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的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扑在一座新坟上痛哭流涕,“相公,你怎么那么狠心呀,咱们的儿子刚出生你就不要我们了,以后我们母子可怎么活呀……”
女子悲切的哭声随着秋风飘得很远,村里的人听到也不禁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大家都说她太可怜了。
女子名叫刘云娘,刘云娘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她刚出生母亲就离世了,三岁时父亲也离她而去,她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刘云娘十六岁的时候,嫁给了老实巴交的樵夫王大壮,王大壮勤劳肯干,每天上山砍柴,刘云娘在家里纺线织布,做家务,夫妻二人的小日子虽不富裕,但甜蜜幸福。
成亲几个月之后,刘云娘就有喜了,妻子怀孕之后,王大壮干活就更卖力了,回到家里还帮助妻子生火做饭,刘云娘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立秋那日,刘云娘顺利生下一个男婴,夫妻两个看着刚出生的儿子,满眼都是喜悦,他们给孩子起名有望,寓意以后的日子就有了希望。
为了给妻子增加营养,王大壮就去山上打野兔子,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虾,把妻儿养的白白胖胖的,他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原本以为日子就这样幸福的过下去,直到天长地久,可天有不测风云,王大壮在一次砍柴时,因为雨天地滑摔下山崖,就丢了性命。
刘云娘抱着儿子哭的死去活来,村民们见孤儿寡母很是可怜,就地埋葬了王大壮。今日是王大壮头七的日子,刘云娘就来给丈夫上坟,想到丈夫年纪轻轻几撒手人寰,撇下他们孤儿寡母艰难度日,忍不住大放悲声。
刘云娘哭累了,就坐在坟前与丈夫说话,把自己的思念和苦楚都一股脑的说了出来。直到天擦黑才抱着孩子回去。
刘云娘才二十岁就成了寡妇,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好心的大娘大婶们就劝她再往前走一步,可刘云娘却不愿意再嫁,她是怕儿子受委屈。
一个寡妇生活真的很不容易,除了要照顾孩子,还要挣钱维持生计,刘云娘就把孩子背在背上下地干活,无论是酷暑寒冬都是如此。
王有望长到三岁的时候,刘云娘就省吃俭用把他送到学堂读书,教书的先生是一个落地秀才,他见刘云娘生活不易,就不收王有望的学费,刘云娘过意不去,就给秀才做鞋袜表示感谢。
秀才二十七八岁,还没有婚配,二人在交往的过程中就暗生情愫,秀才的母亲知道儿子与刘云娘交往过密后就出来阻挠,说刘云娘是克夫命,让秀才离她远一点,就这样,一段感情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这件事情之后,刘云娘再也不敢奢望会有新的感情,她一心只想着把儿子养大成人,让他读书识字,将来考取功名,也算对的起九泉之下的丈夫了。
王有望这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先生讲的知识他一听就会,读书也是过目不忘,他见母亲辛苦供自己读书,就下决心要出人头地,将来报答母亲。
岁月匆匆,光阴似箭,眨眼间王有望就长成人了,十年寒窗苦读终于一举成名考中进士,朝廷就封他回乡做了知县。
王有望做了知县,刘云娘的苦日子也熬到头了,从此过上了吃喝不愁的日子,刘云娘时刻教导儿子,一定要做个为老百姓当家做主的好官。
王有望遵从母亲教诲,他清正廉明,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他的好名声不胫而走,朝廷得知后又提拔他做了知府。
王有望去几百里之外上任,本来是要带着母亲一起去的,可刘云娘却说自己水土不服,不愿意去。
王有望见母亲执意不去,就给母亲留下一些银子,并买回一个小丫鬟伺候母亲,他便去上任了。
王有望做了知府之后,巡抚大人就把自己的独生女儿嫁给了他,从此之后他也有了自己的小家。
因为公务繁忙,还有家庭的牵绊,王有望每年只能回老家两次去看望母亲,每次回去刘云娘都特别高兴,给儿子做他最爱吃的饭菜,给他讲小时候的事情。
王有望也想多陪陪母亲,可无奈现实不允许,他最多只能在家两个晚上就要匆匆离开。每次分别,刘云娘就拉着儿子的手交代一番,要他注意休息,不要累着,不要牵挂自己。
等王有望离开后,她转身就是泪流满面,如今儿子功成名就,她打心眼里高兴,但也愈发感到孤单。时间很快来到了几十年后,刘云娘也快百岁了,伺候她的小丫鬟也早不在人世,王有望又买来两个丫鬟伺候她。
王有望也从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变成了迟暮老者,他已经是儿孙满堂,如今的王有望早已不在衙门任职了,因为儿孙都在京城,王有望就留在了京城含饴弄孙,安享晚年。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人活到七十就算是高寿了,而刘云娘马上就一百岁了,是当地有名的老寿星,按照当地的规矩,一百岁的寿宴是必须要举办的,举办寿宴儿孙也是要到场的。
刘云娘就找先生写了一封信,让去京城做客的商人把信捎给儿孙们,王有望收到母亲的信,就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和十个孙子以及众多重孙子往老家赶。
他们赶到家的时候,看到刘云娘是震惊不已,简直不敢相认,原来刘云娘的样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乌发如幕,面若桃花,哪里是百岁的老太?看样子也只有二十多岁的年纪,这王老太是返老还童了?
