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怎么还不如邺城的气派……”
“是啊……”
虽说是深锁宫中的傀儡,可卫侯鲁侯好歹比盗跖军中那些群盗氓隶出身的人有见识,他们因为担心刚结束战乱的郑国境内不够安全,这次是绕道邺城,从赵氏领地过来的。所以见过邺城新修的高墙,再与成周比较,便有些失望了。
他们哪里知道,邺城的内郭城墙是鲁班亲自设计亲自督造,虽然不长,却是这时代第一座包砖城墙,更有瓮城等超越时代的设计,二十年前工艺垒起的夯土墙自然没法相比……
“道路也不若邺城的宽,不是说周道如砥,其直如矢么?”
“门上的漆虽是新刷的,但成色不佳,堂堂天子怎能用这等劣质品装点门面?”
“我看那些沿途夹道欢迎的兵卒外面披着新甲,抬头挺胸,内里却穿着破衣烂褐,这也太寒酸了吧……”
“百姓也有不少面带菜色,想来城中并不比邺、朝歌繁华。”
快到城门边时,两人抱着与周卿见面时用的皮帛,一边走一边在那小声嘀咕。
作为长辈,走在他们前面的郑伯胜回头瞪了俩人一眼。
“汝等以为周是什么样的?”
作为与周最亲近,最紧邻的国家,郑最了解这位“长兄”不过了。
自打周桓王以后,周王室便缺钱缺粮,无兵无将,连城池也只剩下洛邑周边二十余座,还被郑国、晋国诸卿、蛮夷占去了许多,休说与秦晋齐楚这些大型的诸侯国相比,比之鲁郑宋卫之类的中等邦国也是大大不如。
据说周天子治下百姓已不足三十万,又层层分封出去,直属的王田不过几十万亩而已,还不如赵氏一个封疆大吏。天子六师也所剩无几,名额有万五千人,实际上只有六千,且以老弱病残居多,兵器甲胄已是年久失修,眼前这些拿出来凑数的,只怕是临时刷了层漆的旧货吧。
至于城墙之类,他们眼前这座成周城,本来就是王子朝之乱后重建的,当时周王室穷得拿不出一张帛来修,在前代刘公单公的苦苦哀求下,只能由晋国的卿士们出面号召天下诸侯募捐……
诸侯们当然是不乐意的,还是晋国人开了几次会连催带逼,最后才不情不愿地你拉来几千石米,我派遣几十个人,这边搬来点砖木,那里寻来些瓦片,东拼西凑才有了成周城,修筑期间还几度停工,若是细心点,甚至能发现这城墙并不是方方正正,而是偏斜的,因为本来打算修很大,最后圈子却越绕越小,墙也越筑越矮,且各处风格混搭。也就这正面迎客的东门比较高大上,但也无法和邺城相比。
也许未来,赵氏的邺城才是正儿八经的天下中心?
郑伯胜赶走了这个念头,当年搪塞修筑成周,他的父亲郑定公也有份,卫、鲁也少不了,今天又觉得成周不够高落了姬姓的面子,这不是自打脸么?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会儿,郑伯发现周与郑真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枝干若枯死,叶子还能挣扎几时呢?他现在很是后悔,当年他的父亲为何要为了区区一点土地支持成周叛臣,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当年郑庄公箭射王肩,开了诸侯叛周的先河啊……
但后悔有什么用呢?于是郑伯只能劝两个小辈道:“慎言,为天子,也为卫鲁两国留一点颜面吧!”
卫侯和鲁侯脸色绯红,也想起了自己的使命,只能垂头丧气地朝城门走去,那里,单公已奉天子之命前来迎接,他依然在为自己临时布置的排场沾沾自喜,一点不知道三位诸侯中的两个,已有轻周之心……
……
经过入城时的事后,卫侯和鲁侯的兴致没了,只想着早点完事早点归国,躲在深宫里暖和,不用受成周令人发指的繁文缛节束缚,谁料被单公迎接入城后,朝见却还不能进行。
“冬至乃周历里一年之末,这一天朝见天子正好。”单公刘公早就跟周王把日子定下了,眼下还有好几天,三位国君只好在文王庙门外天子赐予的馆舍住下。
成周是一座遍布庙宇的行政之城,而文王武王之庙,无疑是重中之重,这期间又有数不清的仪式要三位国君一一来做,光是穿戴各种衣物,朝见各种先王先祖,就让他们累得够呛。
左熬右熬,终于到了冬至日,这天一大早,郑鲁卫三位诸侯穿裨衣,戴冕冠,到祢庙放下礼物,然而乘坐悬挂有代表诸侯身份的龙旂墨车,正式进入王宫。
这王宫,倒是比卫、鲁两国的气派,而邺城的赵氏之宫因为正在修,所以卫鲁二君总算没做对比。
刚进入宫门,是一条长长的甬道,过了甬道,眼前一片开阔的广场,青石铺就的地板被清扫得一尘不染,积雪也悉数除去,广场边上是一溜的宫室,暗红色的墙体,褐色的屋顶,屋檐上是整齐的神兽。
不过虽然恢弘壮丽,却唯独少了几分灵气,多了点古板陈旧,故步自封……
不止习惯了曲阜、帝丘新格局的鲁卫之君,甚至连郑伯都感到了一丝不舒服的压抑之感。
他们不及多想,便又被单公迎王周王所在的正殿。
广阔的大殿中,乌泱泱人头攒动,不过却没有丝毫吵闹之声。带路的单公见状松了口气,这些天把三位诸侯放在宫外等待,他们也没闲着,一直忙着排练礼仪呢!
