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1948年10月底,考虑到即将到来的淮海战役规模庞大,需要华野和中野协同配合,粟裕遂向中央军委建议,请已经到达前线的陈毅、邓小平同志负责指挥这场大战。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审时度势,随即做出决定:“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

11月4日,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正式下达了《淮海战役攻击命令》。

5日,华野接连收到来自各方的情报,得知了国民党军队向徐州集结的作战计划。如果让他们收缩到徐州周边,然后合抱死守,再实施围歼就要困难得多。所以,必须抢占先机,迅速围追堵截黄百韬兵团,实现歼灭黄百韬第七兵团的第一阶段目标。华野司令部当机立断,随即将原定于11月8日打响的淮海战役提前至11月6日。

6日,华野各路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挺进淮海地区,兵锋直指驻扎在新安镇的黄百韬兵团。

早在济南战役时,华东地区的战场态势就已经发生变化。从1948年9月开始,蒋介石就指示国民党徐州“剿总”有意识地收缩兵力,黄百韬第七兵团、李弥第十三兵团集结在徐州以东,邱清泉第二兵团集结在徐州以西地区,李延年第九“绥靖区”部署在苏北海州一线。10月份济南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失去了徐州北面的屏障。因此,在长江以北的中原淮海一带,国共双方各自集中重兵,形成了近距离对垒的局面——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总兵力达六十万以上,而国民党军七个机动兵团、两个“绥靖区”的正规军和地方部队总兵力更是将近八十万。

一百多万大军在这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再次逐鹿厮杀,一场生死对决即将上演。

黄百韬第七兵团驻扎在宿北县新安镇及其周边地区。新安镇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东周时期是钟吾子封地,曰“钟吾国”。清道光、咸丰年间,新安镇更是鼎盛一时,城郭沿河而筑,主街长约四华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仅仅来自山东青州、济宁、聊城一带的商人就在此开办了一百多家店铺,宛如苏北“小江南”。

新安镇自然条件优越,为苏北门户,距徐州、海州、临沂、淮阴四地均约一百公里,襟黄海而带运河、依中原而临江淮,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千秋干戈之地,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隘。驻扎于此地的黄百韬十万大军,倚仗东陇海线,成为苏北鲁南的巨大军事屏障。

考虑到新安镇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在制订淮海战役作战方针时就强调:“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为实现这个目标,解放军部署了十个强有力的主力纵队,对新安镇守敌实施分割、包围、监视、阻援等,就此揭开了淮海战役的宏大序幕。

华野司令部按照原定作战计划,率领数十万大军,向鲁南地区敌军阵地进发。战役首先在山东郯城打响。华野命令鲁中南纵队、滨海军分区及地方武装联合攻打郯城县城。而就在郯城之战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七纵、九纵、十纵、十二纵、十三纵等其他部队则从赣榆、临沂、单县地区出发,以新安镇为主要目标,一边向南推进一边完成阻援的任务,尽量牵制周边的国民党部队,防止他们向郯城增援。

“做戏要做全套”,为了迷惑徐州之敌,解放军在徐州周边也实施了佯攻。同时为了支援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中央军委指示其他部队紧急调动布防,牵制徐州以南、以西向徐州方向增援的国民党军队。

三纵和驻守在鲁西南的两广纵队向驻扎在徐州以西的邱清泉兵团发起了“猛攻”。

六纵向马头及沂河南北两岸的敌人发起了“大规模”进攻。

七纵向枣庄、峄县地区进发。

十纵于11月6日沿津浦路急行军南下,以二十九师作为前锋,在徐州北向临城、韩庄地区的守敌发起攻击。

在获悉海州李延年部将由陆路向徐州撤退的绝密情报后,华野立即命令淮海军分区部队迅速向新浦、海州挺进,待敌人一撤,立即入城,控制海州并布置好海上警戒。

7日,中野在张公店地区向国民党军第一八一师发起攻击。

8日,在徐州贾汪一带的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五十九军和七十七军两万多人起义,北撤至临城,打开了徐州东北部的重要门户。七纵、十纵和十三纵顺利占领临城、韩庄、沙沟、利国驿、贾汪、柳泉、茅村等主要城镇,接着横渡运河,形成了兵临城下、虎视徐州的有利态势。

