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粽子美人 二



    第444章粽子美人(二)

    那个啥,再求一次推荐票吧!!

    ————————————————————————————

    漆县,县廨。

    曹丕咬牙切齿,同时又一脸的无奈之色。

    说起来,曹丕在过去一年来,对漆县的治理颇有成效。昔日这座人口不满万户的小县,如今已达到了七万余人,增长了一半有余。其治下税赋颇丰,号称三辅之地优异。以如此偏荒之地,取得这等政绩,也可以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如果没有河西的收复,漆县的政绩足以令曹丕扬眉吐气,证明实力。

    偏偏正是这河西,使得曹丕在过去一年来所做的事情,显得暗淡无光,不足为奇。

    他站在门廊上,手扶栏杆,久久不语。

    司马懿也是一脸苦涩,静静在曹丕身后站立。

    良久,司马懿轻声道:“世子,可下定决心?”

    曹丕回头道:“仲达,我不甘,不甘啊……再给我一些时间,我定能是漆县成为三辅第一。如今就这么舍去,此前种种努力付之东流,我心里有岂能甘愿?”

    司马懿道:“我亦不甘。

    然则世子就算继续留在这里,将漆县治理为三辅第一,依旧比不得河西政绩斐然。河西平地崛起,等同于是重新建立。曹朋在此情况下,所做的每一点成绩都会被人无限放大。而世子不管怎么做,都必须要在曹朋的阴影下,显得无足轻重。

    世子所求,乃未来,何需为此时得失而计较?

    主公即将对邺城发动攻击,此正是世子向世人展现勇武,证明能力的大好时机。况且,世子可凭借河北之战,与军中拉进关系,又岂是小小的漆县可相提并论?”

    曹丕听罢,默然无语。

    年关一日***近,曹丕奉命将返回许都。

    也就是这时候,他面临着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继续留在漆县,将漆县治理成三辅第一,而后政绩斐然的返回许都;亦或者离开漆县,去参加河北邺城之战。

    曹丕自己也犹豫不定,只得将司马懿找来商议。

    司马懿在思忖良久之后,建议曹丕离开漆县。原因很简单,漆县距离河西太近,而曹朋和曹丕,一个是曹操的族侄,一个是曹操的儿子,很容易放在一起比较。

    如果以基础而言,河西薄弱,无法与漆县相提并论。

    可偏偏曹朋将整个河西收复,似白手起家,将来必然会迎来一个急速而巨大的发展。基础差有基础差的好处,那就是每一点进步,都会被人无限大的放大,摆在世人面前。相比之下,曹丕就算使得漆县成为三辅第一,也会被人说:他底子好,所以有这些成绩,不足为怪。若换成曹朋,漆县可能如何如何云云。

    司马懿建议曹丕放弃漆县的第二个理由,则是军中力量。

    曹丕来漆县本就是为历练。

    在漆县的一年里,他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

    所以,他现在要做的,是要拉近和军中的关系,保持和军中密切的往来,并建立起足够的功勋。

    曹朋在河西,有大把机会来建立军功。

    可曹丕在漆县,却很难获得这样的机会……

    岂不是曹朋占领河西之后,漆县就成为内陆,难有战事发生。就算有,也只是一些马贼流寇,根本就显不出曹丕的本事。反倒是曹朋,可以和匈奴人,和羌胡交战,冲突不断。很容易就获得军功,以及得到军中大员们的赞赏和亲近……

    留在漆县的意义,已经不大。

    既然如此,倒不如去河北,参加邺城之战……

    曹操宠爱曹冲,而曹朋又是曹冲的启蒙恩师,日后说不定会支持曹冲成为继承人。

    曹朋的声望越高,曹冲继承的资本就越大。

    反倒是曹丕,如果没有足够的声望,将会被曹冲逐渐逼近,甚至有朝一日被曹冲超过,越拉越远。必须离开漆县,重返中原,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曹丕的威望。

    司马懿的态度非常明确,令曹丕也也渐渐心动。

    “也罢,那我此次返回许都,即向父亲请求,参加来年邺城之战。”

    曹丕说着话,手轻轻在栏杆上一捶。

    即便他已经做出了决定,可心里面总是有一些难受:不管怎样,他是被曹朋逼得无奈,而不得不返回中原……

    ++++++++++++++++++++++++++++++++++++++++++++++++++++++++

    一场大雪过后,红水冰冻。

    曹朋并不知道他在河西的作为,对许多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那天和步鸾郭寰一起,踏雪寻梅,放松精神之后,近半年来积郁在心中的紧张情绪,得到了极大的舒缓。第二天,他便带着愉悦的心情,再次投入河西郡轰轰烈烈的建设当中。

    虽然城池营建暂时搁置,却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比如大地复苏后,开荒屯田所需要的种种物资,以及在屯田初期所需要的各种准备,都必须要开始着手安排。曹朋必须要提前估测各种可能突发的事件,以免到时候措手不及。好在,他身边步骘徐庶和庞统,都是那种多谋之人,思绪缜密,可以为他解决很多问题。而至于大方向上的事情,则有李儒在暗中为曹朋谋划。

    李儒平日里,很少抛头露面。

    期间,偶尔和庞统等人接触了几次,倒也没有人去猜测,他真实的身份……

    不过,贾星倒是来的挺频繁。

    “听先生口音,好像是凉州人?”

