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岭南船队到了

徐淼看到每天都能捕获到如此多的大黄鱼之后,先可着劲儿的供应海州各地了几天,让海州百姓都打了打牙祭之后,随着销量开始降低,他也就减少了对各县的低价供应数量,分出了一半左右的渔获,开始正式对外销售。

毕竟这大黄鱼就算是再怎么便宜,也是要钱的,对于绝大部分穷的连裤子都穿不起的老百姓来说,现在全靠官府救济才能勉强活下来,哪儿有钱天天买这大黄鱼打牙祭呀!

所以在经过最初几天的销售火爆之后,渐渐的销售量就开始降了下来,徐淼这才开始转而准许鱼贩以及大户人家大批购买。

不过这种商业化的销售价格,就不再是低廉的三文钱一斤了,而是提高到了一斤七文钱的价格,爱买不买。

虽然这价格比起低价卖给百姓的那些三文钱的小一点的大黄鱼贵了不少,让一些商贾很是不高兴,可是这价钱能买到这么大的大黄鱼,价格还是很低了,所以即便是七文钱一斤,依旧还是有不少鱼贩跑来大批进货。

虽然海州内他们用更高的价格销售这些大黄鱼不太可能,毕竟市场上有那些三文钱一斤的大黄鱼在卖,可是他们却可以把这些大黄鱼制成咸鱼,亦或是贩卖到临近的泗州、楚州等地,这鱼运到那边的话,起码价格翻两倍没问题。

所以跑来进货的鱼贩还是不少,每天基本上都能把这些捕捞回来的大黄鱼给哄抢一空。

刘子帧和常骏亲眼看着徐淼的这种做法,不由得心中也是感慨万分,就这么一个朝中不少大臣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却会对待百姓如此仁义,想想都让他们觉得有些为那些朝中攻讦徐淼的人脸红。

徐淼倒也没有计较那些鱼贩们赚的钱,他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以这些鱼来替代一部分粮食,暂时粮食还没有消耗完之前,还不需要全部用这些大黄鱼来作为海州饥民的口粮。

更何况现如今这几条船还是太小了一点,虽然每天都能满载而归,但是充其量也只是能捕捞到两三万斤大黄鱼,这样的产量目前也满足不了海州这么多人的胃,

接下来他需要更多的船只出海捕鱼,先让海州渡过这次饥荒之后,未来捕鱼业也将成为海州的一个重要产业。

就在徐淼忙活着指挥捕捞大黄鱼的时候,他等待了已经三个多月的一只船队终于出现在了海州的海面上。

这日徐淼又在码头上指手画脚,准备率船队出海捕鱼,忽然间一骑快马飞驰而来,直接冲到了码头上,看到徐淼之后,一个朐县的差役就从马上一跃而下,气喘吁吁连滚带爬的冲到了徐淼近前,拜倒大声叫到:

“禀大人,一支船队,在朐县南部到了刘家湾,说要求见大人!说是奉了大人之命,运粮前来海州!小的刚好在当地鱼市上差,已经告知他们大人在这里,他们已经在刘家湾起航,很快就将抵达这里!

小的专程前来给大人报信,请大人做好接船准备!”这个差人满脸惊喜的对徐淼大声报到。

徐淼听罢之后,心中大喜,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在暗骂公孙正那个大舅哥,年前他来海州之前,就发鸽信给了公孙正,命他在岭南收购粮食,并且租船以最快速度将粮食以及广州那边船寮新造船只运至海州用以赈灾。

按照他计算,如果公孙正收到鸽信的话,及时筹措粮食起运的话,早在半个月前,船队就应该抵达海州了。

可是他左等右等,都不见公孙正的船队过来,让他这些日子心绪不宁,生怕船队在海上遭遇不测,亦或是公孙正办事不利,故意迟延。

但是这时代也没有便捷的通讯方式,他也没法联络岭南那边的公孙正,只能在这里干等着,并且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旦公孙正的船队不能如期抵达海州的话,他就只能想方设法以捕鱼来维持海州这边饥民的生存了。

虽然现在这边已经开始捕鱼,但是目前一天两三万斤的渔获却并不能充分满足需求,一旦再有一个月的时间,海州这边各富绅们捐赠的钱粮用完,那么就全要依赖捕鱼业维持了。

但是海州这边的可用于捕鱼的船只数量太少,短时间这边的船寮因为木料以及人手等都没有到位,暂时还无法迅速的造出船只,所以眼下徐淼为此颇有些忧心忡忡。

但是为了安定人心,他又不能把心中的担忧说出来,只能这些天每天随着船队出海捕鱼,捕鱼的同时,顺便找一下这一带海上有没有鲸鱼,把解决食物的希望寄托在那些肉山一般的鲸鱼身上。

因为鲸鱼实在是浑身是宝,它们身上有大量的脂肪,鲸油的用途也非常广泛,不但可以食用,而且可以用来制作肥皂,也可以直接当做灯油亦或是制成蜡烛使用,亦可以作为润滑油使用,实在是个宝贝。

鲸鱼皮同样也可以制成上等的皮革,皮质质地柔软,花纹美观大方,堪比牛皮,是用来制作皮衣皮鞋以及皮包的上好原料,物以稀为贵的情况下,价格不菲。

鲸肉就不用说了,那可是可以吃的肉呀!简直堪称是一座肉山,一头鲸鱼的肉轻则几吨,重则十几吨,足够很多人吃了。

至于其它东西,鲸骨、鲸须都有大用,可以说浑身上下就没有可扔的东西,所以徐淼在来到海边,远远的用望远镜看到海面上出现的鲸群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动了心思,并且提前就准备了不少的捕鲸叉以及各种捕鲸的工具。

只是这几天他们出海精力主要集中在了捕捞大黄鱼上了,可能是因为敲击竹竿的声响,惊动了远处的鲸群,所以这些天未能发现鲸群,也就始终没机会尝试着捕鲸。

不过现在听到公孙正的船队来了,他也就放心下来了,虽然不知道公孙正这次从岭南一带筹措了多少稻谷送至海州,但是既然是一支船队,那么数量想必应该绝对不少!

于是徐淼大喜过望,赏了这个骑着马飞奔来向他报信的差人,将其打发走之后,立即下令召集力工,准备麻袋等物,到码头上集合准备卸船。

刘家湾其实就在郁洲岛和陆地之间形成的水道的南边不太远的地方,那里也是一处天然的小港湾,一直以来都被渔民作为渔港使用。

公孙正率船队过来的时候,肯定是不知道徐淼在海州什么地方的,所以只能先找个地方靠泊,派人向徐淼报信,然后再选定地方停泊卸船。

现在得知徐淼在这里选了一地准备建港,于是从刘家湾起锚驶到港区这边并没有花费多长时间。

徐淼带着人在临时码头只等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听到南边塔楼上值哨的人扯着脖子大叫到:“来了!来了!船队到了!”

没多久一支十几条大大小小货船组成的船队就出现在了海湾外面,这时候早有人驾着小船在外面迎接船队,引着船队缓缓的驶入到了港湾之中。

直到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看到,为首的两条船体量相当之大,居然是当下海上堪称最大海船之一的木兰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