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杏是刘家村的女子,从小与父亲刘结实相依为命,刘结实是一个樵夫,主要以砍柴为生。父女二人的日子虽不富裕,但也温馨幸福。
平时刘结实打柴卖柴,刘杏在家里洗衣做饭,并做些女红刺绣拿到集市上去卖,这样可以帮助父亲减轻一些负担。
刘杏儿不但勤劳善良,样貌也是没得说,从小长的就乖巧可人,人见人爱,如今刘杏儿也十八岁了,按照当地的习俗,也到了适婚年龄。
来给刘杏儿提亲的人很多,可一听说要倒插门就犹豫了,日子能过得去的家庭,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儿子留在身边,不愿意让儿子去女方家里。
就这样,刘杏儿的婚事一直悬着,刘结实见别人家女儿都配了好姻缘,就很着急。
刘杏儿理解父亲的心思,就劝慰他说道:“爹爹不用担心,如今我的姻缘还不透,等姻缘透了自然就能找到一个如意郎君。”
刘结实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女儿,就说道:“你可以考虑是男方家里过日子。”
刘杏儿说道:“那怎么行?我不放心父亲一人在家,如果没人愿意上门,我就做老姑娘照顾爹爹一辈子。”
刘结实听了女儿的话,虽然不赞同,但心中很是欣慰。
新年的时候,刘杏儿去姨娘家走亲戚,姨娘就问起了她的婚事,刘杏儿就说自己要招个上门女婿,可一直没有合适的。
姨娘一听面露喜色,说道:“我邻居家有三个儿子,因为家里穷,愿意让一个儿子出去,我与你说说?”
刘杏儿毕竟是个大姑娘,有点不好意思,红着脸说道:“那就麻烦姨娘了。”
当日,姨娘就安排二人见了面,那男子叫安家贵,今年二十岁,二人一看都很满意,过完年就定亲了。
因为刘结实年纪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急需一个人撑起这个家,于是定亲后俩月二人就成亲了。
成亲后,安家贵就接替了岳父的营生,每日上山砍柴,刘杏在家里洗衣做饭,做女工,有时候也会去山里采草药换钱,小日子过得也算可以。
正当一切充满希望的时候,刘结实却病倒了,治疗了几个月也没有治好,临终前,他对安家贵说道:“我把杏儿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待她!”
安家贵说道:“岳父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对杏儿的!”刘结实听了,就放心地闭上了眼睛,刘杏儿扑在父亲的床前放声痛哭。
刘杏儿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姑娘,她想,夫妻二人只靠打柴过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要想让日子越过越好,还要想其他办法。
于是就给丈夫商量,说自己可以去大户人家做工,夫妻二人辛苦两年,攒些钱以后做个小生意,才是长久之计。
毕竟是年轻夫妻,安家贵有些舍不得与妻子分开,可刘杏儿说暂时分离就是为了长久相聚,安家贵想想觉得有道理,就同意妻子去城里做工。
刘杏儿模样漂亮,心灵手巧,来到人市上,很快就被县城姓李员外家请去了,让她去做厨娘,工钱开得也不低。
刘杏儿干起活来任劳任怨,从不偷懒,而且干净麻利,饭菜做得又好,很快就受到了李夫人的认可,发工钱时总是多给她一些,可刘杏儿是一个正直的人,说什么都不要。
李夫人见她这样正直,就会给她买衣服鞋袜,其实找一个像她这样的厨娘不容易,李夫人是想把她长期留在家里。
眨眼间和丈夫分开一个多月了,刘杏儿就很思念丈夫,担心他在家里吃不好,睡不好,月底预支了一点工钱,刘杏儿就去集市上,看丈夫有没有过来卖柴,她的运气还不错,就看见安家贵刚卖完柴准备走。
她就叫住了他,刘杏儿觉得丈夫辛苦,就请到到面馆里吃了一碗面,又买些点心让他带回去,临走时,千叮嘱万嘱咐,要他一定要好好吃饭睡觉,如果砍柴累了就歇一歇。
安家贵说道:“我知道了,你也不要太累了,如果太辛苦,就不要干了,跟我回家去。”
虽说主家很好,但伺候人的活确实不好干,辛苦是肯定的,但刘杏儿怕丈夫担心,就说自己做得活很轻,一点都不累,要他放心。
每个月发工钱后,主家都会给佣人们半天假,让他们出去转转,每次,刘杏儿就会去街上找卖柴的丈夫,一开始,夫妻二人见面都相互问候,互相关心,后来就变成一问一答了。
刘杏儿见丈夫越来越冷淡,还以为他是太累了,不愿意说话,就没有多想,嘱咐丈夫一定要好好歇歇,不要再砍柴了,并说,自己再干一年,攒些钱做个小买卖,就苦尽甘来了。
这年中秋节,李夫人就准了刘杏儿两天假,让她回家和丈夫团聚,毕竟是年轻夫妻,长期分居也不行。
临走时,李夫人就让刘杏带了两盒点心,一直烧鸡,还有一些瓜子,红枣等吃食,刘杏儿谢了李夫人,就出了门。
她走到街上,看见街边围了一群人,只听见一个男子大声说道:“这个小叫花子,今天不好好教训他,他就不长记性。”
两声清脆的巴掌声响起,随后就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刘杏赶紧挤进人群,就看到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这孩子衣衫破烂,头发凌乱,站在哪里抹眼泪。
孩子旁边站着一个一脸横肉的中年男子,刘杏儿就看不惯这种人,连个孩子都要欺负,就在那男子再次抬起手的时候,刘杏儿呵住了男子。
“住手,他只是一个孩子,你干嘛要打他?”
