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言被誉为大炎第一言官,有人将其称之为獬豸,炎武帝更是在私底下称其为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戏称茅石。
大炎王朝虽然以武立国,可相对于其王朝,大炎王朝在言论这方面,还是比较宽松的,不会因言获罪,也有不杀言官的潜规则。
当然,任何一个王朝,都有其弊端所在,虽然大炎王朝不会因言获罪,可在之前的灭佛,灭道的活动当中,还是有不少人,因为言语不当而被拖到午门斩首,在那段时间里,私藏佛经道籍,都会受到责罚,在灭佛和灭道最严苛的时候,还兴起了一段时间的文字狱。
所以说,在皇权时代,没有什么是一定的,也没有什么规矩是不可以打破的,只是,那次灭佛灭道行动之后,虽然把佛门和道教驱逐出境了,可也让大炎王朝遭受重创,在后来的皇帝上位之后,对待佛门和道教变得逐渐宽容起来,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才有了不杀言官的潜规则。
所有规则和秩序的缔造,都是以鲜血和性命作为铺垫。
在不杀言官的规则出现之前,历代言官大多数都是选择明哲保身,即使需要说点什么也会斟酌再三,把话说的密不透风,溜光水滑,充分体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毕竟,话说不好,可是会掉脑袋的。
可是,在不杀言官的潜规则出现之后,因此言官的风险降低了很多,说得好能流芳千古,说不好最多不过是个贬官,因此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言官,什么事情都去弹劾,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很多事情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大部分人的精力都放在了吵架辩论上面,甚至在最严重的时候,出现朝令夕改的滑稽场面。
可是,到了炎宗帝在位的时候,这位从九子夺嫡当中一路杀出来的帝王,开始大大的削弱了御史台的权利,说话可以,但是得小心说话和做事,虽然说不好不会杀头,可做不好事儿,可是会砍头的,这让很多想借此扬名的言官不敢像以前那般啥也不管,看到不顺眼的就去弹劾。
到了炎惠帝、炎文帝和炎武帝这三代君王在位的时候,对言官的权利有所增加,这也导致言官逐渐崛起,不过,虽说权利有所增加,可说不好话,做不好事儿,而丢官罢职的言官也大有人在,沈言只是一个例外而已。
人们戏称沈言为獬豸,是因为獬豸是上古时期的一种妖兽,而且是依附人族的一种圣兽,,据说其长得像麒麟,能分辨是非曲直,善恶忠奸,发现奸佞就会用角把他顶倒然后吃下去,是“公平正义”的化身。
沈言作为御史台大夫,在其为官的这四十多年的时间里,被其弹劾的官员茫茫多,可以这么说,凡是有资格站在金銮殿上的官员,都没有不被他弹劾过的,当然,那些不在金銮殿的官员,也有很多被其弹劾的,其中有些人因为其弹劾,丢官罢职,甚至是被处死的,这种人不在少数,而有的的人离开了长安,被外放到其他洲为官,混的好坏就看他们个人能力了,还有些人则至今还位列朝堂之上,他们不但没有被责罚,反而被重用起来,其中就包括宰相徐肱,还有仆射房巨鹿等等。
在沈言这一生当中,有两个人他不曾弹劾,一个是大柱国许淳,还有一个就是藩王越王,这二人沈言只见过许淳,但是,许淳从踏入政途开始,一直到他因谋逆而被诛,二人都不曾私底下见过面,更不曾有过言语交流,而越王李穗就跟不用说了。
在许一凡想着沈言这个人的时候,欧阳奇也趁机把欧阳家族的危机一一道来。
这件事,起因是十五年前的那场玄武叛乱,不过不是叛乱本身,而是叛乱平息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儿,这件事跟大皇子有关。
在元符二年,玄武叛乱发生之后,炎武帝的嫡长子,李建业的儿子,还有许淳的儿子,在那场动-乱当中丢失,同时,在这三个丢失的同时,跟其同一年出身的孩子,在长安还有很多,也在那场动-乱当中丢失,其中就包括欧阳鹤轩的大儿子。
很多人以为欧阳奇是欧阳鹤轩的嫡长子,其实不是,在欧阳奇的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不过,不是欧阳鹤轩原配所生,而是小妾生的。
当时,叛乱发生的时候,欧阳鹤轩正好带着小妾在长安办事儿,恰好遇到了那场叛乱,而他们的孩子也在那时候丢失了,事后,当叛乱平息之后,开始追查皇子和叛党余孽的时候,有不少孩子被找到,但是,找到的却全都是尸体。
在那场叛乱当中,除了许淳等人的残党旧部之外,还有一股神秘的势力,在暗中争夺那三个身份非比寻常的孩子,长安城内丢失的那些孩子,全都是用来掩护这三个孩子离开长安的障眼法,据事后统计,长安城当时丢失的孩子,有百余人,男女皆有,而找到的只有十之七八,其中大部分孩子在被找到的时候,男孩无一例外都死了,女孩有的死了,有的还活着。
按理说,欧阳鹤轩自己丢了孩子,在面对朝廷盘查的时候,应该如实道来,可他并没有,他选择隐瞒了这件事,他只是承认自己的小妾怀孕了,但是却对外说孩子天夭了,也就是流产了,那名小妾更是死在了长安当中,欧阳鹤轩说是难产死的,可事实却是,她是被欧阳鹤轩亲手杀死的。
