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是永乐皇帝下令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类书。《永乐大典》和《古今图书集成》属于“类书”,就是将许多图书里的内容打散,按照不同内容,分类编纂,再按照字韵等重新排列起来,便于检索查阅。《四库全书》则属于“丛书”,就是将整本书直接归类,再编排起来。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向翰林侍读学士解缙等下达了修书敕令:“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事,篇帙(zhì)浩穰,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察之便,如探囊取物。……尔等其如朕意,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明太宗实录》卷二十下)永乐帝修书要求就是两个字:“全”与“便”,就是汇集要齐全,使用要方便。解缙显然没有理解这个“全”字。他组织了一百多人的编辑部,只花了一年多时间,编好了一部《文献大成》,向朱棣交差。朱棣一看,嫌该书不够完备,于是加派姚广孝等为总负责,让礼部在全国搜罗纂修和缮写人,“开馆于文渊阁,命光禄寺给朝暮膳”。(《明太宗实录》卷三十六)在揣摩上意方面,姚广孝显然比解缙更胜一筹。他把编修队伍从100多人扩大到2169人,供事人员更达3000余人。能请到的先生尽量请,能找到的图书尽量找。到永乐五年(1407年)冬,一部收书七八千种、共22937卷、11095册、3.7亿多字的大书,摆在了永乐皇帝面前。永乐帝为这部新书赐名《永乐大典》,并作序说:“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明太宗实录》卷七十三)就是说,只有国家大一统的盛世,才有这部鸿篇巨制问世。这部《永乐大典》,继承了历代的传统,总汇了历代所有的著作,被《大英百科全书》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修成后,放在南京文渊阁珍藏。
《永乐大典》开馆纂修之际,总负责解缙的仕途也达到了顶峰。解缙,洪武年间生人,19岁就中进士、点翰林,明太祖对解缙“甚见爱重,常侍帝前”。朱元璋比解缙大四十多岁,一天他对解缙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意思是朕与你,虽说是君臣,却如同父子,你有话可要知无不言啊!这话笼络成分居多,可解缙太年轻,缺乏城府,竟当了真,当天就给朱元璋上了万言书。这封万言书,仅《明史·解缙传》就引述了近两千字,约占本传的二分之一。大到用人、刑名等国务,小到皇帝读什么书,解缙全批评一顿,特别是严肃指出了朱元璋杀人过多等弊政。奏书后,朱元璋别的没说,仅称赞他的才华。解缙没明白朱元璋的真实内心,又上了《太平十策》。朱元璋继续不理。一次,解缙到兵部索要差役,语多不恭,被告到朝廷。朱元璋随即让解缙改做御史。后来解缙的父亲觐见,朱元璋对他说:“大器晚成,若以而子归,益令进学,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就这样客气地把解缙赶走,没动怒,没贬官,也没杀头。解缙在乡八年,朱元璋病死。他进京吊丧,又被劾母丧未葬离乡,贬到河州卫(今甘肃临夏)去当吏员。亏得有人说情,他才回到朝中,做了个从九品的低级官员。
朱棣夺取皇位后,建文帝的官员士子多不服。解缙认为升官时机已到,于是主动迎接新君,愿为新皇尽忠效力。永乐帝在孤立之时,见解缙投桃送李,便破格加以信用,让他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明史·解缙传》说“内阁预机务自此始”。短短两年,解缙一路春风,节节攀升,位极人臣。朱棣曾对解缙等人说:“慎初易,保终难,愿共勉焉。”(《明史·解缙传》卷一百四十七)可叹解缙没参透皇帝讲的这个“慎”字。他少年登朝,才华过人,锋芒毕露,口无遮拦,随性臧否,招来嫉恨。朱棣立储时,在嫡长子高炽与次子高煦间犹疑,问询解缙,缙力主高炽,即后来的洪熙帝。于是觊觎储位的汉王朱高煦对解缙恨之入骨。到了永乐五年《永乐大典》编成,解缙也被因故外贬。临走前,又有人举报他发牢骚,便把他发到粤西南,远离政治中心。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进京奏事,顺便去看太子。当时朱棣在北征蒙古,朱高煦就说:“缙伺上出,私见太子。”朱棣听后震怒,解缙被下诏狱,严刑拷打,牵连甚广。这一关就是五年。永乐十三年(1415年),朱棣阅看在押犯名单,见到解缙的名字,对锦衣卫头目纪纲说:“缙犹在耶?”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嫌他活着,暗示杀了解缙;二是念他活着,打算启用解缙。纪纲理解为前者,就在寒冬深夜,把解缙灌醉,埋在雪中,活活冻死:一代才俊,四十七岁,悲剧谢幕,启人深思。
解缙历事洪武、建文、永乐三朝,二十多年间,三起三落。入直文渊阁,是他飞黄腾达的开端;在文渊阁修《永乐大典》,又是他名垂史册的起始。所以,解缙的一生,与南京文渊阁紧密相连。《永乐大典》现在还存世吗?正本,到康熙时,翰林们对原书所在,“竟无人知,是可怪也”!今天完全看不到了。它的下落,一说是李自成撤离皇宫时遭焚毁;另一说是嘉靖帝太喜爱这部书,死后随葬到明十三陵中他的永陵地宫里!这个说法是否可信,只有打开地宫才能知道。副本,在修《四库全书》时,已残缺不全。咸丰时英法联军、光绪时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副本两遭劫难,或被焚,或被掠。中华文化瑰宝就这样毁于浩劫!今天所存残卷,已是凤毛麟角。1960年中华书局据历年征集所得,影印出版730卷。1986年再次影印,增加到79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