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第一镇的第二、第三两个旅在皮球滚动战术的推动下成为了皮球的前侧,正在云龙山脚下行军,前后长达数里地。
一处高丘,陆四正负手眺望蜿蜒如龙的云龙山,陈不平说当年汉高祖刘邦抗秦起义后曾在此山藏匿。
“此山总有一片祥云,形状如龙,据闻此云常围绕刘邦头顶,故刘邦立国大汉之后,当地百姓将此山称为云龙山。”
世家子弟的陈不平十分博学,连徐州这座不起眼的小山来历都一清二楚,并说南朝刘宋皇帝刘裕未称帝前在彭城数年,几次登云龙山,曾见云中有龙环绕,数年后刘裕便做了南朝宋的皇帝,谓人中之龙。
“那这地方可是个宝地啊!”
孙武进听了陈不平的话后就一直死盯着都督脑袋看,不时抬头望天,但半个时辰过去也没见都督头上有什么云气,更休说龙环了。
许是在山边尚未在山中缘故,又许是真龙之气非常人能见,孙武进如此想道。
陆四视线中山上隐约有座大佛,不知是哪朝所修。
中国人历来有个传统,就是凡山川之地,不管是名山还是不名山,总会有若干景点名人古迹在。而名人墨宝越多,这山就越发有名。
陆四这世也是第一次登山,虽说不过百米小山,但居高处视野突然开阔的感觉却是十分的怡然,就好像一直被关在小黑屋中,突然整个房子被扒开。
山脚下正在沿云龙山穿行的两万淮军将士让陆四觉得自己不比刘邦、刘裕差,所以,他觉得自己应该留下一首墨宝。
“记!”
陆四大袖一挥,充为记室的陈不平忙取出笔墨开始认真记录。
“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
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
陆四让陈不平记的是一首七言绝句。
“好诗!”
孙武进不识字,但听得出好坏,又是龙又是天,又是聚会又是乾坤,好的不能再好的诗。
陈不平则是重新看了遍自己记下的诗句,目光微动,面无表情,心中却如大江翻腾。
因为,这是首反诗。
山脚下,旗牌队、铁甲卫连同炮队也开始出发,前方探路的骑兵并无警讯过来,所以各部必须按计划继续前进。
“柏永馥可能是趁我军从山中过一半时再出击。”陈不平认为柏永馥迟迟不动手是想达到“半渡而击”的效果。
陆四也认为柏永馥多半是打这个主意,这是个聪明的打法,不然就算他柏永馥骑兵厉害,淮军也有两万余众,结成一团能把柏永馥牙给啃掉。
细细想来,只存在了一年多的弘光朝给历史作出最大的贡献恐怕就是给满清输送了一大批精兵强将。
就陆四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有高杰麾下的李成栋、李本深、胡茂祯,李元胤;左良玉麾下的金声桓、马进忠、李国英、张勇;黄得功麾下的田雄、马得功;刘良佐麾下的沈豹、曹虎、胡守金等。
刘泽清部在这一方面相较其他几镇又表现突出,可谓是人材济济,如王遵坦为四川巡抚、马化豹为贵州提督、柏永馥为平凉提督、张国柱为云南提督。
可以说,弘光朝的几十万明军基本是一枪未放就集体做了伪军,而顺军却从一片石、怀庆、潼关、陕北、武昌不断和清军大战,虽然不断的战败,但却不断的反抗,一直反抗到伪康熙元年,整整18年。
顺军嫡系有降清的,却是屈指可数,所以仅从反抗侵略这一点来看,将大顺政权及其军队视为正统,才更合乎历史。
而他陆文宗,现在就是大顺军的一员,他帮不了已经在一片石战败的李自成,却能帮弘光朝肃清那帮败类汉奸。
远处山中有铳声响起。
“来了!”
陆四嘴角微翘,双臂平伸,齐宝立时将一付铁甲拿来小心翼翼为都督穿上。
“传令,许进不许退,未得军令擅退者,后阵杀前阵,镇帅以下皆斩!”
下达完这道军令,陆四又看了眼诸将,拔出自己的长刀,沉声道:“陆文宗若退,任何一人皆可斩我,赦无罪!”
随着铳声响起,明淮双方骑兵的小规模交战很快打响。
明军虽只有几十人,但精锐悍勇的他们丝毫不将人数远超于他们的淮军放在眼在,几十匹马同时排开就冲了上去。
铳声中,有几个明军中铳坠马,身子或翻下斜度不高的山坡,或被身后同伴的座骑一踏而过。
硝烟还没散去时,纵马互冲的双方已经冲撞到一起,交汇那刻,十几条生命瞬间消逝。
一名淮军骑兵被冲来的明军长矛击中,钻心巨痛中长矛从他的肋骨穿出,这名淮军骑兵痛得一边叫一边想挥刀朝对手砍去,长刀却根本不着持矛的那名明军。
疼痛终于让这名士兵再也挥动不了拿刀的手臂,身子不断摇摆,最终痛吼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扑通”一声重重落地。
大刀,长矛的挥击声伴随人仰马翻声响彻在半山腰。
冯汉用力挥格长刀,一边格去一个明军砍来的马刀,一边向着对面一个拿矛的明军劈砍而去,手中的长刀狠狠的砍在对方的肩臂之上,将对方的右臂连着手中握着的长矛一起削飞而去。
失去右臂的明军先是目瞪口呆,尔后是撕心裂肺的惨叫,最后是疯狂的向冯汉扑过去,用他那还在的左手试图一把拽住冯汉,下意识的想用他的右手去扼对方的脖子,臂膀间却只在如泉涌般喷血,无一物可供他伸出。
冯汉轻而易举的将这个没了手臂还要逞凶的明军踢倒在地,长刀斜举,一下切断了对方的脖子。
定了口气,四周满是正在厮杀的敌我双方,虽然明军只有数十骑,但却精悍异常。双方军士不断有人落马,但淮军的伤亡明显更大。
四处的山坡丘陵后,一队队明军骑兵身影出现,冯汉知道不能恋战,否则会被明军合围。
“撤!”
随着冯汉一声令下,淮军骑兵将士奋勇将当面明军逼退,返身向着山脚纵马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