沈言弹劾的事情,不是欧阳鹤轩隐瞒不报自己曾有一子的事实,而是他曾经去过如烟别苑,这才是欧阳家族真正的危机所在。
如烟别苑是皇家别苑,同时又是皇家禁地,是在李建业登基称帝之前就建立的,不过,那个时候,如烟别苑只是一个皇家院落,还不是禁地,可是,在其开始夺嫡并且登基之后,如烟别苑就沦为了禁地,在十六年前,玄武叛乱发生的时候,如烟别苑成为了一片火海,最后沦为一片废墟,虽然在之后重建起来了,可依旧是禁地般的存在。
如烟别苑里有什么,是何人的居所,住着什么人,这些问题至今都是谜,有人说,如烟别苑是炎武帝称帝之前的潜邸,类似于东宫太子府的存在,也有人说,如烟别苑是炎武帝用来金屋藏娇的场所,就像盖庭鹜在关城的金雀楼一样的地方,还有人说,如烟别苑是皇家用来囚禁妖女梦流烟的囚笼。
总而言之,关于如烟别苑的传说很多,可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无人可知,但是,有一件事值得注意的是,当年炎武帝初登大宝,选择御驾亲征,北伐北蛮的时候,皇后、藩王李建业的王妃,还有许淳的妻子,都待在如烟别苑当中,在玄武叛乱发生的时候,如烟别苑被付之一炬,里面的人据说一个都没逃出来。
炎武帝在回到长安之后,曾经下令刑部和大理寺,汇同不良人,共同调查如烟别苑失火的事情,凡是跟如烟别苑有关系的人,不管是守卫也好,还是奴仆丫鬟也罢,即便是挑柴送菜的人,都被这三大机构找到,逐一问话。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些人在被他们找到带走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有人说他们被以叛党的名义给诛杀了,也有人说他们被囚禁在某个地方,可能是大理寺的密牢,也可能是不良人的死牢,还要有人说,这些人被训练成了一支特殊的部队,分散天下各地,寻找那失踪的三个孩子。
沈言弹说欧阳鹤轩进入过如烟别苑,看似是天方夜谭,毕竟,一介商人,没有任何功名在身,别说进入皇家别苑了,就是靠近半分,就会被驱逐,甚至当场格杀,然而,事实确实,在那场动-乱当中,寻常人进入皇家别苑,也不是不可能。
沈言说的这番话,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他这十多年来,不惜耗尽家产的不懈努力之下,才得到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在前段时间,更是被不良人证明了其真实性。
沈言之所以这么做,不单单是为了寻找到大皇子,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寻找到许淳的儿子,这位一生不曾有朋友,也不曾有子嗣的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许淳的儿子,这件事,满朝文武都知道。
这条消息来源,是源于曾经给如烟别苑送过菜的菜农口中得知的,而这个菜农恰好又是沈言的邻居,二人算是半个朋友,这个老人也没有子嗣,在临终前的时候,硬撑着一口气,等到沈言,然后把这个埋藏了很多年的秘密说了出来。
只是,让人感到疑惑和不解的是,在沈言拿到如此充分确凿的证据之后,炎武帝却没有什么表示,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沈言说起这件事之后,当天晚上,那个菜农的家就失火了,而这个菜农的所有存在的证据和痕迹,在第一时间被抹除的干干净净,就仿佛这个人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一般。
不但菜农在京城的一切痕迹被抹除了,其九族也在第一时间消失无踪了,百来号人居然在第一时间消失无踪,出手之人的力量之庞大可想而知,而在大炎王朝能做到这一步的,似乎只有那位身着龙袍的男人了。
在沈言离开御书房之后,炎武帝召见了欧阳睿,二人在御书房密谈了半个时辰,期间谈话无人可知,因为御书房内只有他们二人,不但太监宫女都被驱逐了,就连隐藏在暗处的影卫,都罕见的被挥退下去。
欧阳睿在离开御书房之后,先是去户部坐值,下值之后,他就直接离开了长安城,回到了鄜洲城,回到鄜洲城之后,欧阳睿和欧阳鹤轩在书房待了两个时辰,然后这位年岁不小的老人,又连夜赶回了长安。
在这之后,长安城还是长安城,欧阳睿还是欧阳睿,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受到影响,而沈言也罕见的消停下来,不在弹劾任何人,这让满朝文武很是不习惯,但是,因为这个变化,使得朝堂上的气氛变得诡异起来。
本来,这些事儿,欧阳奇是不知道的,可是,在前不久,关城内乱的事情传到鄜洲城之后,欧阳鹤轩找到了这个嫡长子,语重心长的说了一番话,言语之间有交代遗言的意思,最后就是让欧阳奇想办法,无论如何也要找到许一凡和李承德,请求他们帮忙。
听完了欧阳奇这番讲述之后,许一凡的眼神变得迷离而深邃起来。
对于欧阳鹤轩的大儿子,当年到底是早夭了,还是出现了别的变故,许一凡并不是很关心,想必欧阳奇也不会太在意,许一凡关心的地方有六个。
第一,如烟别苑为何沦为禁地?当年那场玄武叛乱发生之后,为何如烟别苑会被殃及,还有如烟别苑内居住的到底是何人?以及当时聚集在如烟别苑的女人,除了当今皇后之后,其他人好像都死了,那皇后娘娘又是如何幸存下来的呢?
