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 7 章

第二天一大清早,沈寄就起床和魏大娘忙活上了。

要赶早集,就不能慢慢的走去了。

搭了王二叔进城的牛车,沈寄不到十岁免费,魏大娘一文钱。

然后两个背篓就被两人抱在怀里,省得占位置。

还有一个小桌子、两张小凳子、一个小炉子叠放着,便也收了两文钱。

一起赶集的人看到了就问道:“魏大娘,你们这是要做什么呢?”

大家一起去,这是瞒不住的。

魏大娘便笑道:“去卖鱼丸汤,伢子们送来的鱼多了,”

有几个小孩便往她们背篓里瞅。

沈寄笑着说:“还是生的,得去了现煮。不然凉了有腥味。”

可惜到了集上,已经没有什么好位置了。只得找了一处稍微显眼的位置把摊子摆上。

一起赶集的村民也各自占了位置摆起摊子。

沈寄她们旁边的是同村何老幺的竹编小器物。

不及多看,魏大娘便开始生小炉子的火。

沈寄则动手把捏好的鱼丸等物摆放到小桌子上。

沈寄不会生火,而且她等会儿是做汤的人,也不适宜弄得灰头灰脸的。

今天她还特意穿了魏大娘给做的一件素净的衣服,这样看着也干净些。

火升起来,沈寄把汤底放到上头煮上。

这汤底也是来之前就兑好的。

从第一天开始摸鱼到现在,经过许多次的实践找出来的调料和汤水的最佳配比。

水开了,沈寄揭开锅盖,香味开始四溢。

来前她就同魏家母子商量过了。为了招揽客人,第一天就允许前十位客人各免费试吃一个。

所以,这会儿汤锅开了,她便吆喝起来。

听说可以免费试吃一个,便有人驻足停下,“来一个我试试。”

沈寄便拿起细瓷碗舀了一个出来,配上点汤,再撒上点葱花,“来,您尝尝。”

旁边又来了要试吃的,她照样热情的舀了送上。

然后,又有几个人围了上来。

“嗯,不错,鲜、嫩,味道好。你这个怎么卖啊?”

这第一个客人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看来也是比较有吃螃蟹的精神的。

沈寄笑眯眯的说:“四喜鱼丸,一碗四个,四文钱。”

这会儿第一锅的十个鱼丸已经只剩两个了。

有人说:“哎呀,我还没尝出什么味儿就没了。你再给我舀一个。”

还有这种人哈,要是你一直说没吃出味儿,不得一直白吃啊。

沈寄陪着笑脸,“小本生意,请体谅。而且,您后头还有两个客人等着呢。”

跟这种占便宜没完的人说不通,便把矛盾转移到让他给后头的人让位置上去。

果然,后面的人看只有两个便道:“就是啊,没吃出味儿是你的事。别人都吃出来了。快让开,最后两个了。”

旁边同村的何老幺几个也帮腔,“就是啊,这可是从十来里外背来的。可不容易呢!”

那人这才讪讪走开,嘴里还道:“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不稀罕吃呢。”

沈寄心头窝火,白吃你还这样。

不过,她大学在麦当劳打工的经历让她依然保持了甜美的笑容。

“他不稀罕吃,我稀罕。小姑娘,给我来一碗。”第一个客人掏了四文钱出来。

“我也来一碗,确实不错。”

沈寄一喜,看来镇上的人是要舍得花钱些。

一旁的魏大娘也已经洗净手开张卖了几个福气结出去了。

花样还是之前的十个。

沈寄决定卖过这次再添新花样,卖得好的就可以先保留着。

鱼丸汤生意正式开张,沈寄快手快脚把八个鱼丸下锅,掌握着时间捞起来。

这样才能最鲜嫩,味道也充分进去了。

生意渐渐好起来。

四文钱对镇上的人也不算贵,而且口口相传这就是口碑。

十斤鱼肉,一共做得二百零六个鱼丸,可以卖五十一碗余两个。

一个多时辰,卖了五十碗。

最后剩下六个,分了给一路赶集的几个同村小孩吃。

他们方才在旁边帮腔吆喝,而且总是时不时的望着这边。

两天的时间,又要做鱼丸,编出的福气结不多。

两样一起卖得差不多三百文。

而且,魏大娘和沈寄是一路来的人里最早卖完收摊的。

这会儿离王二叔回去的时辰还早。

把小炉子等物托给何老幺,魏大娘便带着沈寄去街上逛。

先到一家卖衣料的铺子买了几尺还过得去的料子,十五文一尺的。

一看就是给男的做衣服的布料。

魏楹身体养得差不多了,要回私塾去上课。魏大娘准备给他做件新衣。

“寄姐,这次就先给楹儿做新衣服。你先将就我改的两套旧衣穿着,下一次再给你做。”

沈寄知道自己无法反对,于是微笑着说:“好的,大娘。”

反正方才魏大娘给了她三十文。

新衣服她就不求了。

魏大娘着实是高兴。现在有了这两个营生,日子便会好起来的。

不过,她还是带着沈寄去买了丝线和布,绣活她还是不能丢的。

这两样营生是寄姐的,要赚钱得靠寄姐。

绣活可不同,针线和手艺都掌握在她手中。

一路走着便走到了卖肉的摊子旁边。

沈寄的眼忍不住的飘过去,然后就移不开了。好想吃肉啊!

