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舜臣《长安日记》
浮云客
《长安日记》是陈舜臣写的一部以贺望东为主人公的探案集,写的都是密室杀人案件。对作者我并不熟悉,所以就简单说说读完书的感受。
若就书中的案件推理来看,并无多大惊奇之处,因为之前在各种小说或是影视剧中多少有所了解。相对来说,第一个故事写的最不好,主人公一点不进行实地考察就闭门推理出来,未免牵强。往后的故事就有渐入佳境之感,尤其是人物的形象逐渐丰满可爱起来。考虑到本书写于1973年,后来的许多小说从中汲取灵感也说不定,这跟我们现在回头看老电影是一个感觉。书后附的桥本峰雄的一篇介绍,提到陈舜臣的推理小说的妙趣在于“清爽”,颇有道理。
真正吸引人的是书中描写盛唐风物。原本古老的中国仿佛成了一个青年,风华正茂而风流倜傥,有了种举重若轻的潇洒。日文翻译成中文后,是有种独特的节奏和气息的,像汉语却又不完全汉语。对于作者来说,他写的既是自己的祖国历史,却又是一种异域情调(如桥本峰雄所言,追寻身份的贺望东是旅日华裔陈舜臣自身的投影);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读着译自日语的中文写就的故事,未尝不是另一种异域情调,再加上盛唐时代本身具有的多元化(书中所写贺望东即是流落长安的日本人,还有国际驿馆、为数众多的胡姬等),三者倒是形成了有趣的互动。
贺望东是个很有魅力的人物,有超凡智慧却也不乏情趣,可惜这部未完成的探案集似乎再也没有出续集,遗憾。长安的人们似乎都很会享受生活,寻欢作乐却又不颓废堕落。经常被贺望东枕着大腿的妓女小凯也是个有趣的人物,风尘又纯真,会吃醋但从不撒泼,给人感觉像长安城一样,灵魂自由。当然这样的长安未必不是作者带着感情建构出来的,充满魅力的盛唐也未必不是后世人建构出来的,但有那样一个梦也挺好的,让我们还能说一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本书1985年由群众出版社出版,此后似乎没有再版,当时的印数是10万册。这个数字在今天看来是很庞大的,但80年代的每本书的发行量似乎都不小,是否今天的人们都不再那么爱读书了?
另外,正文前的一页印了这样两行汉字:“本书未采用传统的铅字排版工艺,全部文字由国产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