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商队归来

金家去往安西的长行坊,在龟兹镇完成了契单,回程时分为了两部,一部走伊吾商路,另一部走敦煌古道。

八月底的时候,走敦煌古道的一部,先行赶回了凉州。

周钧在金家宅子中,见到了领队归来、风尘仆仆的申叔公。

申叔公年纪颇大,但精神矍铄。

他长途跋涉数月,除了身体瘦了一些,却丝毫不见疲态。

申叔公一看到周钧,便走上前唱喏说道:“周二郎,幸不辱命。”

周钧笑着扶起了他,开口问道:“路上一切安好?”

申叔公:“去往安西的途中,因为热疾,折了一人。回来的时候,路途虽然艰难,但却无人伤亡。”

周钧点头,细问了一番。

申叔公从怀中取出一份舆图,呈给了周钧,口中又说道:“老夫领着商队,在罗荼龙部向导的领路下,从石城镇出发,穿行过沙州大漠,顺利抵达了敦煌。一路上,我边走边写,记下沿途的风土人情,还有旅途的线路标识。”

周钧看着舆图,先是指着图中的绿洲问道:“为何有些绿洲上会画着线路?在线路上还打着叉?”

申叔公说道:“沙州大漠中的绿洲,大部分都是跟随季节和气候而移动的。同一个绿洲,在春秋二季所处在的位置,可能会相离百里之远。所以,绿洲迁移的路线,在舆图上就用了连线来表示。另外,有些时候,绿洲会隐没入沙漠,成为地下湖泊,所以便用打叉来表示它们的消失。”

周钧听着啧啧称奇。

申叔公:“不光是绿洲,沙州大漠中还有流沙、沙暴和恶瘴,倘若是不熟悉情况的人贸然进入,大多都是九死一生。”

周钧:“如此看来,倘若没有龙部作为向导,寻常商队想要通过敦煌古道,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申叔公:“周二郎所言极是,老夫听向导说,沙州大漠里面的这些门道,罗荼龙部整整花了数百年才弄清,中间无数族人都为此丢了性命。”

周钧感慨了几句。

这个时候,金凤娘抱着朝暮,走了出来。

申叔公看见金凤娘,先是躬身行了一礼,又说道:“正巧凤娘子也来了,老夫有一事想说。”

金凤娘:“申叔公乃是金家的宿老,祖翁当年在世时,视您为左膀右臂,有话直说便是。”

申叔公看向周钧说道:“此番去往安西的长行坊,老夫不慎,中了奸计,倘若不是周二郎及时出现,公身死事小,怕是还要连累金家败落。所以,老夫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思虑金家将来之事。”

金凤娘:“金家将来?”

申叔公:“周二郎与凤娘子育有朝暮,将来朝暮成年,金家便是要交到她的手上。所以,如此看来,周二郎也不算是外人。”

“过去,周二郎是代凤娘子暂行家主之权,发号施令需要借印发声,多有不便;往后,某提议,不如推周二郎为金家家主,待得朝暮长大,再将家主之位交还给她?”

金凤娘听了,自然没有异议。

周钧思虑之后,朝申叔公说道:“此举恐有不妥。”

申叔公一愣,连忙追问缘由。

周钧:“某身为互市监,又代武威郡刺史,倘若对外公开言明,接了金家家主之位,那官商成契,必定会被说成是以权谋私。”

申叔公仔细想了想,觉得周钧倒也说的有理。

就拿这次安西的长行坊来说,金家之所以能接到这份差事,暗地里也的确是托了周钧的福。

但如果,周钧身为金家家主一事,对外宣布又传了出去,金家日后再从官府那里得了好处,必定会引起他人非议。

周钧对申叔公说道:“金家家主一事,不如维持现状,隐而不宣。待得时机成熟,再做打算也不迟。”

申叔公点头道:“就如周二郎所说。”

说起家主,久居家中、不问外事的金凤娘,突然想起一人,开口问道:“二兄继坤,好长时间未见到他,也不知如今怎样了?”

申叔公与周钧对视了一眼。

前者犹豫了片刻,对金凤娘说道:“继坤犯了死罪,已经被押解入京了。”

金凤娘闻言,大惊失色。

申叔公又细说了,长行坊走漏消息一事。

金凤娘听见,一边哭一边对周钧说道:“继坤糊涂,但毕竟是我兄长,还请二郎救他性命。”

周钧眼角余光,瞥见申叔公轻轻摇头,心中有数的他,宽慰了金凤娘几句,只是说道尽力而为。

处理完金家之事,周钧还没来得及喝口水,门外有仆从唱告,说是李光弼李军使前来拜访。

周钧快步走到门口,将李光弼迎入堂内。

见李光弼一身戎装,周钧问道:“李将军这是要……?”

李光弼的脸色阴晴不定,口中说道:“董延光上书,请兵攻打吐蕃治下的石堡城,朝廷准了奏,命王都护领兵前往陇右接应。”

周钧怔在原地,问道:“石堡城?就是那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石堡城?”

李光弼点头。

周钧:“董延光请兵攻打石堡城,朝廷为何指名点姓,非要令王都护接应?”

李光弼沉声说道:“董延光那请兵的折子,怕是事先合计好的……这事儿的背后,不仅有董延光,还有右相,甚至连当今圣……”

周钧伸手止住李光弼的话锋。

李光弼长叹一口气:“二郎当初所料,如今都成了灵验,光弼倘若早些信你,今日也不会如此被动。”

周钧:“出兵石堡城,王都护怎么说?”

李光弼:“王都护知晓此番出兵,怕是朝中有人设局,但明知如此,也只能前往。说到底,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周钧朝李光弼又问道:“王都护领兵接应董延光,为何李将军也要一道前往?”

李光弼:“本来这差事,应是哥舒翰承着,但他最近立了大功,前些日子被召去发赏,一时半会怕是赶不回来,只能光弼陪去了。”

周钧压低声音,对李光弼说道:“石堡城易守难攻,城后又有吐蕃大军屯营,而且高原气候,也不利于唐军作战,朝廷倘若下令强攻,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王都护八成是会按兵不动,如此一来……”..

周钧的话没有说完,李光弼无奈说道:“二郎的意思,某懂得。但是王都护那个脾性,你也不是不知晓。他认准的事情,旁人就算说破天,也难以动摇……总之,光弼尽力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