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山南道,岳州,距洞庭湖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子。
擅长打造小渔船的村民宋涛将自己一整套的造船工具,都送给了同村的半大小子宋小鱼,锁好自己家的小木屋之后,他便背着上了行囊,手握一张昨天花了一百文才买来的船票,往岳州码头赶去。
“涛哥,你去了渭南,每个月真的能挣到一贯钱吗?”
天刚蒙蒙亮,就跑来门口等着了,见到宋涛出来,宋小鱼一屁股就从地上跳了起来,一边接过宋涛的行囊,一边伸着脖子问道。
宋涛没有阻止想要帮忙的宋小鱼,将自己其中一个包袱分到他手上后笑着道,“不是一贯钱,是几贯钱,读报的法官不是说了么,像我这样可以独立造船的熟手船工,渭南现在奇缺,月薪酬至少是两贯起,在船厂表现的好的话,可以带一个小组,每个月拿三五贯的工钱都不在话下。
当然,钱不钱的,其实是次要,前两天我去码头上看了那些关中来的大船,那才真的叫船,我这辈子,要是能造出一条像那样的大船,就是死在渭南,也值了。”
“码头上的船,比以前在长江里跑的那些楼船还大么?”
宋小鱼平时要帮父亲在田地里干活,可没有机会跑到几十里外的新码头玩耍,也就这阵子听下乡来宣讲律法,读报纸的实习法官说,码头上有关中造的新式水轮船停靠,可以逆水行船,还能拉上万石货物往返关中,百姓们有需要买卖的,可以去码头上交易。
“大的多了,船舷很高,上面有很多大帆,还有几个很大的风车,可是没有船桨,具体是怎么让船在逆水的时候行走的,我也不知道,听说最大的船,可以载货三万石的同时,载客上百人。”
其实,大水轮船除了风力齿轮推动螺旋桨之外,还有人力,或者牲畜拉动齿轮盘带动螺旋桨的功能,不过那些设置,都在船身内部,外人看不到,它之所以能载重三万石还能逆水行船,是因为它有多个螺旋桨,不管是顺风,还是逆风,只要有风推动风车转动,就能带动船底的螺旋桨转动,顺风的时候用正螺旋桨,逆风的时候,用反螺旋桨就行。
三万石的载重,在后世来说并不算什么,还不到两千吨,很多渔船,都可以达到这个载重,但在这个时期,简直是让所有造船人仰望的存在,所以,宋小鱼决定,要将宋涛一直送到码头,顺道见识见识那样的大船。
两人一路走着,一路聊着,直到正午十分,走了差不多两个时辰,才终于抵达了码头,并且,看到了很多背着包袱行囊的人,正在登船,今天是的日子,看来,和宋涛有同样想法人不少。
宋小鱼被眼前的这艘大船震惊了,他经过了检票人员的同意之后,他获得了上船观看一下的机会,登船之后,他觉得这船那那都稀奇,难怪宋涛的梦想,就是制造这样的一艘大船。
此时,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和宋涛一起,搭上这条船去渭南,在渭南学习更先进的造船技术,不过,在宋涛的劝说下,他最终还是回到了村子,因为,他不能在没有获得爹娘准许的情况下,就离家出走。
踏上返程的宋小鱼决定以后在家苦练宋涛平时教他的那些木工活计,同时,他还要想办法存到足够买一张去渭南的船票的钱。
在整个山南道,同一天的船只有很多,不仅是在岳州,其它各地都是如此。
蔡州,原本帮蔡家种地的一个叫牛强的小伙,在询问过读报纸的法官,如何跟蔡家解除劳动协议之后,毅然而然的决定放弃佃户的身份,脱离蔡家,搭上前往关中的水轮船,船票钱,还是他最近晚上去河里捕捞鳝鱼泥鳅,卖给收鱼的贩子攒下来的。
和牛强做同样有类似经历的人有很多,他们要么去捕鱼,要么去伐木,套山鸡,兔子,想尽一切办法,弄到了一张前往关中的船票。
