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许府,秦洵得了老管家递话说家里人门口接他,跟脱了缰似的念叨着“齐璟、齐璟”就奔过去,陆锋跟在后头胆战心惊,心道“三殿下”也好,“齐归城”也罢,关系再怎么亲厚,这小祖宗怎么能直接叫那位的名呢。
眼见秦洵上了马车,陆锋步子踟蹰,生为江湖子弟,自小长在山高皇帝远的江南,陆锋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与皇室中人同乘一车,在空间有限的马车车厢内相对而坐,并且一时也琢磨不来该以什么样的礼节应对马车里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儿子。
要不要给他磕头呢?万一一个不慎把他得罪了,会不会掉脑袋甚至诛九族?陆锋愁眉苦脸犹豫了大半天,却见一只好看的手挑起车帘,露出帘后一张清朗含笑的少年面容。
少年声比碎玉:“恣意,再磨蹭便要把你丢下了。”
陆锋愕然,这张脸说不上有多熟悉,但绝非陌生。
惊鸿山庄有位贵客,平均每年踏一两次山庄的门槛,一直是庄主夫人白静接待他,旁人只知贵客来访,不见其人,不知其名。
陆锋却是有幸帮母亲招待过他几回,见着贵客是位少年郎,容貌生得温润俊美,气度风仪不落凡俗,与人相顾唇边常噙浅笑,可谓是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喜愠不扰,纷华自应。
母亲从不告知他贵客名姓,只道是远房亲戚,陆锋也没机会与贵客独处探知,只对其仪容留存些记忆,印象中贵客少年总是一身布料上乘的白衣衫,领口与袖口以黑色布料滚了宽边,滚边上又用细致的金线绣花压了一层,腰间亦是同样织绣的黑金宽束带,偏靠腰侧坠下一块玉质润泽的白环佩,少年那一身仪度,总能把清爽的衣色与简单的款式生生穿出贵气来。
若来时正逢春秋凉气稍重的时节,贵客少年还会在外衫之外再添一件同样黑金滚边的白罩衫,陆锋从未见过他在冬季来访。
也不知是少年凑巧每次登门都穿这身,还是他有数套相同款式的衣裳,总之陆锋只要想起“山庄贵客”这号人物,脑中自然而然浮现的就是这般仪容的少年郎,潜意识里也从不认为自己会在何处偶遇这般仪容的少年郎,因而那时车帘一掀,这般仪容的少年郎含笑望来,陆锋惊诧,不知愣了多久才缓过神,心下谨慎地把“山庄贵客”与“齐三皇子”两个身份搭上干系。
当初陆锋未曾方便询问山庄贵客姓名,需要时仅称其公子,对方却在初见那时顺口问了他的,而后便素来以表字温和唤他,不算熟稔的关系生生被对方唤得很是亲切。
山庄弟子每每都对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贵客好奇极了,秦洵始终兴致缺缺,陆锋只记得在去年时,他问过自己一回贵客是何模样,自己如实说了是位穿黑金滚边白衣裳的俊美少年,秦洵那时笑眯眯回了一句:“那定然是很俊的少年郎了。”
陆锋当时没觉得不对,如今想来,这位贵客好似也正是在秦洵拜入山庄之后,才来惊鸿山庄走动一二,秦小混账不知道才怪,指不定人家齐三皇子前脚刚跟白静喝完茶,后脚就同秦小混账哪处幽会去了。
想到这里,陆锋磨着牙根瞪了一眼饭桌对面的秦洵。
秦洵很无辜:“你干嘛瞪我?”今日食堂的菜有些偏咸,他吃了几口就不大愿意碰了,正在慢悠悠地喝着汤。
“你看错了。”陆锋睁眼说瞎话,扫一眼桌上菜盘,“昨日天香楼的菜也咸了,你怎么就吃得津津有味?”