中年男子听到声音,就朝刘杏儿看去,说道:“吆喝,来了个吃饱撑的!他偷吃了我的馒头,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你说该不该打?”
刘杏儿也没有好脸色,说道:“他实在是太饿了,即便是你说的这样,你也不能打人啊!”
“呵呵,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好心,你就帮忙把钱付了!”
“多少钱?”
中年男子一看有戏,就眯起眼睛掐着指头算,说道:“被我发现的都偷吃四次了,你拿八个铜板,我没发现的就算了。”
刘杏儿从兜里掏出了八个铜板给了那个中年男子,那中年男子接过铜板,对着那个孩子说道:“小乞丐,今天算你走运。”说着就走了,众人也跟着散去了。
刘杏儿问那孩子叫什么,几岁了,为啥在这里乞讨,可那孩子就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她见孩子可怜,就从包袱里拿出了一些吃食装进孩子的褡裢里,把那只烤鸭也给了他,然后就朝县城外走去。
她家离县城有三四十里路,刘杏儿一刻不停地赶路,走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她看到大门紧闭,就喊丈夫开门。
过了好一会,安家宝才揉着惺忪的睡眼来开门,一看是妻子,脸上的表情就有些不自然,说道:“你怎么回来了?”他说着就大步朝卧房走去。
刘杏儿刚要跨进卧房的门,安家宝却折了回来,他接住她手里的包袱放在桌子上,说道:“你还没有吃饭吧?走,灶房里有饼子,我给你热一下吃。”刘杏此时是又饿又累,就跟着丈夫去了灶房。
她看到灶台上摆着一盘没吃完的猪肉,那猪肉都是瘦的,一点肥油都没有,刘杏觉得奇怪,因为安家宝最喜欢吃肥肉,瘦肉他嫌不过瘾。
毕竟快一年没有回家了,也许丈夫的饮食习惯变了呢?刘杏儿就没有往深处想,安家宝给她热好饼子,说要上厕所,就出去了。
其实他并没有去厕所,而是去了卧房,不一会儿,就有一个女子捏手捏脚的从卧房里走了出来,顺着墙根溜走了。
刘杏儿正在吃饼子,就听见大门外一声女子的惊叫,她顾不上多想,就本能地跑了出去,结果看到安家宝走到了门口。
她不解地看着丈夫,问道:“刚才是怎么回事?我怎么听到一个女子的叫声?”