所以,水轮船上的位置很挤,但是他们在船上的时候,一点也不觉得难受,因为,船工没事的时候,总会跟他们讲一些关中的事情,告诉他们,到了渭南之后,该如何谋生,还会分发给他们一些平时见都没有见过的食物,好吃到他们都不愿意那么快到达关中了。
只可惜,水轮船的速度比他们想象的要快的多,顺江直下,两天时间就到了扬州,拐入运河之后,船工告诉他们,在笔直的运河里面,水轮船可以日夜航行,最多十日,就可以到达渭南。
要知道,以往他们随便去一下临近州城,往返都要好几天呢!现在,坐上了这水轮船,居然半个月不到,就能到达远在千里之外的关中,简直太神奇了。
大唐的的老百姓,只要不是府兵出生的,很多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远门,更没有见识过什么百万人口的大都市,所以,下船的那一刻,他们是方向都摸不着的,不过不要紧,船工说过,找到那种穿着和实习法官一样,胸前戴着徽章的人就行,他们就会按照你的特长和主观意愿,带领你去各个工厂报道。
宋涛只是一下船,就马上看到了码头旁边,一眼望不到边的巨大船坞。
牛强,则是和一帮人一起,被一个戴着银质徽章的实习官员带着,在渭南的工地走了一阵之后,交给了建筑公司。
船厂和建筑公司负责面试的人稍微检验了一下他们的能力,就带着他们到了一个叫做劳动保障处的地方,签订了劳动合约。
据说,今后每个月的薪酬,可以到这里领,会缴扣一定的个人所得税,但是,有什么劳动纠纷,这里都会帮他们处理,甚至在工作中出了什么意外,受了伤,这里还会出人负责照看他们,帮他们出医疗费用。
宋涛是熟手木工,有多年的造船经验,会水,懂得炮制造船的各种材料,船厂的负责招工人的人检验过他的水平之后,非常开心,定了两千八百钱的月薪,据说,这还是试用期,如果三个月后,他能够自己带一组人马,单独负责一部分船体制造,工钱可能会拿到五千钱,那可是足五贯,而且,不光是拿钱,船厂还管他的吃穿住,与报纸上书的只好不差。
牛强,最终选择了干比较脏,比较耗力气的泥水活,原因是他小时候,最喜欢活泥巴玩了,据带领他去签订劳动协议的人说,以后,他每个月可以挣到一千五百钱,加班另算钱,工资比其它新手工人的工资高,是干泥水活的工人特有的福利,因为他们的活计脏些,累些。
另外,他还能够比别的工人多领两套用来换洗的工作服,而且住的地方,还有专门的按压水井和烧水的炭炉,供他们每天收工后清洗身体和衣服,只是那一头长长的头发,最好剪掉了利索些,因为在工作中它很容易沾上泥水,而且通常会把全身弄的都是泥,如果沾的是水泥,收工的时候才发现它已经干了话,结局还是剪,同工种的工人,大多都把头发剪的短短的了。
整个来渭南打工的过程,比他想象的要简单的多,工钱,也比他们预期的高,才工作了三天,牛强的工头,就喊他晚上到家里吃酒,据说两个月前,工头花了近三百贯买了套新房,是一套什么精装三居室,现在,已经装修好可以入住了,以后他就不和大家一起住在工棚了。
牛强不知道精装三居室是个什么房子,居然要花三百贯,他看到同组的人收了工之后,都把自己洗的干干净净,穿上了一身干净衣服和鞋子,他也有样学样,将身上的泥水洗干净之后,将剩下的一套还没有穿过的新工装工鞋都穿在了身上,和同组的几个工友一起去工头的新房子里吃酒。
原来,工头的新房子离他们上工的地方不远,据说是之前盖好的一期工程,而他们现在做的,是五期工程,前面二三四期,已经有足够的人手开工了,到了现在,他才知道,原来自己参与修建的房子,盖好了之后,居然这么漂亮。
找到了栋数,才走进楼梯里,牛强就闻到了一股浓烈的酒味,是从一楼的几户人家家里飘出来的,看来,他们家里也是在摆什么乔迁宴,这应该是关中有钱人的讲究吧!