“那怎么一样,昨日一想到花的是小师叔的钱,不多吃一点那得多亏啊。”
又来了,明知道小师叔见他就烦,还喜欢上赶着招惹。
陆锋无奈一叹,继续埋头边吃饭边寻思。
那位齐三皇子,母亲说他是远房亲戚倒也不假,当今大齐宠冠后宫的淑妃,也就是三皇子齐归城的母妃,姓白名绛,出身江南小官家,与白静是同辈的远房堂姐妹,虽说是远到天边的远房,到底还算是远房。
可惜关系亲疏不全看血缘,陆锋这个远房表兄,比之秦洵这个竹马竹马的发小,在齐璟心里孰轻孰重,压根都不用掂量的,打死陆锋都不敢像秦洵昨日马车上那样,把金贵的齐三皇子大腿当枕头,嘤嘤嘤地直跟人家撒娇。
想起昨日上了马车,秦洵旁若无人地挨紧三皇子的模样,陆锋心中狐疑。
那时或许他脸上狐疑神色太明显,秦洵的长兄含笑一句:“微之与归城自小一处长大,交情甚笃,平素有些不拘礼数,见笑了。”
陆锋面上应了是,心下却狐疑不减。再是感情深厚的竹马发小,勾肩搭背、靠着挨着、就是往腿上枕着都不算事,山庄弟子当中玩得好的至交兄弟陆锋看得不少,偏偏这二人叫他看出暧昧不清的氛围,已经亲密过头了,根本不像是友人之间的亲昵,倒像是……恋人。
陆锋被自己这个想法惊了一惊,一时不察咬中了伪作肉块的生姜,忙吐出来端起汤喝。
冲去了口腔里的辛辣气,陆锋想了想,试探着问起秦洵:“你们昨晚……是睡了一张床?”
“谁?齐璟?”秦洵眨巴两下眼,“哦,是啊,我房里不就一张床,怎么了?”
陆锋欲言又止,没想好怎么开口,随口又问了句:“怎么没听你唤过三殿下表字?”
“关系好啊。”秦洵轻描淡写。
过去世人习惯成年起表字,到了如今的大齐则会更早许多,这又是与喜读书的齐高祖有关。
与其说齐高祖喜读书,不如说他实际上是没文化。高祖粗人武夫起家,早年读书不多,在前朝一路打拼至将军位,至后来多倚仗身边智囊团出谋划策而灭殷建齐,他的没文化是众所周知的,当上皇帝后为了不让人笑话开始恶补他缺的那些文化,常年书不离手,讲话定要引经据典,之乎者也。
谁也不敢嘲笑高祖没文化,但也没法违心夸他有文化,这话夸出来恐怕高祖自己都不会信,于是世人提起高祖,便用“喜读书”替代了“没文化”。
读了些书后,所谓学以致用,高祖没事就想显摆显摆,比如大改国境内州郡山川河流名,再比如替他自己的和王公大臣家的孩子起名拟字。皇帝赐名那是天大的荣幸,谁也不敢嫌不好听,更不敢说不要,一个个口里都千恩万谢,高祖得了趣,更乐此不疲,及冠及笈的适龄孩子起完了,便再荼毒年纪小些的。
大齐上下为了迎合高祖喜好,少年人起表字的年纪便跟着一点点提前,到如今十岁出头的孩子已得表字实属正常,再讲究些的人家,孩子刚出生或才几岁时候就已起好了字,若还是得的风雅名士或德高望重的长辈亲自赠字,更是一样极有脸面的谈资。
其实齐璟不是没想过遵循礼度,在秦洵六岁前还未起字时,齐璟唤他昵称阿洵,待后来秦洵起字微之,齐璟便依礼改口叫他的字,哪知秦洵脾气大,最后只得是齐璟妥协收场。
御书馆设于宫中,在里头读书的孩子不是皇室贵胄便是从一品以上官员家的子弟,其余学生只能进宫外太学。御书馆里的贵族子弟通常自小习得诗书礼仪,一举一动皆顾及家门脸面,像秦洵这样被宠到无法无天的少之又少,他不管不顾闹腾起来,小同窗们个个噤若寒蝉不敢靠近。
先生们也发愁,谁不知道秦家小祖宗上至皇帝下至家门,谁都惯着他,除了他母亲林初将军敢骂敢打,旁人任谁也不敢说重话教训他,又不好仅为孩子哭闹去惊动太傅和少傅,小先生们面面相觑,亦是谁也不敢上前。
好在除了秦洵那位常居军营不见人影的将军娘,皇城还有个三殿下能治住这小祖宗,着实给先生们省去不少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