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恩将仇报的老乞丐

王羽从小岛出发,坐船直接去往了江州码头。

若是以前的话,他可能需要先去烟州封地,从烟州封地再去往江州。

如今的江州城也是宋王爷的地盘,就没必要费那个劲了。

“我们认识吗?”

王羽到了江州一看,感觉没见过石明海这个人啊,为啥对方指名道姓的找他,还一副对他很了解的样子。

“王统领可能不认识我,但我认识您啊。”

接着石明华表明了身份,并且把自己这些年来,对采生折割案子的了解,详细的叙述了一遍。

他不但研究近些年的案子,就连历史案宗也倒背如流。

特别是提手调查过的京城京郊发生的那些案子,石明海都做了详细的研究。

“可以啊年轻,需要我怎么帮你直接说吧。”

王羽一看这个年轻人,确实是用心了,决定好好帮帮他。

“王统领客气了,您能给人我说一下那个三个孩子的情况吗,自己您是怎么发现罪犯窝点的。”

石明海只是听了一些民间的传闻,对于三个孩子到底如何被救,以及老老庄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

“可以啊,你可以拿笔记一下。”

王羽也没啥好隐瞒的,他不但大方的讲出来,还允许对方记录下来。

哪知道石明海听完这话说了一句:“纸笔就不需要了,小弟我别的优点没有,记性还是比较好的。”

别看他从小就被送去苦林寺习武,不代表他没文化啊。

石明海的记忆力非常好,什么事情听一遍就能记住。

他不但能把事情的大概情况记住,就连里面的细节都不会忘记,甚至还能提出疑问。

“您是说当时有凉亭、有假山,然后您从假山进去的?”

“是啊,怎么了?”

“那后来您回去找了吗,是否找到了那个凉亭和假山。”

哎呀,石明海这一下子,还真就把王羽给问住了。

他是乘坐飞艇直接过去的,真没回去再找那个假山。

他并不是一点儿都没想找,而是稍微看了一眼没找到,于是就没再追究的。

反正高老庄都已经被抓到了,那里的人也死的差不多了,假山不假山的似乎没那么重要。

“恕我直言王统领,那个入口非常的重要。”

“您有没有想过,那里可能不只通往高老庄。”

石明海这么一说,王羽不由的打了一个哆嗦。

对啊,谁规定的那个地道就只通往高老庄了。

就连高老庄的祖上修地道的事情,也是高庄主自己提到的,谁又能够验证真假。

自己当时只是跟着别人走的,并没有认真研究那条地道的具体情况,没法确定它是不是四通八达。

万一这条地道,还通往别的城池呢,犯罪分子会不会对其它地方的孩子下手。

“多谢石捕头提醒,我这就抓紧去办这件事儿。”

刚才王羽还叫人家小老弟,如今改叫石捕头了。

就在两人讨论案情的时候,明州这边发生了一件不起眼的事情。

一个小女孩儿,跟着妈妈一起摆摊卖包子。

她家的包子因为价格便宜而且味道不错,在当地生意一直很好的。

每天都会有一名年纪很大的老乞丐,到包子铺门前乞讨。

小女孩儿听了妈妈的话,每次都会给老乞丐两个包子。

后来养成了习惯,即便是妈妈不说,她远远的看到老乞丐来了,也会把包子给准备好。

今天也跟往常一样,老乞丐颤颤巍巍的往这边来了,小女孩儿看看笼子里有些为难。

因为今天客人们都比较热情,笼屉里的包子都卖光了,只剩了两个有点瑕疵的包子没卖出去。

这两个包子其实也没多大问题,就是顶部有点破损,里面的馅露出来一点,并不妨碍食用。

眼瞅着老乞丐到跟前了,小女孩儿就把这两个包子递给了他。

老乞丐拿到包子以后正想走,突然看到包子已经露馅了,当场就发火了。

“什么意思,你给我两个破的包子是什么意思,你看不起谁呢。”

老乞丐吵吵的声音非常大,引得路人纷纷围观。

小女孩儿本来年纪就小,被他这么一吵吵当场就吓哭了。

“哭什么哭,你还有脸哭。”

“你家大人是怎么教育你的,都不知道尊重老人,真是没教养。”

“像你这种小孩子,就应该被人贩子抓去分割开卖了。”

老乞丐越骂越凶,小女孩儿吓的缩在摊位底下都不敢吱声了。

孩子的母亲说了一句:“不好意思啊大爷,要不等下一锅蒸好了再给您补两个,您稍等一下好不好啊?”

万万没想到孩子母亲的话,并没有换来老乞丐的理解,他反而变得更加疯狂。

“去你的,谁爱吃你家的破包子。”

“我要不是看你们娘两个可怜,才不会吃的包子呢。”

“你们会有那么好心白给我包子吃,还不是为了拿我来宣传,假装做好人好事儿。”

“你凭良心说,我来了之后你家生意是不是更好了。”

“要是没有我每天吃你家这破包子,你以为别人会买嘛。”

说着就将手里的两个包子砸到了小女孩儿母亲脸上,包子馅沾到了她的头发上,弄得非常狼狈。

“娘我怕!”小女孩儿看到母亲被别人欺负,哭得就更厉害了。.

“不怕,孩子别怕,我们不卖了回家。”

母亲清理掉头发上沾的包子馅,将摊位收拾起来,带着孩子急急忙忙的往回走。

此时老乞丐已经扬长而去,留下了满街看热闹的人群。

“这老乞丐也太不是东西了,白吃人家的包子还骂人。”

“嗨,百样米养千样人,你管他做什么。”

“我就是看不惯,你说这种人,不懂感恩也就算了竟然还倒打一耙。”

“那母女俩也不容易,孩子爹死的早,全靠她妈卖包子拉扯她。”

“你要真可怜人家啊,明天来多买几个包子就行了。”

“是是是,我明天肯定多买几个,她家包子的味道还真不错。”

大多数明州城内的老百姓还是明事理的,比较同情母女俩的遭遇,对于老乞丐的行为则是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