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临行筹备

确定了西行之后,周钧开始安排出发之前,凉州城中的一系列事务。

首先是西行公务的由头。

身为代武威郡刺史,未经朝廷调动,周钧不得擅自离开凉州城,倘若异动,言官就可以奏他擅离职守。

但是,由于多了一层互市监的身份,根据职事勾陈,周钧又必须在每年里,去往河西诸多互市点巡视勘查,行阚录册并且上报市情。这份差事,给了他一个绝佳的理由,离开凉州城,去往西域诸州。

接着是工坊的安排。

茶坊今年产出的炒茶,已经超过了十万斤,但对于漠北各部来说,依然是供不应求。

漠北各部用来交换炒茶的互市品,除了常见的钱帛,最多的交换品,还是马匹。

数以千计的精良战马,从漠北各部被交易到了周钧的名下。

这么多马,在短时间内从互市点交易进来,周钧起初也头疼过一段日子。

后来,好在金家本来就有马场,金家护卫从前都是唐军老卒,饲养马匹的手艺从未落下,这千匹战马的照料对于他们来说,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花楼机,虽然有了图纸,大匠师毛顺和彭婆又在一起研发,但其中一些关键的机巧,还是很难攻破技术壁垒,所以短时间内还是无法造出样机。

再来是都督府的安排。

孔攸身为幕僚,周钧不在的时候,执掌刺史之印。

他将一切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城中未见任何错漏,故而府中官吏皆对其信服。

周钧在西行之前,除了都督府的日常事务,还交待给孔攸另外几件事情。

第一,积极准备应龙天书,并且充当经教和祆教的中间人,安排下一次应龙天书在大唐各州府中的宣传;

第二,注意朝廷动向,倘若出现针对北藩和凉州的举动,第一时间以保存自身作为最优先选项,尽快避险;

第三,扩建凉州与漠北的互市点——白亭,继续交好回纥部,密切关注骨力裴罗可汗的身体状况。

最后是西行人员的安排。

金家承了安西都护府的长行契单,这一次派出了家中一半的好手,充作护卫,总计有三百余人。

周钧带上了仇邕和一众部曲,还有都督府的府卫,赫达日和回纥亲卫则留在金家之中,负责看护。

祆教圣女拓跋怀素,带着十二位祆教高手,跟随西行队伍,一起前往瓜州。

所以,算上护卫、役夫、部曲等等,整个西行队伍,所有人加在一起,大约超过六百之数,在去往西域的商队之中,这个规模也算是罕见。

临行前的一日,李光弼和安思顺得了消息,又在酒肆中专门为周钧摆了宴席。

宴席开始,按照往常一般,拉上帷帘,禁止闲人入内。

李光弼压低声音,对周钧说道:“京中有信,圣人欲下旨,令北藩出兵,攻下石堡城。”

安思顺在一旁也说道:“二郎当初说,朝廷欲削北藩,先是以借兵试探,再以攻伐消势,如今倒是都灵验了。”

周钧:“石堡城如今有多少吐蕃守军?”

李光弼:“不足千人,但是石堡城粮食、檑木、滚石、箭矢一应俱全。城口狭窄,是仞谷地形,仅能供少量兵马行道。而城后是平地,又有大道,敌人的援军可以很轻易的就支援上来。”

安思顺:“不仅如此,吐蕃的四如,已经有军士四十六万二千四百人。再算上吐蕃苏毗的十个东岱、通颊的十一个东岱、象雄的十个东岱,再加上白兰羌、吐谷浑的人口与军人。一旦石堡城之战真正打响,大唐可能要面对吐蕃五十万以上的大军。”

李光弼:“石堡城地处西南湟源县,高耸入云,每入秋季,空气更是稀薄,大唐士卒相比吐蕃兵,不耐高地。所以,就此来看,强攻石堡城,大唐失了天时地利与人和,实乃凶多吉少。”

周钧听完,开口道:“倘若按照你们的说法,石堡城的这一战,必定是不能打的。”

李光弼和安思顺面面相觑,二人一起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李光弼咬牙说道:“这一仗倘若要打,怕是会死伤惨重。”

安思顺一边喝着酒,一边说道:“倘若不打,正好会落了口舌,使得北藩失信于朝廷。”

李光弼猛地一拍案台:“那也不能眼睁睁瞧着儿郎们去送死!”

安思顺叹了一声。

李光弼在那里兀自说道:“王都护正在写着奏折,打算上书朝廷,言明石堡城一战的利害,劝圣人打消念头。”

安思顺瞧了李光弼一眼,只是一个劲的喝着酒,不再说话。

周钧见状,也是清楚,北藩上下,无论是王都护,还是底下的将士,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处境。

在他们看来,北藩是忠于朝廷的,倘若澄清利害,又上表忠心,圣明如天子,自然能明辨是非。

相反,那些出身粟特人的胡人将领,平日里见多了商场中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对于朝廷和北藩之间的关系,反而比中原将领看的要更加透彻。

李光弼又喝了几杯酒,对周钧说道:“王都护听说二郎要去河西巡市,特意调了一队精兵,护卫在你左右。”

周钧听了,有心想要推辞。

李光弼拍了拍手,对门外说道:“速速滚进来!”

一位身穿大唐山文铠的小将,笑着走进房内。

周钧看了几眼,却发现对方是熟人。

正是他当年出使回纥时,一直陪在身边的唐卒孙阿应。

看着孙阿应身上的那套铠甲,还有腰间的巽饰,周钧笑着问道:“升官了?”

孙阿应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

李光弼笑道:“俗语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孙阿应读多了书,又带兵立了几次大功,年纪轻轻就升迁至此,正好给二郎做个亲兵。”

周钧听到这里,也没再推辞,不禁点头道:“既然将军这般说了,那你就跟在我身边好了。”

孙阿应抱拳,向周钧答了一声诺。

至此,在王忠嗣的授意下,孙阿应领着来自朔方军两个大队的精锐唐卒,共计百骑,作为周钧的亲兵,加入了西行的队伍。

在一切准备全部就绪之后,周钧领着这只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凉州城开始出发,顺着丝绸古道,一路向西,过了甘州,又穿过肃州,最终来到玉门关前的重镇——玉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