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世纪之战

在未来的某时,柯与金昌的那一战,被交战的两个国家、甚至周边有幸一观的国家记入了史册。那时还未曾有过“世纪”的说法,要景岚说,称之为“世纪之战”也不为过。参战总人数多达六十万,金昌作为守方人数比柯少了一倍不止却不倚杖城池御敌,如此种种都可谓百年以来的首例。

鼓声如同运动员冲出起跑线时的枪响,震颤着每一个人的心脏。景岚站在蔡武身侧,耳旁是蔡武接连不断下达的指令,看着脚下无数生命的嘶吼与拼杀,恍惚中有几分不真切。只是几秒之间便有数不清的人倒下,其后的人也不及细想,更无空闲去哀悼和恐惧,只能提着剑迎上敌人的刀锋。战争不过打响了一分钟不到,景岚的指尖已变得冰冷。

“……有些不妙。”随着战事的进行,蔡允突然低声道。景岚仿佛梦中惊醒,强迫自己抛开冗杂的思绪,将注意力集中在战场上。

宁王的指挥比聂王不知高了多少档次,就连带的兵也似乎更为神勇。本就作防御姿态的金昌兵被强硬的攻势打得隐有败退之势,整体开始出现小幅度的后撤。

空气中传来淡淡的焦油味道,景岚警觉地凝眸向柯兵后方看去。来不及与蔡武汇报,景岚大吼出声:“二卫架盾!”

士兵们很快听明白这句命令的意思,首排前锋身后的盾兵立刻将手中长牌举过头顶。下一瞬,密如细雨的箭矢燃着火团,像流星一般从柯兵阵营里飞入战场。它们所携却非美好的心愿,而是鬼使的呼啸。

因为景岚及时的指挥,金昌军队后排损失不严重,但前排却因此乱了方寸,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崩溃。景岚眉头紧皱,突然盯住柯兵阵型的一处不动了。

本想对景岚的决策稍作鼓励的蔡武意识到景岚的异样,问道:“怎么了?”

景岚正要从09中取物的手僵住:“……可否让我带一队骑射兵?”

“多少人?”

“半百足矣。”反正主要是他在输出,带兵不过掩人耳目而已。

蔡武点头:“可。”

景岚翻下战车,从旁牵了一匹马,到待机的骑射兵阵处喊道:“队末的五十人出列,拎上弓随本王来!”

待人在景岚面前整顿好,景岚调转马头,示意他们跟上。驾马途中,景岚悄悄从09中取出一把自制弩机,“子弹”被他做成了梭形,一次可在弹道里填装五枚。说是弩,实际上射速与威力都能媲美使用火药的枪械了。

脚下地势变高,景岚压下身子,带领一队人潜入到他提前堆好的石头掩体后。

“下马跟上。”景岚命令道。

骑射兵们虽然跟着景岚,但也觉得奇怪,平时他们训练时也不见景岚来布置过战略,这临时唱的哪一出啊?

景岚要求所有人在石头后站好,找一处视野开阔的缝隙旁边待命。士兵们各自寻找站位,惊异地发现基本上每隔一丈左右,都有一处合适的输出点。压下心中疑虑,士兵们眼睛盯着战场,耳朵留意着景岚的动静。一见景岚举起弩,他们纷纷捏紧手中的弓,一只手已摸向背后的箭筒。

“你们先别动,看着。”景岚喝止了士兵们的动作,开口说的同时手指已扣动扳机,“三点钟,六十丈。”

士兵只看见一个狭长的黑影闪过,飞速窜进敌方阵营里,正好射中一个因为抬臂而露出破绽的盾兵。

“明白了吗,”景岚眼睛继续盯着战场,“就按这个节奏找机会。柯在开始打得很刚猛,如今盾兵已经开始疲乏了。”

不再与骑射兵们多言,景岚继续开始“补刀”。每隔几秒,都有一个盾兵中“暗器”倒下,但因为凶器实在不明显,并没有被察觉到。

“嗖——”一支箭矢破风而出,正中一个柯兵的太阳穴,贯穿了他的头颅。这一下可比景岚有张力多了,那一片的柯兵开始警戒起来。

“不错。”景岚赞许地轻笑一声,被夸奖的士兵顿时受宠若惊。

被鼓舞的骑射兵们纷纷拉弓,又有数十支箭矢射中目标。这一变数很快引起了宁王的注意,立刻改变阵型让那一片的士兵退避,同时令弓箭手“关照”景岚所在之处。

“裕王,不行了。”被敌方的箭矢压的抬不了头的骑射兵懊恼地向景岚汇报。

景岚早也缩回了头:“不急,你们很好地缓解了一线的压力。”

果不其然,少了一部分柯兵弓箭手的骚扰,金昌不再像最开始那样被动。这几日的演练成效突显出来,金昌士兵很快调整姿态回击,开始逐渐扳回局势。宁王也不是善茬,立刻集中火力向某一处施压,企图打出突破口。

摸了摸耳朵上的一只闪着亮光的耳骨夹,景岚突然开口:“各位,你们怕死吗?”

