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国太极名满天下

“这些话是你爸爸说的?”

殷宝文把头转向高凡,问道。

高凡断然摇头:“这怎么可能,我爸爸怎么会这样说话?鲍勃是个美国人,中文水平很差的,我爸爸跟他说的话,他给听岔了。”

“那你爸爸是怎么说的?”

“我爸爸只是跟他说,听化工厅的意思,延秀厂和武源厂有可能要关停,到时候两家厂子的厂区和工人就都闲置下来了,县里要安置起来还挺麻烦的,鲍勃先生的维生素厂反正也需要场地和工人,如果能够利用一下两个厂子的场地,再接收一些工人,也算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

殷宝文无语,这不就是鲍勃说的意思吗?也就是说法上更婉转一点,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更无耻一点。

“哈士先生,高厂长说的情况,可能还是有一些出入的。”殷宝文字斟句酌地说。他是工人出身,文化水平不高,但当了这么多年厂长,一些场面上的套话还是能说得出来的。

“关于我们厂和武源厂是不是产能过剩这件事情,其实也要辩证地看。虽然沧海厂的尿素装置投产以后,鹿坪地区的总体氮肥产量比过去翻了一番多,看起来是有些过剩了。但从全国的角度来看,我们国家的氮肥总体还是供不应求的。

“再至于说我们厂和武源厂下一步怎么办,现在省厅也没有一个正式的意见。关停当然也是一种说法,但也有可能是继续生产,甚至像沧海厂那样,进行铵改尿的改造,提高生产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你直接来跟我说要接收我们厂的厂区还有工人,恐怕我是没办法马上给你一个答复的。”

“这……”鲍勃再次懵圈,只得向高凡投去一束求助的目光。

中国太极名满天下,任他鲍勃是哈佛派的高手,碰上太极也得跪啊。

高凡对于殷宝文的这个反应却丝毫不觉得意外,人家分明就是要谈条件啊。

关于延秀厂和武源厂关停的事情,化工厅的确还没有正式发文,但态度已经是很明确的。落后氮肥厂关停并转,这是国家在几年前就定下来的政策。如果不是有高凡这样一个穿越者存在,沧海化肥厂此时已经关门了。

殷宝文也是行业里的老人了,怎么可能不知道大势所趋?

他说什么像沧海厂那样搞铵改尿的改造,完全就是信口开河。国家搞铵改尿是有规划的,同一个地区范围内有一家尿素厂就足够了,怎么可能刚刚改完沧海厂,接着又改延秀厂?要知道,连沧海厂的这个改造机会,都是高凡在化工部撒泼打滚才争取来的,延秀厂何德何能,就敢有此奢望?

明知道是站不住脚的话,殷宝文偏偏就说出来了,这就是套路了,这是要等着他们开价呢。

明白殷宝文的想法,高凡却并急于掀自己的底牌,他微微一笑,对殷宝文说道:“殷伯伯,我刚才说了,我和鲍勃总监这次来,是来请殷伯伯帮忙的。

“刚才鲍勃总监说的那些,其实是他自己的想法。美国是资本主义社会,他们那边做事情就是这样的,和咱们不一样。

“我们现在的情况是,维生素厂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哈奇集团投入的2500万美元外汇已经在走流程了,不久就可以到账。人家资本家投资,是要讲究投资效率的,投出去的钱,越早获得回报就越好。

“所以,我们最多在个把月时间里,就要敲定建厂的地点,落实厂区土地和工人的来源,然后就开始土建。我们之所以先到殷伯伯这里来,也是听到了有关延秀厂可能关停的传言。

“我想,殷伯伯能不能给我们指点一下,如果,我是说如果哈,延秀厂真的像传言里说的那样要关停了,维生素厂想接手延秀厂的厂区,应当如何做,或者是否可行。

“当然,如果殷伯伯觉得这个假设太过唐突了,也就算了,今天就算我们没来过。中午我们沧化科贸做东,请殷伯伯,还有陈主任一起吃个饭,你们看如何?”

说到这,他还不忘向一旁的工具人陈主任递去一个笑脸。

殷宝文面有不预之色:“你个小凡,人小鬼大,瞧你说的,到你殷伯伯这里来,还要让这个小孩子做东,这不是打你殷伯伯的脸吗?你不说我还忘了,……老陈,你现在就去安排一下,让小食堂准备准备,中午请哈士先生……”

“殷伯伯,是哈奇先生……”高凡实在忍不住了,老殷,你特么不会是故意的吧。

“呃?”殷宝文一错愕,赶紧改口,“该死该死,瞧我这脑子。对对,是哈奇先生,我怎么给说岔了,这普通话不好是真不行。

“老陈,中午咱们请哈奇先生,还有小高经理,还有……这位,吃顿便饭,照着接待省厅领导的标准。你还得向经委那边汇报一下,就说有外宾到我们厂里来了,看看县里要不要安排领导过来作陪。”

陈姓主任答应着出去操办去了。殷宝文这才回过头来,看着高凡,做出一副苦恼的样子:

“小凡啊,你这就给你殷伯伯出难题了。像你说的那样,假如,我是说假如哈,延秀厂真的要关停了,我这将近1000亩的厂区,还有1000多干部职工,也都是属于县里的,我怎么有权力决定怎么安排?”

高凡说:“殷伯伯,县里那边的事情,也不是我们这样一个小公司能够协调得了的,殷伯伯应当知道的,我们那个沧化科贸公司,其实就是沧海化肥厂的劳动服务公司而已。

“县里的事情,肯定要由化工厅出面去协调,甚至有可能是省经委出面。毕竟,哈奇集团投入的资金是2500万美元,这么大数目的外商投资,在咱们省里应当还是第一例吧。

“我之所以带鲍勃总监到殷伯伯这里来,是想听听延秀化肥厂这边干部职工对这件事有什么要求,或者说,会不会有什么阻力。如果阻力太大的话,我们就要重新考虑一下这件事情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