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太子

闻言,众人心中几乎同时升起了一句话:“太子有王气!”

废话,大家早就想和谈了好不好,打了这么多场,高棉有没有哪怕一次赢过清河的?

还这么坚持打下去,到底是图什么呢?

但和谈这种事情,可以想,却不能说。

当年孟洋的事情,算得上是双方都给对方留了面子,至少在表面上,还能看出来五五开的局面。

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对方都推到高地了,再去说和谈,那无论如何都逃不出“怯战”和“卖国贼”的定性了。

说简单点,那就是大家都想和谈,但任何人把“和谈”两个字说出来,那就是卖国!

毕竟对方兵临城下,这时候和谈说直白了就是谈一下如何割肉给对方。

做了这样的事情,名声还要不要了?

辛苦几十年换来的政治生命还要不要了?

就算你真的愿意为国豁出去这一百好几十斤,但是依附在你身上的家族、门生、朋友们又该如何?

他们做错了什么吗?就要为你殉葬?

所以,政治嘛,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按理说,只有信约平说和谈才是最适合的。

毕竟他才是高棉国王。

按照家天下的说法,这个国家都是他的,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呗。

但在场的人都知道,就国王陛下如此坚定的战争意念,他是绝对不会从嘴里说出和谈两个字的。

而且,即使今天信约平说出了和谈两个字,按照常理,在场的大臣都是要反对的,最起码要反对两次以上,才能在众人面前站稳立场表明心迹。

“那可是陛下要投降,我是反对的啊。”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这些话若是记录在史书上,那是何等的一种光荣。

信约平也很清楚自己手下的这帮大臣在想什么,所以他绝口不提和谈的事情。

不过按照信约平的想法,第一个提出来和谈的大臣是一定要严惩的。

作为国家大臣,食君之禄当为君分忧,你不思报国反而要向敌国投降,这是万万不能被接受的。

信约平心中的理想状态是,大臣们汹涌澎湃的提出和谈的方案,而自己坚定了立场,就是不和谈,严厉惩处了那些投降派大臣,嗯,最好还能斩掉几个表下心迹。

最后在大臣的裹挟下,不得已派人出城谈判。

史书上记录上一句“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不管怎么说,总是能减轻下自己的罪责的。

只可惜双方都太了解对方了,所以僵持了半天,都没有讨论出来个所以然来。

现在,太子打破了这个僵局。

实在是太棒了。

他是王太子,也就是说他既不是大臣,也不是国王,他的发言不会让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受到损失。

但他偏偏是这个国家理论上的法定继承人,身份高贵不可忽视,所以他一旦提出来了,大家就必须要认真讨论,这才会让和谈变得可行。

而最重要的是,信约平不止一个儿子,所以太子嘛,他损失得起。

年轻而常年被压制导致很少接触政事的王太子很明显不知道在刚刚的一瞬间,在场的老狐狸们心中过去了多少个弯弯绕。

他只是简单的想到,自己在书上看到的,打不过就认栽,以后励精图治谋图再起就行,哪有这么多事。

再说了,清河方面会不会接受和谈都不一定。

人家眼看都要赢了。

就如同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新郎都走到床边上了,结果你去给他说等一等,新娘还要再考虑一下,那这个谁会答应?

“陛下,老臣以为,太子所言,也不是不无道理。”杨义贞赶紧道。

他非常担心大家开始按照传统流程,先去反对太子,而太子本就是个没有经验的,一被人反对就缩回去了,让好不容易提起的和谈之意就此胎死腹中。

“哦?右相,你居然这样看?”信约平暗笑,这个老狐狸这次是真的被打怕了,居然直接跳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高棉并非打不过区区一个清河。”杨义贞侃侃而谈,看起来正义值几乎拉满,如果这时候只看他的神情,你会觉得这就是一个为国为民的老臣在为国家贡献最后一点心力。

“只不过,我们一直都是捆着一只手在和清河打,打起来也束手束脚,自然是难以取胜。”

杨义贞说道。

“右相的意思是,信约突所部?”

讲到战争了,兵部尚书不能假装没有听到,尤其是上一任兵部尚书就是在这间御书房里倒的血霉,他可不想再去触这个霉头。

“是的,就是他。”

杨义贞点了点头,很明显,他很感激这位捧哏的选手,不然自己一个人表演起来确实也有点难。

“我们一直以来,至少有一半的野战力量在对付陈朝人,而剩余的军队中,泰京守备兵团不能动,各地需要驻军,这就导致我们能用来和清河人野战的军队数量远远不足。

臣以为,要么是清河方面和信约突达成了某种不可告人的协议,要么是信约突就是想看两虎相争,他好趁机渔利,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信约突不接受陛下的诏令前来勤王,甚至干出来了谋害左相这样形同谋反的事情。

所以若是我们想要消灭入寇的清河军,那么就一定要整合全高棉的力量才可以,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解决掉信约突!

陛下!”

杨义贞说着说着,似乎是情感上来了,也或者是经过他多年的表演经验来看,这个时候需要加一把火,用一些上档次的话语来煽一下情,让发言答道最高潮,所以他啪叽一下跪倒,高举双手,猛地拜下,大声道:

“陛下,攘外必先安内,而高棉需要时间。还请陛下做主,给高棉一点时间,带臣等为陛下扫清国内,定然提兵北上,为陛下复仇!”