当地有一种说法,如家中的老人太长寿,而且是鹤发童颜,就会对子孙后代不利,轻则破财罢官,重则子孙受损,性命不保。
王有望是又惊又怕,问母亲到底是怎么回事?刘云娘就说出了原因,原来就在几天前,她去给老伴上坟的时候就睡着了,醒来之后容貌就变了,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王有望越想越怕,说道:“娘莫不是生病了?”就立刻派人去请郎中来为刘云娘诊治。
刘云娘说道:“我这病有蹊跷,恐怕郎中也是束手无策,我的寿辰不是就要到了吗?你把终南山的清虚道长请来参加寿宴,或许他有办法。”
王有望就让儿孙去终南山请清虚道长,清虚道长听了他们的描述,说道:“你们先回去吧,老寿星的寿辰我一定会去的。”
刘云娘寿辰这日,清虚道长如约而至,王有望见清虚道长前来,把他安排在上座,宾客到齐之后,酒宴就开始了。
刘云娘在儿孙们的簇拥下,就来到前厅接受大家的祝福,并向宾客们问好,大家看到刘云娘脸上蒙着一层薄纱,都开始议论纷纷。
王有望抱拳说道:“最近母亲身体不适,所以戴上了面纱,诸位吃好喝好!”
清虚道长走到刘云娘身边,抬手轻轻扯下她脸上的面纱,她的容貌就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众人看到刘云娘的脸时,个个都惊得瞪大了眼睛,如白天见了鬼一样。
王有望赶紧把母亲搀扶进房里,把清虚道长也请了进去,清虚道长看看刘云娘的样貌,又看看一屋子的王家子孙,问她的脸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
一个年轻的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扑在一座新坟上痛哭流涕,“相公,你怎么那么狠心呀,咱们的儿子刚出生你就不要我们了,以后我们母子可怎么活呀……”
女子悲切的哭声随着秋风飘得很远,村里的人听到也不禁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大家都说她太可怜了。
女子名叫刘云娘,刘云娘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她刚出生母亲就离世了,三岁时父亲也离她而去,她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刘云娘十六岁的时候,嫁给了老实巴交的樵夫王大壮,王大壮勤劳肯干,每天上山砍柴,刘云娘在家里纺线织布,做家务,夫妻二人的小日子虽不富裕,但甜蜜幸福。
成亲几个月之后,刘云娘就有喜了,妻子怀孕之后,王大壮干活就更卖力了,回到家里还帮助妻子生火做饭,刘云娘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立秋那日,刘云娘顺利生下一个男婴,夫妻两个看着刚出生的儿子,满眼都是喜悦,他们给孩子起名有望,寓意以后的日子就有了希望。
为了给妻子增加营养,王大壮就去山上打野兔子,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虾,把妻儿养的白白胖胖的,他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原本以为日子就这样幸福的过下去,直到天长地久,可天有不测风云,王大壮在一次砍柴时,因为雨天地滑摔下山崖,就丢了性命。
刘云娘抱着儿子哭的死去活来,村民们见孤儿寡母很是可怜,就地埋葬了王大壮。今日是王大壮头七的日子,刘云娘就来给丈夫上坟,想到丈夫年纪轻轻几撒手人寰,撇下他们孤儿寡母艰难度日,忍不住大放悲声。
刘云娘哭累了,就坐在坟前与丈夫说话,把自己的思念和苦楚都一股脑的说了出来。直到天擦黑才抱着孩子回去。
刘云娘才二十岁就成了寡妇,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好心的大娘大婶们就劝她再往前走一步,可刘云娘却不愿意再嫁,她是怕儿子受委屈。
一个寡妇生活真的很不容易,除了要照顾孩子,还要挣钱维持生计,刘云娘就把孩子背在背上下地干活,无论是酷暑寒冬都是如此。
王有望长到三岁的时候,刘云娘就省吃俭用把他送到学堂读书,教书的先生是一个落地秀才,他见刘云娘生活不易,就不收王有望的学费,刘云娘过意不去,就给秀才做鞋袜表示感谢。
