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心有不妙

日头正高,张家村空地上,聚集张家村村民。

金灿灿的阳光里,秋风拂过,吹散夏末残留的热意。

张家村村民们齐刷刷看向空地边缘,空地边缘,一群衣衫褴褛的人聚成一团,一脸戒备看向杨乾。

张家村村民们面露不悦,瞪向那群陌生人,

“喂喂喂,你们放尊重点啊,这位可是被羲和神女点化的杨大夫,可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人!”

“杨大夫说给你们检查,那是你们的福气,你们还有啥好拒绝的,我们那是求也求不来一回……”

“就是说啊,咱们村都这么大方让你们住进来了,平日也没见你们这么小心翼翼,怎么到这个节骨眼了,就开始装模作样啦……”

……

吵闹间,张村长背着手、踱步到杨乾身边,他眉头微皱,先是摆摆手,示意村民们安静下来。

随后,又扫一眼这群穿着破烂的陌生人,朝杨乾摇头叹气,

“杨大夫,你的好意、我就替他们心领了。

他们是流民,这不是边疆又开始打仗了么,他们的村子、就紧挨着边陲,

这仗一打起来,第一个遭殃的,就是他们村。

哎,他们失去家,又一路跋山涉水、艰难往南边走,难免会不相信人,

你啊,也别多插手他们的事了,

反正再过一个多月,他们就离开这、继续往南走。”

说到这,张村长往杨乾身边靠近了些,压低声音,无奈道,

“你放心,要不是看在羲和神女的份上,

我也不会让他们进村。

他们只住在羲和庙里,几乎不和村里人来往,

想来这一个月也不会出什么事,安心、安心。”

说完,张村长还拍了拍杨乾的肩膀,以作安慰。

杨乾紧皱的眉头并未舒展,他沉吟片刻,目光又落在那个中年男人身上。

中年男人一脸警惕,抓紧衣领、往同伴身后躲。

半晌,杨乾一甩袖子,把手背在身后,又走回小桌前,一掀衣袍、坐下后,轻叩桌面,淡淡道,

“继续。”

杨大夫发话,张家村村民们没有再继续对流民们指指点点,都乖乖在小桌前排起队。

直到天色渐渐暗淡,日头落入西山,杨乾面前小桌最后一人、也离开了。

杨乾伸个懒腰,正准备站起,就觉身后有人靠近,一双小手搭上自己肩膀,用力捏着。

杨乾哭笑不得,

“杨枝繁,都忙活一天了,你还有劲儿啊?”

糖糕踮起脚,小脸憋得通红,但脸上还是带着笑容,

“我就是打打下手,忙活一天的明明是师父和师兄,

嘿嘿,师父您辛苦了,我给您捏捏肩,

待会我也给师兄捏捏去。”

一旁杨豹正坐在地上、盯着远处夕阳发呆,他一听“师兄”二字,俊朗面容上浮现天真笑容,

“杨乾哥哥,有师弟真好,他、他还不准村里的小孩骂我呢。”

杨乾一挑眉,扭头看向糖糕,疑惑道,

“哟,我们杨家村还有小孩敢骂你师兄?

谁啊,我去跟他们家里说道说道。

说我可以,可不能说我徒弟。”

糖糕给杨乾捏完肩膀后,摆摆手,又钻到杨豹身边,挨着他坐下后,噘嘴说道,

“不是我们村的。

也不是张家村的,

就是一开始的流民呐,

下午的时候,您不是忙着看诊么,

他们的小孩,看师兄好欺负,就拿小石子砸他,

那我可不能忍,当时就打回去了。

哼,他们一看就是没吃饱饭的,连我两拳都挨不住,哭着喊着跑了。”

听到这,杨乾哭笑不得,他伸手揉揉糖糕的头,又朝杨豹温声道,

“以后跟着我外出看诊,要被什么人欺负了,

尽管打回去,出了什么事、有我兜着,

好歹是我的徒弟,可不能受委屈。”

杨豹挠挠头,一脸天真嘿嘿笑道,

“杨乾哥哥,那不能呀,

他们可受不住我的打,要打死人啦,

哥哥要生气的。”

一听这话,杨乾才想起来,杨豹是被杨虎一手练出来的,看着好欺负、身手好着呢。

不然,杨虎也不放心杨豹来保护自己。

杨乾无奈笑笑,他没有再说什么,又休息了会,收拾好药箱后,准备打道回府。

刚走到村口,就听身后传来阵喊声,

“杨大夫,等等、等等!”

杨乾三人脚步一顿,扭头看去。

在他们身后,张小翠快步朝他们跑来。

杨乾眉头一皱,疑惑道,

“怎么了,莫不是你相公的腿有什么不适?”

张小翠气喘吁吁,跑到三人跟前停下,她一抹额头汗珠,笑道,

“哎呀,我家那个怎么样都好,

我是想说,你们这个时候赶回去、等到杨家村的时候,

怕是已经很晚了,这赶路也需要体力呢,

不如留下来、在我家吃个饭再走。”

杨乾下意识摆摆手,

“不用不用,我们体力好,脚程快,而且现在也不太饿……”

话音未落,糖糕肚子传来“咕噜噜”一阵响声。

糖糕脸一红,捂着肚子往杨豹身后躲,羞恼道,

“我、我才不饿……”

杨乾无奈摇摇头,朝张小翠拱手道,

“那就……叨扰了。”

张小翠抿嘴一笑,连连摆手,

“不妨事、不妨事,

走吧,张墨在家做饭呢,

别看他腿断了,做饭还是没问题的。”

杨乾笑着和张小翠寒暄几句,便跟在她身后、往村里走。

去张小翠家,得路过羲和庙。

当杨乾来到羲和庙附近时,他余光撇到庙前,有些动静。

他扭头看去,发现是张家村里的孩子,正和住在羲和庙的流民的孩子,玩在一起。

当然,这一幕稀松平常,并无什么好惊讶的。

但杨乾还是心头一跳,有不好的预感。

流民的孩子伸手,将一小块馒头递给村里的孩子。

流民孩子的胳膊露在外面,即使光线昏暗,杨乾还是看清楚,他胳膊上大片大片的紫红色皮疹。

而村里的孩子,欣然接过馒头、大口吃下。

杨乾听着两个孩子天真烂漫的笑声,收回目光,摇摇头,继续往前走。

看来,晚上回去后,他得想想,什么药方能治疗猩红热。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到底还是要先做好防御措施。

想到这,杨乾心里升起一丝急切,想快些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