工头家在三楼,红色的房门直接大开着,几个工友还没进屋,就看到了地面上洁白的瓷砖,虽然他们大多穿着干净的新鞋,但都有些不好意思下脚踩。
“都进来吧!还磨蹭啥,家里的酒菜都上桌了。”
工头笑呵呵在屋里朝他们招了招手,然后,当牛强跨入这间屋子的时候,就仿佛进入了另外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对于牛强这种住了十几年泥巴窝棚的人来说,就两个字形容,“奢华”。
屋里的任何东西在他看来都是精巧的,带着软垫的长条沙发,雕刻有花纹的案几,一格一格,摆着琉璃,或者木雕刻的壁柜,就连墙壁上的灯架子,都特别的好看,点了白蜡之后,把整个屋里照的跟白天一样。
屋里的各个房门都是开的,工头领他们在每间房里转了转,说是新房,要多吸点人气,还让他们在软绵绵的床上打个滚,说是新床要人压,尤其是年轻未婚的小伙子压压,最好。
那床可真是是软,还有弹性,人一躺上去,都快陷进去了,牛强觉得,在这样的床上睡觉,自己早上一定不愿意醒。
最后,他们几个工友,被带到了客厅旁边一张大方桌上,桌子上摆着十多个大瓷碗,里面全部都装满了各种香喷喷的菜肴,有猪头肉,卤鸡,卤鸭,卤鸡蛋,一条十多斤的大草鱼炖的锅,还有撒着香料的大羊排,至于那些自己见都没有见过的青菜,他光看着,就觉得好吃,至于这几天在食堂里吃过的豆腐皮,排骨海带等,都不稀得上。
最让人抽鼻子的是那种清清亮亮的酒,味道太浓烈了,据说是工头在酿酒厂打来的,足有五斤,今天晚上不喝完不准走。
工头的媳妇也是做管事的,是在染料厂,她那边也来了几个女工,在旁边另开了一桌,菜式差不多,只是酒,是一种淡红色的,叫做桃花酿的酒,这酒工地上的食堂里有,据说这个季节产的特多,隔一天,每个工人可以发一小碗,牛强喝过,味道有点甜,但酒气也很大,一小碗还好,喝多了也会全身发热,上头。
几个女工在厨房里帮工头的媳妇张罗菜,这一会,也上桌了,十几个人,两桌,把整个饭厅挤的满满的,十分热闹。
牛强的嘴笨,又是新来的,不过,上席之后,都是听工头和几个老工友讲话,大家举杯的时候,他也跟着举杯,不过不敢多喝,因为那酒看着像清水一样,喝到嘴里的时候却像火团一样,难怪刚才工头说喝掉五斤酒的时候,好像是个很艰巨的任务一般,他估计自己喝一杯,就会醉,而一杯的重量,还不到三两。
因此,他被工头笑话了,说南方人喝不得烈酒,下次得专门为他准备一些清淡些的麦子酒,就是喝多了会打嗝的那种,也有人叫它啤酒,夏天的时候,酿酒厂会酿很多散装的出来,便宜卖给工人喝,据说冰镇了喝的才爽。
牛强没有喝过麦子酿的啤酒,他只是在意识还清醒的时候,使劲的吃着东西,在打着晃回到工棚躺下的时候,他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拥有一套像工头这样的房子,把老娘和弟弟妹妹们接过来,招呼他们天天吃像工头家这样的饭菜。
类似的情况,在整个生活小区里,到处都在发生着,只是经过了很短暂的时间,这些从全国各地赶来渭南打工的百姓们,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并且安定了下来,开始朝自己的目标迈进。
在渭南的衙署里办公的李世民,听到了密卫给自己回报过来的一些民间消息之后,满脸的欣慰之色,如果不是因为孙正明现在去打理他的试验田了,他一定会把这个推动创造这一切的家伙,也喊来陪自己好好的喝上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