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率先布局

待到第二日一早李绥已是起了身,在念奴等人的服侍下梳洗罢,换上了一身朱红缕金绣双凤穿牡丹齐腰花笼裙,领口和袖口上皆针脚细致地压了一圈卍字纹样,再裹上一层狐毛领,披上一件厚厚的鹤氅,这才带着一众婢女去了李氏所在的朝露院。

当李绥进了朝露院正屋内,绕过屏扇去了侧间,一打开软帘便瞧着李氏已是穿戴整齐,气度雍容地坐在胡床上,手中正捧着一本册子,身旁立着银娘似是在回禀什么。

听着打帘声,李氏与银娘皆抬头看来,一瞧见是李绥来了,李氏眉眼笑着道:“今日怎么来的这么早,不睡个日上三竿了?”

见李氏打趣自己,李绥惯常地走进去,顺势依偎在李氏身旁,挽住李氏的手道:“您是知道的,这些日子宝缨也不在府里,二郎如今婚期已近是个大忙人,三郎就更不消说了,独独我是个闲者,日日里睡得多了,哪里还有那么多瞌睡的。”

感受到小娘子腻在自己跟前儿,李氏认真的神情也是难得舒缓,此刻只自然而然地将李绥揽入怀中看向银娘道:“你快吩咐下去,今日郡主也过来用早膳,让厨房按着阿蛮的喜好再添上她喜欢吃的几样。”

正当银娘笑着应声走了两步时,李氏又想起什么唤住道:“冬日里阿蛮最喜欢水盆羊肉汤,叫厨房午间也做上——”

说罢李氏看向身侧的李绥道:“午膳也正好在这儿吃。”

李绥闻言哪里有不愿意的,当即环住李氏的腰倚靠着李氏道:“姑母总是想着我的。”

“这话说的腻歪,我若不想着你,还能想着谁?”

李绥闻言坐回身子,眸光狡黠,不紧不慢道:“二郎三郎姑母岂有不想的,待到日后再有了孙儿,阿蛮便不知排在哪里去了。”

听到李绥的话,李氏自然是笑的合不拢嘴,打帘入里的银娘见了也是脱口道:“夫人瞧瞧,您这是该为郡主寻上一位如意郎君了。”

眼见话头扯到自己身上,李绥当即扭头看向银娘佯装薄嗔道:“哪有当着女儿家说这些的,银娘这可是不把我当个女娇娥了。”

说话间银娘笑着讨饶,李绥已是瞥到案头上的册子,转而出声道:“姑母这是在看二郎大婚的礼单。”

李氏闻言点了点头,随和地示意李绥翻开看一看。

“你再瞧瞧如何?”

李绥见此拿起那册子翻开,只觉得李氏当真是要倾尽财力的替杨延和宝缨举办一场盛世婚礼,看着礼单上琳琅满目、花式繁多的金器玉器瓷器,只怕排在后面的银器也不过是徒个兆头好才写了进去的。

到了正礼那日,长安城又该是何等的风光热闹。

“姑母的眼光哪里有不好的,这里面任一一件摆出去也都是价值连城,颇有底蕴的好东西,可把我都看花了眼了。”

见李绥笑着合上册子摆回去,李氏也是欣然地拉了她的手道:“如今你正好瞧瞧这礼单,待到日后你大婚,姑母也自是比照着来,断不能叫我们李家女儿比旁人短了去。”

听到李氏的话,李绥自然是相信的,李氏对她的好,她从未怀疑过,无论是前世还是今朝,李氏于她终归是不同的。

正当婢女们摆上了早饭进来请时,李绥一边同银娘扶着李氏起身,瞥首间正好瞧见了被丢在角落里的几本经册,李绥心下了然,佯装无意地道:“那是荣安送来的经书?”

