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仔细地搜查了下这些人的身上,不过并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只能估计这帮人是打算去蓟镇给后金当内应的。
想起沈溪说北丐要烧自己的后院,秦书淮便担心北丐会对江河帮不利,于是立即带着众人继续往青乌镇赶。
十一月初七上午,众人终于进了通州境内。往里还没跑多少里路,忽然前方过来几个骑马的壮汉拦在秦书淮等人面前,不等秦书淮开口,对方便问,“请问阁下是秦书淮秦千户否?”
孟威见了那人,喜道,“原来是赵二哥!”
那人看了看孟威,立即拱手道,“原来是孟家大哥,却是好久不见了!”又看了看李敬亭,说道,“敬亭兄!”
李敬亭笑呵呵地拱拱手,“赵兄!”
孟威对秦书淮说道,“秦大人,这是武英殿大汉将军赵景兄弟。”
赵景也不寒暄,立即对秦书淮道,“秦大人,皇上命我等在这等候大人,说见到大人务必请大人立即去宫里一趟,皇上正等着见你哪!”
秦书淮皱了皱眉,其实他现在更担心的是江河帮里的状况。但是崇祯的召见,自己又不可能拒绝。
于是对孟威和孟虎说道,“孟家两位兄弟,你们速回江河帮吧,帮中一切事物就暂时交给你们了。皇上那边,我去去就回。”
“帮主放心。”孟威应了一声,便带着孟虎直奔江河帮而去。
李敬亭见状,便跟着说道,“大人,属下也先回锦衣卫了。届时若有差事,大人派人来遣便是。”
秦书淮点了点头,便换了匹马,跟着赵景几人又往京城直奔而去。
崇祯这次的召见,并没有选在柳是书院,而是直接选在了皇宫御书房。这是秦书淮第二次进入皇宫,与第一次不同的是,此时他已是大汉将军开道,再也无需鬼鬼祟祟了。
御书房内。
崇祯深眉紧锁,手持朱笔,在一份奏章上奋笔疾书,眼中满是无尽的愤怒。
门外太监来报。
“皇上,秦书淮秦大人到了,正在门外候着。”
手中的笔骤然一斜,在奏章上划了长长一条。
“快请他进来!”
身为一国之君,便是内阁首辅来了崇祯也不会说个“请”字,而独独门外那人,却让他说出了这个“请”字。那名太监瞬间就知道了那人的分量,赶紧小跑着出去,满脸堆笑地冲他说道,“秦大人,皇上有请,赶紧进去吧,外头怪冷的。”
秦书淮冲那太监笑了笑,“有劳公公了。”路过他身边的时候,用极快的速度往他手里塞了张银票。
那太监正想推辞一下,却见对方人已经走到了御书房门口,便只好嘿嘿一笑,心说要不皇上怎么那么待见他呢?恃宠而不骄,这才是做大事的人!
秦书淮进了御书房,崇祯便噌地一下站了起来。
“臣锦衣卫通州千户秦书淮,叩见吾皇,愿……”
没等他说完,崇祯便上前扶起了他,“秦兄……”
四目相对,凝久无语。
崇祯双目泛红,过了许久,才吐出几个字。
“伤,好些了么?”
“好多了。”
崇祯点了点头,心中有好多话想与秦书淮说,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自己身为帝王,有些话自然是不能轻易说的。但自己又极想如知己、挚友一般与他说会儿话,就像在那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一样。
从接到第一份塘报,得知秦书淮为攻下罗文峪不惜以四敌千,抵死一战而差点以身殉国起,崇祯便在心里想好,若是能再次见到秦兄,一定要与他说说心里的话。之后他又接连接到赵率教的几封塘报,告诉他秦书淮是如何戏耍皇太极,让皇太极从遵化退兵,又如何巧妙地绕过后金大军,夺回了位置十分紧要的石门寨,途中又如何埋伏围歼了一千后金兵等等。现在,读赵率教的塘报已经成了他为数不多的享受之一,兵部一旦接到赵率教的塘报,连封泥都不准打开,必须要第一时间呈上来。
而这些塘报,每份都离不开“秦书淮”三个字。每次读完塘报,他都忍不住为秦书淮叫好,同时又在心里想着,回头见了秦兄,自己该与他说些什么,让他知道朕的心情?