安家宝心头一紧,随后说道:“哪里有女子,我刚才绊住了一块石头,差一点没摔倒,就忍不住叫出了声。”
她明明听见是一个女声,丈夫却说是他的声音,刘杏儿有些懵,但也没有追究,夫妻二人就回房休息去了。
常言道:“小别胜新婚。”刘杏儿和安家宝这对小夫妻已经快分开一年了,按理说应该胜新婚才对,可安家宝却说,刘杏儿走了一天的路太累了,让她早点歇息,夫妻二人便各自睡下了。
次日,安家宝上山砍柴,刘杏儿就在家里收拾屋子,缝缝补补。突然那个小乞丐就走进了屋子,刘杏儿看到他吓了一跳,赶紧就给他找吃的。
刘杏是刘家村的女子,从小与父亲刘结实相依为命,刘结实是一个樵夫,主要以砍柴为生。父女二人的日子虽不富裕,但也温馨幸福。
平时刘结实打柴卖柴,刘杏在家里洗衣做饭,并做些女红刺绣拿到集市上去卖,这样可以帮助父亲减轻一些负担。
刘杏儿不但勤劳善良,样貌也是没得说,从小长的就乖巧可人,人见人爱,如今刘杏儿也十八岁了,按照当地的习俗,也到了适婚年龄。
来给刘杏儿提亲的人很多,可一听说要倒插门就犹豫了,日子能过得去的家庭,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儿子留在身边,不愿意让儿子去女方家里。
就这样,刘杏儿的婚事一直悬着,刘结实见别人家女儿都配了好姻缘,就很着急。
刘杏儿理解父亲的心思,就劝慰他说道:“爹爹不用担心,如今我的姻缘还不透,等姻缘透了自然就能找到一个如意郎君。”
刘结实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女儿,就说道:“你可以考虑是男方家里过日子。”
刘杏儿说道:“那怎么行?我不放心父亲一人在家,如果没人愿意上门,我就做老姑娘照顾爹爹一辈子。”
刘结实听了女儿的话,虽然不赞同,但心中很是欣慰。
新年的时候,刘杏儿去姨娘家走亲戚,姨娘就问起了她的婚事,刘杏儿就说自己要招个上门女婿,可一直没有合适的。
姨娘一听面露喜色,说道:“我邻居家有三个儿子,因为家里穷,愿意让一个儿子出去,我与你说说?”
刘杏儿毕竟是个大姑娘,有点不好意思,红着脸说道:“那就麻烦姨娘了。”
当日,姨娘就安排二人见了面,那男子叫安家贵,今年二十岁,二人一看都很满意,过完年就定亲了。
因为刘结实年纪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急需一个人撑起这个家,于是定亲后俩月二人就成亲了。
成亲后,安家贵就接替了岳父的营生,每日上山砍柴,刘杏在家里洗衣做饭,做女工,有时候也会去山里采草药换钱,小日子过得也算可以。
正当一切充满希望的时候,刘结实却病倒了,治疗了几个月也没有治好,临终前,他对安家贵说道:“我把杏儿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待她!”
安家贵说道:“岳父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对杏儿的!”刘结实听了,就放心地闭上了眼睛,刘杏儿扑在父亲的床前放声痛哭。
刘杏儿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姑娘,她想,夫妻二人只靠打柴过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要想让日子越过越好,还要想其他办法。
于是就给丈夫商量,说自己可以去大户人家做工,夫妻二人辛苦两年,攒些钱以后做个小生意,才是长久之计。
毕竟是年轻夫妻,安家贵有些舍不得与妻子分开,可刘杏儿说暂时分离就是为了长久相聚,安家贵想想觉得有道理,就同意妻子去城里做工。
刘杏儿模样漂亮,心灵手巧,来到人市上,很快就被县城姓李员外家请去了,让她去做厨娘,工钱开得也不低。
刘杏儿干起活来任劳任怨,从不偷懒,而且干净麻利,饭菜做得又好,很快就受到了李夫人的认可,发工钱时总是多给她一些,可刘杏儿是一个正直的人,说什么都不要。
李夫人见她这样正直,就会给她买衣服鞋袜,其实找一个像她这样的厨娘不容易,李夫人是想把她长期留在家里。
眨眼间和丈夫分开一个多月了,刘杏儿就很思念丈夫,担心他在家里吃不好,睡不好,月底预支了一点工钱,刘杏儿就去集市上,看丈夫有没有过来卖柴,她的运气还不错,就看见安家贵刚卖完柴准备走。
她就叫住了他,刘杏儿觉得丈夫辛苦,就请到到面馆里吃了一碗面,又买些点心让他带回去,临走时,千叮嘱万嘱咐,要他一定要好好吃饭睡觉,如果砍柴累了就歇一歇。
安家贵说道:“我知道了,你也不要太累了,如果太辛苦,就不要干了,跟我回家去。”
虽说主家很好,但伺候人的活确实不好干,辛苦是肯定的,但刘杏儿怕丈夫担心,就说自己做得活很轻,一点都不累,要他放心。
每个月发工钱后,主家都会给佣人们半天假,让他们出去转转,每次,刘杏儿就会去街上找卖柴的丈夫,一开始,夫妻二人见面都相互问候,互相关心,后来就变成一问一答了。
刘杏儿见丈夫越来越冷淡,还以为他是太累了,不愿意说话,就没有多想,嘱咐丈夫一定要好好歇歇,不要再砍柴了,并说,自己再干一年,攒些钱做个小买卖,就苦尽甘来了。
这年中秋节,李夫人就准了刘杏儿两天假,让她回家和丈夫团聚,毕竟是年轻夫妻,长期分居也不行。
临走时,李夫人就让刘杏带了两盒点心,一直烧鸡,还有一些瓜子,红枣等吃食,刘杏儿谢了李夫人,就出了门。
她走到街上,看见街边围了一群人,只听见一个男子大声说道:“这个小叫花子,今天不好好教训他,他就不长记性。”
两声清脆的巴掌声响起,随后就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刘杏赶紧挤进人群,就看到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这孩子衣衫破烂,头发凌乱,站在哪里抹眼泪。
孩子旁边站着一个一脸横肉的中年男子,刘杏儿就看不惯这种人,连个孩子都要欺负,就在那男子再次抬起手的时候,刘杏儿呵住了男子。
“住手,他只是一个孩子,你干嘛要打他?”