说起来惭愧,王子朝之乱后,许多礼官史官都跟着他跑了,而且还是抱着各种典籍竹书一起跑的,这之后也几十年没有诸侯朝周的事情,以至于王室竟连如何接待都得现查。
好在此事的总导演赵卿也考虑到这点,派了精通礼典的公西赤来协助,这才让成周这边捋清了礼仪次序。不过在找人来凑场,也费了很大的劲,因为周室的贵族二十年前被清扫了一大半,尤其青壮的大夫大多是叛党跑了,现在能找来的要么太老要么太稚嫩。加上周王不想理政,朝会闲置已久,这处大殿被冷落了多年,百官们大多数不要说参加这样的大盛会,就是小朝会也没有参加过,最开始时乱糟糟闹哄哄的恍若集市,最后在公西赤的指点下才有点模样。
这让刘单二公很羞愧,如今周也失礼了,礼赫然在鲁?
不,不对,鲁国现在的礼乐风气也不怎么样,世上最熟悉周礼的,还是孔子和他的门徒们。
无论如何,这场冬至朝觐总算是能开张了。
在“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的《周颂·载见》乐声里,郑卫鲁三君手捧有丝垫的圭玉,跟随单公,穿过周室群臣相夹的大殿,朝全天下名义上的统治者,周天子走去。
入殿便是第一拜,在司礼的示意下,三人齐声说道:“臣郑胜、鲁将、卫辄……觐见天王!”
稍许,一个努力让自己显得中气有力的中年男声传来:“三位叔父实来,予一人嘉之。叔父其入,予一人将受之。”
三位国君向天子道谢后缓缓起身,再往十步,这才看清了周天子的模样:
他看上去五十多岁,穿着绣有十三章的玄色衮衣,戴着王冕,外黑色,里朱红色,如珍珠玉帘的十二旒垂于额头前,遮住了那些深深的皱纹,却遮不住灰白的头发和干枯的胡须……
殿上摆设绣有斧状图案的屏风,屏风左右是玉几,天子则背向屏风站立。
周王匄,也是个苦命人,他是周景王的儿子,王子朝和周悼王的弟弟,本来王位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然而周景王死后,王子朝与周悼王都声称自己才是正统,周室由此分裂,没多久周悼王被杀害,单、刘二氏便扶持王子匄上位,依靠晋国支持打赢了内战,在变成一片废墟的成周上做了个没多大趣味的天子,期间还因为国内判乱一度出逃,诸侯基本无视他的存在。
这次三君朝周,大概是他回归成周后遇到最重要的事了。
不过对于三位诸侯来朝见的真正原因,胆小的周王匄其实也挺忐忑的。
好在马上就要水落石出了。
三位诸侯行过第二拜后,再得以往前十步,先后将自己所执的束帛、圭玉奉上,连带的还有各自邦国的贡奉名单,其实也就是些土特产,什么鲁国的戎菽、鲁缟,卫国的丝竹、裘服,郑国的彩陶等,基本是象征性的。
不过对于周王而言,这已经是前所未有的殊荣了,他按照礼制抚摸玉帛,红光焕发地说道:“予一人将受之。”
至此觐见礼告一段落,三位国君站在殿首右侧,北面而立,他们接下来将一一出面,告知天子自己的来意……
也就是在这时候,场面陷入了小小的尴尬。
卫侯鲁侯像是哑了一般,面面相觑,他们一齐看向年纪较大的郑伯,郑伯也无奈,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后,叹了口气,带着两个小辈,一齐执圭,迈步,下拜,像是背诵台词一般,齐声说道:
“中国失伯,奸邪滋生,先有鲁国三桓乱政,晋卿知、范、中行乱国,后有齐魏勾结吴楚,扰乱天下,髃凶觊觎,分裂诸夏。鲁卫率土之宾,争相流亡,郑国溱洧之民,不得已从贼……值此我夏不绝若线之时,幸而有晋国赵卿奋起于冀土,保乂我姬姓,弘济于艰难,臣等未亡于齐魏丑类,未陷于吴楚凶蛮,实赖赵卿之德也……”
“昔日秦襄公护平王东迁有功,其子孙又复岐山之地,遂得为诸侯。今赵卿之功威震华夏,远胜秦襄,周书云,有功之臣,舍爵、策勋,礼也,臣等敢请天王,使赵氏列为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