从11月6日开始,徐州“剿总”司令部内就显出一派“繁忙”景象,刘峙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

“刘总司令,我是邱清泉,我防区受到共军攻击。”

“刘总司令,我是李弥,辖区遭到共军的突袭。”

“刘总司令,我是黄百韬,郯城从傍晚起受到共军猛烈攻击。”

……

防守各地的国民党部队在解放军出其不意的攻势面前,纷纷向徐州“剿总”报告,都说遭到共军主力攻击,请求救援。刘峙惊得满头大汗,自言自语道:“我分析得没错吧,杀猪进城,杀猪进城,他们果然冲着徐州来了。”

解放军制造的假象是全力围攻徐州,蠢笨的刘峙果然中计,笃信华野和中野两大主力必然会联合攻击他的老窝,因此在部下面前常常自诩前期对情报把握准确,分析到位。其实解放军分路进攻的消息都是真的,但打仗虚实结合,真真假假,郯城之战是真打,为了清除挺进徐州地区的障碍,解放军对郯城是志在必得,而其他方面的进攻其实是佯攻。就像人在遭受攻击之时,最自然的反应是收缩两臂,护头防胸,部队打仗也一样。为加强徐州护卫,刘峙一方面向南京国防部报告,声称“徐州告急”,一面急令离徐州最近、集结于曹八集地区的李弥兵团迅速向徐州收缩,已向蒙城地区开拔的孙元良兵团中途折返,其余各兵团也都根据命令尽快向徐州靠拢。

蒋介石和国防参谋部作战厅面对共军“全面开花”的攻势,不能确定共军主力到底指向何方,因此在部队调度上迟疑不决,这为华野和中野实现作战意图提供了机会。

中计上当的不仅仅是刘峙,蒋介石、何应钦、顾祝同等发现华野、中野重兵“围攻”徐州的企图时,同样决定放弃徐州以西防区,紧缩防线,把邱清泉二兵团、刘汝明第四“绥靖区”和孙元良的十六兵团东调,巩固徐蚌防线以确保徐州安全。

面对解放军的突然大规模进攻,国民党部队各兵团也是洋相百出。邱清泉第二兵团原来驻防在徐州以西,山东河南交界的菏泽、开封、商丘一带。邱清泉此人身为兵团司令,却守旧迷信,从心里一直不愿在那一带驻防,因为商丘的“丘”与他的姓“邱”谐音,商丘就是“伤邱”,弄不好还会“丧邱”,为此曾多次找理由要求换防别地,终没能如愿。这次解放军采取佯攻策略,邱清泉正好找到了借口,他立即命令部队向徐州收缩。

抗战结束后,邱清泉为博得蒋介石宠信,不但对蒋言听计从,打起仗来更是像个“疯子”一样不要命,对解放区疯狂噬咬,解放军对其深恶痛绝、恨之入骨。这次终于等来了机会,中野岂能善罢甘休,誓言要好好教训一下不可一世的“邱疯子”。在撤退的队伍里,邱清泉第二兵团第五十五军的一八一师落在了后面,11月6日,当他们逃到马牧集、牛王崮之东南十余里张公店时,被中野一纵和华野三纵从西北两面追了上来。杨勇一纵和孙继先三纵实行迂回穿插战术,截断了他们逃跑的路线,7日拂晓前将一八一师部及五四一团、五四三团围在了张公店、张阁庄一带。

一八一师师长米文和被围后,率部龟缩在张公店及以东的胡楼,东北的马庄、寺前头、东魏庄,南边及东南的张阁、时庄、小张庄、胡庄等方圆几公里的八九个村庄里。米文和把他的指挥所临时安置在张公店小学,随即命令就地深挖战壕,构筑工事,意图负隅顽抗。7日上午当米文和发现被解放军重重包围突围无望后,立即发电报向邱清泉求救。发出去的两封电报均泥牛入海,米文和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边骂边对发报员吼道:“继续发,直到‘邱疯子’回复为止!”又连发两封加急电报后,终于盼来了邱清泉的回复。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电报只有四个字——“固守待援!”看到置一八一师于死地而不顾的四字电报,米文和绝望地拍桌子摔茶杯,破口大骂邱清泉不但是个“疯子”,更是个“骗子”。

