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这些不是赈灾粮吗,赈灾粮是朝廷发给咱们的啊。”
“对啊,我也听说是赈灾粮。”
“你从哪儿听说的啊?”
“我听老王说的。”
“老王你从哪儿听说的?”
“我就是在街上听别人说的。”
“那你看到官府发榜了吗?”
“没看到。”
大家互相一聊,发现还真没有任何的官方渠道,说朝廷要发粮赈灾的事情。
往年朝廷要发粮赈灾,都会将粮食交给当地衙门。
衙门口贴一张公告,上面详细的说明几月几日到几月几日,可以到衙门指定的几个地点,每人领取多少粮食。
或者是某月某日开始,在某个地点会有人摆粥摊,让大家带好自己的身份牌,凭身份牌领取免费的粥。
奴籍没有身份牌的人,是不能自己领粥的,他们全都挂在主人的名下,粮和粥也都是主人带领。
主人按人数领走之后,给他们多少纯粹是看心情。
今年的情况不同,衙门口没发公告。大家都是听说,朝廷派了位钦差大人来赈灾。
那么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害得钦差大臣被灾民们堵在了这里呢?
当然是那些地方官员,其中有其它地方的官员,也有济州本地的官员。
他们知道了今年是钦差大臣搞什么以工代赈,也就是说自己这边捞不到好处了,心里自然是很不爽。
这些地方官员,自己不敢跟钦差大臣作对,因为他们的官太小。
可他们狡猾的很,故意怂恿灾民们去刁难钦差大臣。
你不是要以工代赈嘛,我让灾民们把你粮食抢了,看你回去怎么跟朝廷交代。
钦差大臣虽然手里权力大,可权力越大越不敢跟灾民们作对,因为他代表的是皇家威严。
身为朝廷派来的代表要是把灾民打了,那朝廷会失了民心。
灾民们也不傻,他们一开始就想好了,只抢粮食不抢银子。
抢粮食是为了生存,朝廷知道了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抢银子那就跟土匪没区别了,到时候被侍卫们打死了,也没地儿说理去。
总不能说因为自己太饿了,把白花花的银子当成馍馍了吧。
“这是我们爵爷从南方买的粮食,准备过一段时间在本地卖平价粮。”
“大家若是有需要,就回去把银子准备好。”
“我们爵爷说了,跟去年一样,大家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刘铁柱看火候儿差不多了,就把宋爵爷叫他的那套话给喊了出来。
他的嗓门儿特别大,声音大到隔着两条街都能听到。
“宋爵爷又要卖平价粮了啊,太好了太好了。”
“那我回家赶紧准备钱,上次多亏宋爵爷卖的平价粮让我们撑了过去。”
“是啊,只要宋爵爷卖平价粮,那些黑心粮店肯定就坐不住了。”
大家都有了经验,上次宋爵爷卖了一段时间的平价粮,就把市场上的粮价给稳定住了。
济州的普通百姓虽然不富裕,但平价粮还是吃得起的,毕竟跟他们平时买的粮食价格也没区别。
只要粮价别那么高,其实大家心里也不会如此慌张。
“走了走了,回家准备钱去了。”
“急啥啊,刚才那个刘统领不是说了嘛,粮食管够要多少有多少,我家还剩了两袋没吃完呢。”
一位大妈一点都不着急,还嘚瑟了一下自己家里有存粮。
“你家有粮食来凑什么热闹啊,刚才还喊着要开抢。”.
她家邻居一听可不高兴了,昨晚刚去她家借粮说没有了,今天就冒出两袋了。
刚才要不是听了她的鼓动,自己也不会跟侍卫们起冲突。
“哎呀你懂啥,我这不是听说有赈灾粮嘛,反正不花钱的不要白不要。”
其实跟这位大妈一样心态的人,还真是不少。
他们并没有饿到没饭吃,只是因为市面上缺粮而且价格很贵,所以就跑出来跟大家一起闹事儿。
如今听说宋爵爷又要卖平价粮了,而且是不限量的那种,自然心里就不慌了。
赈灾其实不是要让每个人吃饱,而是要镇住人心。
其实今年受灾面积这么大,仅靠宋小川一个人,是不可能给所有地方都供应平价粮的。
但他去年做了表率,所以老百姓对他有信心。
就这样狄大人和护卫队,全都跟着宋家军来到了宋家庄。
“多谢爵爷帮忙解围!”
狄大人看到宋爵爷,赶忙下马拜谢。
“狄大人客气了,有你这样为民着想的好官,是朝廷之福大靖之福啊。”
两人互相恭维了一下,然后让人赶紧把马车都赶紧来。
还好后山那边修的有大型的仓库,不然这么多粮食和银子还真放不下。
狄大人个人拿着的那些银子,是都兑换成银票了。
可朝廷给的银子,他不敢轻易的兑换,只能一路押运过来。
因为这些都是官银,个人是不能轻易动的,就算他敢动,也没有钱庄敢收。
到了目的地之后,需要在多人的见证之下开箱验明数量。
需要给劳工支付工钱的时候,也不会这样整个的给银元宝。
而是有特殊的剪子,需要支付多少银子,就从官银上面剪一个角下来。
有专门负责剪银子的剪银官,他们每一剪子下去都非常的精准。
说剪一两就是一两,说剪五钱(半两)就是五钱,就算一钱(十分之一两)的分量也能精准的剪出来。
这些被剪掉的银子,流入民间就成了碎银子。
在市场流通一段时间之后,被人手摸多了就会氧化变黑,失去官银原本的成色。
“下官斗胆问一句,爵爷您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狄大人知道宋爵爷肯定是帮他解围,不可能真的强要这些粮食和银子,可还是得问问对方的意思。
“当然是以工代赈啊,狄大人还有别的想法吗?”
宋小川这么一说,狄大人立马就明白了。
宋爵爷并不会真的卖平价粮,虽然那样做的话朝廷的损失会少一些。
其实要真的把这批粮食卖成银子,保证很畅销,可那样就无法避免贵族和官员们钻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