奋地钻进家里的温泉水渠里洗澡,这里的水虽然比不得山上的泉水好,用来洗澡却足够了。

洗的白白的少年们一个个正襟危坐在饭桌前,渴盼的目光总是离不开厨房。

如果看到餐盘里有肉,就会有一大片赞叹声,并一起感谢老虎给他们带来的肉食。

如果看到餐盘里只有盐菜,一个个就哀叹不绝,痛不欲生,埋怨老虎一点都不尽力。

云琅坐在大长桌子的尽头,当他拿起筷子开始吃饭,也就宣告了吃饭比赛的开始。

这种场面下,即便是最没胃口的人,也能多吃两碗。

没人记得家里什么时候多了一位戴着高帽的教书先生。

每日里吃完饭后的一个时辰,就是他们去松林中的老院子里接受教育的时候。

每天都要认识十个字,否则,下场凄惨。

卫青带着亲卫离开长安的时候,第一场雪已经落下来了。

大雪的到来,也就预示着冬藏真正的开始了。

冬藏首先的条件就是有东西可以藏!

夏秋的一场大雨毁掉了关中近半的粮食,对于靠天吃饭的大汉人来说,只能依靠减少一半的口粮来渡过。

在大汉,没有国家赈济灾民的习惯,黄老之术的要义就在于放任自流。

除了派兵镇压暴民之外,皇帝唯一做的一件好事就是开放山泽,允许百姓进入类似上林苑一类的地方自己去觅食。

粮食不够,就上山狩猎,下河捉鱼。

就连皇家也要参与。

上林苑里顿时就人满为患,洁白的雪地上满是被人踩踏出来的脚印。

因为是官府阻止的狩猎捕鱼活动,所以,云家这一块私人土地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没人在这一带搜捕野兽。

渭河到了冬日,一条浑浊的河流立刻就变得清澈见底。

一条条的大网横拉在河面上,只要看看指头粗细的网眼,就知道他们这是在进行灭绝式的捕捞活动。

云琅站在河边,欣赏眼前难得一见的大场面。

因为是流水,所以,大网一旦挂了一阵子,立刻就会收网。

这里的渔民很聪明,在河道上拉了两条横向的粗大麻绳,麻绳上挂满了铁环,如果要收网,只需要把麻绳上的铁环拉过来,整条大网就会收拢到河边。

然后就是波澜壮阔的收网阶段。

看着在渔网里蹦跳的各种鱼,云琅觉得这一网至少有五百斤。

一条半米长的鲇鱼落进了云琅的眼睛,他立刻大喊道:“鲇胡子鱼我都要了,用钱还是用粮食换?”

扯网的渔把头立刻叫道:“一斤糜子一斤鲇胡子鱼,换不换?”

云琅欢喜的舌头都快吐出来了,脑袋点的小鸡啄米一般。

“鲇胡子鱼全给老子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