然而真的见面时,却发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
良久,才蓦然说道,“秦兄,朕……让你受苦了!”
说着,竟双臂平肩双手掌拳相抵,欲行大礼。
十八岁的崇祯,是真心要行这个礼的。这是身为君主的他,对一名忠心耿耿、浴血奋战的将士的感怀,也是身为好友的他,对自己这位勇武过人、谋略无双的兄弟的敬佩。
大明,太缺这样的大才了啊!
崇祯二年五月十八,紫禁城忽然紫光大现,民间传言乃是祥瑞下凡。朕自诩天命,以为那道祥瑞便是自己,如今看来,却是你这位朕的挚友,鬼谷的高徒!
得之,朕之幸,大明之幸!
秦书淮立即上前扶住崇祯,道,“皇上,微臣不敢。”
语气却是淡然。
带着些许小傲娇。
这并不是矫情,而是必须展露的姿态。他要让崇祯知道,自己虽然忠心,但也是有态度的。你若信我,这大明江山我便帮你保。你若不信我,我终将有一天会离你而去。
崇祯见此,便道,“秦兄,你还是有怨气的,是也不是?”
“皇上,臣……”
崇祯打断了秦书淮,自顾自地说道,“秦兄对朕忠心耿耿,天地可鉴,朕却依然疑你、防你,便是换作任何人,都会有怨气的,朕懂你。”
话锋一转,又道,“但你可知朕为何如此?秦兄……”
“皇上,微臣知道。”
“既然知道,你便应该想想,若你以四敌千之时战死沙场,朕一个人苦守这江山有多难。你更应该知道,大明不缺这一个罗文峪,也不缺十个、百个罗文峪,大明缺的,是你秦书淮!”
崇祯越说越激动,语调陡然增高,“身为臣下,你竟不顾圣忧,率性妄为,抛下社稷大业去呈匹夫之勇。身为挚友,你竟不顾友难,弃友而去,抛下兄弟之谊去与敌决死。秦书淮,你该当何罪?”
ps:昨日因为本来打算发的一章逻辑上有bug,一直在改,所以少更了一章。今天至少三更,如果顺利的话就会四更,把昨天的那章补上。
众人仔细地搜查了下这些人的身上,不过并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只能估计这帮人是打算去蓟镇给后金当内应的。
想起沈溪说北丐要烧自己的后院,秦书淮便担心北丐会对江河帮不利,于是立即带着众人继续往青乌镇赶。
十一月初七上午,众人终于进了通州境内。往里还没跑多少里路,忽然前方过来几个骑马的壮汉拦在秦书淮等人面前,不等秦书淮开口,对方便问,“请问阁下是秦书淮秦千户否?”
孟威见了那人,喜道,“原来是赵二哥!”
那人看了看孟威,立即拱手道,“原来是孟家大哥,却是好久不见了!”又看了看李敬亭,说道,“敬亭兄!”
李敬亭笑呵呵地拱拱手,“赵兄!”
孟威对秦书淮说道,“秦大人,这是武英殿大汉将军赵景兄弟。”
赵景也不寒暄,立即对秦书淮道,“秦大人,皇上命我等在这等候大人,说见到大人务必请大人立即去宫里一趟,皇上正等着见你哪!”
秦书淮皱了皱眉,其实他现在更担心的是江河帮里的状况。但是崇祯的召见,自己又不可能拒绝。
于是对孟威和孟虎说道,“孟家两位兄弟,你们速回江河帮吧,帮中一切事物就暂时交给你们了。皇上那边,我去去就回。”
“帮主放心。”孟威应了一声,便带着孟虎直奔江河帮而去。
李敬亭见状,便跟着说道,“大人,属下也先回锦衣卫了。届时若有差事,大人派人来遣便是。”
秦书淮点了点头,便换了匹马,跟着赵景几人又往京城直奔而去。
崇祯这次的召见,并没有选在柳是书院,而是直接选在了皇宫御书房。这是秦书淮第二次进入皇宫,与第一次不同的是,此时他已是大汉将军开道,再也无需鬼鬼祟祟了。
御书房内。
崇祯深眉紧锁,手持朱笔,在一份奏章上奋笔疾书,眼中满是无尽的愤怒。
门外太监来报。
“皇上,秦书淮秦大人到了,正在门外候着。”
手中的笔骤然一斜,在奏章上划了长长一条。
“快请他进来!”
