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出处 《战国策·魏策四》:“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魏王打算攻打邯郸,季梁赶紧来劝谏说:“我这次来见您时,在大路上碰见一个人,正驾着车向北行进,他给我说:‘我要到楚国去。’我说:‘楚国在南面,你怎么反倒向北行进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到楚国去的路啊。’他又说:‘我费用充足。’我说:‘费用虽然充足,但这毕竟不是到楚国去的路啊。’他又说:‘我的马夫驾车技术高。’其实,这几样越好,他离楚国就会越远。现今大王您打算成为诸侯的霸主,想建立信义于天下,如果纯粹依靠国家大、武器精良而攻打邯郸,来扩大自己的地盘、使自己的名声更加尊贵,那么您的军事行动越频繁,您所想要的名声、信义等东西也会离您越远,就像那位想到楚国却向北走的人一样。”
近义 背道而驰
例句
如果无视客观规律,只凭主观想象,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
解释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也不愿苟全性命。
出处 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元景安是南北朝时期北朝人,本属北魏皇室的后裔,后在东魏、北齐为官。北魏孝武帝元修本是权臣高欢拥立的皇帝,但是他后来想依靠盘踞关陇一带的宇文泰消灭高欢,计划失败后逃奔长安。从此北魏开始分裂为东魏、西魏。公元534年,高欢在洛阳另立孝静帝元善见,即为东魏。公元535年,宇文泰杀掉孝武帝,另立文帝元宝炬,是为西魏。东魏和西魏实际分别被高欢、宇文泰控制。高欢死后,儿子高洋代替他控制东魏大权。后来,高洋不甘心只当个丞相,就在公元550年废掉了元善见,自立为帝,这就是北齐。
北齐建立后,高洋逐步消除北魏、东魏皇室元氏宗族中的异己,以至于当时元氏宗族惶恐不安。元景安从小就性格沉稳,做事干练、有谋略,而且善于搞好人际关系。元景安看到家族的这种情况,就建议将元姓改为高姓,以躲避灾祸,保存家族。但是堂兄元景皓坚决不同意,他说:“岂能抛弃自己的祖宗,而跟着别人姓?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做陶器得保全。”元景安把他的这番话告诉了高洋,高洋就将元景皓抓起来杀掉,把他的家人流放到了彭城。作为奖励,高洋赏赐元景安姓高。
近义 宁死不屈
反义 委曲求全
例句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无耻苟活,生不如死。
解释 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战国时,秦昭王听说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就派人送信给赵王,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和氏璧虽然是赵国的国宝,但是秦国势力强大,赵王和大臣们明知十五城的条件为假,但是又不能不答应,于是将计就计,派遣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谈判。蔺相如把璧献给秦王,秦王大喜,但是只管传给身边的美人和大臣观看,并没有拨付城池的意思。蔺相如于是上前说:“其实和氏璧上也有小的瑕疵,请您允许我指给您看。”秦王把璧递给相如。相如拿到璧,马上背靠着柱子,当时怒气使头发竖立,都顶起了帽子。相如对秦王说:“您想要这个和氏璧,派人送信给我们赵王。赵王召集大臣商议,大臣们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自己势力强大,用空话来索求宝璧,所许诺的那些用以换璧的城池恐怕根本得不到。’但是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秦国这样的大国呢?再说,也不能因为一个璧的缘故而让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于是,赵王为了尊重大国的威严和表示自己的尊敬,才同意派我来奉献宝璧。现在我来到这里,您态度傲慢,得到宝璧后竟然传给身边的女人,以此戏弄我。我看您并不打算把那些城池交付给赵王,所以我才取回此璧。如果您逼我,我今天就把璧和头一起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蔺相如拿着璧看着柱子,打算把它撞在柱子上。秦王害怕真的弄碎了宝璧,就同意斋戒五天再受璧。蔺相如知道秦王终究不会交付城池,就趁机派人悄悄把璧又送回了赵国。
近义 怒气冲天
例句
半小时后,门被打开,孙增加一个箭步窜进去,怒发冲冠,举手要打妻子,可一望妻子泪水滂沱的脸,心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