李氏闻言顺着李绥的目光看去,原本随和的眸光顿时冷凛下去,脸色虽如常,语中却已多了几分平淡道:“前日崔氏送来的,字的确是出挑,不过心思不正,抄写的再好,供到菩萨前,也只恐扰菩萨清净。”

听到李氏如此说,李绥并不觉得意外,只待二人朝外走时,李绥适才出声道:“我听闻前两日琳琅院传出来消息,说荣安身体不适,这几日都还未好。”

李氏闻言已是宝相庄严,神情冷肃地坐下,一旁的银娘见了,悄悄示意侍立的人退了下去,亲自替李氏斟汤布菜起来。

“人食五谷杂粮总会有不好,一会儿让银娘挑几样东西送去,全了脸面便足了。”

银娘闻言应了声,李氏已是喝了一口汤,下一刻再看李素才终于脸色稍霁道:“这汤鲜美,你应是喜欢的,快尝尝。”

一旁正替李绥布菜的念奴闻言,已然用小玉碗添了一碗递到李绥面前,李绥接过饮了一口,心中当然明白,李氏这些年来虽说面上皆是一视同仁,但心里从未将庶子庶女看在眼里过。

而这其中,最让她不喜的也莫过于荣安县主。

因着阿姐早早嫁入宫里,杨崇渊便自然而然将拳拳父爱给了荣安,但在李氏眼中,荣安并非自己肚子里生出去的,一个庶女即便出身世家,也不该如阿姐,如她一般得到那许多嫡出才有的排面和风光。

“姑母。”

寂静中听到李绥轻唤,李氏抬头间,正对上小娘子认真的目光,与往日似乎隐隐不同,这一刻她已是明白李绥接下来必是有重要的话要说。

“荣安这些年总归是姑父最宠爱的女儿,其间的血缘情深改变不了,如今荣安拘在院子里,姑父虽未像从前那般得过且过,也是看在二郎大婚在即,再加之武威将军夫妇现在也在长安,得全了这歉意罢了,可事情过后,从前如何,以后想必也会如何。”

见李绥如此说,李氏眸色微沉,李绥知道这些姑母都是知晓,明白的。

“阿蛮只是想着姑母莫要为了旁人,与姑父渐行渐远,反倒是应了旁人之意。”

骤然听到这里,李氏眸光暗流涌动,再看近前李绥时心下已开始思量起来。

是了,平日里那荣安如何好的身子,与阿蛮一般骑马打球样样精通,被崔氏和一众婢女前呼后拥照顾的再妥帖不过了,怎么方抄了几卷经书,转眼间便生了病了。

明眼人知道的不觉有甚,不知道的还只当是被她这个嫡母逼着抄写经书太过疲累导致的。

若为此杨崇渊与她生了龃龉她倒并无所谓,终归他二人如此已不是一天两天,更不是一件两件所累积的,可她却不能容忍自己被这么一个小丫头算计,损了这些年来的名声。

一想到此,李氏眸中更是寒意更起,这些日子当真是她忙于二郎的婚事,昏了头了,竟险些被一个小小庶女摆了一道。

念及此,李氏当即看向银娘冷声道:“我这些天忙忘了,你也忘了不成,这些事怎的也未与我报来。”

听到李氏斥责银娘连忙颔首应声,一旁的李绥见了适才缓和气氛的劝慰道:“姑母可是怨错了人,二郎是您跟前儿长大的,您为他的大婚操心,银娘哪有清闲的,也只得我才是这府里唯一的闲人。”

见李绥替自己求情银娘自是流露出感激,李氏也并未真的生气,此刻听了李绥的话也只是道:“好了,起来吧。”

说罢,李氏看向李绥道:“既然荣安病了,你这个大闲人便陪着我一会儿去瞧瞧,让崔氏和府里的大夫也跟着咱们一块去。”

听到李氏如此说,李绥自然笑着应了,在她的示意下,银娘已是下去先寻了大夫。

“这些日子我是真的忙糊涂了,幸得你今日与姑母说了这些。”

看到李氏眸中欣慰随和,李绥抿笑道:“阖府里只有姑母二郎三郎与阿蛮最亲,阿蛮若不替您思虑,又能为谁思虑。”

听到李绥如此说,李氏感念地点了点头,轻拍李绥的手适才道:“吃饭罢。”

待到一顿饭后,李绥亲自扶着李氏朝着琳琅院去,因着要查探虚实,所以事先也并未提前与崔氏知会,只待走至琳琅院门口,李氏这才淡然出声道:“去请崔夫人。”

话音一落,李氏已是提步朝里走去,待到行至荣安所居的屋外,在银娘的眼神下,门口的婢女也不敢大声声张,只小心翼翼地低下头,恭敬地替李氏掀开软帘,李氏这才凛然朝里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