第二,抹除菜农存在痕迹的人到底是谁?会不会是炎武帝?如果是炎武帝的话,他又为何要这么做,既然做了,为何不做的干净利落一些,比如想个办法处死沈言,然后以雷霆手段收拾掉欧阳家族,这种事情对于一个皇帝而言,想要做到,轻松的很,更让许一凡感到不解的是,菜农只是给如烟别苑送过菜而已,他又能知道多少呢,还有他说的哪些话,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有待商榷。
更重要的是,菜农既然曾经跟如烟别苑有过关系,那当年刑部、大理寺和不良人三家协查之下,为何漏掉了此人呢,到底是无意间漏掉的,还是有人故意为之的,亦或者这个人跟如烟别苑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抹除其痕迹的人不是炎武帝,那这个人又会是谁呢?他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一个跟如烟别苑有关联的人,却成为了大炎第一言官的邻居,这件事本身就值得推敲。
第三,从现在的情形来看,炎武帝似乎并没有要追究这件事的想法,欧阳家为何说他们危在旦夕呢?难道他们真的参与了当年那场叛乱,或者说,他们没有参与叛乱,而是参与了皇子失踪的事情。
若是这样的话,在三大机构十多年的追查之下,怎么可能一点儿痕迹都不显露出来,欧阳家族有这样的实力吗?
许一凡看着欧阳奇,眯起眼睛,暗暗摇头,欧阳家族没有这样的实力,若是有的话,欧阳睿现在也不可能只是一个户部主事。
假设欧阳奇说的这些都是真的话,那有一点儿是可以肯定的,欧阳鹤轩当年在京城,肯定做过些什么,或者是看到了些什么,亦或者他知道了某些事情,而他知道的事情,才是欧阳家族真正的危机所在。
第四,即便欧阳奇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可这跟许一凡还有李承德又有什么关系呢?
李承德不去说,他是越王之子,本身就是皇家成员,越王的职责是镇守蓟州,不会干预王朝权利的更迭,即便他想干预,皇帝也不会答应的,满朝文武大臣也不会答应,若是李承德真的帮欧阳家说话,那欧阳家只会死的更快,更彻底。
而许一凡跟这件事也没有什么关系,先不说他跟欧阳奇才认识,即便是老相识了,在这种可能被牵连的情况下,也不会轻易选择出手的。
对于功利心极强的许一凡而言,欧阳家族还不值得他如此冒险,即便他愿意帮忙,能帮到多少,尚未可知,甚至还可能因为他的帮忙,使得这件事变得更加复杂。
最让许一凡想不通的,还是欧阳鹤轩为何要让欧阳奇来找自己,他自己为何不来,而且既然到了家族生死存亡的时刻,想请许一凡帮忙,办法也有很多,为何选择在包袱斋,以那种蹩脚至极的手段引起自己注意呢?
还有最后一个地方。
想到这儿的时候,许一凡抬起头,看向坐在一旁静悄悄,充分扮演着一个吃瓜听众的诸葛独孤,事关欧阳家族生死的大事儿,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那为何他要让诸葛独孤在场呢,而且从一开始的时候,欧阳奇的目标好像就是诸葛独孤,或者说,欧阳奇一直以他的方式,在把诸葛独孤推到许一凡这边。
这就很有意思了。
诸葛家族是襄洲的世家,欧阳家族是鄜洲的世家,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关联,为何欧阳奇会如此不遗余力的把诸葛孤独牵扯进来呢?
从欧阳奇屏退所有人之后,其下跪也好,祈求也罢,诸葛独孤就像是个局外人一般,对欧阳奇的话丝毫都不感到意外和惊奇,这让许一凡很疑惑,同时也很好奇,但更多的还是谨慎和戒备。
此时此刻,许一凡有种置身棋盘,有人在以他为中心下棋的感觉,这让许一凡很是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