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陛下。”
萧美娘和萧瑶同时朝着杨广躬身一拜。
杨广接过军报仔细看了一番,也不禁露出满意之色,缓声道:“北平王不愧是和靠山王并称为大隋脊梁的重将,此番可算是大显朝廷威仪。皇后,你这下可以将心放回肚子里了吧?”
迁都之初,朝局不稳,正是需要这种大胜来稳定人心,可以说北平王的这封捷报来的恰到好处,足以震慑住长安那些心怀鬼胎之辈。
萧美娘脸蛋微红,羞道:“妾身本来也不通军事,只是根据兵书据实向陛下谏言而已。”
杨广收敛笑意,沉吟道:“说实话,朕虽然相信北平王,却也没想到他会进兵如此顺利,再继续追击的话,朕心里也有些没底了。”
萧美娘点头道:“兵法有云:穷寇莫追,更何况河北叛军的实力仅次于河南瓦岗军,实力颇为雄厚,难免会有其他的手段。朝廷刚刚迁都,一切当以稳妥为主。”
杨广想了一下,将军报还给江云燕,吩咐道:“你去将这份军报抄录两份,一份送给李靖,另一份送给靠山王,他们两人熟知北地情况,应该能给出合适的意见。”
萧美娘暗暗点头,近些年来朝廷屡战屡胜,她欢喜之余最担心的就是杨广变得刚愎自用,如今见杨广在遇事时仍能保持冷静头脑,她才算真正放下了心结。
时过三天,因为朝廷各路征讨大军捷报频传,长安城虽然发生了惊天变化,一切却都平淡如水,那些贵族老爷们没有生出任何事端。
正阳殿中,杨广惬意的翻着一本本奏疏。
武威郡的李轨叛军已经被李秀宁全线击溃,可以说是狼狈奔逃,二十万叛军只剩下不足八万。
李轨本人更是被吓破了胆,一连给朝廷发了三封请罪书信,说是受到吐谷浑的奸细挑唆,一时冲昏了头,现在已经认清错误,不敢再犯朝廷威严。连带着还送来许多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以及两颗黑乎乎的‘吐谷浑奸细’人头。
李建成那边的战况也十分顺利,面对强势无比的薛仁杲,虽然兵少将寡,却也不落丝毫下风,甚至还要稳稳胜过一筹。
杨广已经下令让李秀宁率领本部人马绕到后方突袭金陵城,迫使薛仁杲回兵救援,如此双管齐下,薛仁杲败退也只是时间问题。
靠山王一如既往的沉稳持重,坐镇后方调兵遣将,麾下十三太保义子具有勇略,打的梁师都和东突厥节节败退。尤其是杨梓玉亲自统领的三镇青龙卫,所过之处锐不可当,甚至正面战胜了同等兵力的突厥狼骑,打破了突厥狼骑的无敌神话。
最可怕的是,从头到尾,杨林都没有离开广平城半步,似乎还没有使出全部的实力。
这时,梅剑捧着一封军报走了进来,恭敬道:“陛下,这是北平王刚刚发来的八百里加紧军报。”
杨广拆开信封一扫,顿时露出一抹凝重,窦建德终于派出了他麾下的头号大将苏定方。这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名将也不负窦建德重托,初战便逼退了罗艺的先锋大军。
虽然罗艺在信中反复强调这只是暂避锋芒无损大局,但杨广却能从字里行间看出,罗艺已经没有之前那般自信了。
放下军报,杨广从旁边取过靠山王送来的回信,数天前他曾将罗艺的捷报分别送给了杨林和李靖,却没想到这二人的建议出奇的一致。
“遇挫则止!”
杨林的回信仅仅这四个字,即遭遇败战立刻停止进军,与李靖给出的建议不谋而合。
放下信笺,杨广沉声道:“让内务府拟一道圣旨,下令罗艺立刻停止进军,退兵五十里驻防,不得有误!”
“是!”
梅剑应声离开。
望着梅剑的背影消失,杨广又取出了之前在天帝战车上书写的白绢凝眉思索起来,攘外必先安定,在李阀这个隐患未除之前,他还没有心思去理会那些盘踞一方的叛军。
时间转眼已近九月,各路征讨大军都得胜班师,关中地区不管是士绅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长舒了一口气,许多人家更是供起了杨广的长生祠,认为是天子坐镇才使那些宵小纷纷退去。
在这一派欣荣之间,长安城也一连发出了四道谕令,诏杨梓玉、罗成、李秀宁、李建成四位得胜之将入京受赏!
未央宫内,杨广高居琼霄阁之巅,俯视着长安夜景,淡声道:“迁都大典将近,你那边可都准备好了?”
步香尘随在杨广身后,恭敬道:“回禀陛下,属下已经将圣级聚灵阵和圣阶杀阵按照阵图布置完毕,足可笼罩长安城方圆十里内的地区,必能在迁都典礼上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