    “是。”

    “哈哈,我也是。”

    “是吗,那真是太巧了。”

    “先生口音,好像偏陇西……”

    “在下早年曾在陇西生活。”

    “听先生谈吐,有高士之风,理应为世人所知。为何小子从未听说过先生之名?”

    “山野村夫,不足为道。”

    “……”

    数次接触后,李儒把曹朋找来。

    他咬牙切齿道:“那贾星果不愧是贾文和假子,此子话语中句句设伏,令人防不胜防。公子,我担心此子这次来河西,就是奉了那贾诩之命。想来贾诩已开始怀疑,公子当早作准备。这小子还好对付,可若是贾诩来,只怕难以隐瞒啊。”[!--empirenews.page--]

    言下之意,就是告诉曹朋:老子的身份,随时都可能暴露。

    曹朋搓揉面颊,对于这种情况,他也感到很无奈。就这样放走李儒?他可不情愿。

    庞统他们的确有高智,但经验还不够充足。

    至少就目前来说,李儒虽然很少出谋划策,可只要他在身边,总能令曹朋安心许多。他的筹谋,他的计策,往往比庞统他们考虑的更周全,看得也更加久远。

    现在,曹朋还离不开李儒,他需要李儒在他身边,至少在目前,为他指引方向。

    “先生不必担心,河西目前为我所控,即便贾诩猜到,也奈何不得先生。

    等河西稳定之后,我自会为先生谋划出路……要不然这样,过些时候,我派人将公子从海西接过来,令先生父子团聚。待时机成熟,我自会安排先生离开。”

    曹朋和李儒,有十年之约。

    而今才刚过了四年。

    曹朋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也就表明了他的态度:不会用这个约定来束缚住李儒。

    李儒心里颇有些复杂,看着曹朋,久久说不出话。

    如果说,在一开始李儒投靠曹朋是迫不得已,为曹朋所逼迫的话,那么现在,他倒是挺惬意这种在曹朋身边,为他出谋划策,指点江山的感觉。可惜,着实可惜!

    如果我能早五年认识他,定会辅佐此子打下一片江山。

    而今,曹孟德大势已成,统一北方的局面已无可阻挡。而孙权在江东,坐拥父兄福泽,经过这四年的卧薪尝胆,也已经稳定住了局势。至于荆州,虽说地理位置重要,且钱粮富裕,却是个四战之地。可以为臂助,却不能作为一处根基。

    曹朋想要成大事,困难很大……

    也罢,你曹友学以真心待我,对我言听计从。

    那么我就算将来要走,也会保你一场富贵,为你开一个万世太平的局面来!

    李儒暗自下定决心,但口头上,却淡淡道:“如此,就拜托公子。”

    “公子,营外来了一群人,说是公子部曲。”

    就在曹朋和李儒商议事情的时候,忽听帐外牛刚禀报。

    曹朋身边,有四个小随从。除了王双和蔡迪,曹彰牛刚也是不离他左右……

    今日,王双带着蔡迪和曹彰去军中观摩操演,故而有牛刚值守。

    曹朋闻听一怔,忙和李儒道了个罪,便匆匆走出营帐。

    “谁找我?”

    “不太清楚……好像打头的人,姓苏。”

    “苏……苏双吗?”

    曹朋一下子猜到了来人的身份,连忙道:“快快请他们进来。”

    他直奔瓯脱,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牛刚带着几个人,从外面走了进来。曹朋一眼就认出,那为首的老者,正是苏双。之前,他在红砂岗檀柘的营地里和苏双相识,并接受了苏氏一门的归附。而后,苏双留下长子苏由,孤身返回中山国。

    当时,苏双曾对曹朋说,年底必会前来。

    只不过之前由于种种事故,以至于曹朋几乎忘记了这件事情。

    没想到,这苏双竟然真的来了。而现在距离年关,也不过几天而言,正履行了诺言。

    苏双看到曹朋,连忙紧走几步,向曹朋躬身行礼。

    “草民苏双,携苏氏一门一百一十七口,特向公子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