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阳城外。
顶着寒风、站在中军高台上的周钧,极目远眺,看向远处的城池。
身材高大的李嗣业,静静侍立在周钧的身旁。
周钧向李嗣业说道:“地道昨天挖了多远?”
李嗣业:“禀大帅,挖了五丈。”
周钧:“距离城墙还有多远?”
李嗣业:“大概还有二十余丈。”
周钧皱眉道:“二十丈……也就是说,最少还需要五日,才能挖到城墙下方……”
李嗣业见状,向周钧拱手说道:“大帅,范阳城外都是冻土,坚硬难破。士卒们只能先用火烤软土地,再挖掘地道,故而进度慢了一些。”
周钧:“慢一些也不碍事,告诉李光弼率领的佯攻队,每日里的攻城架势,装像一些,莫要让城内的敌人瞧出破绽。”
李嗣业:“是。”
周钧下了高台,在王翃的护卫下,走入中军大帐。
郭子仪和一众将领,聚在帐中的案台旁,一边看着什么,一边议论纷纷。
周钧脱了外袍,走向众将,口中问道:“看什么呢?”
郭子仪等将领闻言,连忙站到一旁,口中又称道大帅。
周钧走到案台旁,看清上面的事物,原来是安西最新产出的一副绵甲。
绵甲不同于铁甲,乃是以棉、麻、织布等材料而制成。它包括甲身、甲袖、甲裙等主部件,还有小臂、小腿护套等配件。甲表面用染料绘彩,并且在关节处,钉有大颗的铜、铁甲泡。
安西的绵甲,在传统绵甲的基础之上,又在夹层中垫衬了一层铁甲片和锁子扣,用来强化针对弓箭、弩矢等穿刺物的防御力。
所以,安西绵甲,比起宋元时期的早期棉布甲,更加类似于满清骑兵所使用的绵铁复合甲。
郭子仪看着案台上的绵甲,向周钧问道:“大帅,我听闻此甲乃是安西白叠子所制?”
周钧:“不错。”
郭子仪:“不知产量有多少?一年下来,能制成多少套甲?”
周钧:“棉田推广不过才三四年,安西未加工的粗绵,去年产量大约是八十万斤。倘若拿来制甲,大约是六千套吧。”
郭子仪躬身道:“大帅,以绵为甲,此物甚好,理应在天下推广。”
周钧:“哦,你倒说说看,有哪些好处?”
郭子仪拱手说道:“第一,绵甲相较铁甲,重量更轻,无论是给士卒披挂,还是给战马披挂,都要更加有利于战事。”
“就拿大唐边军来说,但凡是甲士,身荷锁甲、战裙、遮臂等具,共重四十五斤,銕盔、脑葢重七斤,项护心銕护脇重五斤,弓撒箭袋重十斤,腰刀三斤半,蒺藜骨朵重三斤,箭筒一斤,战勾连绵皮上下衣服共八斤,通计八十八斤半。”
“而一身绵甲,只需取七斤棉花,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肩五寸,下长掩膝,粗线逐行横直,缝紧入水,浸透取起,铺地,用脚踹实,便可使用。即便在夹层中全身镶嵌铁甲片和锁子扣,总重量也不会超过十五斤。”
“十五斤的重量,对于寻常士卒而言,穿在身上,等同于无物。奔跑、跳跃、长途奔袭、攀爬高墙,几乎可视作不着甲。”
“第二,绵铁合制成甲,与铁甲相比,论防护各有千秋。传统重步所用的铁甲,可防弩箭,可防长兵,但对重器例如铁蒺藜、手锤、槊器等等,防护较差。但是,绵甲质地弹实,对重器的防护好于铁甲,防护长兵也算不错,唯独对弩箭一类的利器,防护较差。但是镶嵌铁片,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弱点,也算是差强人意。”
“第三,唐军边患大多来自北方,而北方边疆皆是苦寒之地,滴水成冰,少有御寒之物。如果将铁甲穿在身上,用不了多久,就会结霜,士卒倘若入睡,往往半夜就会冻死,再也无法醒来。而绵甲却胜在将御寒和防护,结二为一,大大降低了士卒被冻死的风险,而且减轻了军中的辎重负担。”
周钧听了点头,问道:“除了这些,还有吗?”
李嗣业此时进帐,闻言说道:“大帅,说起绵甲的好处,末将再说一条。”
周钧:“你说。”
李嗣业:“这绵甲制作简便,价格也非常低廉。倘若原料充足,织工熟练,一个人花上七天,就能做成一套全甲。但是如果要想打造一套铁甲,则需要三十名匠作,再加上百天,才能勉强完成。”
郭子仪听到这里,感慨不已,对周钧说道:“大帅,倘若军中士卒,还有每一匹战马,都能穿上绵甲,那么对阵北方部族,唐军将会无往不利。”
周钧听到这里,想起一事,向郭子仪问道:“仆固怀恩驻守的博陵城,当下如何了?”
郭子仪:“根据快马来报,博陵战况异常激烈,贼军大将史思明和李归仁,麾下皆是贼军精锐。战事仅仅开始七日,城中唐军就出现了三千阵亡。某听闻,仆固怀恩为了鼓舞士气,抵抗贼军,已经率领亲卫,亲自登上城楼督战。”
周钧:“当初,我让仆固怀恩坚守博陵两个月,如今约期已经过半,范阳这边的战事进度,也应该加快一些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子仪听到这里,忍不住说道:“大帅,我斗胆相问。大帅每日一边派出军队佯攻,一边挖掘地道。城中守将并非庸才,必定会有所怀疑。他只要在城墙内部,安置几口大瓮,再安排士卒不时去监听地下的动静。一旦我军地道挖到城中,敌人就能察觉到地道的位置,看破我军挖地道入城的计策。”
周钧听到这里,笑着问道:“谁和你说,我挖地道,是为了入城?”
郭子仪一愣:“挖地道,不是为了入城?”
周钧摇头说道:“时日不需多,再有五日,只要地道挖到城墙下方,便是范阳城破的时候。”
帐中的诸将闻言,面面相觑,人人眼中都是不信,但碍于大帅的身份,又无人敢出言质询。
只有心知肚明的李嗣业,站在周钧的身旁,看向其他人,摸着下巴,一脸嬉笑。
郭子仪见状,也不好再问什么,便向周钧躬身说道:“大帅既然这般说了,子仪再无疑问。”
交谈之际,门外有侍卫来告,说是凉州城来了信使。
周钧看着侍卫拿上来的信件,随口问道:“何人写的信?”
侍卫:“中书省,孔侍郎。”
周钧愣道:“孔攸?”
将信件打开,周钧仅仅看了数行,身体微微一颤,眼睛霎那间也不自觉睁到最大。
为了让帐内的诸将不注意到自己,周钧快速恢复神色,又尽力保持着面上的平静,但抓住案台的手掌关节,却因为用力而苍白一片。
看完了信件,周钧不动声色的站起身来,向诸将说道:“这几日里,各位整备军队,随时准备攻城。”
散会之后,周钧回到自己的营帐,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一把掀翻了帐中的案台,口中怒喝道:“混账!”
王翃闻声赶来,见帐中一片狼藉,惊愕问道:“主上……?”
周钧强自平复了呼吸,又向王翃沉声问道:“凉州来的信使,如今身在何处?”
王翃:“在后营之中休憩。”
周钧:“传令下去,秘密封锁一切来自凉州的消息!”
王翃躬身说道:“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