身为一国之君,便是内阁首辅来了崇祯也不会说个“请”字,而独独门外那人,却让他说出了这个“请”字。那名太监瞬间就知道了那人的分量,赶紧小跑着出去,满脸堆笑地冲他说道,“秦大人,皇上有请,赶紧进去吧,外头怪冷的。”
秦书淮冲那太监笑了笑,“有劳公公了。”路过他身边的时候,用极快的速度往他手里塞了张银票。
那太监正想推辞一下,却见对方人已经走到了御书房门口,便只好嘿嘿一笑,心说要不皇上怎么那么待见他呢?恃宠而不骄,这才是做大事的人!
秦书淮进了御书房,崇祯便噌地一下站了起来。
“臣锦衣卫通州千户秦书淮,叩见吾皇,愿……”
没等他说完,崇祯便上前扶起了他,“秦兄……”
四目相对,凝久无语。
崇祯双目泛红,过了许久,才吐出几个字。
“伤,好些了么?”
“好多了。”
崇祯点了点头,心中有好多话想与秦书淮说,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自己身为帝王,有些话自然是不能轻易说的。但自己又极想如知己、挚友一般与他说会儿话,就像在那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一样。
从接到第一份塘报,得知秦书淮为攻下罗文峪不惜以四敌千,抵死一战而差点以身殉国起,崇祯便在心里想好,若是能再次见到秦兄,一定要与他说说心里的话。之后他又接连接到赵率教的几封塘报,告诉他秦书淮是如何戏耍皇太极,让皇太极从遵化退兵,又如何巧妙地绕过后金大军,夺回了位置十分紧要的石门寨,途中又如何埋伏围歼了一千后金兵等等。现在,读赵率教的塘报已经成了他为数不多的享受之一,兵部一旦接到赵率教的塘报,连封泥都不准打开,必须要第一时间呈上来。
而这些塘报,每份都离不开“秦书淮”三个字。每次读完塘报,他都忍不住为秦书淮叫好,同时又在心里想着,回头见了秦兄,自己该与他说些什么,让他知道朕的心情?
然而真的见面时,却发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
良久,才蓦然说道,“秦兄,朕……让你受苦了!”
说着,竟双臂平肩双手掌拳相抵,欲行大礼。
十八岁的崇祯,是真心要行这个礼的。这是身为君主的他,对一名忠心耿耿、浴血奋战的将士的感怀,也是身为好友的他,对自己这位勇武过人、谋略无双的兄弟的敬佩。
大明,太缺这样的大才了啊!
崇祯二年五月十八,紫禁城忽然紫光大现,民间传言乃是祥瑞下凡。朕自诩天命,以为那道祥瑞便是自己,如今看来,却是你这位朕的挚友,鬼谷的高徒!
得之,朕之幸,大明之幸!
秦书淮立即上前扶住崇祯,道,“皇上,微臣不敢。”
语气却是淡然。
带着些许小傲娇。
这并不是矫情,而是必须展露的姿态。他要让崇祯知道,自己虽然忠心,但也是有态度的。你若信我,这大明江山我便帮你保。你若不信我,我终将有一天会离你而去。
崇祯见此,便道,“秦兄,你还是有怨气的,是也不是?”
“皇上,臣……”
崇祯打断了秦书淮,自顾自地说道,“秦兄对朕忠心耿耿,天地可鉴,朕却依然疑你、防你,便是换作任何人,都会有怨气的,朕懂你。”
话锋一转,又道,“但你可知朕为何如此?秦兄……”
“皇上,微臣知道。”
“既然知道,你便应该想想,若你以四敌千之时战死沙场,朕一个人苦守这江山有多难。你更应该知道,大明不缺这一个罗文峪,也不缺十个、百个罗文峪,大明缺的,是你秦书淮!”
崇祯越说越激动,语调陡然增高,“身为臣下,你竟不顾圣忧,率性妄为,抛下社稷大业去呈匹夫之勇。身为挚友,你竟不顾友难,弃友而去,抛下兄弟之谊去与敌决死。秦书淮,你该当何罪?”
ps:昨日因为本来打算发的一章逻辑上有bug,一直在改,所以少更了一章。今天至少三更,如果顺利的话就会四更,把昨天的那章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