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她弹奏了一曲《普庵咒》。此曲是一首佛曲,明清两代各家琴谱都记录了这首曲子,表现的是佛家古刹闻禅,分为有辞、无辞两种。有人说演奏的时候,一定要用清和雅正的心态,手法沉稳,“不矜躁,不疾骤,不漂浮,不滞涩”,这样才可以令自己和听者都生起欢喜和清净的心。
“最早的时候是跟杨老师学的。他教我十三首琴曲中的一首。”这是她经常在公开场合演奏的一首曲子。只要一弹琴,气场就有微妙变化。姿态,神情,手势,都有了岁月浸润。所谓的声意雅正,用指分明,运动闲和,取舍无迹,大抵如此。
弹奏中途,由于身体原因突然反复咳嗽,大概持续三回。但仍旧显得十分镇定,咳完,再往下弹。坚持弹完全部。
古人说,操琴也有戒。头不可不正。坐不可不端。容不可不肃。足不可不齐。耳不可乱听。目不可邪视。手不可不洁。指不可不坚。调不可不知。曲不可不终。这些是弹琴之人的戒律。所以,她弹完了整曲。
谢谢叶老师。喝点水,腰也有点受不了吧。
年纪老了就是这样,骨质疏松,骨头变形了。腰椎变形,不好久坐,坐久了吃不消。因为直不起身来,现在的衣服也都只能现裁。
有一些人想学琴,可以怎样学?
这得看本人,要心里真正喜欢。如果不喜欢,弹着也没意思。学的时候好好学,经常练,要有毅力。有些人只是感觉好玩,结果学半年或几个月就学不下去。琴棋书画,修身养性,修自己的性情。现在生活紧张,有时间在家里弹弹琴,自娱自乐,是一个让自己清静下来的办法。但说老实话,还要吃得起饭,没饭吃就没办法去玩这个东西。
现在古琴也已经成为让很多人获取名利的一种方式。
有些人为了出名,拼命想到外面去,但弹得不好就很难。再怎样吵闹也没用。就跟演戏一样,有人捧场,但你还得要有真本事。
一个人琴弹得好,是使用什么样的琴都可以,还是琴的选择也很重要?
琴用很长时间会坏的。初学的人不必买太好的琴,弹得好的人无所谓。有些人喜欢琴音很脆,有的喜欢韵味长,自己会弹就知道区别。所以很多人喜欢背着自己的琴。每张琴有的这个地方好,那个地方就不太好,全面很困难。当然琴还是重要的。古琴是美的,坐在那里弹琴,要放松。眼睛看这边,心静下来,手怎么放,动作怎么样,都有一定的讲究和规律。
弹琴的时候应该是怎样的状态?
心无杂念,注意琴曲的内涵,想着把它弹好。琴有主题思想,比如弹《平沙落雁》,讲北方天气冷了,大雁要飞到南边。演奏的过程就要用琴表现出来雁叫,盘旋,慢慢落下来,所以指法很重要,要注意速度快慢。《阳关三叠》比较简单、通俗,明白它的意图和情绪的表现。出关,一个人回忆故人,一些指法比较婉转,弹得慢一点。
现在有用五线谱教古琴的,还有了学院派,但传统的看法是,表现情趣就不能让节奏控制。一旦节奏试图控制,味道就不出来。
高山没有动静,是固定的,流水就不一样了,指法就比较活泼。弹琴的人就是这样,要用心去体会。怎么样表现要靠自己体会。老师教你,光会弹也不行,你得体会到情趣内涵。
我觉得还是传统的方式好。中国人应该把古琴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