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这就尴尬了!
宋小川也有些为难了,老秀才毕竟不是土匪啊,杀了报官还能领赏。
他现在其实是农籍,以前上过几年学堂,顶死了算个童生,童生是没有功名在身的。
要是真的打了老秀才,人家肯定报官。到时候不管谁对谁错,他都得挨板子。
老秀才上了公堂不用跪着,宋小川要是去了还得跪着。
他除了小时候过年要压岁钱给父母磕过头,还从来没有给谁下过跪,这公堂可是去不得。
早知道就考虑一下岳云的建议了,正七品翊卫郎,县令见了他也得客客气气的,一个秀才还不是随便拿捏。
现在这么想也晚了啊,只能安抚好两姐妹,让她们先上马车等着。
又等了一阵子,寇蓁蓁才带着老吴过来了。
“大姐二姐怎么了?”她发现两位姐姐脸上还有泪痕,知道事情不对。
于是寇婷婷又把事情简单的跟她说了一下,她那个脾气噌的一下子就上来了。
要知道这位寇大小姐,在布行的时候就敢扇掌柜的耳光,她可真敢去打老秀才。
不过以她的身份要是打了老秀才,就不只是上公堂那么简单了,恐怕得下大牢!
“别冲动,回去我自有安排!”
宋小川不是个犯浑的人,收拾老秀才和李思思,他有的是办法。
对方不是有功名在身嘛,那么就想办法夺了他的功名,看他还怎么嘚瑟。
回去的路上,寇蓁蓁与宋小川、苏小小共乘一辆马车,把两位姐姐如何被陷害的事情,原原本本的交代了一番。
原来这件事情根源,还要从他的兄长寇怀说起。
因为手里有几个小钱,寇怀觉得县里都玩遍了,于是就跑到济州的青楼里去消费。
结果在那里惹了一位公子哥,被人家一顿好揍,回到家又哭又闹。
寇家老爷子还想着花些钱给儿子报仇,却不知道大祸马上临头。
当天夜里就来了一群人,把他们爷俩抓去关进了曹县的大牢。因为关押地不是本县,这边的关系也帮不上啥忙。
寇家大伯拿着钱去监狱探望弟弟和侄子,却不曾想到给自己也惹了大祸。
不但家产被抄了,就连两个掌上明珠的女儿也卖进了双燕楼。
说到底还是他们寇家对不起大伯家,把人家给连累了,寇蓁蓁觉得非常愧疚。
因此拼命挣钱,想把两家人从牢里救出来。
“那以后就让她俩跟着你做生意吧!”
毕竟双胞胎姐妹俩也是商贾之女,耳濡目染多少懂一些经商之道。
至于从大牢里救人的事情,恐怕不光是钱能够办到的。
那位公子哥既然在济州都有如此大的能量,寇蓁蓁送钱去曹县也没多大意义。
县衙的人是爱钱,但是他们更爱权。为了钱得罪权贵的事情,他们可不会干。
为今之计只有快速发展起来,用钱和武力去提升自己的地位。
寇蓁蓁也知道家人在大牢之中一时间还救不出来,只想托人送点钱进去,让他们能吃点稍微好点。
“曹县啊,我给想想办法吧!”
如果是在本县的话,此事归林县尉管就好办了。在曹县的话,就得打听一下他有没有熟人了。
一般来说县尉跟县尉之间,多多少少都有些交集。可林县尉一听是曹县的事情,眼眉顿时扭成了麻花。
“小川兄弟,不是我不帮你,曹县那边的事我实在插不上手,要不你问问杨兄。”
林县尉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看来他是真的为难。
于是宋小川又找到了杨提辖,想听听他的意见。
“哈哈哈,好说好说。从曹县大牢救人我做不到,照顾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没想到身为押司的他,在这方面反而比林县尉要神通广大。
虽然他不认识曹县县尉,可是他认识狱卒和牢头啊。
抓人的时候可能有县尉插手,但抓起来一段时间也就给忘了。剩下的日子,还是牢头说了算。
当寇蓁蓁的父亲、大伯和哥哥吃到烧鸡喝到小酒之后,激动的哭了半宿。
这些日子他们太遭罪了,甚至都有了轻生的念头,多亏蓁蓁那丫头有本事啊。
他们只是隐约的从牢头那里听说,是寇蓁蓁托人给送进来的,至于具体托了谁并不知晓,只知道是一名姓宋的公子。
“大哥,你说这姓宋的公子是什么人物,为啥要帮咱家丫头?”寇蓁蓁的父亲寇恩,怎么都不想不出宋公子是何许人也。
“甭管他是谁,看来是对蓁蓁那丫头有意思,说不定过段时间你就出去了。”
大伯寇森从牢头的态度判断出,那位姓宋的公子应该能量不小。
人在邹县都能够打通曹县这边的关系,实在是不简单啊。
他俩都是商界的老人了,自然知道男人帮女人没有白帮的,肯定有他的目的。
寇蓁蓁除了长得漂亮一点,对于人家宋公子来说还能有什么用处啊!
其实他俩真想错了,寇蓁蓁如今是宋公子生意上的好帮手。
就拿这次盐店的事情来说,宋小川本来的意思是开一家差不多规模的盐店就得了,不需要规模太大。
毕竟精盐这种东西,能买得起的人也不多。而且他们只有本县的经营权,不可以向外贩卖。
可寇蓁蓁却说,既然只能开一家,那肯定要开最大规模啊。
即便是现在用不上,将来也能用得上。更何况县城内的店铺买下来,以后还会升值。
可以啊小丫头,竟然还有房地产升值的思维,宋小川对她也是刮目相看。
既然如此,干脆全权交给她去处理,不过在定价方面她还是征求了宋公子的意见。
大靖国目前的市场价粗盐三十文钱一斤,细盐二百文钱一斤,精盐一两银子一斤。
他们卖的是精盐,而且是比官方精盐还好的精盐,按道理说定价一两银子一斤很合理。
毕竟葡萄酒的定价非常高,甚至比京都那边还要高,为何精盐反而定价比市场价低呢?
宋小川给精盐定价二百文钱一斤,当然有他这么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