杨义贞尽可能的用大嗓门搭配上坚毅的表情和澎湃的情感,把上面最后一句话给喊了出来。

不得不说,若是不考虑他这个人怎么样,那么他说的这些话也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

不过现场都是人精,大家也都只是静静的看着他表演,唯一一个想去响应他的王太子,在即将跪下的时候发现众人都没有动,于是依靠自己年轻身体好,硬生生的止住了下跪的动作,然后再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直起腰来。

冷场就很尴尬了。

杨义贞再猛地磕下头,然后右手伸到屁股后面摆了两摆,大致意思就是若是你们继续珍惜羽毛不肯加入进来,那么老子也就不管了,爱咋咋吧。

第一个响应杨义贞的,居然是他的死对头,有高棉英雄之称的户部侍郎阮仕浩。

原本在清河对高棉发起全面进攻的当天,阮仕浩就被直接下狱,连他自己都觉得这一关可能过不去了。

毕竟他是哪边的人大家都知道,平日里留着他完全也就是为了“睦邻友好”的“外交需要”。

现在睦邻既不友好,外交也没什么需要了,那么他自然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不过杀他祭旗的诏令一直没来,最开始他也很纳闷,不过今天一大早,他就被放了出来,甚至来死牢迎接他的太监不仅仅给他带来了全新的官服,还帮他讲解了现在的局势。

那么他就明白了,从一开始,高棉方面就对战争缺乏信心,所以一直不敢真的杀他。

而现在,级别如此之高,如此机密的朝议居然也把他叫过去了,那就很明显了。

所以阮仕浩在一开始就知道,这群人在演戏,若不是为了和谈,他们没有必要把自己叫来。

天底下哪有当着明牌的间谍的面讨论军国大计的道理。

所以虽然他很想再看看杨义贞的笑话,但是还是要以工作为重,因此阮仕浩向侧面跨出一步,当即跪倒,道:“陛下,右相言之有理,臣附议。”

他带了头,对于高棉方面是极大的激励。

毕竟对于高棉朝堂来说,他们并不清楚阮仕浩在清河的地位到底如何,不过阮仕浩在高棉都是户部侍郎了,那么在清河的地位应当是不低的,最起码不可能还在试用期吧。

那么阮仕浩的一句“附议”,意思可能就不只是他个人觉得和谈很好,而是清河方面也有和谈的意愿。

那就好办了啊。

众人纷纷跪地,一起对杨义贞的方案进行了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无死角的赞扬,表示即便是天神下凡也不会有更好的方案了。

果然,一般人是当不了官的。

信约平在御座上不置可否,也没有如同常理一般先喊一句“众亲平身”,而是淡淡问道:“那,哪位爱卿愿意出城去和那林海谈上一谈,看看他到底想要些什么才肯退兵。”

这是个好问题。

这也是一个要命的问题。

首先大家排除了阮仕浩。

你总不能派一个清河的人去和清河谈判吧,那他岂不是会帮着林海瞒天要价。

大家好歹还是高棉的臣子,最为基础的忠诚还是要的。

不然把高棉搞垮了,大家上哪贪去?

那么理论上最好的人选就是杨义贞了。

他地位够高,有权限,很多事情可以当场做主而不用事事跑回来请示。

同时他也算得上这里除了阮仕浩最了解清河的一个人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刚刚打了败仗,总得要付出一点代价,陛下不好杀他,那就让他去谈判,万一激怒了那个据说是喜怒无常的林海,被人一刀砍了,那也不过是罪有应得,算不得大事。

只是,杨义贞的全家都是清河人杀的。

虽然经过了努力的耕耘,杨大人现在又有了新的家人。

但别人不知道,现场的人都很清楚,杨义贞恨清河入骨,也是铁杆的强硬派。

虽然今天和谈的方案也是他提的,但是也许就他一个人是真心想要“整顿兵马再行决战”的那个,而其他人则是真的想和谈了算了。

所以如果让杨义贞去谈判,谈不谈得好不说,就他和清河的恩怨,怕也是会节外生枝。

还有谁能去呢?

作为现场最想让战争结束的魏舒马,环顾了四周之后,一道灵光闪现,他不顾自己的身份最多也就是个旁听会议的命,出列伏身道:“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最适合出使清河大营!”

这老小子有前途。

确实,若是抛开各自的立场不谈,太子是最合适出使的。

身份足够贵重,不会让清河方面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

派出王位的继承人去谈判,也表明了高棉的诚意。

最重要的是,若是死了...

那就死了吧,反正陛下还有三个儿子,多大个事...

大不了第二轮谈判就派二王子去就行了呗。

人家杨义贞都能在六十高龄继续生孩子,陛下比杨义贞还年轻,只要保住了高棉,大不了就让陛下辛苦点,再努努力用用力,总能再生出儿子来的。

指不定新的比以往的还要好呢。

有了这个想法,众人齐齐点头,对,就让太子去吧,反正最开始的和谈就是他提出来的。

年轻人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你给了方案让别人去落地吧?

“此行,颇为凶险,且对名声有损,你愿意去吗?若是不愿,我可以换人。”

信约平还是没有心狠到完全坑自己的儿子,只能摆出一脸和善的样子把事情给他说清楚,至于能不能想通,就是这个孩子自己的造化了。

信约平一句话让太子颇为激动。

这是这么多年以来,他父亲第一次如此和蔼可亲的对他说话,甚至还有为他考虑的成分在里面。

想到这里,想到这可能是自己一辈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能感受到父爱的机会,太子不再犹豫,伏身答道:“父王,孩儿愿意去。为父王,为高棉,孩儿万死不辞。”

当天下午,正在营中枯坐的林海收到了一封来自高棉中枢的信件,信封上面有阮仕浩的签章,来证明这封信的内容是值得信任的。

信中只有一句话,“若清河伯首肯,高棉王国王太子殿下,将于明日到访清河大营,就双边停战和谈,与清河伯进行会晤。”