秀才二十七八岁,还没有婚配,二人在交往的过程中就暗生情愫,秀才的母亲知道儿子与刘云娘交往过密后就出来阻挠,说刘云娘是克夫命,让秀才离她远一点,就这样,一段感情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这件事情之后,刘云娘再也不敢奢望会有新的感情,她一心只想着把儿子养大成人,让他读书识字,将来考取功名,也算对的起九泉之下的丈夫了。
王有望这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先生讲的知识他一听就会,读书也是过目不忘,他见母亲辛苦供自己读书,就下决心要出人头地,将来报答母亲。
岁月匆匆,光阴似箭,眨眼间王有望就长成人了,十年寒窗苦读终于一举成名考中进士,朝廷就封他回乡做了知县。
王有望做了知县,刘云娘的苦日子也熬到头了,从此过上了吃喝不愁的日子,刘云娘时刻教导儿子,一定要做个为老百姓当家做主的好官。
王有望遵从母亲教诲,他清正廉明,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他的好名声不胫而走,朝廷得知后又提拔他做了知府。
王有望去几百里之外上任,本来是要带着母亲一起去的,可刘云娘却说自己水土不服,不愿意去。
王有望见母亲执意不去,就给母亲留下一些银子,并买回一个小丫鬟伺候母亲,他便去上任了。
王有望做了知府之后,巡抚大人就把自己的独生女儿嫁给了他,从此之后他也有了自己的小家。
因为公务繁忙,还有家庭的牵绊,王有望每年只能回老家两次去看望母亲,每次回去刘云娘都特别高兴,给儿子做他最爱吃的饭菜,给他讲小时候的事情。
王有望也想多陪陪母亲,可无奈现实不允许,他最多只能在家两个晚上就要匆匆离开。每次分别,刘云娘就拉着儿子的手交代一番,要他注意休息,不要累着,不要牵挂自己。
等王有望离开后,她转身就是泪流满面,如今儿子功成名就,她打心眼里高兴,但也愈发感到孤单。时间很快来到了几十年后,刘云娘也快百岁了,伺候她的小丫鬟也早不在人世,王有望又买来两个丫鬟伺候她。
王有望也从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变成了迟暮老者,他已经是儿孙满堂,如今的王有望早已不在衙门任职了,因为儿孙都在京城,王有望就留在了京城含饴弄孙,安享晚年。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人活到七十就算是高寿了,而刘云娘马上就一百岁了,是当地有名的老寿星,按照当地的规矩,一百岁的寿宴是必须要举办的,举办寿宴儿孙也是要到场的。
刘云娘就找先生写了一封信,让去京城做客的商人把信捎给儿孙们,王有望收到母亲的信,就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和十个孙子以及众多重孙子往老家赶。
他们赶到家的时候,看到刘云娘是震惊不已,简直不敢相认,原来刘云娘的样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乌发如幕,面若桃花,哪里是百岁的老太?看样子也只有二十多岁的年纪,这王老太是返老还童了?
当地有一种说法,如家中的老人太长寿,而且是鹤发童颜,就会对子孙后代不利,轻则破财罢官,重则子孙受损,性命不保。
王有望是又惊又怕,问母亲到底是怎么回事?刘云娘就说出了原因,原来就在几天前,她去给老伴上坟的时候就睡着了,醒来之后容貌就变了,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王有望越想越怕,说道:“娘莫不是生病了?”就立刻派人去请郎中来为刘云娘诊治。
刘云娘说道:“我这病有蹊跷,恐怕郎中也是束手无策,我的寿辰不是就要到了吗?你把终南山的清虚道长请来参加寿宴,或许他有办法。”
王有望就让儿孙去终南山请清虚道长,清虚道长听了他们的描述,说道:“你们先回去吧,老寿星的寿辰我一定会去的。”
刘云娘寿辰这日,清虚道长如约而至,王有望见清虚道长前来,把他安排在上座,宾客到齐之后,酒宴就开始了。
刘云娘在儿孙们的簇拥下,就来到前厅接受大家的祝福,并向宾客们问好,大家看到刘云娘脸上蒙着一层薄纱,都开始议论纷纷。
王有望抱拳说道:“最近母亲身体不适,所以戴上了面纱,诸位吃好喝好!”
清虚道长走到刘云娘身边,抬手轻轻扯下她脸上的面纱,她的容貌就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众人看到刘云娘的脸时,个个都惊得瞪大了眼睛,如白天见了鬼一样。
王有望赶紧把母亲搀扶进房里,把清虚道长也请了进去,清虚道长看看刘云娘的样貌,又看看一屋子的王家子孙,问她的脸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