米文和骂邱清泉是“骗子”,绝非空穴来风,里面还有故事。一八一师原属于刘汝明第四“绥靖区”序列,因刘汝明与第三“绥靖区”司令官冯治安暗中勾结,想据守徐州保存实力,此事被保密局特务暗中获悉,立即上报南京保密局和国防部,蒋介石知道后大发雷霆,立即将刘汝明部调离徐州,前往蚌埠一带待命。为了削弱刘汝明兵团的兵力,蒋介石还暗地里指示邱清泉拉拢贿赂一八一师师长米文和,让他“自愿”留在商丘一带驻防,归邱清泉节制。倒霉的一八一师,在寡头大佬们手中无非就是一颗可以随意摆布的棋子。

米文和事先不清楚的是,一八一师之所以陷入困境,完全是中了邱清泉的圈套。在作战会议上,邱清泉再三赞许一八一师“作战勇猛,善于防卫”,实际上是有意让他们殿后掩护自己的直属部队撤退。等到米文和明白了这一点,为时已晚,他也只能捶胸顿足,狂骂“邱疯子”阴险狡诈,让一八一师做了冤大头。其实邱清泉有一点说的还是实情,即一八一师的确是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尤其善于阵地防御,长于在平原地带构筑工事,凭借阵地火力防守并实施反冲锋。以前,米文和带领一八一师曾经两次与解放军遭遇过,虽被重创,但他都在关键时刻得以侥幸逃脱。

陷入中共部队包围圈中的米文和依然相信自己吉人天相,能逢凶化吉。他在动员会上用《孙子兵法》中的“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名句鼓励部下,决心利用村庄围挡优势与共军决一死战。

两军对垒,相对来说解放军方面处于劣势。张公店一带是平原,除了村庄,村外都是大片的庄稼地,连个山丘土堆样的掩体都没有。指挥战斗的中原野战军一纵司令员杨勇经过考虑,命令部队白天挖战壕,围而不打,养精蓄锐。7日晚九点半,杨勇一声令下,一纵从东、南、西三面向一八一师发起了攻击。

战斗打响后,一纵一旅在张公店西北方向,旅长李志平下令一团向小李庄攻击,二团向付堂村攻击,三团在南面进行阻援,防止张阁村之敌前来增援。一团组织了几次冲锋,一八一师凭借战壕优势,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几次进攻都不见成效。于是李志平调集火力,朝着一个方向猛轰,趁硝烟弥漫之际突破了几米宽的壕沟,终于打开了一个缺口,半夜时分一团率先突破小李庄,歼灭敌人一个连的兵力,突击到张公店附近。

李志平和刘占理是昕昕中学三班的同班同学,也是杨云枫篮球场上的对手。当年毕业之后,回到老家萧县不久,昕昕中学的宋老师就把他的材料通过地下组织传给了萧县中共组织,把他作为进步青年列为中共地下党争取的对象。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培养,李志平被吸收入党,并逐步成长为当地地下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的领导人。抗日战争结束后,李志平率领的地方武装被编入正规部队,经过几年出生入死的磨炼,他本人成长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一名旅长。

一团团长把两个看起来像军官模样的俘虏拉到了李志平的跟前,经过突审,两个俘虏交代了一八一师师部、炮兵营和五四一团驻扎在张公店,五四三团驻扎张阁庄、时庄。李志平如获至宝,立即将此消息报告给司令员杨勇。擒贼先擒王,杨勇下令集中精锐兵力进攻张公店,拿下一八一师师部。

一旅主力攻击张公店西门至北门之敌,以一部分兵力监视张阁庄之敌,防止他们前来增援;以二旅主力攻击张公店南门至东门之敌,以一部分兵力包围时庄、小张庄之敌。在华野孙继先三纵、中野陈锡联三纵等配合下,一旅一团从西寨门北侧,二团从西寨门南侧,二旅四团从北寨门同时发起了攻击。