众人闻言先是一愣,但很快理解了景岚的意图,凝重地摇头。景岚微微一笑,淡如清风的笑意中似隐藏着一丝悲悯与动摇;士兵们来不及细品这转瞬即逝的表情,只觉不过是自己一时的幻视。

“本王打头阵,你们跟上。”说罢,景岚突然补充道,“不要雁字形,跟紧我。”

不要雁字形?众士兵哗然,那样火力不会更为集中吗?本来裕王就够拉仇恨的了,大家还挤成一堆,这不就是扎堆儿地送人头吗?

“只管听令。”景岚无视个别异议,猫腰潜行到拴马的巨石之后。五十人中,已有四个在方才的箭雨中丧命。景岚骑上马,提着长枪向外走去。

……长枪?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裕王是何时拿的长枪,竟无一人注意到?

回望身后,景岚见大家都上了马,一声令下:“冲!”

迎着密集的箭只,景岚抬起手。

跟在景岚身后的士兵里文笔最好的那个这样描述他那日所见的一幕:裕王手中的长枪恍若舞出了火花,叮叮当当的碰撞声仿佛雨打芭蕉那样急促。裕王的身姿稳得宛如巍峨的雪山,连烈日都一并遮蔽了去。

士兵们跟在景岚身后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景岚拦下所有近身的箭矢。连敌军看见这一幕都手脚发麻,攻击曾一度减弱下来。

到了柯兵的箭只够不到的距离,景岚回首问:“余下多少人?”

“回裕王殿下,还剩三十四人。”

“……抱歉。”景岚的声音轻得没人能听清,只是很快他便作出了更为坚决的发言,“本王定让柯兵以百倍偿还。”

景岚让骑射兵归队后,来到蔡武所在的战车下,用坚定的目光注视着蔡武。

蔡武的视线只在景岚脸上停留了一瞬:“去吧。”

景岚沉默地一抱拳,接过蔡允递来的象征权力的兵符。那不是夏子遇作为皇帝给景岚的兵符,而是蔡家军的虎符。

“蔡家军听令,随本王上!”

就如景岚与蔡武先前计划过的那般,承压的圆阵因不敌而逐步后退,引诱柯兵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待宁王察觉到之时,他们已有小半兵力陷入包围。宁王立刻下令斩断“头颅”,抛弃那一部分前锋掩护主力撤退,却不想被景岚带领的蔡家兵在后撤途中逮了个正着。没有料到作为主力的蔡家兵居然游走在外围,柯自己的前锋被金昌的禁军大军淹没,主力部队阵型已乱,恍若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隔着纷乱的人群,景岚与宁王对上视线。这是景岚与宁王第一次的见面,也是最后一次。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里杀气森然:

“杀!”

另一边,蔡武指挥着后排骑射兵摆阵支援,景岚与蔡武遥隔一里依旧能很好地配合,指引部队进退自如。

金昌兵愈战愈勇,柯兵却已几乎没了战意,后方开始出现逃兵。

看着已退到自家的临时大本营的柯兵,屠九一抹脸上的血迹,靠近景岚:“殿下,眼下如何是好?”

景岚黑发高束,银白色鳞甲上点缀的斑斑血迹和凹痕格外引人注目。骑在白马上的景岚仿佛众军的信仰,大家都屏息等待着景岚的决定。

在战车上的蔡武远远地看着那边,这个距离他已支援不上了。

景岚看着不远处仓皇逃窜的柯兵,左手一挥,宁王的头颅被他抛开。几乎是同一时刻,远在战车上的蔡武也如景岚之前那般翻下车,矫健的身手一如他年轻时的样子。

“——追!”

随着蔡武与景岚同时下令,金昌士兵振声如雷,扬起的兵刃在阳光下闪着异彩。

曦和一年九月,金昌大败柯军。同年十月,柯与金昌互换国书,约定十年内不得通商,百年内不得来犯。

十月末,送走柯来使的夏子遇终于下令让驻守南沙的将士们回一趟都城了。

“终于能回去了。”景岚伸了个懒腰,对一旁的蔡云投来的白眼习以为常。

“你就不能自己回去睡?”蔡云由于经常吐槽景岚,话说的越来越多了。

景岚嘿嘿一笑:“这里安心一些嘛。”

“睡好了就走。”

“别这么小气嘛……等回了都城,我请你去金玉楼吃个够。”景岚边向帐外走,边讨好似的地向蔡云陪笑——

却正好看到蔡云终于支持不住而倒下的一幕。

“……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