她嘴巴里开始分泌唾液,脚下也迈不开步了。

“大娘,少爷好久没吃过猪肉了。”

魏大娘好笑的看她一眼,“本就是来买肉的,不然干嘛走到这里来?”

沈寄心花怒放的跟着走到肉摊前。

这会儿只有几块零零散散的肉还挂着了,都是给人挑剩的。

不过,正合沈寄的意。

因为肥肉能出油,所以先卖完的总是肥肉,而且价格比瘦肉贵。

肥肉可以卖到十八文一斤,精瘦肉一般在十五文一斤。

这会儿剩下的几块最多只带了点儿肥肉。

魏大娘便同人讲价,讲到十二文一斤,最后买了一块一斤六两多的,二十文钱。

她要人再给点添头,屠户却不大肯了。

在他们讨价还价的当口,沈寄低头看见案板下横七竖八丢了三五根大骨以及一副猪大肠。

看着有些脏,而且一股很大的气味。

沈寄从前买猪下水都喜欢买超市里弄干净的。

不过,现在恐怕没有这种服务。

就是有魏大娘也不舍得钱的。

“老板,这怎么摆在下头?”沈寄指着问。

魏大娘看沈寄一眼,“那些太脏,没人吃的。”

沈寄眼底一亮,那就肯定不值钱了。于是把魏大娘望着,又指指那一堆,意思要这个。

屠户便道:“要添头就是那个了,没有别的。”

魏大娘看沈寄眼里发亮,而且屠户也不好说话,便将信将疑的把那几根大骨和大肠要了。

她背篓里放肉和骨头,猪大肠就包好放在了沈寄的小背篓里,味道着实不好闻。

不过,沈寄这会儿极力忽略,心头只想着美味。

菜倒是不用买,就是买也是回去在同村人的田里买。

所以逛了一圈,也只买了肉和骨头大肠。

到该吃午饭的时候了,魏大娘掏钱买了两个烧饼,和沈寄一人一个。又给魏楹包了一个肉饼。

两人吃着烧饼喝着带来的竹筒水慢慢走到原来的地方等着。

等到王二叔办完了事赶着牛车过来了,照旧是给了一文钱坐着回去。

沈寄背篓里的猪大肠被嫌弃,她也只能坐到最外面。

车上三个妇人在问着魏大娘鱼丸汤的做法。

今天卖了五十碗二百文钱,旁边的人看着都眼红了。

在乡下,几百文钱就够一家人过一个月了。

“那是寄姐做的,我可不会。便是那猪大肠也是寄姐要的。”

众人想了下,魏大娘绣活出众,厨艺却实在不行,想来说的是实话。

便有人凑过来问寄姐,也不再嫌她臭了。

还有大婶拿出给家里孩子买的糖出来要给她吃。

沈寄笑着拒绝了,魏大娘已经买了糖给她吃。

边说边给大婶们看她兜里的一把糖果。

眼见魏大娘在给她递眼色,示意她不可以说,沈寄便笑道:“各位大婶,那是我家的祖传手艺,不能外传的。”

三个大婶的脸色便不如方才好看了,可是也不好逼问。

只能讲了几句酸话,“魏大娘你花二两银子买了寄姐可真是划算,又会做鱼丸汤,还会编福气结。寄姐,那福气结也是祖传手艺不成?”

沈寄点头,“也是,不过那个大婶们拿去拆开来,很快就可以学会了。”

不能什么都藏着不告诉人,不然就会成为全村的公敌了。

说完看魏大娘朝她笑笑,便知道她也是这个态度。

平常也有妇人上门来向魏大娘讨教一些基本绣法的。

果然,回去以后,沈寄正在厨房要处理买回来的肉和大肠,她们便上门来要福气结。

沈寄索性请魏大娘一人送了几个简单的。

她很庆幸魏家母子还算通达,不然她做这些是有阻力的。

那几个人也不是空手来的,有人拿了黄豆,有人拿了家里的萝卜,还有一个拿了青菜,这也算是物物交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