中年男子听到声音,就朝刘杏儿看去,说道:“吆喝,来了个吃饱撑的!他偷吃了我的馒头,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你说该不该打?”
刘杏儿也没有好脸色,说道:“他实在是太饿了,即便是你说的这样,你也不能打人啊!”
“呵呵,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好心,你就帮忙把钱付了!”
“多少钱?”
中年男子一看有戏,就眯起眼睛掐着指头算,说道:“被我发现的都偷吃四次了,你拿八个铜板,我没发现的就算了。”
刘杏儿从兜里掏出了八个铜板给了那个中年男子,那中年男子接过铜板,对着那个孩子说道:“小乞丐,今天算你走运。”说着就走了,众人也跟着散去了。
刘杏儿问那孩子叫什么,几岁了,为啥在这里乞讨,可那孩子就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她见孩子可怜,就从包袱里拿出了一些吃食装进孩子的褡裢里,把那只烤鸭也给了他,然后就朝县城外走去。
她家离县城有三四十里路,刘杏儿一刻不停地赶路,走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她看到大门紧闭,就喊丈夫开门。
过了好一会,安家宝才揉着惺忪的睡眼来开门,一看是妻子,脸上的表情就有些不自然,说道:“你怎么回来了?”他说着就大步朝卧房走去。
刘杏儿刚要跨进卧房的门,安家宝却折了回来,他接住她手里的包袱放在桌子上,说道:“你还没有吃饭吧?走,灶房里有饼子,我给你热一下吃。”刘杏此时是又饿又累,就跟着丈夫去了灶房。
她看到灶台上摆着一盘没吃完的猪肉,那猪肉都是瘦的,一点肥油都没有,刘杏觉得奇怪,因为安家宝最喜欢吃肥肉,瘦肉他嫌不过瘾。
毕竟快一年没有回家了,也许丈夫的饮食习惯变了呢?刘杏儿就没有往深处想,安家宝给她热好饼子,说要上厕所,就出去了。
其实他并没有去厕所,而是去了卧房,不一会儿,就有一个女子捏手捏脚的从卧房里走了出来,顺着墙根溜走了。
刘杏儿正在吃饼子,就听见大门外一声女子的惊叫,她顾不上多想,就本能地跑了出去,结果看到安家宝走到了门口。
她不解地看着丈夫,问道:“刚才是怎么回事?我怎么听到一个女子的叫声?”
安家宝心头一紧,随后说道:“哪里有女子,我刚才绊住了一块石头,差一点没摔倒,就忍不住叫出了声。”
她明明听见是一个女声,丈夫却说是他的声音,刘杏儿有些懵,但也没有追究,夫妻二人就回房休息去了。
常言道:“小别胜新婚。”刘杏儿和安家宝这对小夫妻已经快分开一年了,按理说应该胜新婚才对,可安家宝却说,刘杏儿走了一天的路太累了,让她早点歇息,夫妻二人便各自睡下了。
次日,安家宝上山砍柴,刘杏儿就在家里收拾屋子,缝缝补补。突然那个小乞丐就走进了屋子,刘杏儿看到他吓了一跳,赶紧就给他找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