一、二旅奋勇突进,在付出极大伤亡后,攻入了寨墙。米文和指挥部队一次次进行反扑,企图把突入的解放军赶出去,一纵战士誓与阵地共存亡,接连打退了敌人的四五次反扑,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8日晨,增援部队抵达后,终于把敌人压缩到了村子的东南角。

8日上午十一时,司令员杨勇下令发起总攻。米文和孤军死守,部队伤亡惨重,自知无法坚持,决定采用过去的一贯伎俩,趁最后防线没有被对手攻破之前,悄悄逃离。米文和化装成拾粪的老农,左胳膊挎个筐子,右手拿把铁锨,和两个同样装扮的人一道不慌不忙地向村外田野里走去。他们刚出村没走多远,被守点的一纵士兵们发现。巧合的是,这几位士兵都是从农村出来的,看到眼前的景象感到很是奇怪,农村老汉外出拾粪,为了多抢一泡屎,一般都是一个人悄悄出村,不可能几个人一道去找活。况且附近几个村庄都在打仗,枪炮声不绝于耳,老百姓早都躲起来了,哪有这个时候还冒死去拾粪的。

“站住!”一旅阵地上,战士们大声喊道。

米文和随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企图蒙混过关:“长官,俺老汉出来拾粪也不行啊?”

“行是行,但是我们要例行检查一下。”几名战士提枪一起围了过来。

“把你们的右手伸出来给我们看看!”

无奈之下,米文和与两个随从极不情愿地伸出了手。其他两人伸出的是右手,只有米文和伸出的是左手。一旅战士挨个检查,轮到米文和时,见他伸出的是左手,一下把他的左手打了回去,大声说道:“你分不清左右手啊?”检查完米文和的右手,一名战士看出了端倪。

“你们三个不是拾粪的,统统给我举起手来!”一名战士大喊一声,几支枪同时对准了米文和三人。

“共军兄弟,行个方便吧,放我们一条生路!”见伪装被识破,其中一个“老汉”从粪筐中掏出三条“小黄鱼”递了过来。

“收起来,解放军不吃这一套!”

几个人被带到临时指挥所后,李志平挨个看了看三人的手,然后笑着对米文和的两个随从说:“你俩知道为啥会暴露吗?听我给你们唠叨两句,咱们都是抱枪打仗的,军人的手和老百姓的手不一样。你们两个右手食指上有老茧,这是长期扣扳机磨出来的,说明你们过去当过兵,但你们手上的老茧现在不硬了,说明你们好几年没再摸过枪了!不摸枪干啥去了?当官了啊!”

李志平说完,两个人耷拉下了脑袋。

走到米文和面前,李志平同样笑着说:“你这个人更特殊,你的手和他们两个不一样!”

米文和听到这句话,浑身打了个冷战。

“第一,你的左右手不一样,左手绵软,几乎没什么茧子,但右手粗糙,老茧密布,庄户人干活不可能只用右手,所以你不是农民;第二,你的右手和别人又有不同,你不光食指有茧,手掌上也有茧。有经验的人一看,这是长期使用手枪,准确地说是使用勃朗宁手枪留下的印迹。在部队里能用上这种手枪的可不是一般人,最起码也是旅长以上的官,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听完李志平的话,久经沙场的米文和满脸虚汗,杵在原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见纸里包不住火,三人只得交代了各自的身份——一八一师中将师长米文和、少将师参谋长董汝桂和少将参议张述文。

上午十一时,总攻开始后,一旅李志平指挥一团主力由西向东,二团主力迂回到小学南侧,由南向北,七团三营在一、二团之间的东南侧攻入,先集中炮火向敌师部轰炸,枪炮声震天,喊杀声不断;二团用炸药包炸开院墙,首先突入院内,接着一团、七团等也陆续突入,手榴弹的爆炸声、枪声吓得敌人不知所措,他们大喊着“不要开枪,我们投降”。在“缴枪不杀”“解放军优待俘虏”的呐喊声中,一八一师残余人员高举双手从墙角、从掩体中慢慢地走了出来。其余向张阁庄逃窜的残敌在一旅三团、二旅四团等截击下,于张公店与张阁庄之间的野地里悉数被歼。

国军一八一师部与五四一团被歼后,驻守在张阁庄的五四三团也预感到了末日即将来临,惶惶不可终日。一旅二团已经把他们围了个结结实实。打也打不过,逃也逃不走,只有投降一条路,可又不甘心,五四三团便提出有条件投降。

五四三团团长胡树基派老乡送出一封信来,说:“我们准备投降,望贵军停止攻击……请求保证官兵生命安全,不侮辱人格,掩埋死者,医治伤员。”李志平看过后答复:“命令你们迅速缴枪,不得拖延时间。”“必须保证不破坏任何武器。”

下午四点多,胡树基又派两个传令兵向李志平提出想法:把枪放在村内,队伍成两路纵队,高举双手走到村外集合。并要求中共部队后撤五十米。李志平同意了他们的投降方式,但对部队后撤五十米的要求严词拒绝。

时间过去一个多小时,村口仍然没有动静。

李志平见五四三团迟迟不肯投降,估计还有拖延待援的幻想,于是立即报告了司令员杨勇。杨勇立即找到米文和,说明我党的政策,让他给胡树基写信,敦促五四三团立即投降,否则,将就地歼灭。

到了这个时候,米文和知道五四三团继续抵抗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乖乖地写好信让自己的副官送过去,李志平派团长晋士林陪同前往。晋士林进入五四三团阵地后,向他们阐明解放军部队政策,一贯优待俘虏,尊重人格,不打不骂,希望他们尽快放下武器,不要再与人民为敌。同时,严正声明,解放军已经把这里重重包围,攻陷张阁庄是易如反掌,劝诫他们不要自取灭亡。

心存一丝幻想的胡树基仍然犹豫不定。

“我说胡兄,你是团长,我也是团长,团长干啥的?带兵打仗的。打仗靠个啥?一要有上峰指挥,二要有友军帮衬支援,可你们现在呢?上面指挥的米文和、董汝桂和张述文被我们抓住了,左右帮衬支援的五十一团被一个不留地歼灭了,这仗还能打吗?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不能榆木脑袋一个呀!”

晋士林入情入理的劝说终于起了作用。当天下午五点,五四三团全体官兵在团长胡树基带领下缴械投降。

新华社11月11日发布了“淮海地区战役开始,全歼商丘逃敌一个师”的消息,公布全歼敌五千六百余人,其中毙敌一千六百余人,俘敌师长米文和及部下四千余人,缴轻重机枪一百六十挺,炮三十七门,长短枪一千八百七十余支,子弹三十余万发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

看到这些消息,刘峙气得拍着桌子大骂了十几分钟,司令部内的大小军官个个吓得魂不附体。骂完之后,刘峙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不祥之兆啊,“徐蚌会战”刚刚开始几天,何基沣、张克侠临阵倒戈不说,北面黄百韬兵团就损失了王洪九部,西面邱清泉兵团损失了一八一师,这仗怎么打啊!此时,他唯一期盼的就是杜聿明赶快从东北回来,把担子一交,就没他刘峙什么事了。

杨勇一纵取得胜利的消息传到了华野司令部,得知自己的老同学李志平在这场战斗中拔得头筹,智捕米文和后,杨云枫兴奋不已。他告诉粟裕代司令员说:“我这位老同学李志平虽然篮球打得不怎么样,但现在看来,这家伙擅长识手掌看面相,等今后淮海战役胜利了,说不定戴个‘二饼’,举个白旗,到大同街或者二马路去当半仙挣大钱呢!”

粟裕说:“我去算卦,你这位老同学一定收全价,你杨云枫去,可就要收半价了!”

杨云枫回答:“这家伙,毕业时他们班最后一场篮球赛输给了我们,脑子里都记着账呢!他给我算卦,不但不会半价,一准翻倍。”

“原来是这样,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找个老仇人给自己算卦,双倍不多!”粟裕幽默地说。

说完,两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